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精華】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

【精華】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7W 次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

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三年級科任教師工作總結

本學年來,我擔任三年級的語文、數學教學工作,回顧這一學年來的教學工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抓住課堂。

以往上課,經常在不經意間德育的內容就多了,多了學生聽不進去的説教,忽視了語文、數學知識的學習。本學年,我有意改變這種現狀,課前認真備課,認真梳理課文的重難點、知識點、訓練點,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聯繫生活實際,課堂上講練結合,給學生思考和動筆的時間和空間。

二、注重習慣。

三年級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水平,從小處着手,安排語文活動,數學聯繫生活練習活動,以此提高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1、文具擺放,每次走進教室,對學生亂糟糟的桌面就很頭疼,因此,我強調:文具盒與課本必須放置在課桌左上角。因為我發現:相對用手習慣,不會在課堂上碰掉,而且作為學生小動作較多發生在右手上。因此,我只要走進教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桌面,檢查每一位學生的文具擺放,十天,二十天,慢慢的,規範文具擺放的意識和習慣逐步建立。

2、,在老師還沒到之前,養成晨讀習慣,我還特意安排學習委員每天負責帶頭晨讀,為最大調動該生的積極性,並刺激其他學生的興趣,我經常鼓勵他,指明他的進步,給予表揚,該生對此興奮異常,每日認真帶頭晨讀,同時他本人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個學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晨讀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3、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閲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閲讀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最有效手段,同時要求學生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好習慣,為作為打下堅實的基礎。

4、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中午寫字時間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規範寫字姿勢,提高書寫質量。多方式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5、注重多練習,多講解,多鼓勵,多表揚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培優輔差。

學生總有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對於後進生,我從作業入手,首先保證他們作業要完成,認真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對於相對比較頑固的,我一是通過電話與家長溝通,磨去他們身上的懶毛病。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 ,利用“幫扶學習”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多給予鼓勵,樹

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中間的學生,我是將一些原本是優等生的機會分給他們,讓他們有事情做,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多給他(她)們表現的機會。這學期,陳慶凱、陸仕丹、岑銀豔等都取得很大的進步,這是我這個學期最令人欣喜的收穫。

四、提升自我。

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年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繼教學習和教學論文、案例競賽活動。平日裏注重各種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的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創新教法。通過一學年來的努力工作,我所擔任的三年級科目教學效果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五、不足

由於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的經驗的欠缺,本學年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個別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培養。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着的問題--寫字習慣很差,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同時,學生作文寫作數量和質量都不高,進入四年級我將把作文和閲讀、計算、理解當作重點內容來抓,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提高學生閲讀和寫作的能力;多講解、多練習,個別輔導 ,提高學生的計算和理解能力。

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數學能力。

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2

“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是著名教育大師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讓我們如沐春風,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一股鮮活的力量,使我們的校園、師生都沐浴在這種濃濃的書香氛圍中,享受着新教育帶給我們的全新的'體驗,也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和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青春年少時的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是出於對老師的崇拜,而從教數餘年的我,則把終生獻身教育的堅定信念紮根於心,不斷的告訴自己,我要努力做好教育這項事業。要想把事業做好,就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丏尊先生所説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新教育理念倡導下的為人師者,要善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的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閲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現在的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有一種緊張感、危機感,尤其是新教育的實施,更讓我有種迫不及待充滿電的慾望,有時用工作的繁忙、沒空來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這就讓自己的惰性越來越佔據上風,而就理所當然的“忙得不可開交",(其實,平時的自己也確實很忙,一大堆的工作要做好,真的忙的焦頭爛額,回到家就不想動了。)可是,只要自己有心,再忙也會擠時間的,不是嗎?所以,學習、提升自己迫在眉睫。

新教育形勢下,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還要不斷地探索、創新,做教育的有心人。有心才能成功。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用心教育,不斷總結教育的得失。記教育日記、記錄教育現象、總結反思教育方法、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不斷探索創新,創造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和旗幟,不斷總結自己的教育經歷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形成風格和體系,讓學生有着終生對未來社會的理想和追求,有着對學習知識無止境的渴求,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這是我的奮鬥目標。我知道目標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輕言放棄,永不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為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接受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為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面做一個總結: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於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説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裏,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衞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説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説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請勿抄襲好範文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麼?n想什麼?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後,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麼寫什麼?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後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助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達到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