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8W 次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精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先做一份工作計劃,開個好頭吧。什麼樣的工作計劃是你的領導或者老闆所期望看到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教學新課標為依據,以現行初中地理課本為依託,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取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二、制定依據

1、學科教學要求背景分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等特點。中學地理課程是使學生獲得可發展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認識地理環境、學會地理思維、樹立環球倫理觀念、形成全球意識和愛國情感的一門基礎課程。

2、學生現狀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已進入到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階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系統思維能力,同時初中已開始分科學習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他們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始涉及社會生活中一些較為複雜的社會現象或社會事物。因而可結合有關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從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一階段的實踐、體驗是在小學基礎上的遞進。

三、教學目標:

總體目標:

1.加強新課標的學習,適應課改要求。

2.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各年級都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把課標要求或大綱要求落實到學生的體驗中去,落實到學生的參與中去。

3.加強地理學科的專業語言——地圖的教學,培養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能力。

4.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研質量。面對新教材新課標,各學校必須集體研究,集中備課,充分討論,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初一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1. 使學生知道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閲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 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初二世界地理的教學目標是:

通過中國地理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中國地理基礎知識,並具有初步的科學地理觀,瞭解基本國情,熱愛祖國,熱愛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科承擔的任務,為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地理知識基礎。

四、教學進度

五、教學措施

1.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研討初中地理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樸實、簡易的課堂:課堂上沒有學生的認真自學,不新授;沒有學生的充分獨立的思考,不交流;沒有發現學生學習的障礙,不講解。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

3.全面落實集體備課制度。集大家智慧,備出科學實用的導學練案,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時要認真鑽研教學大綱,通讀教材,瞭解教學任務、目標、重點、難點及“雙基”內容。內容的選擇要體現時代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素材,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4.強化作業、單元考試製度的落實。落實作業佈置和批改制度。單次作業佈置要適量,內容要精當,針對性要強,熱點問題要準,批閲要及時,矯正要徹底。同時,要特別注意對目標學生、弱科學生作業的面批。

落實單元過關測試製度。一要確保選用測試題的質量,選擇題目要針對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體現目的性、基礎性和層次性:目的性主要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掌握知識內在聯繫和規律、學習典型題目的解題方法、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基礎性主要是對基本概念的辨析、基本知識的應用、基本方法的鞏固等,做到小而活,能夠面向多數,能夠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層次性是儘量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大多數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二要抓好過程操作。(1)準確把握訓練的度,考試次數和時間安排要科學合理。(2)抓好講評,要歸類總結,重點講評,講清問題,指導學法,訓練學生答題規範化、知識系統化、思路規範化、知識能力化。(3)正確對待考練,引導學生及時、準確、規範地完成各種題目,指導學生在命題意圖、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方面認真剖析,尋找規律,提高效率。

5、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改變過去“唯分數論”的評價標準,加強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較好的發展。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6、關心愛護學生,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融洽師生關係,創造和諧的民主的學習氛圍。

7.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優化教學及辦公環境,提高教學效率,完善當前教學中的不足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建立起當前學校實際的習題庫。

8.強化規範的落實

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規範和答題規範的指導,要有明確的規範要求:課上回答問題要規範、作業完成要規範、單元考試要規範。一要以優秀作業展評、規範試卷展覽等方式激勵學生落實;二要以建立錯題記錄、落實滿分卷等手段督促學生落實;三要以細緻的思想工作,教育學生重視規範,保證落實。 六、教學要求: 初一:

1、教師必須做到:

(1)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 (3)保證每章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學生必須做到:

(1)保證三有:有教材、有地圖冊、有填充圖冊。 (2)上課認真聽講。 (3)按時完成作業。 3、教學中必須做到: (1)加強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 (2)注重地理空間概念的建立 (3)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初二:

1、嚴格按“會考地理考試範圍”和“考試説明”組織教學和複習。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激發愛上學的熱情

一年級的小同學剛從幼兒園升上來,過慣了有吃有玩的生活,現在一下子要他們適應小學生活是很難的。首先應穩住他們的情緒,根據他們活潑好動的天性開展多種有興趣的活動,並在上課時想方設法吸引他們,讓他們慢慢適應小學的生活,熱愛小學的生活。

二、制訂好班規文約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作為剛步入本校門的小學生,他們很多事情不懂,辨不清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能做。所以剛開學時比較難管理,應制訂好班規文約,並組織全班反覆地學習,樹立起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三、班級紀律方面

一個班級,要想有良好的班風,必須要有良好的紀律才行。因而,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課堂紀律

