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8W 次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

根據長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關於認真做好迎接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檢查工作的通知》(農合醫辦[20xx]12號)文件要求,結合《關於20xx年下半年在全省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檢查工作的通知》[皖農合組(20xx)12號]文件精神,我院於xx年8月16日起至18日進行了院內自查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自查項目

一、內部新農合管理組織建立情況

我院於20xx年1月1日由院辦公室下發了《關於成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的通知》(院辦[20xx]1號)文件,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並設辦公室,明確了組織成員及職責分工。

二、內部新農合相關培訓情況

檢查組檢查了醫保辦xx年新農合的內部培訓和學習記錄,有記錄培訓5次,時間為4月8日,4月10日4月11日,6月28日,8月6日,對於上級下發的相關新農合文件和政策均對中層以上幹部進行了學習和培訓。

三、HIS系統與當地新農合信息系統聯網情況

我院05年已完成了HIS信息系統建設,xx年將原ADSL網絡升級為光纖寬帶,通過電子郵件方式,每天將新農合住院病人信息,每週將轉診病人信息按時上報縣合管中心。通過對現有HIS系統的改造已完成了與新農合系統的無縫對接。

四、住院參合農民分類標記情況

新農合病人住院時,由醫保辦對相關資料進行審核後,在住院管理相關表格上蓋章標記,在系統管理軟件上進行分類單獨標記,住院病人護辦室在病人登記卡上做醒目標記。

五、新農合藥品目錄執行情況

我院實行嚴格的新農合藥品目錄執行制度,對於新農合病人如需使用自費藥品,必須向病人説明在前,並有病人簽字認可,凡無病人簽字認可的自費項目,一律由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賠償。

六、參合農民就診與補償流程建立情況

參合農民就診和補償流程按規定執行,本院做了大量的廣泛宣傳工作,已深入人心,“憑醫保卡住院,出院直接兑付”,已做到家喻户曉。

七、收費項目、藥品價格與參合農民費用補償公示等情況

所有與新農合相關的.收費項目和藥品價格,本院在電子大屏幕滾動公示,定期在宣傳欄張貼公示。20xx年1—6月份經統計,我院新農合合計診療人次566人,參保農民住院總費用918500元,農保兑付460531元,平均住院日5。5日。

八、參合農民醫療服務信息檢測和統計情況

參合農民出院時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對本院的醫療服務態度、醫療質量與效果、合理收費、合作醫療政策執行情況,由患者進行綜合評價,xx年1—6月患者滿意度平均為99%。

九、醫藥費用控制措施與執行情況

嚴把三關:嚴把住院標準,防止小病大治;嚴把住院管理,週期力求短平快,杜絕不必要的輔助檢查;嚴把病案和費用關,醫囑與病程和用藥同步,自費藥品説明在前,費用審核嚴格按照縣合管辦文件執行,實行惠民政策。

十、臨牀醫藥專家評審醫療服務規範情況

1、合理收治

嚴格住院指徵,手術指徵,達不到標準的堅決不收住院,不動手術,嚴格處罰措施,對於違反的責任人從重處罰,至今未發現一例違反原則的。

2、合理用藥

合理用藥,特別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問題,先後對臨牀及相關人員進行了多次學習和培訓,制定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規範》,對2聯、3聯抗生素規定了嚴格的使用指徵。

3、合理檢查

大型設備檢查陽性率要求達到50%以上,杜絕不必要的輔助檢查,減輕參合農民的就醫成本。

4、合理收費

每項收費標準制定前必須與物價部門規定標準進行比對,並適當降低(降價幅度不低於10%—20%),把“讓利於民”貫徹到每一項政策制度的制定,每一個醫護人員的行為規範,做為立院之本去實行。

20xx年住院病人內部評審

20xx年8月17日,檢查組隨機抽取了20份病歷,經過評審:

1、未發現超過執業範圍,超診治能力收治病人,違反出、入院標準情況發生;

2、未發現無指徵輔助檢查、重複檢查、與診治無關檢查、應互認而未互認的檢查情況;

3、抗生素應用按《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的規定在執行,《處方管理條例》執行情況較好。

4、收費價格執行嚴格,在羣眾中享有一定的口碑。

5、未發現其他違規情況,經走訪羣眾,對國家現有新農合政策均較擁護,有意見的主要是一些羣眾對政策理解不深,或者誤解造成無法兑付時有意見,綜合滿意率在90%以上。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2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農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而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真正使農民羣眾得到實惠的民心工程,是各級政府為農民羣眾辦的事實和好事。20xx年以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本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緩解農民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嚴格執行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紮實有效的開展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全鎮農業人口數為5158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8472人,參合率達94%,其中五保、低保、七到十級傷殘、優撫對象及70歲以上老人蔘合率達100%。20xx年度我鎮籌集基金總額1705970元,其中農民人均繳費30元,計1273980元,鎮財政配套資金人均5元,計243710元,農村醫療救助資助188280元。全部資金已上繳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政專户。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調整完善補償方案

按照墾利縣衞生局、民政局、財政局、農業局《關於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方案》規定,嚴格執行現場門診補償和住院補償。門診醫藥費用可補償比例為30%(醫院門診基本藥物目錄內藥品補償比例提高到35%),封頂線為每人每年補償額90元,以户為單位計算。住院補償設起伏線和封頂線,其中鄉鎮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為100元,補償比例為60%,基本藥物目錄內藥品補償比例在原補償比例基礎上提高10%,縣級、市級、

省級定點醫療機構起付線分別為200元、300元、500元,補償比例分別為40%、35%、35%。20xx年新農合的住院補償封頂線全縣統一確定為5萬元。

(二)加強監管,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安全使用。

1、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情況

20xx年,參合農民門診補償受益107912人次,補償金額1482754.10元,其中二院門診補償受益16874人次,補償金額253058.80元,社區服務站及診所門診補償受益91038人次,補償金額1229695.30元。住院補償受益1803人次,補償金額3275604元,其中鄉鎮醫院813人次,補償金額534418元,市級及市級以上醫院(包括外地就醫)990人次,補償金額2741186元。其中單次補償超過10000元的有64人。縣級三萬以上補償受益76人次,補償金額153360元。市級三萬以上補償受益84人次,補償金額未定。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公示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維護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增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情況的透明度,每個季度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情況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加大了參合羣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情況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三)切實做好信息上報及管理工作

嚴格按照省、市、縣合管辦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信息報表中的有關數據的收集、統計、整理,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每月按時上報信息報表。切實做好信息資料管理工作,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材料分類歸檔。建立會計檔案,支付憑單裝訂成冊,妥善管理,防止丟失。

