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精選12篇)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3W 次

為了確定活動的圓滿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整場活動的戰略,可以為活動指明方向。那麼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精選12篇)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1

設計意圖

《番茄和黃瓜》活動進行到品嚐環節時,有幼兒主動發問:番茄裏面一粒粒的是什麼?我告訴他們是番茄的種子,隨即讓他們找找黃瓜的種子在哪裏。幼兒很感興趣,找到後異常興奮。針對幼兒普遍對“種子”感興趣和小班下學期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設計了一系列以種子為主題的活動方案。

活動一:找種子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等都有種子。

2.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找水果的種子。

利用每天飯後吃水果的時機,和幼兒一起品嚐、討論:

(1)你今天吃的是什麼水果?它有種子嗎?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裏?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找得興趣盎然,每天都有新發現。

有一天吃香蕉,幼兒説:“老師,我找不到香蕉的種子。”教師把香蕉縱切和橫切,引導幼兒觀察。

當幼兒終於發現果肉中的小黑點,並得到老師肯定的回答後,異常興奮,爭相宣佈:是我先發現的!

2.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1)談話:我們知道了蘋果、梨都有種子,那麼青菜、蘿蔔、毛豆有沒有種子呢?

幼兒有些茫然,繼而議論紛紛。

(2)通過“家長園地”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3)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讓幼兒介紹、展示自己找到的種子。

(4)把幼兒帶來的種子依次放入種子盒中,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自由觀察,為製作種子標本做準備。

評析:教師善於捕捉偶發事件中所藴涵的教育價值,抓住幼兒的興奮點組織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活動二:製作種子標本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簡單製作種子標本,對種子產生認知慾望,發展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初步的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1.出示枇杷種子,提問:你認識這顆種子嗎?

2.出示黃豆、西瓜、水稻的種子,提問:你能説出這些種子的名稱嗎?

3.出示蘋果、梨、葡萄3種外形相似的種子,提問:誰能把蘋果的種子找出來?

(提問逐步提高難度,激發幼兒內在的認知需求。)

4.師:讓我們來想個好辦法,一下子就能找出你想找的種子。

幼1:畫個蘋果放在種子旁邊。

幼2:在蘋果種子旁邊做個蘋果。

5.師小結:畫好果實剪下貼在掛曆紙上,做成圖標,把相應的種子粘貼在圖標下就成了種子標本。

6.幼兒自選喜歡的種子,繪製相應的果實圖標。

幼兒大多數選擇四五種種子,且多是繪製較簡單的水果類。教師提醒可利用現成的圖標後,蔬菜、糧食、樹木的種子也受到了幼兒的青睞。

7.將種子用透明膠固定在相應的圖標下(教師協助幼兒完成)。

8.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

評析: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都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創造性為出發點,既讓幼兒的發現成果得以展示,又鞏固了已有的知識,便於幼兒更好地觀察。

活動三:認識種子的外形特徵和用途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按種子大小、顏色、能否食用等明顯特徵進行分類,知道種子的用途,發展幼兒初步的觀察比較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活動過程

1.展示教師準備的種子,讓幼兒自由觀察。

提問:你能説出這些種子的名字嗎?

識別有困難的種子可參看圖標。

2.教師:這麼多的種子,我們來把它們分分類。

(1)教師提示可按“能否食用”把能吃的種子放在盒中,不能吃的放在籃子裏。

(2)讓幼兒想一想還能怎樣分(鼓勵幼兒相互議論)。

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來分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

(引導幼兒發現可以按種子的大小、顏色、形狀來分類。)

幼1:把水稻、黃豆放在一起。枇杷、蘋果、青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

幼2:把枇杷、黃豆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大),蘋果、西瓜、水稻、青菜的種子放在一起(比較小)。

幼3:把青菜、黃豆、枇杷的種子放在一起(是圓的),把水稻、蘋果、西瓜的種子放在一起(有點尖)。

3.師:你知道種子有什麼用處嗎?

幼1:西瓜、南瓜、水稻的種子可以吃。

幼2:枇杷的種子可以種,會長出枇杷樹……

教師和幼兒一起得出結論:有的種子能吃,有的不能吃;種子都能種植,發芽後長成小苗,長大後會結果。

評析:教師敏鋭地捕捉幼兒的興趣轉移點,及時調整活動方案,滿足幼兒的認知需求。

活動四:種種子

活動目標

嘗試種植,提高探索興趣和持續觀察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勞動意識和競爭意識。

活動過程

1.種植活動

(1)激起幼兒種種子的願望: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長大的嗎?出示教師為幼兒準備的小盆、小鏟子及各種種子。

(2)請幼兒選一種種子,和種子標本圖對比,確認是什麼種子。

(3)教師講解示範種植過程:在小盆內挖開土,放入種子,然後蓋上土,最後澆上適量的水。

(4)幼兒嘗試種植,在盆上貼上相應的種子圖標和自己的姓名(教師隨機提供指導和幫助)。

大部分幼兒選擇了蔬菜類種子,能按正確的步驟進行種植,但挖土深淺、澆水量不易掌握。

(種植活動不作為本系列活動的重點,旨在激發幼兒繼續觀察。)

2.觀察、管理

一兩週後,部分種子出土了,有的還沒有動靜。

(1)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蠶豆也發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麼還沒發芽呢?

