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3W 次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歡迎閲讀與收藏。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1

指導思想:

本學年的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繼續將以縣教育局和進修學校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為準繩,緊緊圍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這一核心任務,以課程建設為基本依託,以“主動有效課堂”達標與提升工程突破口,以服務、研究與指導為基本方針,以“積極主動地服務於基層教師”的工作姿態,深入實際,努力探索各種新的教研方式,豐富小學語文教研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我縣小學語文教研品位,為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水平,促進我縣基礎教育的和諧發展,提供更加紮實有力的專業支持。

工作目標:積極組織“主動有效課堂”新一輪達標與提升工程,全面紮實、深入地推進小班化教育,有所側重地抓好教學的五大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繼續推進“今天行動計劃“的實施,重點關注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全面提升我縣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工作重點:

1、小學語文作文課程的實施與研究。

2、小學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經驗總結。

3、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生命教育的課例建設。

4、“今天行動計劃”和“小班化教育”兩大項目的深入研究和推進。

5、青年教師的培養。

工作策略:基於問題解決,致力創新共享。

工作思路:以課題和項目研究為抓手,以“主動有效課堂”達標工程為契機,以有效教研活動為載體。

具體工作內容和要求:

一、培養一批骨幹。

1、繼續抓好業務學習:進一步更新理念,夯實底藴。

A、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和《改進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進一步深化理念。

B、組織教師學習市教研員薛峯老師的“充分關注表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講話內容,進一步提高教師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C、鼓勵加強自身學習,博覽羣書,夯實底藴。

2、抓好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師班學員、學科帶頭人、教學標兵和能手的引領作用。

A、進一步優化骨幹教師展示研討活動的申報機制,下發“教學工作任務菜單”。

B、組織開展縣級層面的作文課堂教學的評比活動。

C、搭建縣、跨校聯合體等各層面的展示平台。

D、積極主動地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開設培訓班、蹲點學校),推薦5名青年骨幹參加市裏的培養工程,關注他們的成長。

E、協助科研室加強對市縣青年教師課題的指導,重點做好09年青年教師課題結題指導,20_年課題過程性指導。

F、協助教育局和名師辦做好對縣級骨幹教師的屆滿考核。

G、依據教育發展室制定的兼職教研員的職責要求,與兼職教研員共同商議工作內容,併為兼職教研員成長與工作搭建平台。

二、推進兩個項目。

“今天行動計劃”:增強縣級、校級各項目負責人自主管理與實施的意識,形成自覺實施的良好局面。

1、期初各校繼續圍繞“訓練日常化、活動有序化、教學課程化、家校一體化、考核制度化、成果本土化”認真回顧和總結“語文學習習慣養成”、“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寫一手好字”這三大項目的推進落實情況,並細化實施計劃,切實落實本學期的推進要求。

2、加強“實施方案”的計劃管理,從“現狀分析、推進策略、具體行動、保障措施”等方面展開,實現網上資源共享。

3、健全縣校兩級項目負責人推進制,不同項目採用適切的推進策略,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4、繼續深入開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養成教育研討展示活動,總結梳理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經驗,形成成果集。列出各年段的訓練要點,利用骨幹教師力量梳理已有的經驗,並研究尚未形成的方法和經驗。

5、組織開展小學生團體書法比賽,補測去年未參加寫字等級考試的學校學生的毛筆考試。

6、期末認真做好各項目的總結工作。

“小班化教育”:繼續以“三三研究性支架”為主要載體,聚焦“有效主題研修活動”與“有效課堂”,全面、紮實、深入地推進,加強重點攻堅,促進工作統整,注重成果傳播,提高區域推進效果。

1、進一步常規化有效運作“三三研究性支架”推進機制。繼續依託網絡展示平台引導三個層級三個研究性支架的常規化運行,倡導校本性和針對性。

2、組織小班化教育“有效主題研修活動”分層論壇。選定廟鎮小學語文學科組參加縣裏的專題論壇。(提供一份論壇文稿和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儘量展示活動情境等鮮活資料。