從上述情況説明我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規化運作之路,農民受益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知曉率達到了100%,從住院病人的例均費用看,與去年同期持平。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的做法是:一是廣泛深入宣傳,正確引導農民自願參加合作醫療;二是完善規章制度,確保新農合工作規範運作;三是切實加強監管,維護參合農民利益;四是嚴格財務管理,確保基金運行安全;五是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今後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嚴把住院審核關。各定點醫療機構在收治參合農民住院時,醫務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嚴格核對其身份,參看其《合作醫療證》、身份證、户口薄是否相符,謹防將非參合患者納入參合住院補償。

2、規範診療行為。各定點醫療機構點在開展診療活動中,必須遵守相關的操作規程和標準,嚴格遵循用藥規定,嚴格執行山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20xx)版;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杜絕亂檢查、大處方等不規範行為的發生,要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確保依章收費、合理收費和規範收費。

3、加大宣傳力度。把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緊、抓好、抓實,真正做到家喻户曉,增強農民參合意識,不斷提高羣眾的就醫意識。

4、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逐步使新型合作醫療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運作的軌道。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3

一年來,我村在六街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的精心指導下,通過紮實工作,使我村的合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也有新情況、新問題,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責任明確

村委會對合醫工作高度重視,於20xx年2月26日召開了全村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動員大會,對20xx年的合醫工作進行周密部署,制定了《青菜村關於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計劃》,要求各村組、各部門進一步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並明確相應的責任,制定了可行的激勵措施。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我村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知識宣傳貫穿於為農民提供醫療衞生服務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廣播、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進村入户面對面介紹等形式開展宣傳動員工作,把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補償辦法、優惠措施等相關政策以及因參合而受益的典型事例宣傳到户到人,讓農户瞭解開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目的、意義,羣眾知曉率

達100%。

三、加強管理、強化監督

1、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核與監督。一是進一步規範補償審核把關,嚴格審核紀律,確保審核質量,做到審核不出差錯,不出問題。二是加強門診補償的監督與管理。嚴格依照合醫相關管理規定,對合醫運行過程實行全程監督,嚴防合作醫療定點機構抬高收費標準的行為,從而讓農民羣眾真正感受到新農合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三是全面推行公開公示制度,特別是相關政策及補償情況及時公示到村,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加強稽查巡查、督導檢查,入基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嚴防虛報、冒領、騙取合醫資金的非法行為。

2、嚴格基金管理,確保基金運行安全。合作醫療基金實行專户管理,封閉運行,專款專用,真正做到管錢的不用錢,用錢的不見錢,確保基金每一分錢用到參合農民身上。

四、青菜村20xx年度參合情況

20xx年參合率達100%,20xx年應參合人數為768人,已參合人數768人、參合率為100%;

五、取得的成效

(一)改善了衞生人員的服務態度,提高了醫療質量。合作醫療管理制度規定,參保人員可以在全鎮範圍內任何一家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看病,有效地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力促進了鎮衞生院及村衞生室的健康發展。

(二)解決了農民就醫難的問題。從實施合作醫療前的情況看,廣大農民看不起病,“小病過挨,大病等埋”的情況比較嚴重。實施合作醫療後,我鎮農民羣眾求醫保健積極性逐漸高漲。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加快了農村衞生改革和發展。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定點醫療機構得到全面的發展。六、下一步工作打算1、嚴格把好審核關。2、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4

20xx年,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按照政府推動、農民參與,部門主管、鄉鎮負責,醫院服務、羣眾監督的總體原則,狠抓政策措施的落實,積極探索新農合管理的有效途徑,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運行情況

20xx年我縣共有人蔘合,參合率為99.8%,參合水平在全市某某個縣(區)中位居第一。1-某某月份,累計補償參合農民人次、萬元。其中:門診補償50166人次、169.某某39萬元;門診統籌273.169人次、223.3482萬元;住院補償21.49人次、2190.707萬元。預計全年統籌基金使用率在85%左右,新農合基金運行安全、平穩。

二、主要做法

1、加強宣傳動員,促進農民參合。一是會議推動。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對新農合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和動員。各鄉(鎮)、村委會及時召開幹部或羣眾會,廣泛進行宣傳發動。二是幹部説動。農醫中心印製了新農合宣傳資料6萬餘份,由各鄉鎮和村、組幹部逐户上門散發進行宣傳,每户一份。三是典型帶動。對獲得3000元以上補償的參合農民進行張榜,張貼到每個村小組,增強宣傳的直觀性。同時,縣政府對參合率前三名的鄉鎮實施獎勵,促進參合工作的開展。

2、調整補償方案,提高受益水平。20xx年住院補償封頂線由3.6萬元提高到5萬元,惡性腫瘤、器官移植病人的封頂線特設為6萬元。省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和非定點醫療機構補償比例分別由40%和30%提高到45%和35%,尿毒症透析費用由支付部分診療項目列為全部支付診療項目,被動物咬傷(Ⅲ級暴露以上)的參合農民,在門診治療使用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而發生的醫療費用按門診大病補償標準進行補償。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使參合農民最大程度受益。

3、推行門診統籌,提高基金效益。20xx年我縣門診不再設立家庭賬户,全縣開展門診統籌工作。農民在鄉、村定點醫療衞生機構門診看小病也可按30%的比例報銷,一方面提高了農民門診看病的積極性,減少門診基金沉降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虛高的住院受益面,提高統籌基金使用效率。

4、實施便民措施,方便百姓報銷。一是簡化農民到縣外就醫的轉診手續,大力推行參合農民在省內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直補”工作。二是積極推行貧困參合農民就醫後在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或經辦機構當場結算新農合補償和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的一站式服務,簡化手續,使貧困參合農民方便、快捷地獲得新農合補償和醫療救助補助資金。

5、實施總量控制,確保基金安全。在醫療費用不斷上升及全縣基金總量相對固定的情況下,依據本縣新農合基金可使用量,實施“總量控制”制度,向轄區內的各定點醫療機構配發新農合資金使用額度和各項控制指標,促使醫療機構自我約束,提供價廉質美的服務,讓參合農民享受更多實惠,保障基金安全,發揮基金最大效益。

6、夯實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不斷完善新農合信息管理系統,較其他縣(區)提前兩年完成住院費用的網上即時結報工作,20xx年率先實現200多個村級醫療點的網上結算,構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定點醫療機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新農合信息管理網絡,提高了新農合精細化管理水平。

三、存在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運行的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機制和體制等方面問題。

1、存在“小病大養”和過度醫療行為。由於門診補償與住院補償差距大,許多原本可以門診治療的病人轉為住院,住院率從20xx年的5%提高現在的12%;並因補償比例不斷提高,住院費用急劇上升,全縣新農合住院總費用從20xx年的180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000萬元。新農合補償一方面減輕了農民患者的就醫負擔,另一方面極大地刺激了農民患者的.醫療消費需求,產生了大量過度醫療行為。