首先師生共同制定班規班紀,並制定相應的獎懲辦法。這樣學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動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遵守紀律。由於是孩子們自己制定的,這樣變被動的各種要求為主動的行為,有助於學生將文字內化為行為。我們班的宗旨是"説到就要做到。"

2,課間紀律

課間是學生輕鬆休息的時間,良好的課間紀律將會給整個校園帶來活躍而輕鬆的氣氛。然而,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就是解決課間紀律亂的法寶。我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開展"跳繩,做遊戲,拍球"等活動,使學生既健體又受教育,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擴大交流的空間。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3,路隊紀律

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適應集體生活,將在班級開展"路隊小標兵"評比活動,使學生不僅做到快,齊,靜,而且能夠進行自主管理。每一個路隊將分別設立一個小隊長,每天定時向班級彙報路隊情況,及時監督,及時管理樹立榜樣,培養班幹。

四、培養學生中的榜樣

一年級的學生自理能力弱,自學性差,要讓他們儘快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先培養好得力的班幹部,給每一位同學一個機會,考察一個星期,看誰各方面的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然後才選出最好的那位作為班長,為全班同學樹立榜樣,其他的班幹部也同樣,只要誰有進步,表現好,就給他機會。這樣,我想同學們都會從各方面爭着表現,良好的習慣也就會很快形成。

五、其他方面

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個體的發展,在各項活動中挖掘各種人才及學生的潛力,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在班級繼續開展各種活動。如:文明小標兵評選,小書法家,小發明家,小詩人,數學小博士和愛書人等各種評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讓每個孩子都敢於面對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鍛鍊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級板報中的德育陣地,加強管理。

六、另外,本學期班隊主題活動大體擬定如下:

第一週:學生報名,做好開學工作。

第二週:安排好學生座位,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

第三週:挑選班幹部,制訂班隊活動計劃,強化常規管理條例。

第四周:主題班會:“我是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第五週:主題班會“整治四亂,從我做起。”

第六週:組建班級好人好事隊伍。

第七週:班級辯論賽。

第八週:期中考試動員、考風考紀教育。

第九周:複習迎考。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期中考試得失談。

第十二週:社會實踐。

第十三週:主題班會:特長展示(手工製作、繪畫、書法等)。

第十四周:好人好事總結會。

第十五週:開展學習少先隊活動。

第十六週: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會。

第十七週:期末複習動員。

第十八週:期末複習動員。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教研組活動的目標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在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與規範化,切實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理論修養,積累教研成果,提高教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學生為本,進一步加強課型研究,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強規範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1、教研組活動做到常態化

雙週五上午為教研組活動時間,活動有計劃,精心準備,活動有記錄,力求活動資料充實、形式多樣(如理論學習、聽課評課、論文交流、出題解題、專題研討、校本教研等),富有成效。

2、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理教師理論素養

理論學習定資料,定時間,以自學與羣眾學習交流相結合,力爭學有所思,學有所得,為教學工作發揮理論指導作用。在教學中,不單單注重知識、方法的傳授,也注意學生素質的培養,注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交流合作。

3、專題研究與教學活動相結合

本學期教研組的專題為《dis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深度應用》,全組老師共同參與,在各自的教學實踐中關注並研究怎樣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深度應用dis,使我們的物理教學更具探究性、實驗性。在實踐的基礎上透過評議、交流各人的研究體會,再構成組內的研究報告。每位老師都要寫一篇以上的研究性論文,爭取發表。

4、加強備課組建設,發揮羣眾的.力

各備課組堅持羣眾備課,推推磨課,並做到羣眾備課的常態化。每次活動要有計劃,有記錄,充分發揮組內每個成員的作用,同時加強日常的交流與討論。各年級均採用自編導學案,在備課中應充分研究我校學生的學情,體現分層次、可選取的特點,各位老師在羣眾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選取性的復備,力求最隹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各備課組要針對本年級的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採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高一要繼續突出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物理學習基本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使他們喜歡學物理,指導他們怎樣學習物理;高二以會考為目標,突出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繼續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自學潛力;高三年級面向高考,突出潛力與思維方法的提升。透過課改理念及教學評價的學習,教師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法,重視過程的教學,並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現物理過程;運用學生分析討論的方法。普遍加強物理過程的教學。

5、按物理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研究,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

本學期在每個年級開展一次全組教學研討聽課活動,圍繞組內確定的專題進行研究。教學常規按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實驗的具體規範進行教學,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做好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重點加強對物理作業的指導,強調物理解題過程,思路清晰、書寫格式規範,做好章節過關題,這是構成嚴謹的邏輯思維潛力的必要過程。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切實培養學生的實驗潛力。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着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能夠透過課件展示物理過程,使教學更直觀;運用課件,使得物理現象更帶搞笑味性;充分利用dis系統。