(2)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瞭解、分析種子不發芽的原因。

有的種子,如毛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芽。

(3)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關趣。

評析: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活動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把發芽的種子各自帶回家管理,並以觀察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園內種植園地中,使該系列活動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活動反思

關於種子,按照傳統教學內容,通常安排在大班進行,而這個從尋找→種植的系列活動卻使小班孩子自始至終沉浸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之中。

活動設計的成功,不僅在於教師不斷抓住幼兒的興趣,發掘教育價值,生成活動,具體活動目標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認識水平,更主要的是教師沒有把系列活動僅僅視為過去心目中的“上課”,而是將教育真實地滲透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如,教師藉助幼兒吃水果這一日常生活環節,作為支持孩子尋找種子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動中逐漸積累相關經驗。不難想像,如此的師生互動和教師專門組織的教育活動相比,對孩子、對教師都會是自然的,毫無壓力的。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2

為了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加大宣傳力度,經部門研究決定在全院組織開展以黑板報、手抄報、海報、書畫展等形式的宣傳活動,把“學雷鋒”系列活動落實到實處,讓雷鋒精神傳遍學院的每個角落,從而推動學院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設計意圖:

春暖花開正是遠足踏青的好時節,孩子們已經進入了大班的第二學期,也就是在幼兒園學習的最後一學期。為了讓孩子們在幼兒園渡過的最後時光裏,留下最美好、最善良的回憶,且根據孩子們對小動物喜愛的天性,我們特組織了這次遠足——參觀動物園的活動,希望能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獲得更多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堅強品質,能夠克服自身的身體疲倦,堅持參加完整的活動。

2、能夠遵守活動紀律,學會保護自己的基本方法,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3、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出遊的樂趣。

4、引導、鼓勵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大膽且較為完整地説説自己的參觀見聞。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相關單位。

2、幼兒對常見的動物有基本的瞭解。

3、幼兒事先對遠足活動有相關準備。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整理好自己的相關物品,乘坐專車前往活動目的地——XX市動物園。

2、在乘車的過程中,向幼兒再次強調參觀的相關注意事項:聽老師的口令;跟緊老師和同伴;不離隊、不掉隊;注意安全等。

3、到達目的地,組織幼兒排好隊進行參觀活動,在參觀活動的過程中,可向幼兒介紹看到的動物的相關知識和資料,也可請個別幼兒充當“小導遊”,提高幼兒對參觀活動的興趣。

4、中途可組織幼兒進行休息、如廁等。

5、繼續進行參觀活動,鼓勵幼兒堅持參觀完整個活動。

6、組織幼兒乘車回院。(上車後一定要清點幼兒人數,確定幼兒全數安全上車)

7、回園後,請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參觀感受。

延伸活動:

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畫出自己參觀動物園的活動過程。

活動反思:

動物世界奇特又神祕,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動物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他們走進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去結識更多的動物朋友,自主地認識動物的特徵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美晨幼兒園大班年級組進行了《參觀動物園》社會實踐活動。目的讓孩子通過觀察、遊戲、填寫調查表,與親愛的老師和小夥伴共同野餐等一系列活動,來滿足孩子親近動物、關注動物的慾望,學會善待動物,真誠地愛護每一個動物朋友。

在草木萌芽、桃花爭豔的XX市動物園,大家一路看到了食草動物區的駱駝、鴕鳥、,猛獸區的獅子、老虎、黑熊、狼,猴園的各種猴子,百鳥園的各種鳥類,爬行館的各種爬行動物,還興致勃勃地一起觀看了海獅精彩表演,孩子們開心不已,也沒有人叫累,一路看一路和好朋友、老師興奮地説個不停,遠沒有平時的拘謹、不好意思。我認真地聽了聽,不少孩子簡直“妙語連珠”喲。看來,大多數幼兒不是不會“説”,只是在班裏“羞於表達”罷了;尤其是一些平時在班裏不“説話”、語言表達不“怎麼樣”的孩子,表現出了他們自己的“本色”,應鼓勵、引導他們多鍛鍊、多“開口”。總之今後應多創設輕鬆、愉快的氛圍鼓勵他們大膽“説”、“説”完整。

雖然半天的實踐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啟發幼兒用一顆真摯的童心,去關注、探索動物的奧祕的好奇心仍在延續。願孩子們能在“認真觀察”中獲得知識;在“遊山玩水”中開闊視野,在“分享交流”中收穫快樂!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3

活動目標:

1、與祖輩家長溝通本次親子活動的內容並理解其協助指導的意義,從而激發祖輩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

2、通過對重陽節活動內容與形式的互動交流,增強祖輩家長參與、討論的主動性。

活動準備:

活動反饋函、人手一份重陽節活動內容安排表、祖輩簽到表

活動流程:

理論引導——教師介紹——協助指導——個別交談

活動過程:

一、理論引導

1、指導站的意義。

2、對上學期祖輩課題介紹。

不同教養類型的介紹

二、老師介紹重陽節活動方案

1、與祖輩溝通活動內容

重陽節的意義、活動每環節設置的意義

2、發放反饋函、自主交流

書面交流自己對本次內容安排的想法或建議

3、修整活動方案

如想法或建議可行,及時休整重陽節活動方案

三、指導家長在活動中如何協助

1、瞭解活動中協助指導的價值

1)、在送禮物這一環節中,主動親近孩子、引發孩子大膽嘗試與祖輩交往,為激發孩子的表達表現打下基礎。

2)、在共享勞動成果的時候,協助引導孩子要先想到祖輩。

2、明確祖輩家長指導的面(1:3)

四、個別對象諮詢交流

對個別祖輩家長的問題予以記錄、解答,讓祖輩家長對班主任的工作給予更高的信任、支持。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初次嘗試積累了我們與祖輩家長交流溝通的一些經驗,現總結如下:

優點:

1、通過理論聯繫實際對祖輩家長進行指導,使祖輩家長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發展影響很大。

2、過互動使我們的重陽節親子活動方案更完善。

3、祖輩家長對我們的教育進一步瞭解,為以後家園合作奠定了基礎。

不足之處:

1、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各層次的祖輩家長,由於他們的文化有限,對老師的一些教學言語領悟不夠,我們在今後類似的活動中要注意語言的通俗性。

2、雖然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重陽節方案的協商,但我們也應介紹一下班級的大背景、小背景。如向家長介紹本班本班本月的主題,這是在主題背景下展開的活動,讓幼兒知道對別人的關心,我們將爺爺奶奶青來,作為幼兒園的朋友,與朋友一起遊戲。

3、在協商方案時,應給家長一個大的框架,有利於分組討論,給家長一個討論的空間,在形式上也應調整家長的座位,這樣有利於討論。

總之,活動中的經驗,促使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揚長避短,使我們的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4

5月,這個充滿陽光和愛的日子,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媽媽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我們小三班在母親節這幾天準備了以下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周xx)——20xx年xx月xx(週日)。

二、活動地點。

小三班活動室。

二、參與活動人員。

1、小三班全體老師。

2、幼兒以及幼兒的媽媽或者奶奶、姥姥。

三、活動內容。

(一)xx月xx日上午。

1、講母愛的故事。

2、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3、朗誦古詩《遊子吟》。

(二)xx月xx日下午。

製作母親節禮物:玫瑰花賀卡。

(三)放學前。

1、孩子牽着媽媽的手,請媽媽坐下,送一杯水給媽媽喝。

2、給媽媽捶背捶腿。

3、獻上自己親手做的玫瑰花賀卡給媽媽們,並説一句話:“媽媽,母親節快樂,您辛苦啦,I love you”。並擁抱媽媽。

(四)雙休日在家。

1、一定聽媽媽的話,不惹媽媽生氣。

2、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碗筷、洗腳、擦桌子、掃地、捶背捶腿等。

3、拍下感恩媽媽的照片。

(五)活動延續。

將照片貼在《幼兒成長記錄》裏。

四、活動反思:

當孩子們牽着媽媽手讓媽媽坐下的那一刻,家長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和甜蜜;當孩子們雙手遞過來的一杯熱水時,家長們感到心裏暖洋洋的;當孩子們給媽媽捶背捶腿的那一刻,家長們一天的勞累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當孩子們呈上自己親手做的玫瑰賀卡時,家長的臉就樂開了花;當孩子們對着媽媽説:“媽媽,母親節快樂!您辛苦啦,I love you”時,家長激動的熱淚盈眶。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5

設計思路:

綱要》明確地將幼兒早期閲讀納入目標體系,指出應"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技能"。同時《新綱要》中還提出了"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關鍵是假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要完成這一目標,選擇"漫畫"這種文學作品是最適合的。

《父與子》是德國着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作品。漫畫是一種以簡單、

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性。它的表現手法很簡練,誇張,與孩子們的所畫的簡筆畫有異曲同工之處。《父與子》描繪的是生活中父與子的趣事或奇遇,人物形象誇張,情節簡單,內容有趣,幼兒很喜歡看,也很容易看懂。這些漫畫,幼兒完全是可以欣賞、理解,並能從中感受到樂趣的。

《最佳方案》畫面和情境清晰,能為大班幼兒理解。在這組圖片中,主題凸顯,豐富的動作和表情變化時時透出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在變化,能激發大班幼兒思考和説的願望,能根據畫面的細節、線索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來豐富對故事的理解。簡單的畫面背後卻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間,透着詼諧幽默的趣味,能夠給予大班幼兒更大的發揮想象的空間。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細節線索(身體動作、眼神等),猜測人物的內心想法,並較合理地講述故事情節。

2、嘗試創編故事結尾,願意和同伴分享。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重難點:

通過觀察人物眼神、動作,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併合理地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ppt、幼兒操作小雨傘圖片、幼兒用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故事(價值分析:能關注圖片中的各個因素,講述圖片內容。)

1、(出示圖一右半邊)教師出示圖片局部,認識主人公父子倆。

--你看到了什麼?