2、經辦機構能力建設仍需加強。一是工作經費缺口較大。縣農醫局的工作經費標準還停留在20xx年的每個農業人口0.5元的標準,即每年約某某萬元,連醫療證及宣傳品的印製、會議培訓、下鄉督查等基本工作費用都不夠支出。

而且縣農醫局既沒有參照到公務員享受陽光工資待遇,又沒有得到公共衞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財政補助,工作人員基本待遇也無保障,每年都需舉債。二是缺乏有效監管的交通工具。縣農醫局經常需要下鄉督查和開展業務培訓,工作用車都是借或租,影響了新農合工作的正常運轉。

3、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引發系列問題。一是刺激了醫療消費。我縣鄉鎮衞生院的住院補償比例原本是80%,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之後,基本藥物補償比例提高到95%,參合農民住院看病只需支付極低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慢性病患者長期掛牀住院。二是新農合基金增加了額外支出項目。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之後,用新農合基金直接補償鄉鎮衞生院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後的收入缺口,即支付鄉鎮衞生院基本藥物15%的藥事服務費。本屬公共財政支付範疇,卻要由新農合基金支付,最後負擔還是大多數參合農民。

四、下步工作安排:

1、做好20xx年新農合啟動工作。一是加大宣傳,提高羣眾對新農合的認知度,增加農民參合積極性。二是集中時間收繳參合資金。按照省、市下達的“民生工程”指標,各鄉鎮根據全省統計年鑑的人口數完成參合目標。三是重新設計並印製20xx年合作醫療證,對20xx年參合的農户全部予以換髮新的合作醫療證。

2、做好“光明〃微笑”等惠民工程的補償工作。“光明〃微笑”工程、“愛心醫療救助”、“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是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惠民舉措,我們將積極主動配合,按有關政策做好資金的回補工作,確保這些惠民舉措順利實施。

3、加強經辦機構建設。我們將積極向上級部門建議:一是借鑑東鄉、黎川等其他縣(區)做法,把縣農醫局納入公共衞生範圍內的事業單位管理,讓農醫局工作人員得到同等衞生人員的績效工資財政補助,減小工作經費缺口;二是建議配臵工作用車一輛,用於開展業務工作。

4、強化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對定點醫療機構加強日常督查。堅持常規檢查與突然檢查相結合,重點針對用藥、檢查、收費和假病歷、假處方、,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確保基金安全運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5

自從新農合啟動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縣合管辦和院長的密切配合下,以服務好全鄉參合農民為宗旨,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及住院病人的監管,強化業務培訓、提高業務質量、認真落實公示制度、對新農合的管理也不斷探索中趨於完善,社會效益也有所顯現,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首先,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有病不願意看、有病不敢看的現象正在逐漸消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民家庭也在不斷減少等,這些都是新農合為農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尤其是大病重病救治中帶給老百姓的實惠,讓人感到了黨的政策實實在在的温暖。

其次,新農合也為醫療機構帶來了難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鄉鎮衞生院、衞生所、一是為了更好的為新農合服務、醫療設備不斷更新、醫療技術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優化、二是由新農合帶來的經營狀況的好轉,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促進了發展。

再次,新農合為農村好,社會帶來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不管是老百姓得實惠,還是醫療衞生機構的發展,對社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為社會秩序穩定,和諧構建營造了良好的氣氛。

如何提高羣眾的積極性,讓新農合制度更加深入人心,提出以下建議:

1、宣傳不能放鬆,首先對村衞生室,鄉衞生院的醫

務工作者、村幹部讓他們吃透政策,隨時掌握政策的`變動,同時要有一定的責任

2、加強衞生所定點醫療機構監管,確保參合農民享

受到實實在在的優質價廉服務。

建立和完善新農合制度是一項惠及億萬農民的大事,進

一步發展正面臨着諸多挑戰,更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不管是鄉鎮合管辦,還是各村醫療服務機構等,都應站在人民羣眾利益高於一切的高度來履行盡責,真正把新農合工作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為構建和諧社會保障人民羣眾健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存在的問題:

1、家庭賬户資金由農民自主掌握使用,方便羣眾。

2、外傷、中毒等非自然疾病患者應在所村進行為期十

天的公示登記,並在非自然疾病甄別表調查表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和加蓋衞生所公章。

3、每月報表定於7-11日上報,報表上的當前餘額必須

有患者簽名,不能代簽,每張必須有小合計,多少次,彙總有總合計,多少人次。

4、處方規範、合理用藥。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6

近日來,鄉切實把解決農村羣眾看病難問題作為全鄉中心工作來抓,全面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一“民心工程”,把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工作來抓。

現在大家都在批評看病貴、藥價高的現象,看不起病的問題比城市居民更為嚴重,農民生病常常是小病扛着,大病拖着,要是誰家有人得了一場大病,住一次醫院,剛剛解決温飽的家庭就會重新返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一項重大決策。鄉黨委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要依靠包村幹部,村幹部將這項工作抓實抓好,讓羣眾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我鄉制定了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具體實施方案,並做到五到位:

一是認識到位

把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

二是領導到位

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和“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並實行領導幹部包片責任制,包村幹部包村責任制,村幹部包户責任制,包村幹部每天彙報進度,進行排名,表揚先進,鞭策後進;

三是人員到位

全體機關幹部分赴全鄉23個村落實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並簽訂目標責任書,獎懲分明,措施到位;

四是宣傳到位

通過開展現場諮詢活動、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標語橫幅、面對面宣傳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做到家喻户曉,人人皆知;並且深入調查研究,瞭解和分析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疑慮和意見,有針對性地通過典型事例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宣傳,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加辦法、參加人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就診程序和報銷辦法等宣傳到千家萬户,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樹立互助共濟意識,自覺地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目前,我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廣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確保農村人口覆蓋率、參合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7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人員總結一年來,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完成了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努力工作,認真研究,提高自身素質。為做好合醫辦、基層信息系統建設和領導交辦的工作,我堅持嚴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則,真誠待人,努力學習,一是愛崗敬業得成果。我正確認識自身的工作和價值,堅持虛心學習、誠實敬業。二是錘鍊業務重提高。認真研究學習新農合的特點與規律,各項工作不斷熟練,能夠掌握各項業務工作要領,順利及時調整新農合的實施方案。細心學習他人長處,改掉自己不足,並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三是認真學習長見識。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紮實學習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知識理論,對自己的思想和上級領導的工作要求,更加明晰,工作更加有動力。

(二)嚴於律已,不斷加強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一年來我對自身嚴格要求,始終把作風建設的重點放在嚴謹、細緻、紮實、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紀律規範自己的一切言行,嚴格遵守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志,謙虛謹慎,不斷改進工作;堅持提高效率,當天能做完的工作,絕不拖到第二天;對基層的的需要,盡力提供方便,做好服務基層,促進基層的工作,積極維護機關的良好形象。

