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繡春刀觀後感

繡春刀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8W 次

將小人物放在了大的歷史背景下,更能突顯出歷史的滄桑和人世冷暖,眾多大家無不喜愛這種與歷史相結合的手法,比如金庸、梁羽生總是會將主人公與歷史人物所交集,帶給讀者們更加強烈的帶入感,感受到“大浪淘金風流人物”的情懷,而《繡春刀》正好突顯出這種情懷。

繡春刀觀後感

影片主要敍述了明朝崇禎年間,錦衣衞結拜三兄弟盧劍星、沈煉、靳一川奉命追殺出京流放的大太監魏忠賢,當三人將魏忠賢的屍首帶回京都,本以為可以加官進爵時,卻捲入到一場更大的宮廷陰謀,受到了上司的逼迫和閹黨的追殺。繡春刀飛魚服是明朝錦衣衞的代表性行頭,百姓見到避之不及,然而這三兄弟並非像其他武俠片的主人公那樣上天入地,以一當百,無所不能;相反的他們就像你我身邊的普通人一樣會存在着各種苦惱,哀歎工資微薄、得不到上司賞識,職場勾心鬥角、時運不濟。 在宮廷鬥爭中他們如同棋子一樣成為了犧牲品,在歷史的洪流中甚至揹負了罵名,正是由於這主角是如此的真切,才能使觀眾們感受到面對大背景下的無奈,和姦人迫害的無助。

俠——人之大義者,俠者擁有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氣魄和濟人千里、劫富濟貧的心腸。揹負着貧民百姓給予的厚望。有的俠客浪跡天涯,芳名雋永,有的義士大隱於市,英雄無名;就像在影片的最後二哥沈煉殺死了暗中迫害他們兄弟的太監趙靖忠,替兄弟們報了仇,回憶起和兄弟們的種種交集,一切皆化為過往雲煙,只留下臉頰兩行熱淚。他斷不能成為眾人之俠,但是能成為自己的“俠”也便夠了。

無論從道具、情節乃至演員表演都可以看出此片是用心之作,然而令人諷刺的是,這部優秀的影片應驗了中國影視界叫好不叫座的規律,票房差強人意,和一些並無內涵但是票房節節攀升的爛片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一部好的電影在帶給觀眾感官刺激的同時給予啟迪,使觀看者來到一個與現實截然不同的世界,隨着主人公徜徉喜怒哀樂,乃至成為一種文化標誌,用虛擬的世界來影響真實的世界,這就為什麼有的影片能永載史冊,成為傳世經典,被大家所津津樂道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