3、組織小班化教育“有效主題研修活動”系列展示。初定明珠小學語文學科組作縣級展示。

4、以《小班化教育獲獎課例選編》為抓手,有機整合縣教育局“主動—有效課堂”新一輪達標與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師小班化教育的課堂質量與實施水平。

5、重視日常調研與指導,提高調研指導與反饋質量,提高教學五環節的全面而有效的推廣質量。

6、加強經驗提煉,注重優秀案例與經驗的捕捉與點撥,引導有價值的主題、方向與素材,積極準備下學期“小班化教育案例與論文評比”。教師、學科組、學校等都可從各自層面積累小班化教育案例與論文,學科組、學校還可從小班化教育推進角度撰寫案例與論文。

三、着力三大工作。

1、認真開展精細化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A、有質量地完成期初的各年級的教材培訓和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B、教研員做好精細化單元備課的指導,分派骨幹教師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和完善教學設計

C、指導教師認真解讀、不斷修改和合理使用現成教案:教師要在認真鑽研教材、摸清學情的基礎上讀懂現成教案,調整教學目標、細化教學過程;在就課堂教學的一、二點進行反思的基礎上開始教學重構,二度進行教學設計的修正;學習優秀的“學情分析、反思與重構”案例。各校要制定和完善備課筆記的檢查制度,重點關注“學情分析、目標調整、過程細化和教學反思”這幾大塊。

D、本學期以“關注表達”為核心,重點圍繞“語文學習習慣養成”、“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生命教育”和“作文課程”等專題精心設計教研活動,建立“活動申報制”,教研員統籌安排和組織示範性指導活動;突出活動的主題性、針對性和教師的互動參與性,及時上傳活動資料,並做好教師評議反饋工作。原則上每學期各年段開展3次縣級教研活動,做到目標清晰、主題鮮明、前後呼應、安排精當。(詳細安排見另表)

E、有計劃地開展以《作文課程》為譜系的資源庫建設,指派骨幹教師負責一課的教案設計和課件製作,並及時提交教研員。收集和整理“作文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的相關資料,豐富《作文課程》的教學資源,上傳課程網,供廣大一線教師共享資源。

2、重點開展“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的研究:細化訓練步驟,總結梳理經驗,編成集子,形成一定的成果。

A、繼續組織教師認真解讀《崇明縣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系列訓練》,熟悉各年段的習慣培養要求,逐步形成瞻前顧後的教學意識。

B、列出各年段的習慣養成的要點和目錄,發動大家認真回顧梳理“哪些習慣”已有經驗,並固化下來,“哪些習慣”尚未形成經驗,指派骨幹力量進行研究並總結出來。

C、總結梳理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經驗,徵集案例和論文,形成成果集。

1、簡述:定義、意義或重要性。

2、如何讓學生養成這個習慣?可談策略、方法與訓練步驟。語言簡要、操作性強,例子要有概括性的語言描述。

3、切實做好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科學有效地進行過程性質量監控和質量分析,不斷提升質量監控的效率。

A、召開學科負責人會議,進行“如何撰寫語文學科質量分析報告”的培訓,依託成績管理平台進行小學語文三年級第一學期期終考試的質量分析。(各自正確站位,教研組長或學科負責人:反思教研組情況、關注教師教學狀況;教師:反思平日自己的教學狀況。充分關注困難學生數,關注得分率較低項目,城鎮學校更應關注優秀率,農村邊遠學校更要注重合格率的提升。既要進行主要成績的原因分析,也要進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B、利用新農村培訓對剩餘的100多名教師進行“學業評價與命題研究”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命題能力。