(三)強化職能,落實政策、做好合醫辦工作。工作中,我注重把握根本,結合專業知識和行政管理標準,努力提高業務工作水平。在這一年裏,我除了做好合醫辦工作和衞生部網絡直報工作、信息系統、總支的黨建工作外,還完成領導交辦的臨時工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8

20xx年我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市合管委及辦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辦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這項工作當作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緩解和消除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惠及全辦農民的一件好事、實事來抓。一年來,我辦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和深入細緻的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xx年度,我辦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15058人,參合率為xx%。截止到11月底,共有462人次享受了住院補助,5人享受了病補助,共計補助金額近30萬元,參合農民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了廣農民的一致好評。

一、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我辦成立了由辦事處主任擔任組長、分管衞生工作的領導擔任副組長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由農業、民政、財政、衞生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全年共相繼召開了5次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確立了“全、易、重”的工作方針。全就是全面鋪開,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易就是從思想覺悟好,容易説服的羣眾入手,以點帶面;重就是重點抓好兩個去年參合率較低的村。實行分工負責,責任到人,辦點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黨員及組長包户,做到了村不漏組,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實提高覆蓋面。

二、盡職盡責地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認真造好參合農民花名冊,確保參合農民信息準確無誤。

造好參合農民花名冊保證花名冊的質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花名冊字跡是否工整、內容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範、名單是否齊全,直接關係到參合農民的電腦錄入工作能否順利完成,關係到農户的切身利益。我們組織精幹力量對各村參合農民的花名冊進行了核對、修改和完善,保證了參合農民信息的電腦錄入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突出抓好宣傳發動工作。

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達到農民自願參加的目的,宣傳工作是關鍵。我們主動到市合管辦打印每季度享受了合作醫療補助的參合農民花名冊,及時將補助情況進行了公示,同時利用宣傳車宣傳、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額、張貼標語等各種宣傳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將五千多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知識問答資料發放到了農户家中,在主要地段張貼了宣傳標語500餘張,懸掛了宣傳橫幅15條,使合作醫療的政策達到了家喻户曉,使農民羣眾充分了解參加合作醫療後自己的權益和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和程序,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自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三)組織培訓,提高機關幹部及村幹部的業務水平。

要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業務過硬是關鍵。我們在年初及村支兩委換屆後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對辦點幹部及村幹部進行了合作醫療政策及相關業務知識培訓,使他們熟悉政策及業務,能更好地做好合作醫療的宣傳與解釋工作,為提升我辦的'合作醫療工作水平打下紮實的基礎。

(四)深入調查,及時掌握參合農民對合作醫療工作的意見,並向市合管辦反饋。

辦事處合作醫療領導小組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的合作醫療工作進行檢查,並上門到農户家瞭解農民對合作醫療的意見。在姜村和石子嶺村分別召開了村組幹部、部分農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他們對合作醫療的意見和建議。總體來講反映較好,但也有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如醫療衞生機構在農民住院時,醫生不應該問及病人“是否參加了合作醫療”等無關的問題,使參合農民心生疑惑。還有農民反映醫院的補助報銷時間長,報銷比例偏低等。

(五)力配合,做好參合農民的免費體檢工作。

根據市合管委的統一安排,我辦與市第三人民醫院緊密配合,由辦點幹部帶隊和醫生一起到各村免費為參合農民進行了體檢,得到了參合農民的歡迎和好評。由於組織得力,措施得當,我辦參合農民的體檢率居全市前列。

(六)精心組織,超額完成市合管委下達的20xx年度合作醫療參合率91%的目標任務。

8月5日,辦事處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各村辦點幹部及村幹部會,對20xx年度的新型農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明確提出參合率達到95%的目標,要求各村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做好籌資工作,確保參合任務的完成。辦、村幹部做了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顧家”,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上門到每家每户,把新型農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宣傳到位,積極動員農民羣眾參加。全辦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局面,到10月份我辦按時並超額完成了參合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參合率名列全市第二。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力度,多層次、多側面地進行宣傳,為更好地服務參合農民、服務農村而不懈努力。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9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衞生局的支持、鄉(鎮)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穩定的發展,現將第四周期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運行情況:

1、入保籌資情況

第四期共入保52415人,入保率達96.5%,其中豔山鎮入保12938人,麥架鎮11556人,沙文鎮14270人,都拉5733人,牛場79018人,按入保檔次分:一檔12264人,二檔5736人,三檔34415人。

第五週期共入保57386人,入保率為96.91%。

2、資金報銷情況

(1)全區共報銷2,622,583元,佔年度總資金的97.9%。節餘資金5.4萬元。

(2)入保農民人均報銷費用為50元。其中在鄉鎮衞生院報銷32.2元,在區報銷13.6元,在市級以上醫院報銷4.2元。與第三週期的39.6元相比上升10.4元。

(3)按鄉鎮分入保農民人均報銷費用的順位為:牛場鄉61.91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2.5元)、都拉鄉54.85(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4.5元)元、沙文鎮55.72(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6.1)元、豔山紅鎮41.62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7.7元)、麥架鎮41.91元(與第三週期相比上升10.6元)。

(4)從報銷分佈上看,門診報銷費用1,619,929元,住院報銷1,002,654元,分別佔總報銷費用的61.77%,38.23%(與第三週期相比門診費用上升3.12);村衞生室、鄉鎮衞生院、區級醫院、市級醫院分別佔23.5%、40.89%、27.11%、8.5%,從中看出64.39%的費用在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報銷,比去年同期的58.8%上升5.59個百分點。

3、就診轉診情況

(1)、共就診222587人,實際人均就診4.2次,比上週期高0.8次,門診就診220909人次,住院1678人次(鄉衞生院108人次,區級278人次,市級35人次),門診、住院人次分別佔總就診人次的99.25%,0.75%,比上週期相比門診比例上升0.12個百分點。

(2)、就診分佈:村衞生室60.63%,鄉鎮衞生院34.68%,區級醫療機構4.59%,市級以上醫療機構0.1%,與上週期相比鄉鎮衞生院比例明顯上升,其餘醫療機構均下降。

(3)、本週期共受益44709人,受益率達86.9%,門診封頂943人,住院封頂134人。人受益率比上週期相比上升3.1個百分點。

4、醫療服務情況

(1)、門診次均費用,村衞生室9.1元,與週期相比上升0.9元;鄉鎮衞生院次均費用22.1元,與上週期相比下降6.7元;區級定點醫院次均費用60.7元,與上週期相比上升16.3元;市級醫院425元,下降1元;省級醫院382元,下降512元。