2、小結:講故事時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故事才能更完整、更動聽。

二、關注細節,豐富故事(價值分析:幼兒能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根據觀察到的線索猜測父子倆心裏可能想做什麼。)

【解讀圖一、圖二】

1、(出示完整圖一)仔細觀察圖一,講述內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2、觀察圖一,關注帶傘和不帶傘的矛盾。

--父子倆想到會下雨嗎?為什麼?

3、幼兒圍繞圖一講述發生的故事。

--這張圖片發生了什麼事?你從哪裏看出來他們是這麼想的?

4、觀察圖二,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等,猜測父子倆怎麼想,怎麼做。

--他們會怎麼做?你從哪裏來看出來的?

--父子倆終於想到了好辦法,他們接下來的心情會怎樣?(高興、幸運、慶幸、激動、放鬆等)

小結:原來眼神能讓我們感受到人物心裏在想什麼。動作能讓我們猜到他們心裏想做什麼。

【解讀圖三】

1、(出示圖三)對比父子倆前後心情的變化,會用恰當的詞形容父子倆此刻的心情。

--父子倆現在心裏感覺怎麼樣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觀察人物身體動作、表情以及雨勢的變化,推測人物的心理活動。

--父子倆的身體為什麼彎那麼低?

3、幼兒故事模仿表演,體驗故事內容。

4、將圖一、圖二和圖三的內容結合起來講述故事,教師梳理。

--將這三幅畫面結合起來該怎麼講呢?

小結:在觀察畫面時,我們還可以採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發現故事發展中變化。

三、暢想故事,感受幽默(價值分析:幼兒能幫助父子倆想出和別人不同的、符合邏輯的辦法,並願意大膽介紹給同伴。)

1、幼兒幫助父子倆想解決的辦法,即創編結尾,並用筆畫下來介紹給大家。

--面對如此大雨,父子倆該怎麼辦才好呢?

2、幼兒完整講自己創編的故事,幼兒互評。

--你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嗎?

3、教師把圖四留做懸念,激發幼兒好奇心。

--我也想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辦法?想知道是什麼嗎?

4、延伸:出示自制小圖書《父與子》,最後一頁留白,鼓勵幼兒把活動中想到的很多辦法畫下來,變成自己的小故事書。

--你們要不要也做一本自己的小書呢?

小結:今天的故事真有趣,我們把自己想到的辦法畫在小書上,就能做一本屬於自己的故事書了。

活動反思:

這節課活動課由於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孩子們對蔬菜都很瞭解;他們有經驗,所以有話可説、願説;在活動中學生們觀察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蔬菜,並進一步學會了分類。因此,活動中我力求從一下三個方面實施:1.從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發展來確定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 2.活動過程層次清楚、簡潔明瞭。操作法、遊戲法、討論法、觀察法等交替使用,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內容安排上,我注意從日常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先認識植物的根莖葉和多種蔬菜,如“説説平時吃蔬菜的哪一部分”,再引導學生去感知新的經驗、獲得新的知識:蔬菜有的吃根,有的吃莖葉,有的吃果實。我設計的“找朋友”遊戲活動,不僅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複習鞏固了新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幫助孩子們提高了分類能力,促進了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3.在活動中重視情感教育。活動一開始以情景引出上課內容,接着讓學生們直觀地看幻燈片並説出最喜歡吃的蔬菜,並通過猜謎瞭解食用蔬菜的哪一部分,通過遊戲學會了分類。活動過程十分自然、貼近生活,易為孩子們的接受。活動結束部分教師讓學生們在音樂伴奏下品嚐蔬菜沙拉,這使整個活動氣氛活躍,並將孩子們喜歡吃各種蔬菜的情感激發到最佳狀態。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6

活動目標:

辨認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自制交通標誌圖卡(禁止通行、危險警告、嚴禁停車等),玩具方向盤。

活動過程:

1、辨識標誌:

“這是什麼?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它們?”“這些交通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幼兒泛談自己的認識,教師告訴幼兒這些標誌的含義(禁止通行、危險警告、嚴禁停車等)。

2、感知體驗:

(1) 教師完整的念兒歌:

“你聽到兒歌中説了什麼?”

(2) 幼兒學念兒歌,教師將標誌的認識與兒歌的內容相聯繫。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平翹舌音的運用。

(3) 在遊戲中強化所學的兒歌內容:

方法:教師或幼兒扮演警察,一幼兒扮演司機,其餘幼兒扮演乘客,用手依次搭在前一位幼兒肩上,表示一輛公共汽車。遊戲中,“警察”出出示各種交通標誌圖,並不斷用兒歌語句提醒小司機和小乘客。

3、幼兒遊戲:

2~3名幼兒資源組合,分小組進行遊戲。

4、思考留疑:

“馬路上還有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交通標誌?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可以留心觀察,發現新發表示別忘了告訴大家。”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就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發了幼兒的思考。在幼兒聽老師念兒歌時,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但也有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在遊戲過程中,剛開始時幼兒只集中玩遊戲而對兒歌並不是很很興趣,記得的就含含糊糊的説幾句,不記得的就只聽見一片小聲。在反覆練習並在不斷的提醒之下,幼兒已能邊念兒歌邊玩遊戲了,以後還需多多鞏固學習。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7