6、搞好高考複習及學業水平考試複習教學工作

高二、高三面臨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的檢驗,要進一步研究江蘇20xx考試説明,明確複習的目標,同時廣泛收集最新的信息,在複習教學中加強針對性,加強複習課的教學策略的研究,優化複習效果,同時注意對學生應試心理的指導。

7、校本教材的開發工作

各年級結合教學實際編寫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導學案,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修改和完善。

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始,新的學期,新的開始。為了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現就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任八年級思想品德課,共324名學生,六個班,每週十二節課。上學年我任教的是4.5.6班,對這三個班的學生有所瞭解,但對1.2.3班的學生是一無所知,彼此在課堂上的默契還需要一點時間.從上學期的教學和期末考試情況來看,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大部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較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還算較高,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有很多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副科,學好學不好一個樣,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心理上重視不夠,成績不太理想。在這學期的教學中,一定要先讓學生對這門課程重視起來。心理上重視才能取得好成績。

二、實施目標的方法: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 ,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 。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 ,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 ,互動活動藴涵着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 ,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

3、 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 ,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

4、指導好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為的途徑。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加強課後輔導和檢查力度,充分運用早自習時間。讓學生把每課的知識點記牢,並學會運用。

6.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多説,多做。

總之,我會盡我所能,去上好每一堂課,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附:教學進度表

周次

教學內容

備註

1

一課第一框題

2

第一課第二框題

3

第二課

4

第三課第一框題

5

第三課第二框題

6

單元檢測

7

第四課第一框題

8

第四課第二框題

9

期中複習

10

期中考試

11

第五課第一框題

12

第五課第二框題

13

第六課

14

第七課第一框題

15

第七課第二框題

16

單元檢測

17

第八課第一框題

18

第八課第二框題

19

期末複習

20

期末考試

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位班主任,如果天天早來晚走,事無鉅細樣樣親自抓,班級管理的效益不一定高,我們也決不能認為他是稱職的班主任。班級管理要科學化,育人工作要高效化,這是每個有事業心的班主任所追求的目標。首先,班主任要高度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它是激發自己努力工作的內驅力。其次,班主任要認識到“德育為首”的重要性。德育上不去,學生的智育、體育、美育等都必然上不去。再次,德育作用於集體、集體又作用於德育,決不是“單打一”,而應是“合打一”。這樣想,這樣做,才能取得德育的效應。同時,班主任不應充當班集體的“保姆”,而應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組織者。這樣班主任應當力爭是學生的朋友,同時是各科任老師德育的夥伴,學校領導的參謀。

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搞好班主任工作:

1、進一步搞好對學生的學法指導這個工作。在開學初,我就將針對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我班的學生做兩節課的學習方法指導專題講座,不斷增強了他們學生的信心,更為主要的是使他們從被動學習的狀態逐步轉入到主動學習的正軌上來。

2、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在現階段就開始動起來,把一些有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減少到最少,由於我本身就沒有經驗且反應很慢,同時我們班的學生跟同年級的同學相比,他們也有共同之處,那麼為了能夠讓他們學得更好、考得更好,我們也就只有一個辦法:笨鳥先飛。針對本人的説服力有限,我已經將學生按需分配給我們班的科任,爭取更多人的支持,把這個工作做好,這個工作做好了,我們班的學生成績提高工作大概也就成功了。

3、對每一次考試成績做好跟蹤。全面抓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狀態,這是我們班工作的核心,因為我們的優勢就在於整體,能夠讓班級中間力量都發展起來就是最大的成功。

[size=+0]4、適當搞好培優工作。優秀生是一所學校的拳頭產品,沒有優生就沒有影響力,我們班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只有那麼兩個,潛力大的學生也有幾個,如果能讓他們上得更好、更高,就可以全面帶動班級學生。

5、開展師生,家長互動活動。在本學期,我還將充分利用班會課和學生家長會的形式,跟學生交流: 讓四中以我為榮,報答父母養育恩;跟學生的生活貼近的知識和能引起學生共鳴的知識;樹立遠大理想的問題;學生現在的學習狀態能否合乎中考的要求;老師的經歷和當今社會的形勢;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學生的心理問題以及正常男女同學交往; 怎麼樣處理好開心與煩惱的事;被人誤會之後該怎麼辦。

同時,還將在學校政教處的安排下,有目的地開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有目的地讓學生幹部主持班會,提高班幹部的工作能力和羣眾威信;有目的地讓團幹部主持班會,提高全體團員的團員意識,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教學工作計劃 篇6