C、不斷規範各校日常教學質量的過程性管理,指導各校充分利用好成績管理系統統計平台,科學地進行日常化的教學質量監控。

D、縣校兩級對教學質量較好和薄弱的學校進行兩週時間的蹲點,進行“溯因性調研” “跟蹤性指導”,把部分學校的先進經驗向面上進行輻射。

E、關注單元試卷編制的質量。

F、做好三四五年級期終測試的命題和一二年級單項測評工作。

G、做好五年級畢業考試的複習指導與質量監控工作。

四、加強四組建設

1、學科中心組建設(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的深入研究和推進,形成終結性成果。

A、繼續以課題(“生命教育的課例建設”和“作文課程實施”)為領銜,整體規劃中心組建設,制定本學期活動方案,開展以教研員領銜的羣體性研究活動。

B、召開新學期中心組成員會議,落實研究任務,佈置活動要求。

C、課題組有序有效地開展研究活動。

D、撰寫案例與論文,完成結題報告。

2、跨校聯合體建設:突破跨校聯合體的瓶頸性問題,不斷提高跨校聯合體活動的質量。

A、期初召開跨校聯合體負責人會議,下發指導性意見(提供活動主題、活動有效組織),指導負責人制定好工作計劃,統籌安排好本學期聯合體研究活動,不斷提高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生命教育、作文課程實施、閲讀教學關注表達”等。)

B、參與並指導跨校聯合體活動,組織一次跨校聯合體展示研討活動、進行經驗交流。

C、建立“教師評議”機制,指導跨校聯合體負責人做好評議工作,不斷提高活動質量。

D、語文學科負責人積極參與研究活動。

E、下發“崇明縣跨校聯合體評比活動的實施方案,解讀《評價表》,明確評比活動要求,為下一學期的評比活動作積極準備。

3、教研組建設:發揮優秀教研組的引領作用,改善薄弱教研組的教研狀況。

A、借座東門基地學校資源加強對教研組長的培訓指導;在明珠小學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有效性的研究(優秀教研組展示)的建設。

B、教研室出台“合格教研組”評價指標,供各校參照執行。

C、重點扶助薄弱教研組,採用蹲點、跟蹤指導等方式促其進步。

4、學科基地建設:進一步增強學科基地的輻射功能。

A、總結前階段學科基地建設情況,指導基地負責人制定好計劃。

B、完善基地網上資源庫,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

C、在東門學校組織開展“教研組如何進行集體備課”的研討活動,引領輻射面上學校。

五、落實五種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本學期一方面要結合各冊教材寓習慣培養於教學的全程中(尤其是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學生年段特點重點落實以下五種基本習慣。教師要從基本抓起,強化習慣培養的意識,細化習慣培養的操作,總結習慣培養的經驗,並做到一以貫之。

1、課前預習習慣:課前精心設計每課的預習題,課中落實預習檢測(有針對性、同桌或小組合作)的環節;專設預習本。包含查閲工具書和課外資料。

2、善於交流習慣:課上關注學生的專心傾聽、精心讀文和認真思考,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斷糾正和補充同伴的發言。發言聲音響亮、口齒清楚、態度大方。

3、質疑問難習慣:明確各年段的要求,低段重點培養和呵護學生質疑的興趣,中段重在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高段則要求學生提出有質量的問題。

4、自主閲讀習慣: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確保學生課外閲讀的時間,結合教材向學生推薦閲讀的書目和內容。指導高年級學生做好讀書摘記。

5、認真書寫習慣:

A、明確各年段的寫字要求:

一二年級:學習用鉛筆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1000個各種結構的字。

三年級:用鉛筆在方格里正確書寫700個常用漢字。

四五年級:學習用鋼筆在橫線(雙、單)格里正確書寫,有一定的書寫速度。

B、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細化寫字的指導過程。

C、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看清了、想好了再寫;寫好了檢查。

D、統一簿本,規範作業格式。(五套本子:聽寫本、預習本、家作本、習作練習本、大作文本)

六、強化六個“化”。

教材分析:分析課文的主要內容、基礎知識、語言特點、文體結構、寫作方法、育人價值等內容引領學生基於內容的瞭解,學習作者的表達。

1、學習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3、學習作者的佈局謀篇。

4、學習作者的選材組材。

5、學習作者的表現手法。

6、學習作者的語言應用。

①從意義精當的角度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②從色彩鮮明的角度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③從修辭使用的角度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1、學情分析:在單元中的位置、作用;學生語言理解、積累和運用基礎和增長點;學習方法、習慣情況;學習難點、興趣點、疑點;單元重點、教學重點的適應性情況;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態度、觀點的理解、接受的思想基礎和學生的需求點……(較為準確地預測學生的已知和經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未知,明確閲讀課的切入點和教學目標的預設。)