一、活動區創設背景

本學期,我們主要研究兩個內容,一是探索大班年齡段幼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中面臨的空間小的問題。二是揭示大班年齡段幼兒在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中的材料的設計和投放。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與研究,我們有實踐與研究,我們有一些心得體會。就本園空間小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本班研究重點首先放在"有哪些空間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空間"上。實踐下來,我們有以下一些心得體會。

(一)充分利用好三維空間。幼兒園的區域環境創設,要充分利用好室內外的地面、牆面和空間,儘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知識或信息刺激的機會和條件,以便提高幼兒的無意識學習能力。

1、在室內外地面可各種圖形和格子、數字等。在區域活動時,孩子們可以和同伴一起協商,制定遊戲規則,一起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促進了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

2、空間佈置主要是通過吊掛各種具有教育性和裝飾性的物品實現的我們在屋頂掛了幾根自制的吊飾,將孩子們和家長自制的月餅盒燈籠吊掛起來。這樣,不但裝飾了環境,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充分利用好牆面,讓牆飾成為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以往,牆飾多是老師的事情,牆飾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裝飾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參與牆面裝飾,他們與牆飾很少產生互動。本學期,我們佈置牆飾時,主要以幼兒參與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讓他們畫老師、畫好朋友並進行裝飾。促進了主題的進展。我班的牆飾成了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

(二)充分利用好櫥櫃、桌面及窗台、窗户,創設了一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區域活動環境。例如:角色區利用每個櫥櫃放日用品、飲品做了標記。

(三)充分利用好室外空間。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在户外活動時利用大操場、還有平整的地面供幼兒使用。

二、活動區設置説明

1、圖書區:園內發放及幼兒自帶的圖書,根據課程需要提供字卡、紙偶、識字玩具的材料。書架、書袋、小椅子、小桌子等設施。

2、建構區:四種以上的塑料拼插玩具,廢舊材料2至3種,每種數量有利於5至6名小朋友玩遊戲{紙盒、紙筒、易拉罐等}。

3、美工區:園內發放的各種美術工具{筆、剪刀、泥板、毛筆、彩筆}等材料,根據課程需要收集的半成品、廢舊材料等。

4、益智區:幼兒遊戲棋、五子棋、牌等,根據需要幼兒收集的各種雜糧、筷子、毛線等,老師自制的益智區材料《半成品》。

5、角色區:幼兒收集的各種廢舊物品紙箱、奶盒、礦泉水瓶子等,還有各種仿真的蔬菜和水果,各種文具類的用品。

三、活動區名稱

1、圖書區:開心書吧。

2、建構區:我是小小建築師。

3、美工區:小巧手。

4、益智區:益智區。

5、角色區:月亮班超市。

四、活動區目標圖書區:

1、閲讀時保持安靜,不大聲講話,不影響別人。

2、注意用眼衞生,眼睛與書保持一定距離,坐姿端正,看完書要及時整理,擺放整齊。

3、對文字感興趣,能在成人的啟發上認讀漢字,願意學説普通話,初步養成愛惜圖書的好習慣,能初步看東圖畫書中的主要內容,並能夠表演。

建構區:

1、構建比較複雜的,有大型主題組成的建築。

2、能自行設計、自行構造。

3、和同伴一起構建,並解決過程中的問題。

4、樂意在原有的作品呈現的基礎上,圍繞主題繼續創作。

美工區:

1、對動手製作活感興趣,願意通過自己動手製作作品2、能夠正確使用剪刀、正確分辨各種線型,進行製作活動。

3、在製作活動中不怕困難,相互幫助,獲得成功的體驗。

4、養成良好的手工製作活動常規。

益智區:

1、正確運用多種材料(七巧板、數字、圖形等),探索多樣化的玩法,發揮創造性,一物多用。

2、活動有目的,操作認真。

3、能有重點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有探索慾望。

4、能自覺、有條理的收拾遊戲材料。

角色區:

1、積極參與角色遊戲,對福州小吃遊戲有濃厚的興趣。

學會協商分配角色,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往,友好合作,能解決遊戲中出現的問題。

2、能正確反映角色的社會職責和角色之間的社會關係。

在遊戲中能遵守遊戲規則、能在遊戲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歸類擺放和收拾遊戲材料。

3、瞭解家鄉的飲食習俗,萌發愛家鄉的感情。

五、材料投放説明圖書區:

1、活動室中的小桌子和小椅子;

2、充分展現圖書封面的書架或書袋;

3、定期更換圖書,維持讀書的興趣圖書的來源:可以由幼兒園一方提供擴展到家長捐贈,或幼兒可從家帶書到幼兒園,

4、圖書的變化:如果有大量的圖書,應該一次只陳列一部分,然後定期更換,將全部書都擺在圖書區,會使幼兒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一般每隔2—3個星期更換一次。