為實現教學質量“四年提升規劃”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標,結合本人教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進嘗試教育教學為指導,在學校教學部門的領導下,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 突出學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主,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基本情況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從小學升入初中,表現為:好奇、好動、上進心強、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學習習慣差。四個班每個班級人數在45人左右,各個班級在班風、學風上存在着差異,許多學生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上課時能圍繞着老師思路轉,但仍有學生回答問題跑調。由於學習態度不端正,習慣又較差,認識又不足,故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較難,整體看來不願讀書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從起始年級就要抓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做好每一個課件,及時鞏固消化,力求每一節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初一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本學期中國歷史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單元,敍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

本教學材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課文個性鮮明、異彩紛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輕視學法的弊病。注意了學生活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饒有趣味。

教材第一單元主要講述人類文明的起源,共三課,從最早的人類講起到華夏族的形成。使學生統分認識了我國境內遠古居民的生活面貌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奴隸制社會的產生髮展和衰亡及社會的變革,使學生深刻認識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的影響。第三單元主要講述秦漢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使學生從學習中認識秦漢對後世的影響。第四單元講述了政權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任務目標

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

  四、主要教學措施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通過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本套教科書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是以生態學為主線,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同時滲透了科學、技術、社會關係的教育,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還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構建了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能力體系,強調對學生的觀察、操作、探究、思維和應用等能力的培養。具體內容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認識生命,這裏總括地介紹了生命的世界裏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也簡要的介紹了生物學的來歷和學習生物學的基本方法。第二單元是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單元具體介紹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和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同時用實驗和演示的方法介紹了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驗證了生物體由器官和系統組成。這兩單元內容不多,具有綜合性,但必須要慎重對待,特別是要介紹本學科的重要性,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要講究方式方法,使同學們一下子進入學習生物學狀態,而且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第三單元是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本單元的內容較多,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它具體詳細的介紹了綠色植物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騰作用和運輸作用。這部份是本單元的教學的難點。也是、本教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要多運用生活實例,讓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學。第二部份是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在這兒告訴我們了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營養器官的生長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第三部份是綠色植物與生物圈,這部份是需要同學們多看課外資料,多觀察生活環境,明確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關係,使他們認識到為什麼要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城市。

一、本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是關注大多數學生將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在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素養,而不是隻關注將來有希望成為生物學家的少數學生。因此在教學中要關注最大多數學生的需要,但同時也要注意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留有空間。所以在全書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安排他們參與科學探究過程,並鼓勵同學之間合作交流。

二、教學措施及教學方法

在教法方面,課前充分備好課,包括教材、教參、相關教具及學生上節説學習狀況。上課嚴肅紀律,首先自己不遲到,不早退,也不拖堂;上課有教學目標,突出教這重點,引導學生攻破難點。維持學生課堂秩序,保持大部分同學進入學習狀態。適當活躍課堂氣氛,讓部分同學能對本科產生濃厚興趣。在學法方面注意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生物知識。例如:可佈置課外做實驗、觀察、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不但提高了能力,也獲得了知識。同時注重訓煉學生的自學能力,使他們能利用現有資源:教科書、課外書、網絡資源獲生物學知識。還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給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的課題題目就是:校園綠化設計方案。本學科運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種教學方式,提倡以探究為核心的主動學習方式是本學科的教學改革研究主題。探究是生物學科學的基本特徵之一,生物學教學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生物學的這一特徵,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他們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領悟科學的特點,獲取知識和能力,形成科學態度,本教材在每個單元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了不同選題的探究活動,本人就根據本校的實際條件,向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探究。這種有目的、有步驟的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要求學生對生物及其相關事物進行認真的觀察、記錄、描述、提出問題、從各種信息渠道尋找相關信息、做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收集數據、做出解釋,並與他們協作和交流,探究性學習活動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但不應成為唯一的教學方式。所以本人在教學中會運用多樣化的教方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到課程目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本人根據教材內容、要求不同,計劃採用以下教學方式:講授與演示、模型製作,小組討論、角色遊戲等。另外本人將與其他老師結對子,進行互幫互助,使教學工作得到更大的進步。

三、佈置作業和單元測試

配合教學進度按時完成教材課後設計的作業,不需要另外佈置作業,以減輕學生負擔。期中、期末之前各進行1次單元考試,第10周要進行期中複習。期中考試題不能出得太難,讓好學的學生有較好的成績。期末統考前要留有充分的複習時間。

四、課外興趣活動

為了加深和鞏固本學科的知識和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和倡導學生勘察本校園綠化狀況,畫出示意圖,收集資料繪出設計校園綠化方案示意圖。平時注意收集好作品,配合學校進行優秀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