(2)、住院次均費用,鄉鎮衞生院1239元,上升225元,其中以沙文衞生院費用增加為主;區級定點醫院住院次均費用1597元,與上週期相比上升638元;市級以上醫院5003元,下降1010元。

二、新週期實施與貴陽市方案接軌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貴陽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我區目前已經出台《白雲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意見》,於第五週期(XX年1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新週期的基本運行模式如下:

1、籌資模式:個人、集體、政府多方籌資,農民個人繳費不再分三個檔次,統一每人繳納10元,市、區、鄉三級政府按10、15、10元匹配,共同45元/人,其中40元作為第一次補償,提取5元作為大病統籌資金,進行二次補償。

2、建立合作醫療大病統籌基金,每人提5元,建立大病統籌(二次報銷補償,在封頂報銷後,自付6000-10000按30%比例,10000-XX0按40%,XX0以上按50%比例分段報銷,二次報銷封頂15000元/年。);制定了二次報銷細則,生大病最高可以補償17500元,切實解決農民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3、新週期還執行貴陽市衞生局統一招標的合作用藥目錄和藥品價格,以更便宜的價格服務於參保農户,切實減輕農民的負擔,同時根據市文件要求,對各定點醫療機構藥品實現“四統一”管理;目前除麥架衞生院因修建新衞生院,尚未建立藥品配送中心,其他鄉鎮已經實現村衞生室藥品由鄉(鎮)衞生院統一配送。

三、日常管理工作

1、本年度對定點醫院進行了四重點督查,對、區級醫療機構、鄉鎮衞生院及村衞生室進行了認真的督查,針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指正及會議上提出,並要求整改及落實。

2、實現合作醫療網絡化管理工作現況

合作醫療管理信息網絡中心機房已經建立並開通,鄉鎮合醫辦或及衞生院及各區級各定點醫療機構均已經開通運行,目前除沙文因為電纜被盜未測試外,其他均開始正式錄入處方及進行相關工作。

四、存在問題

1、網絡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鄉鎮衞生院合醫管理本身需要一條adsl上網及網絡直報等,需要一條上互聯網,貴陽市統一招標單位競達公司要求上合作醫療的寬帶單獨使用,因我區有四個鄉鎮衞生院“管辦”未分離,設在衞生院的鄉(鎮)合醫辦也需要單獨安裝一條寬帶,僅合作醫療一項工作就需要二條寬帶,費用相對過高。

2、區合醫辦日常工作量大,包括日常報銷、處方審核、對定點醫療機構督查、人員培訓等及其他相應工作,在區合作醫療網絡中心建立及即將對城市合作醫療進行試點工作後,需增加工作人員才能更好的管理合醫工作。

3、建立獨立於醫療機構以外的鄉(鎮)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工作

根據築府辦發〔XX〕85號及築府辦發〔XX〕126號文件要求,區合管會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管辦”分離問題,但由於編制問題得不到解決,目前只有牛場鄉暫時在鄉政府設立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實現“管辦分離”,人員由鄉衞生院借調一名醫務人員組成,但因未完全按必須配備1名財務人員及1名計算機操作人員,也導致一些工作開展力度和工作銜接方面的問題。其他四個鄉(鎮)目前合管辦仍設在鄉鎮衞生院。

4、由於我區第五週期按市統一方案進行實施,在對參保農户減低報銷比例的情況下,對參保農户在就診報銷過程中的接受程度、合醫運行情況、資金報銷管理、二次報銷基金是否夠用等方面無具體參考數據(目前我區二次報銷基金只能提供19個人的二次封頂報銷,新週期已經有6人提出申請),對風險控制缺乏相應的分析數據,也提高了新週期的.運行風險,同時也帶來一些不可預測的因素。

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下,在市衞生局的指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着一些問題,我區將繼續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契機,大力深化農村改革,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協力新農村建設,實現全面小康。

五、下步打算

新的週期即已經開始,我區農村合作醫療步入第五週期,新的週期裏面,除繼續保證合作醫療的報銷工作正常運行外,還要堅持以下四點:

1、進一步堅持督查制度,進一步加大督查的力度和督查的力度,以確保我區農村合作醫療在村、鄉兩級工作的正常平穩運行。

2、在原有基礎上推進網絡化的建設,真正做到網上錄入,網上審核,網上報銷。

3、利用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實施農民就診報銷信息微機化管理。

4、強力推進獨立於醫療機構的鄉鎮合醫辦的建設工作。

5、繼續完善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單病種管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0

切配合下,通過我院合管人員及各村醫的共同努力,我院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20xx年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宣傳

宣傳工作是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首要環節,只有讓廣大農民真正瞭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和參合的好處,他們才會積極參與和支持。我們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注重從多方面、多層次做好宣傳工作。一是利用廣播、標語、黑板報和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大力農和政策和參合的好處,宣傳受理補償中的實例。

二是在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過程中,我院合管工作人員充分發揮窗口作用,積極、耐心、細緻地向每一位農民宣傳、解釋《管理辦法》條款和各項管理規定,認真解答參合農民提出的各種問題,努力做到不讓一位農民帶着不滿和疑惑離開,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窗口不但是受理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之所,更是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重要陣地。

三是定期對外公示參合農民醫療費用補償信息和公佈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情況,實行陽光操作,讓廣大參合農民及時瞭解全鄉補償情況,看到發生在身邊的補償實例,真正感受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帶來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體會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優越性,從而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參加、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四利用各種形式廣泛徵求羣眾意見,熱誠歡迎廣大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為我們不斷改進工作、完善管理辦法、提高服務質量提供了借鑑與參考。通過對外宣傳和交流工作,為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進一步開展營造了較好的外部氛圍。

(二)強化管理、提高服務

今年以來,我們始終把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們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協調,努力做好資金運作工作,保證資金到位,確保患者出院及時報銷。二是加強紀律觀念教育,要求職工堅守工作崗位,確有要事需要外出的,要向考勤人員説明去向並在門上留下電話號碼。第二方面要求職工利用空閒時間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為羣眾提供快捷、規範、高效的優質服務。第三方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農合政策和規定,嚴格把關,實行高頻率不定時查房,認真查處掛牀和冒名頂替現象,嚴查亂開藥、亂收費、亂檢查行為,以實際行動維護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

(三)接受羣眾監督

我院在規範醫療收費、轉變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注重面向社會接受羣眾監督,我們設立了意見箱,公佈了投訴舉報,截止目前,服務對象投訴率為零,獲得了羣眾的廣泛好評,用一流的服務贏得了社會的認可。

(四)嚴格財務管理,確保農合基金良性運轉

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監管體系保證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做到專款專用,無擠佔挪用現象。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和保險公司對賬報賬,定時公佈基金的收支使用情況,並建立諮詢、投訴與舉報制度,實行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和制度監督相結合,確保基金運轉安全。

(五)工作業績

20xx年全鎮應參合户數 6908 户,實際參合户數6490户;應參合人數27802人,實際參合人數26492人,參合比例95.28%;參合金額1324600元。截至6月20日,我院住院補償(含慢性病) 760人,總費用779327.07元,實際補償602225.69元,實際補償比例77.28%;20xx年小額門診撥款646973.80元,餘額為0;20xx年小額門診撥款總額794760元,實際撥款170286.87元,補償人數4584人,佔20xx年小額門診總額21.43%,餘額為664473.13元;門診統籌3328人次,門診總費用152563.40元,補償金額81181.33元,實際補償比例53.21%。,

(六)下半年工作要點

1.加強就醫、補償等各項服務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優化補償報銷工作程序,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使黨的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2.提前謀劃,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籌資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持續、健康、穩步推進.