5、圖書的整理:圖書應以最吸引入的方式加以陳列,如果封面破損或撕掉,就要及時修補或者更換,一本破損的圖書不但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而且暗示幼兒書並不重要。

活動反思:

區域活動創設的是一個豐富多彩、多功能、多層次的遊戲活動,它具有自由選擇的條件。並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符合自身特點的環境,並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區角活動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給予幼兒自由的遊戲空間長自主的遊戲氛圍,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同時它具有靈活性,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是實施個別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區角遊戲是孩子們的最愛。

每當孩子們進入遊戲區,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他們有的看書、有的下五子棋、有的開心的搭積木、玩插塑……他們常常將搭好的積木拿給我看,並開心地告訴我自己搭的是大炮、飛機、寶塔……看着孩子們一個個快樂地玩着,我也很開心。因為在這個環境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發揮,盡情地釋放盡情地構思他們的奇思妙想。所以,每當進行區域遊戲活動時,孩子們就會高呼"萬歲",很快就融入其中,盡情地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因為在這裏,他們是區角的主人,伴隨他們的是愉悦、快樂、興奮和滿足。培養了他們自我發展的興趣,這也是我們最初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從多方面瞭解孩子,敏鋭地觀察孩子之間的差異。從而因材施教,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孩子。

但是在區角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問題一:準備了許多材料,孩子們卻不理會,或操作馬虎。出現這種現象,其原因可能是活動本身缺乏趣味性、單調枯燥,操作活動難度大(或過於簡單)。我們嘗試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適時地調整活動材料,除了考慮教育的需要外,幼兒興趣及發展的需要也能忽視,通過與幼兒共同商量,更新豐富材料,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區域活動的主人。當然,區域活動的材料還應具有層次性的探索性,材料的投放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問題二:我們可能指導不當,或急於指導,讓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悄然流失,使區角活動喪失了應有的價值。要解決此類現象,首先我們應樹立幼兒是區角活動主體的觀念,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價值,更好地獲得發展。在區角活動中,活動的整個過程主要是一個幼兒自發生成、自由想象,積極創作長大膽表現的過程,要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給予積極的期望。

通過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教研學習,我們知道所謂區角活動,簡單地説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也就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整體活動範圍分割成小區活動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的分析反思,在觀察指導的基礎上,做好觀察記錄長進行理論、實際的分析。在這其中,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

一是教師自己,環創是否適宜,佈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做調整;遊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對幼兒的遊戲是否有推動作用。

二是幼兒:孩子的興趣在哪裏,遊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是否已經具備幼兒在遊戲中的效、合作等達到怎樣的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有了分析反思,才能體現指導的價值,幫助我們不斷髮現區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自主遊戲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同時,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將主題與區角有機結合,互相滲透,使主題在區角中生成和發展,使區角在主題背景下豐富和深入,體現課程內容的整體性,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8

活動背景:

對於小班第一個學期的孩子來説,最明顯的個性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還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更沒有那種團結互助的意識。本次設計的活動主要是通過故事、情景表演和遊戲來激發小班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跟老師學念兒歌,並在遊戲中感受兒歌的含義。在活動中同時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並且讓幼兒初步懂得在遇到困難時怎樣解決,同時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初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活動名稱:

《小螞蟻搬食物》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運用感官感知理解圖片的內容,讓幼兒能理解圖片中的相互關係,使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到學習兒歌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流,團結互助的精神。

三、活動準備:

1.兩幅畫圖(螞蟻搬運食物),設一個螞蟻洞;

2.音樂磁帶《螞蟻》;

3.螞蟻頭飾若干,製作螞蟻食物替代物:各類球。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小螞蟻圖片,並跟小朋友打招呼問好: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幼兒:小螞蟻)教師:對了,今天小螞蟻呀來跟我們一起玩遊戲,你們歡迎嗎?在玩遊戲之前小螞蟻想請小朋友來看看這幅畫。

(2)教師出示第一幅圖讓幼兒觀察:一隻小螞蟻看到一顆很大的豆,在想辦法怎樣搬回家。

教師:提問幼兒看到了什麼?看到小螞蟻在幹什麼?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提問:“小螞蟻在搬什麼呢?它能搬起來了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一隻小螞蟻看到了一顆大豆,很想把豆豆搬回家,可是豆豆太大了,一隻螞蟻的力氣很小,搬不動,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小螞蟻想想辦法,好嗎?(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幫助小螞蟻想出好辦法)。(給幼兒多一點時間交流)

(3)出示第二幅圖讓幼兒觀察,看看你們想的辦法跟小螞蟻是不是一樣?

提問幼兒:你們認為小螞蟻會想出什麼好辦法?小螞蟻它們是怎麼搬豆豆回家的?