教學反思:可以從下列角度進行反思:教學重點的落實情況;語言訓練的效度;學生學習方法、步驟的訓練情況;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疑點、亮點和難點;課堂生成的資源、教案需要修正的內容等。有意識地收集和積累“閲讀方法指導”的案例、。

2、上課高效化。要重視課堂閲讀教學年段教學目標的落實;要重視不同體裁課文的教學方法的研討;要重視課堂教學中“聽、説、讀、寫”的整體推進,尤其是關於“寫”的訓練,低年級倡導每節課有動筆寫字的時間,中年級倡導每節課有相應的動筆思考練習的機會,高年級應重視讀寫結合,在課堂上給學生一些書面表達練習的時間,要立足於閲讀內容,精心組織起有效的技能性和詮釋性的表達訓練,還要站在寫作的角度,引領學生關注作者的表達,去有意識地吸收、借鑑文本的表達方式。字詞教學重閲讀情境和生活情境,重學習過程,體現年段特點:低年級遵循“針對特點,各有側重”、“合理分佈,分步落實”、“方法多樣,科學記憶”二十四字的識字方針。

閲讀教學應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1)閲讀整體感的培養

(2)文本語言的關注

(3)語言與思維訓練的雙重推進

(4)閲讀與表達的處理

(5)適度的有效拓展

(6)知識的隨文學習

(7)方法、技能的訓練

作文課程實施要求:

(1)創造性的使用作文課程內容,根據本班實際進行恰當地調整和完善,設計好教案。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課。作文重在引導學生走向生活、積累生活、感悟生活,進行教學的長程設計,組織開放性的活動,拓展、打開思路,學會篩選材料。有專門的備課本和學生作文批改記錄本,學校層面要定期查閲。

(2)、充分發揮“合作學習”“個別化輔導”和“分層指導”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注重學生自改、互改能力的指導和培養,提出明確的修改要求,進行耐心地訓練。教師的批改要分“瀏覽式閲看”、“選擇性批改”、“詳細批改”。要改變“重改輕批”習慣。採用多種方式表揚鼓勵學生,降低畏難情緒,激發作文興趣。

(3)關注本校輪到作文備課和製作課件的教師或教研組。

(4)教研室來調研時,學校必須提供至少一節的作文指導或講評課。

(5)學校層面繼續辦好一本刊登學生優秀習作的校刊;高年級可以有班級學生習作集;每班教室裏有習作園地

(6)聯合體活動一學期至少安排一次的作文課的教研活動。

3、作業精細化(典型性、開放性、層次性)。要把佈置課內外作業的研究納入課堂教學研究的範疇,打通課內外學習,減少重複低效的機械作業,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愉快,更開放,更高效。一是作業佈置要精細。各年段要控制作業量;對教輔用書的使用要精選、精練;隨着年級的升高,增加思考性、綜合性、實踐性作業比例;作業格式能相對統一;作業內容能分層要求;要重視學生良好的書寫和作業習慣的培養。二是作業批改要精細。強調對學生精批,精評;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提倡對學生進行面批指導。

4、考核科學化。考前要組織學生科學複習,考核要科學命題,科學安排,考後要科學分析,強化反饋。考試次數要嚴格控制。教師平時要加強單元質量監測。學科負責人要督促教研組完成一單元的試卷的出卷工作。做好“基於知識點的試題庫建設”。

5、輔導經常化。集中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重點關注學困生的補習工作,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不要讓其輸在起跑線上。

6、活動全員化。開展一學期兩次的全員性的傳統項目的評比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具體安排:

2—3月份:

1、一至五年級語文教材培訓。(第2、第3周)

2、召開語文學科負責人、跨校聯合體負責人會議,佈置新學期工作。(第3周)