中和鎮衞生院

20xx年6月25日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1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衞生局等相關部門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鎮2xx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工作制度。開展工作以來做到了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完成了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將各項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

為切實做好2xx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鎮黨委政府把該項工作作為該鎮各項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以確保這項惠及普通百姓、維護羣眾健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我鎮順利開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釀造良好氛圍

1、黨委會專題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鎮黨委先後召開黨委會議多次,針對全年目標任務存在的問題,增添可行的工作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

2、認真召開村三職幹部以及羣眾代表會議,宣傳縣衞生局等相關部門的會議精神,2xx年我鎮目標任務,以及實施方案細則等。想辦法調動羣眾積極性,做到羣眾帶動羣眾自願參保。

3、為進一步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宣傳力度,特在鎮社會事務辦公室設立了諮詢處,就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做具體而全面的解釋,方便我鎮羣眾具體瞭解參保的各項信息。

三、明確任務,狠抓落實

根據鎮黨委會議決定,實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各村委會領導、幹部包乾的工作責任制。做到目標清、任務明、措施到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有序的開展。

我鎮有農民962户,總人口為319人,五保人口259人,低保人口179人,優撫、殘疾人口188人,2xx年參保人口共計28683人,佔總數的94.33%。

四、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民在外地務工,無法聯繫。

2、其中有一部分是青年人,其購買醫保意識有待提高。

五、今後的打算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關係到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是真正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目標,維護社會公平的一項惠民政策。因此,鎮政府繼續認真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與縣衞生局及相關部門的領導下,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各項工作。確實把這項順民心、得民意的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2

20xx年是我鄉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第七年,在這七年裏,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相關政策,新農合辦公室從強化服務意識、加強監督管理入手,不斷探索、規範和完善新農合運行機制,深入細緻開展各項新農合工作,並適時調整新農合制度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極大緩解了廣大農民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合作醫療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民的一項優惠政策,是一項親民工程。我鄉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在鄉黨委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我鄉新型合作醫療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了縣“三會”精神,在全鄉擴大了新農合受益面,在這七年時間裏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同時也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今年,全鄉上下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合作醫療這一項工作,新農合管理體系已經全部建立,並完善了各項制度。鄉黨委政府始終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項為民辦實事的工作來抓。黨委多次召開全鄉、村、社三級幹部會議,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的實際意義,鄉政府領導多次深入農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向農民面對面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方針、政策,講清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意義和目的,發動和鼓勵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安排專人給農民講解舊農合和新農合的本質區別。在鄉黨委政府共同努力下,我鄉20xx年度新型農村合作

醫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鄉農業總人口有16530人,20xx年參合人數已達到15242人,參合率達到92%,實現了大多數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目標。今年我鄉已全面開展了鄉村衞生一體化管理體系,年內門診統籌報賬到目前為止已經報了20萬多元,報費10000多人次。住院報費全鄉到現在為止已接近1826617.9元了,已有976人次享受了新農合政策,報費金額已比上一年增加了40多萬元。我鄉今年報費最高的一户,合作醫療給予了他33419.90元的補償。他已經接近了今年合作醫療報帳的最高封頂線,像這樣的事例還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從以上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經得到了羣眾的認可和贊同,從中體現了惠民政策的真正落實,切實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自從開展合作醫療以來,我鄉被縣政府表彰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先進單位。到目前為止我鄉已全面完成了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工作,截止今日為止已收繳基金287450.00元,參合人數已達到了6559人次,力爭20xx年參合率達到94%以上,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政策及制度。

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着力在如下八個方面狠抓突破:

一是強化政策宣傳,深化百姓認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黨中央國務院落實山區農民看病難的一項惠農政策。然而,由於百姓社會層次、理解水平參差不齊,長期受小農經濟自私自利思想的影響,對落實黨在農村的惠民政策,百姓總是存在顧慮、擔心。因此,鄉黨委政府對這些情況積極採取有力措施,通過召開黨委會、幹部會、村民代表會、院户會、辦板報、流動宣傳車、政策諮詢、印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強化政策宣傳,深化老百姓認識,提高政策的執行力。

二是強化誠信服務,嚴格兑現標準。認真組織鄉村幹部和鄉衞生院和農村合作醫療站人員上門服務,落實兑現報費政策,把惠民政策落實到實處,把錢送到老百姓手中。在20xx年全年時間裏共計接待羣眾1000多人次,對來辦事和諮詢的農民給予熱情的接待和耐心的解釋,真正做到了對老百姓的服務。

三是開展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我鄉在開展農村合作醫療的同時並建立了農村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我鄉由鄉黨委政府牽頭、民政、財政等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對全鄉農村貧困羣眾作深入調查,掌握貧困農民狀況,並建立農村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落實配套資金,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切實解決貧困羣眾看病難問題。

四是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商業理賠保險制度。自從有了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制度以來,我鄉幹部就對參合農民宣傳此項政策的好處,此項制度是新農合創新運行機制的有益探索,也是吸納利用商業保險資源參與社會保障服務的大但嘗試。使農民真正從中受益,我鄉已有大多數參合農民得到了實惠,去年就有20多人次享受了此政策得到了20多萬元的理賠費用,自從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理賠制度

這兩項制度的產生從而真正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

五是建立了慢性病門診制度。20xx年是我鄉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慢性病門診定額補助制度的第三年,就是對連續四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可享受慢性病門診定額補助,使慢性病患者當年每人可享受500元的補助,20xx年全鄉已有188人次審報了慢性病,其中已有4人次享受了此項政策,共計報費20xx.00元,從而真正解決了患慢性病患者的痛苦。