教師做“拽”“推”的動作稍加提示,解釋“拽”就是拉的意思,豐富詞彙:齊心協力。

教師以小故事作兩幅圖總結:一天清晨,小螞蟻走出家門,去尋找食物。他走了好遠好遠,終於發現一座黃色的大山,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小螞蟻嚐了嚐,哦,原來,這是一顆香噴噴的大豆。小螞蟻決定把這顆大豆搬回家,和夥伴們一起分享。它使勁地搬呀,搬呀,可是大豆一動也不動。怎麼辦呢?小螞蟻的力氣太小了。突然,小螞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回去叫朋友來幫忙吧。小螞蟻回到家裏,用頭上的觸角和同伴們打招呼,並且告訴他們:“我發現了一顆好吃的大豆,大家快來幫忙啊!” ,螞蟻們一起出動,跟隨着小螞蟻來搬那顆香香的大豆。它們齊心協力,“一、二、三!”大豆被舉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豆豆搬回家了。今天的早餐真不錯!

原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請好朋友來幫忙,這樣人多力量大了,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師:我們把這個故事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好嗎?(為第二個環節做好鋪墊)

2.教幼兒學兒歌

(1)教師有表情地、用肢體語言生動、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小螞蟻》。

(2)教師分句教幼兒學念兒歌,幼兒跟隨老師念一至二遍。

(3)帶着幼兒隨着老師邊念邊做動作。

3.創設情境表演:讓幼兒體驗有困難應該怎麼辦?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師:今天謝老師要給小螞蟻送一份禮物,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把禮物送到小螞蟻的家裏去,誰願意來幫忙呢?

請一個幼兒來試搬禮物,搬不動,怎麼辦?(讓幼兒自己想辦法)。

提問剛才參加搬禮物的幼兒有什麼感受?(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學會請來好朋友幫忙,能幫助別人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4.音樂遊戲:螞蟻運糧

(1)教師扮演螞蟻媽媽跟幼兒一起帶上螞蟻頭飾,帶上螞蟻寶寶們搬運糧食。

(2)在遊戲中邊念兒歌《小螞蟻》,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學兒歌的樂趣。

(3)播放音樂,讓幼兒在樂曲中感受快樂。

活動延伸:歌表演《螞蟻》,幼兒跟隨老師一起表演。

附:

兒歌 《小螞蟻》

小螞蟻,有注意,食物大了齊用力。

前面拽,後面推,食物搬進蟻洞裏。

你一口,我一口,吃飽肚子長身體。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是根據《3—6歲兒童發展指南》小班幼兒語言領域中的要求來制定活動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先讓幼兒用觀察法來觀察圖片中的大體內容,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表達出來,符合幼兒小班年齡特點,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要求。整個活動下來幼兒比較活躍,特別在遊戲那環節,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遊戲中體驗搬運食物的樂趣。但,自己也發現了些小毛病,比如:在情景表演環節中,可能是我的引導語不是很到位,造成幼兒表現不夠大膽,幼兒體驗後,應該是讓幼兒發揮更多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説出自己的感受到的過程的,我自己有時候很着急就會去代替幼兒説出來了。總而言之,還是希望老師們給我提出更多的不足之處,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得到提升。謝謝大家!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9

活動目標:

1.可以讓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

2.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3.體驗在與同伴遊戲時的快樂。

重難點:

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肢體語言表現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音樂CD、紙飛機、鈴鼓、圖片。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小朋友們,看看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老師,我們唱歌來和客人老師問個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禮貌,除了客人老師來了,還有誰來了?快坐下來看看。

二、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

出示教師摺好的飛機,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坐在紙飛機上飛行,他們開心嗎?

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飛機飛行,比如起飛、轉彎、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師的鈴鼓聲中,幼兒用肢體模擬飛機飛行,當鈴鼓節奏停下來的時候,幼兒也需暫停飛行。

三、播放CD幼兒傾聽歌曲,熟悉歌詞,並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歌詞。

你在歌曲裏聽到了什麼?用動作表示你是一張紙,正在被折成飛機呢?在想象自己變成一架紙飛機,你會怎麼飛?

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兩到三遍。

四、將幼兒分組,根據歌曲來玩兒紙飛機的遊戲。

請幼兒五人一組,排成一縱隊。先由第一名幼兒當紙,排在第二個的幼兒唱第一句,並假裝把第一名幼兒折成了紙飛機。唱第二句的時候,把扮演紙飛機的第一名幼兒丟出去,推一下。第一名,幼兒就被丟出去後開始到處飛,在歌曲最後一句的時候,飛回到隊尾。然後第二名幼兒扮演飛機,被第三名幼兒摺好丟出去,按此循環遊戲。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10

活動背景:

在引導孩子進行區角遊戲“撕紙”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孩子們對撕紙動作感興趣,喜歡把撕下的紙撒在地上,再用腳去踩。當教師引導他們把地上的紙屑撿起來時,他們卻不願意;當教師把碎紙撿起來團成一個小紙球時,他們又興致勃勃,爭相模仿,於是,就有了活動“玩紙”。

孩子的已有經驗:有撕手工紙和廣告紙的經驗,有在户外玩球、扔球的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撕紙、拋紙、團紙、扔紙球等活動鍛鍊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動作。

2、樂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質地、大小的紙張。

2、大紙箱一個,質量較好的大塑料袋兩隻。

3、在活動室上空吊掛紙盤(內盛滿碎紙,一拉就會飄下許多碎紙);地上撒一些撕碎的小紙片。

活動過程:

一、撕紙

1、教師邊撕廣告紙邊説:“大紙變小嘍,又變小嘍,變得很小很小嘍,真好玩!快來,快來,我們一起來把大紙變成小小紙吧!”