3、三年級語文期終考試質量分析報告反饋。(第2、第3周)

4、教學標兵和能手完成《崇明縣骨幹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展示申報表》的填寫。(第3周之前)

5、語文學科負責人完成語文學科計劃。聯合體負責人完成聯合體活動計劃。(第5周之前)

6、各校上交優秀“課堂作文”。(第3周之前)

7、上傳《學校語文學科組學期推進小班化教育的方案》、《學校學科組主題研修活動方案》。(3、4周)

8、制定東門小學學科基地工作計劃。

9、具體落實兼職教研員、縣級骨幹教師的研究、指導和示範任務。

10、組建“學科聯合教研組”,制定聯合教研組計劃。

11、集體調研三所學校。

12、深入優秀和薄弱教研組進行調研指導。

4月份:

1、組織開展語文學科進行生命教育和關注表達為主題的研究活動。

2、組織開展縣級層面的作文教學評比活動。(下旬)

3、羅列小學各年段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訓練要點,梳理已形成的經驗,並指派骨幹教師對尚未形成經驗的習慣進行研究與總結。

4、(剩餘教師)新農村培訓。

5、一至五年級學生集體硬筆書法比賽,部分學校(去年未參加寫字等級考試)五年級學生毛筆書法比賽。(下旬)

6、“學科聯合教研組”活動。

7、集體調研六所學校。

8、基地學校開展“教研組如何進行集體備課”的研討活動。(下旬)

5月份:

1、組織開展語文學科進行生命教育和關注表達為主題的研究活動。“小班化教育有效主題研修活動”暨“語文優秀教研組”展示活動。(明珠小學)

2、“小班化教育有效主題研修活動”大論壇。(廟鎮小學)

3、深入開展個體調研活動。

4、(剩餘教師)新農村培訓。

5、“學科聯合教研組”活動。

6、深入薄弱教研組進行調研指導。

6月份:

1、《作文課程》實施的總結工作。

2、彙總小學各年段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經驗。

3、做好語文學科進行生命教育的主題研究總結工作。

4、總結梳理跨校聯合體、教研組建設經驗。

5、着手撰寫專題調研與跟蹤調研的專題分析報告。

6、做好三四五年級考試學科試卷的命題一二年級單項測評工作。

7、做好教師競賽和學生競賽的總結工作。

8、“學校語文學科組學期小班化教育推進總結和主題研修活動總結”上傳“小班化管理”中的相關指定路徑。

9、學校09學年語文學科組工作總結上傳教研員郵箱: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紮實的語文基礎。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悦,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二、教材特點

1、教材體現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具有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以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己任,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2、教材的內容簡化頭緒,加強整合,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編排體系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有助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教材還體現開放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留有餘地,增加彈性,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發展、創造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

4、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每個單元,從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閲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如第二組,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着,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裏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在語文園地裏,“讀讀背背”安排了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麼辦。整組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把各項內容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5、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八課識字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於朗讀;內容均貼近每一組的專題,便於整合。通過學習這些意境優美、內涵豐富的識字課,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並受到思想和文化的薰陶。如第一組的識字課,由八個詞語組成:“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這幾個反映春天優美景色的成語或詞組,組成了一幅意境優美的畫卷,而且文字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全冊要求認的字,均選自常用字表;要求寫的字,優先選擇構詞率高的字,併力求使每次寫的字有一定規律。其中有的是本課新認識的字,有的是以前認識並在本課再現的字,便於學生感悟,也便於教師指導。

6、教材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有反映家鄉新貌的《畫家鄉》,有體現關愛他人的《月亮的心願》,有表現現代兒童生活的《棉鞋裏的陽光》,有反映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有介紹自然常識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車的故事》等。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便於學生學習語言,並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後練習重視語言積累和感悟(如,朗讀背誦,詞語積累與擴展,詞句練習),重視練習語文基本功(如,寫字,詞句理解與運用),也重視課內外結合,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7、教材是讓學生喜愛的“學本”。