六是強化鄉衞生院建設,積極改變醫療條件。鄉衞生院辦事無地點、查病無器械、住院無條件的實際情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共投資約102萬元,新建一所高標準的鄉衞生院,加強了鄉級衞生院的建設。今年我鄉衞生院已經把給參合農民報費的這一項工作開展起了,住院報費全鄉到目前為止共計70多人次,補償金額二萬二千多元。門診報費共計800多人次,門診補償金額一萬五千多元。醫務人員以精湛的醫術、和藹的態度對待病人,得到了全鄉人民的一致好評。

七是強化制度建設,嚴格資金管理。建立健全鄉衞生院、村合作醫療站、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辦公室,崗位責任制、鄉財政管理、考核追究等各項管理制度,嚴格了專款專用,杜絕了坐支、截留、挪用的現象發生。真正做到了合作醫療基金的安全使用,使參合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八是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工作。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順利推行的關鍵。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與否,定點醫療機構在服務中是否真正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直接關係到政府的扶助資金能不能發揮預期實效、能不能幫羣眾救急解難。為此,我鄉新農合辦公室建立了管理精細、操作性強、懲處嚴格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了諮詢、投訴和舉報制度,開闢了羣眾參與監督的各種渠道,從而完善了合作醫療管理制度。

新農合制度在我鄉的健康發展,切實解決了廣大農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我鄉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石,為促進農村穩定、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應有貢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我們確信明年的新農合工作會更加平穩、有序、健康地發展,為我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科學發展觀樹立一面新的旗幟。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3

20xx年以來,我區嚴格按照20xx年衞生工作及新農合各項目標任務,高位求進,逐一落實,進一步規範了區內各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確保了全區農民羣眾受益度不斷提高,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20xx年1—12月新農合運行基本情況。

(一)新農合參合情況、

20xx年,我區新農合以村為單位覆蓋率達到100%,參合農業人口總數30284人,參合率99.9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二)新農合基金籌集及使用情況

1、今年基金籌集總額為1181.08萬元,其中211.99萬元為農民自籌,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為969.09萬元。其中區財政新農合補助基金為40.88萬元,中央財政補助基金為666.25萬元,省級財政補助基金為227.13萬元,市財政補助基金為34.83萬元。

2、20xx年1—12月,發生醫療總費用:1613.36萬元,補償總費:1035.16萬元,補償人次:10886人次,其中發生住院費用:1576.45萬元,補償費用:1003.08萬元,住院人次達4858人次,住院次均費用:20xx.80元,住院實際補償比達:63.63%;發生門診費用:36.91萬元,補償費用:32.08萬元,門診人次達6028人次,門診次均費用:53.22元,門診實際補償比達:86.91%。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圓滿完成新農合20xx年基金收繳工作,參合率達99.99%;

二是嚴格控制了次均住院費用,提高了農民受益度;

三是各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及醫療服務行為進一步規範。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調整方案,提高參合農民受益度

根據安順市衞生局印發關於《安順市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市統一補償方案進一步》(安市衞字157號)文件精神,我中心結合我區實際情況,以確保參合農民受益度為目標,並經反覆測算,擬定並報請管委會出台《新農合第二補償方案》,提高基金使用率,使參合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二)加強宣傳,以新農合制度的優越性為重點。

一是印製新農合宣傳資料下發各定點醫療機構,在宣傳專欄、村委、村衞生室等位置張貼;

二是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在醫院醒目位置懸掛新農合宣傳標語;,

三是組織駐村幹部、村幹部、衞生院職工、鄉村醫生深入農户家中宣傳講解新農合政策的目的、意義、醫藥費報銷辦法、報銷比例等知識;

四是將新農合宣傳工作納入鄉鎮新農合督導的重要內容,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的方式深入鎮、村,開展入户調查,督導新農合宣傳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有針對性的採取相應措施。

(三)加強監督,確保專項資金運行安全

為確保新農合資金運行安全,我中心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督導檢查及多部門聯合檢查,同時向關嶺縣合醫辦、鎮寧縣合醫辦發送了關於共同促進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規範新農合工作的.函。

(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服務能力。

今年1-12月,我中心積極爭取資金,開展新農合經辦人員培訓,共培訓36人次。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與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促使其規範服務行為,有力的保障了新農合政策、制度在我區進一步開展。

四、存在問題

(一)極少數醫療機構服務行為尚需規範。

一是不合理引導病人就醫,放寬住院指針,將應該門診治療病人收入住院治療;

二是用藥不合理,濫用抗生素及過度用藥。

(二)宣傳工作尚需進一步加強

一是目前宣傳資料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是對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是宣傳方式重複、單一,缺乏新穎的宣傳手段。

(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一是新農合人員不足,新農合審核人員兼職現象嚴重;

二是新農合各類標識設置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三是部分醫療機構新農合資料檔案保存不規範。

(四)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督、指導不力的現象客觀存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涉及面廣,人數眾多,區合管中心人少事多,如何完善合作醫療和監管機制,還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強新農合宣傳工作。

一是把握重點,以農民受益實例為重點,開展宣傳;

二是創新方式,多用新穎、獨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手段開展宣傳。

(二)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防止新農合基金流失。

一是繼續實行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各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病人的監管;

二是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防止醫療機構為增加收入而拖延療程、增加用藥品種、增加檢查項目、延長病人住院時間等做法;

三是定期向區新農合監督小組彙報監管工作情況,取得其工作上的支持。

四是完善公示制度,做到公開透明。在兩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設立新農合公示欄,將參合農民住院醫療費用的補償情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況、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可報費用和補償金額,以及新農合有關政策、監督舉報電話、羣眾意見與反饋等內容進行嚴格公示。

(三)再接再厲,全力做好20xx年新農合籌資工作。

一是提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把20xx年新農合籌資工作納入議事日程;

二是銜接鎮做好宣傳動員準備工作,並完善信息系統參合數據核對與管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4

20xx年我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市合管委及辦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辦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這項工作當作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緩解和消除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惠及全辦農民的一件大好事、大實事來抓。一年來,我辦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和深入細緻的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xx年度,我辦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15058人,參合率為83.2。截止到11月底,共有462人次享受了住院補助,5人享受了大病補助,共計補助金額近30萬元,參合農民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了廣大農民的一致好評。

一、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我辦成立了由辦事處主任擔任組長、分管衞生工作的領導擔任副組長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由農業、民政、財政、衞生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全年共相繼召開了5次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確立了“全、易、重”的工作方針。全就是全面鋪開,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易就是從思想覺悟好,容易説服的羣眾入手,以點帶面;重就是重點抓好兩個去年參合率較低的村。實行分工負責,責任到人,辦點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黨員及組長包户,做到了村不漏組,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實提高覆蓋面。