2、孩子們自由撕紙,教師巡迴觀察,幫助力氣小的孩子撕紙,鼓勵孩子合作撕紙。

二、拋紙

1、教師把地上的碎紙用力向上拋,吸引孩子們玩碎紙。

2、教師與孩子們一起拋紙。

3、引導孩子把紙拋向懸掛着的紙盤,鼓勵個別孩子去拉繩子,使碎紙飄落下來,啟發孩子想象這一情景與生活中的哪些情景相似。(放鞭炮、下雪等。)

三、團紙

1、教師將碎紙片團捏成小紙球,扔向孩子的小屁股,以吸引孩子參與。

2、孩子們自由地團紙球,扔紙球,教師巡迴觀察,並適當幫助不會團捏的孩子。

3、這裏還有一個大紙箱呢!讓我們把球扔進去吧!

4、我們把大筐裏的小球變成兩個大球,好不好?來,讓我們一起裝。(教師與孩子們一起把筐裏的紙球裝進兩隻塑料袋並紮緊袋口。)

四、延伸活動

將大紙球放置在有坡的草地上,讓孩子們在自由活動或體育活動時繼續玩,還可以提供其他材質的大球,讓孩子們體驗滾動不同材質的球的不同感受。

五、反思:

這個集體活動由“撕紙DD拋紙DD團紙”三個環節構成,這些正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分別在三個環節中滲透了以下教育內容:

在“撕紙”環節中,教師提供了各種不同大小、厚薄、硬度的紙張,讓孩子們在鍛鍊小肌肉動作的同時積累有關不同紙張的經驗。

在“拋紙”環節中,教師在引導孩子們宣泄情緒的同時關注對生活經驗的回憶與表達(如把空中飄落碎紙想象成放鞭炮、下雪等),引導孩子們感受和體驗有趣的現象。

在“團紙”環節中,教師針對不同能力的孩子分別提出團小球和團大球的要求,指導孩子們用手指或手掌捏紙團,並將紙團扔進紙箱,鍛鍊孩子的大肌肉動作。最後教師與孩子們一起將紙箱中的小紙球倒進大塑料袋,變成“大球”,將遊戲推向高潮。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1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過新年了,我又長一歲了,應當爭取更大的進步。

2、鼓勵幼兒與夥伴們分享食物的快樂,增進友誼;充分感受節日的快樂。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讓家長積極參加,為孩子們做榜樣。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6、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對象:xx全體幼兒

三、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活動準備:

1、佈置園內班內環境,使整個幼兒園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2、每名幼兒準備一句祝福的話。

3、幼兒準備好自己喜歡吃的食物(3~4樣)

4、磁帶、錄音機及幼兒的禮物

五、活動過程:

1、帶幼兒參觀已佈置好的園內環境,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的幼兒園為什麼特別的美?”

幼兒:“快過年了!”

教師:“你們都看到了,快過年幼兒園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裏有什麼打算?”

幼兒自由回答。(點評:開放性問題提出,引發幼兒大膽想象,相互交流)。

2、文娛活動開始請來全班幼兒演節目。

(一)請全班幼兒唱《新年好》歌曲唱兩段。

(二)請幼兒自願上台表演,內容不項,如所學的歌曲或兒歌等。

(三)幼兒對自己的好朋友説一句祝福的話。

(四)各班孩子分享食物。

六、教學反思:

元旦即將到來,小班幼兒將迎來在園的第一次“迎新年,慶元旦”的活動。在這辭舊迎新之際,為了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為了讓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元旦,小班段特舉行:“慶元旦迎新年”的“食物分享”活動。本次活動我們將教育教學和分享活動融在一起,使幼兒認識到我長大一歲,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本領,感受元旦節日的氣氛,共同分享歡樂和喜悦。

幼兒園活動方案與反思 篇12

活動目標:

1、切實加強元旦期間幼兒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範意識。

2、向幼兒進行防凍、防燙、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預防傳染病等安全防範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範意識。

3、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衞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元旦假期安全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介紹元旦知識。

(二)防凍瘡。

1、凍瘡最常張在哪?常發生在身體末端,暴漏部位。

2、凍瘡防護。

(1)室內保暖:儘量保持室內温度不低子10℃;

(2)外出保暖:外出時帶好手套、帽子,穿棉鞋棉襪;

(3)裸露皮膚擦護膚品;

(4)合理飲食:適當多食用年羊肉等防寒保暖的食物;

(5)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皮服對寒冷的適應力。

(三)交通安全。

1、步行安全:

(1)行人須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

(2)行走時必須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3)行人不準在車道上追逐,或車輛臨近時猛拐橫穿。

(4)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或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5)不準在公路上玩耍、嬉鬧。

(6)學齡前兒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年人帶領。

2、乘坐公共汽車安全知識:

(1)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五)安全總結,祝小朋友們元旦快樂。

教學反思:

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係到每一名幼兒的安全,牽繫着每一位家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