(1)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無論是單元前,還是課後練習、語文園地,都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敍述,非常親切、自然。在有些課文之後,根據需要以靈活的形式提出問題或引導實踐。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後啟發提問:“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這樣設計,既靈活,又實用,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投身實踐,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2)注重引導發現,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在每個語文園地裏設“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髮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的一些規律。如“語文園地一”中,“今天,我發現了兩種識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麼嗎?”引導學生髮現可以用加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認識漢字。又如“語文園地四”,用展示合作學習成果的方式,啟發學生髮現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還引導學生讀帶有多音字的句子,啟發學生了解多音字的特點。在語文園地裏還設有“展示台”,鼓勵學生展示課外認識的字,鼓勵學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勵學生展示講故事的本領,等等。

8、聯繫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個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各單元的口語交際話題都與本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關,使閲讀課文及相應的準備活動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如第八組的口語交際,話題是“未來的橋”。在此之前的《蘭蘭過橋》一文的課後練習中,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分頭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生在閲讀課文時可以得到很多啟示,培養創新思維,從現實生活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髮出形形色色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材中八個口語交際的設計,既聯繫課文,又貼近學生生活,從而使學生有話願説,有話可説,利於達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9、體現彈性,增加適應性。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體現基本要求,班上有好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他們多認。另外,在教科書裏貫穿着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閲讀中主動識字的思想。讓學生做識字的有心人,所認的字一定會突破教科書規定的識字量。在閲讀方面,教科書的最後編排了五篇選讀課文,供學生選讀。另外,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體現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促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與發展。

三、具體教學方法

備課時心中要切記因材施教,在每組教學過程中應該安排哪些教學內容,佈置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準備,杜絕教學中的隨意性。

1、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安排的550個要求認識的字,絕大多數是常用字。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這些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等。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防止回生。要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課上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2、閲讀教學。

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學中,應儘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等。在進行課文教學時,重視學生個人的閲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之外,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還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他們創造交流課外閲讀成果的機會。

3、口語交際教學。

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除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另外,還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總之,要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通過指導學習,為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善於學習、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學習者。

四、教學進度

根據本學期時間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一般是兩星期上一個單元,進行一次測試檢驗,每課書的教學時數根據實際情況定。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爭創人民滿意的學校為主旨,堅持以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指導思想,以整體提高各科教學質量,構建和諧校園,提高教師的羣體科研素質為目標,以課題研究為中心,以校本培訓為抓手,進一步強化廣大教師的科研意識,努力提高教科研質量,務實創新,紮實科研,全面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工作目標:

1、圍繞學校工作目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大力推進課堂教學為契機,引導教師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新課程精神,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進一步完善教科研製度,拓展教師的教育視野,加大學校的教科研氛圍,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水平。本學期教導處將以“建學習型組織,做研究型教師”作為工作重點,全面計劃,及早落實,努力使教科研工作出成效。

3、學校將加強科研力度,規範課題管理。以動態管理為抓手,以各教研組為基地,以學校網絡為平台,努力改變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工作方式,進一步濃厚我校的學習氛圍與科研文化。以“小課題”研究作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在研究過程中重視強化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把學習與研究、教研與培訓、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課題研究真正為教學服務。

4、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活動。加強薄弱學科的管理,特別是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認真研讀《山東省地方課程實施指導意見》相關章節,並具體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

5、繼續紮實推進青藍工程,提高青年教師的授課水平。充分發揮青年教師主力軍的引導、輻射作用,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練好基本功,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6、加強教學質量檢測,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三、具體工作要求

1、常規管理保質量,教育科研提水平。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法規,任何人無權變更,教導處將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情況,嚴格督促教師自覺按課表上課,嚴禁私自調課或侵佔技能課等現象發生,如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課的必須報請教導處批准。各位任課教師要紮實做好學期備課、個人備課,做到充分準備進課堂。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教學,應做的實踐活動類內容更要保質保量完成。要認真做好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工作,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各科教學都要樹立我們培養的是基礎紮實,綜合素質完善的人才,而不是培養只具有應試能力的人。要認真做好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講求實效,避免題海戰術。注重作業批改後的反饋工作,把作業批改作為教學質量反饋的重要途徑,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加強教研組建設,規範學科教研活動。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學習課改理論、寫讀書筆記、鑽研課標教材、聽評課,進行教法和學法的探討等)、定好主題和中心發言人。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個教研組要創自己的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期末學校將對各科教研組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選優秀教研組,並在學校中進行工作交流和展示。