二、盡職盡責地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認真造好參合農民花名冊,確保參合農民信息準確無誤。造好參合農民花名冊保證花名冊的質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花名冊字跡是否工整、內容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範、名單是否齊全,直接關係到參合農民的電腦錄入工作能否順利完成,關係到農户的切身利益。我們組織精幹力量對各村參合農民的花名冊進行了核對、修改和完善,保證了參合農民信息的電腦錄入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突出抓好宣傳發動工作。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達到農民自願參加的目的,宣傳工作是關鍵。我們主動到市合管辦打印每季度享受了合作醫療補助的參合農民花名冊,及時將補助情況進行了公示,同時利用宣傳車宣傳、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額、張貼標語等各種宣傳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將五千多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知識問答資料發放到了農户家中,在主要地段張貼了宣傳標語500餘張,懸掛了宣傳橫幅15條,使合作醫療的政策達到了家喻户曉,使農民羣眾充分了解參加合作醫療後自己的權益和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和程序,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自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三)組織培訓,提高機關幹部及村幹部的業務水平。要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業務過硬是關鍵。我們在年初及村支兩委換屆後舉辦了兩期培訓班,對辦點幹部及村幹部進行了合作醫療政策及相關業務知識培訓,使他們熟悉政策及業務,能更好地做好合作醫療的宣傳與解釋工作,為提升我辦的合作醫療工作水平打下紮實的基礎。

(四)深入調查,及時掌握參合農民對合作醫療工作的意見,並向市合管辦反饋。辦事處合作醫療領導小組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的合作醫療工作進行檢查,並上門到農户家瞭解農民對合作醫療的意見。在姜村和石子嶺村分別召開了村組幹部、部分農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他們對合作醫療的意見和建議。總體來講反映較好,但也有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如醫療衞生機構在農民住院時,醫生不應該問及病人“是否參加了合作醫療”等無關的問題,使參合農民心生疑惑。還有農民反映醫院的補助報銷時間長,報銷比例偏低等。

(五)大力配合,做好參合農民的免費體檢工作。根據市合管委的統一安排,我辦與市第三人民醫院緊密配合,由辦點幹部帶隊和醫生一起到各村免費為參合農民進行了體檢,得到了參合農民的'歡迎和好評。由於組織得力,措施得當,我辦參合農民的體檢率居全市前列。

(六)精心組織,超額完成市合管委下達的20xx年度合作醫療參合率91的目標任務。8月5日,辦事處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各村辦點幹部及村幹部大會,對20xx年度的新型農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明確提出參合率達到95的目標,要求各村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做好籌資工作,確保參合任務的完成。辦、村幹部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顧大家”,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上門到每家每户,把新型農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宣傳到位,積極動員農民羣眾參加。全辦形成一種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局面,到10月份我辦按時並超額完成了參合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參合率名列全市第二。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力度,多層次、多側面地進行宣傳,為更好地服務參合農民、服務農村而不懈努力。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總結15

新型農村合作醫是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是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一件實事、好事。根據衢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意見》,我市從20xx年12月1日開始正式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啟動此項工作以來,xxx市市各級各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但調查資料表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推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少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缺乏足夠的瞭解,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顧慮,持觀望、等待、甚至不信任態度,自願參加的積極性很低。

為了更好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要求農民參加”變成“農民要求參加”,xxx市衞生局從改變農民羣眾的思想觀念入手,突出宣傳重點,改變宣傳手段,創新宣傳載體,多管齊下,做足宣傳發動文章,營造了濃厚的氛圍,積極引導農民羣眾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一、突出宣傳重點,不斷提高宣傳的深度

20xx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在吸取前一年好的做法基礎上,調整了政策,增加了新的內容。所以今年的宣傳活動,在去年宣傳的基礎上,重點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xx年政策調整部分。為了讓農民羣眾容易接受,編成了順口溜 “三不變,三增一降一取消”,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同時圍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會議,組織好專題宣傳,大力宣傳政府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大動作、大做法。在具體宣傳過程中,做到了三個講透:一是講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目的、意義,讓羣眾知道好處;二是講透這項制度的具體內容,讓羣眾掌握政策;三是講透政府的支持和資金管理、報銷程序,讓羣眾解除疑慮。因為針對性強,受到了廣大農民羣眾的熱烈歡迎,同時讓農民羣眾明白,政府是在真心的為農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消除了農民羣眾的顧慮,提高了農民羣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接受程度和認知度,扭轉一些農民怕吃虧的想法,教育、引導農民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二、改變宣傳手段,不斷提高宣傳的廣度

在宣傳形式上,改變了過去由衞生局“自拉自唱”、“包打天下”的傳統習慣。在市委宣傳部的牽頭下,整合、協調、組織廣播電台、電視台、今日xxx等各方面、各層面的力量,形成全社會重視、支持、關注、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的“大合唱”,營造社會化宣傳的強勢、大勢和優勢。在宣傳方法上,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文字和聲音宣傳。利用參保和沒參保受到截然相反待遇的典型事例來展開宣傳,讓農民羣眾從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受到啟發;由市四大班子、衞生局、鄉鎮等領導把大額報銷款直接送到參保農户家中的方式來擴大影響,讓農民羣眾親身參與其中展開宣傳;通過市領導深入基層瞭解情況,和農户拉家常,向農民羣眾説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來進行宣傳。多部門、多形式、多角度的宣傳,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好處、做法家喻户曉,深入人心,大大增強了農民羣眾參保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創新宣傳載體,不斷提高宣傳的效果

宣傳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宣傳載體的好壞。xxx市衞生局從xxx市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在宣傳載體上,改變了過去主要以牆頭標語、廣播的宣傳載體,不斷創造大小兼顧、多平台、多層次的全新載體,從單一的灌輸、空泛的説教和雷同的形式中解放出來,形成了硬載體和軟載體的聯動、傳統載體與現代載體的聯動、大眾載體與專門載體的聯動。根據農民羣眾反映宣傳單易丟失的問題,增加了宣傳內容,將其擴展為宣傳手冊,發放到全市農村的每家每户;和廣播電台合作,將宣傳手冊的內容製作成錄音帶,下發到每個鄉鎮,規定其在籌資期間每天黃金時間裏進行高強度的播放;要求各鄉鎮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及時將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好人、好事、好的做法上報到市合醫辦,編成簡報在xxx衞生信息網上進行宣傳;與電視台緊密合作,在體育與健康欄目中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題宣傳,每週三次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制度、知識進行滾動播出;組織人員創作了小品《參保》,在中國(xxx)蜜蜂節進行專場演出,並送戲下鄉寓教於樂;出動宣傳車走街串巷進行流動宣傳。與此同時,各鄉鎮也充分利用生動活潑,農民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擴大了宣傳活動的覆蓋面,增強了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知曉率空前提高,都踴躍要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出現了農民自己直接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要求參保的現象。截止到12月28日,xxx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為46.3萬人,參保率達到88.3%,遙居衢州各縣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