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調研。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和生命線。每位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增強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努力提升所任學科的質量。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大學科的階段性調研力度,分析存在問題,落實解決措施,力爭不使一門學科、一個班級、一個學生掉隊。在這一點上,我們要特別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是去年冬天教學視導抽測學生時反映的重點問題,各科教學各有不同,語文學科要重視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讀書能力的培養,數學學科要注重數學綜合實踐的開展,音體美英科學等各學科也要全面培養學生,既要注重基本技能,又要注重理論素養的教育。

2、以學習促反思,營造學習型學校。

學習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必定能更新觀念、促進反思、修正行為、增強底藴。在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自覺地將學習視作自己職業生命的第一需求,讓學習成為自己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不斷增強課程改革的意識,提高課程改革的能力。依託學校先進的網絡條件,以課題為橋樑,組織教師繼續加強對各科課程標準及各研究課題相關資料的學習,要求每位教師要在泛讀的基礎上精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並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撰寫讀書札記,在深入學習、勇於實踐和不斷反思的過程中結出自己的思維碩果。

3、以課改促科研,有效提高課題研究效率。

充分發揮課題的龍頭作用,將課題組活動和教研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教科促教研。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向規律靠攏的過程。因而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駕護航的作用。本着“用課題研究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讓課程改革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的原則,本學期,我們將以小課題研究為抓手,以新課改為契機,加強科研力度,規範課題管理。

根據本學期課題工作的重點,緊緊圍繞學校教研核心課題,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有條不紊地開展研討活動。做好課題的管理工作,定好學期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組織全校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不斷反思,認真提煉,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5、立足課堂教學,落實課改精神。

堅持教科研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課改精神,把課題研究溶入課堂,溶進班級管理、學生管理,並在學期中的各類課堂教學活動中對本課題研究有所展示。抓住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這一契機,積極運用網絡技術,大膽探索新型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學習、集體協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變革師生的角色,關注學生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

6、充分用好校園網,加速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校園網已初步建成,學校網站的架設也初步完成,學校嘗試在校園網絡中發佈教研教科研相關信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擴大網絡在學校管理、教育科研中的作用,進一步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合理共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7、加強校本研究,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我們將積極營造務實、民主、活躍的教研環境,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經驗,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研究的水平;要建立融匯校內外教學研究資源的平台,要打破學科之間的封閉狀態,進行跨學科的綜合式教研活動;要開展課題聯動式的教研活動,有效避免課題研究中低層次重複的現象,最大限度地充實教研內涵,提高教研效益;要建立教研激勵機制,定期獎勵教學研究成果;要把“怎樣反思”“教是為了什麼?”“成功課堂的基本特徵”“失敗課堂的基本特徵”“教師眼中的課堂標準”“各學科的課堂標準”“怎樣批改作業”“教案(學案)怎麼寫”等作為校本研究的基本內容。

繼續開展“青藍工程”,以青藍工程統攬師資培訓。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要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總結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青年教師要努力打好教學基本功,虛心求教,不斷成長。開展多種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平台。

8、積極開展案例研究

課例研究是一線教師走進課改的突破口,是學校進行校本研究、實施校本培訓、落實校本教研的一個有效載體。在本學期中,學校將組織教師對來自身邊的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研究。通過教學現場觀摩、教學片段賞析、撰寫教學反思等方式引導教師從鮮活的教學案例入手,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和反思的水平,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學會發現問題,學會同伴合作,學會反思,學會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努力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師,力爭成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師。

9、大力開展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月度大事工作安排表

三月份

1、召開教科研例會,安排好研究人員的工作。佈置“教科研學期任務”,做好有關記錄

2、隊列隊形體操比賽

3、教學常規檢查

四月份

1、青藍工程之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

2、春季運動會

3、教學常規檢查

五月份

1、讀書節

2、迎接二次視導。

3、創人民滿意的學校之教學開放日

六月份

1、期末寫好期末寫好課題階段性小結及論文,積極向各級刊物投稿。

2、整理教師的教科研檔案資料,做好統計。

3、完成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

4、評選教科研先進分子。

5、期末教學質量檢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4

一、班情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34人,一年級孩子正處於學習啟蒙階段,通過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的讀寫,以及正確地拼讀音節、學讀輕聲;在讀寫分開、多人少寫的原則上,學生已會認250個生字,會寫100個字;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普通話講清一件簡單的事;在閲讀方面也能正確地朗讀、背誦指定課文,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了句號、感歎號、問號,並能讀出陳述、疑問、感歎的語氣。同學們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能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並養成了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在本學期中我們應該繼續保護孩子學習語文的慾望和好奇心,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培養孩子樂於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分別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身邊的科學。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謎語、諺語、詩歌等多種形式。課文共34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繫,在雙向互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的舞台。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冊共有250個要求會認的字,200個要求會寫的字,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這些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自讀、自得,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3、教師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有表達的慾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繼續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5、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詩歌、諺語等。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以及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教學難點是:

(1)在進行課文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閲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外,還要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2)學生與別人能大膽、自信的交流。

(3)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五、突破重、難點措施:

1、在語言環境中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聯繫生活實際識字。

2、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結合起來。

3、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複習與鞏固。

4、在閲讀教學中要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而是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等。

5、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六、教學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多介紹一些課外閲讀書籍供他們閲讀,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想象空間,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2、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們,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樂於學習。

語文學科組工作計劃5

一、教材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按;內容分成8個單元,集中識字與課文想適應,兩個單元一集中,共分四次集中,及集中識字(一)、集中識字(二)、集中識字(三)、集中識字(四)。這八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而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寬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每組教材把語文知識、能力、方法、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體現從整體上提高語文素養。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詞組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

課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繫,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所得的舞台。八組教材之後有五篇選讀課文。最後是兩個生字表。

本冊教材中漢字的編排,繼續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全冊要求認識625個常用字,會寫257個在本課或以前認識的字。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練習裏標明。此外,在語文園地裏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

二、教材特點:

1、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整合。

2、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3、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4、改進呈現形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

5、體現語文與生活的緊密結合。

三、學生現狀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經過了半年的學習生活,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而且在上個學期裏通過閲讀課外書,擴大了識字量,豐富了課外知識,並積累了很多詞語。為學習語文知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依然有3名同學學習語文的態度不正確,不喜歡讀書,認字的數量少。這部分同學也是我這學期需要監督的和幫助的對象。這個學期我對語文教學更是充滿信心,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全班同學有會有更大的進步。

四、教學目標:

1.認識550個常用字,會寫250個在本課認識的或以前已經認識且在本課重現的字。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課文中認識,搬個地方還認識;知道在新認的字中出現的新偏旁。要求寫的字,要了解字義,能口頭或書面組詞,逐漸在口頭或書面運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寫對、寫好,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習獨立識字。愛識字,能主動識,學着自己識,這是學生識字不竭的動力。一定要重視興趣、習慣的培養。要重激勵、多鼓勵。

3.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詞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樂於與人交流。讀詩歌能展開想象,感受語言的優美。

4.學習默讀。允許有個從指讀到不指讀,從出聲到不出聲,從只顧讀到一邊讀一邊想的訓練過程。

5.重視語言的積累。課內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來。還要鼓勵學生自覺地更多地積累詞、句、段。

6.加強在生活中學語文的引導、交流與展示。

五、教學措施:

1、理解教材編輯意圖,以組為單位整體設計教學。

2、倡導合作學習。採用多種方式設計教學活動,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

3、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

4、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發現新與舊的聯繫,發現識字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方法認識漢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5、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給學生提供課外閲讀成果展示的機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不斷產生成就感。

6、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和當時、當地的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