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致良知》有感400字(通用11篇)

讀《致良知》有感400字(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6K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致良知》有感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致良知》有感400字(通用11篇)

讀《致良知》有感 篇1

《教約》在本篇文中,教育是人遇到人最美好的事業。

1、“每日功夫,先考德”。從這句話説明先生是告訴我們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對於我們而言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那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凡事要教育為本,德育為先。

2、勞逸結合。在工作中,同樣也是非常注重勞逸結合。通過文化節及運動會豐富我們的工作及生活,既可以讓我們充實的工作,又可以讓我們藉此機會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一下疲勞。

3、適可而止。

“以德育德”也是以工作規範為標準,時時刻刻處處體現領導及員工的行為,淡化個人名利,踏踏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靜下心來工作,以“身正”的形象去示範員工感化員工,對員工及客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員工未來的發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夠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對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視,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品行,為員工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銷售的工作每天接待不同的客户,並且從基本的迎送問追到環境衞生、商務禮儀、員工滿意度等等,都要進行,從致良好的教育,良知學習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要去除浮躁、衝動心理,凡事要從員工及客户的角度出發考慮,耐心地對其進行説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其做的差進行負激勵,以維護企業規章制度的嚴肅性。

讀《致良知》有感 篇2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説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學便須知有着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許多人以追名逐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負、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為自己而學,為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於而過,而歸於改過。”在工作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後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醒,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心愛護。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淨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潔淨,照亮他人。

讀《致良知》有感 篇3

最近公司組織學習了致良知,感悟頗深,陽明先生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王陽明先生認為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最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於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實的緣故。

説到過失,雖然大賢之人也不至於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後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不在於沒有過失,而注重在能夠改過。所謂“互相責求向善,是朋友相處的道理”;但是必須做到:盡心地勸告並且好好地開導他,儘自己的忠誠愛護的心意,儘量用委婉曲折的態度語氣,使朋友聽到它就能夠接受,深思出道理後就能夠改過,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本文中,王陽明先生教給了我們在學習成長和團隊建設方面的許多道理,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領導懂得理解下屬,團隊才能更好發展。所以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更好的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提高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帶領團隊贏取業績。

讀《致良知》有感 篇4

以前總聽説知行合一,讀了《答友人問書》,才知道原來出自此處。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所謂知和行,只是着實去做這件事。學問思辨也是行,篤行也是知,知和行根本就是一體兩面。就像一個硬幣有兩面,能説哪面是硬幣嗎?

“真知”就會真行, “真知道了”自然而然就會在你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沒表現出來是因為還沒有“真知”。在平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方面,我們往往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但真正的付諸於實踐的時候總有很多因素讓我們沒有做到“真行”,所以還要在不斷的修煉“真知”。就像我平時見到小區裏的人,總是難以開口跟人家打招呼,我對象總會責怪我,可是我天生愁着説話,就是開不了口,其實也知道自己應該改正,也知道應該學會親近別人,對人友善,不過是真心做不到呀,這就是知行不能統一的例子。

想要真知必須行之明覺精察,知到了真切篤實處便為行,閲讀此文的最大收穫便是這句話了,用到實踐中才更會受益匪淺。

讀《致良知》有感 篇5

先生説:至善,是自己的心純然天理,達到極點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尋求。但這格物不是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思考和辨別求索嗎?怎麼説“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從先生“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説,似有所悟,格物最後還是要反求諸己,對於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終究要對照內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於心處,亦何嘗苟從”,這樣再説“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點清楚了。

只是這“盡心知性”以為“生知安行”總不得解。

實際上對照當世,我們也似乎能夠領略的到:信息社會,各類文字、圖片、音視頻鋪天蓋地,撲面而來,但這真偽如何得辨?而且現在的學術論文也多是東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傳濟世的少之又少,確實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由此,文中子之擬經,有如孔子之刪述六經,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擬經恐未可盡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讀《致良知》有感 篇6

通過學習致良知,深有感觸,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不僅教給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更對我們的成長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我對“致良知”的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做正確的人,尋找人生的意義,知行合一!

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人不互相幫助進步,大家就沒有好發展。我們在遠通這個大家庭下,又按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團隊,工作中不論是內部的同事配合,還是外部的客户接洽,關鍵是“心”的融合,如果心不動,就不會有碰撞;沒有碰撞,就不會有火花,就談不上有智慧,更不會迸發出能量。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心動”是一切的前提,尤為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作為公司的一員,如何致良知,即如何知行合一呢?個人認為,能夠勤懇認真負責地做好手中的活就是知行合一!能夠幫助同事、幫助客户、忠於職守,就是知行合一!幹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地完善自己,真心的幫助客户同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以終為始的幹事情就是知行合一。

讀《致良知》有感 篇7

學習聖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裏最喜歡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説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倘若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説古人會説:「不怕妨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才會被奪取,倘若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麼就應該早點去深思、反省為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夢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讀《致良知》有感 篇8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標,因為良知是人的本來狀態,致良知就是要恢復人的本來狀態,讓良知指導人的所有行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離開紅塵人世,那樣修的只是空禪。致良知的路徑就是事上磨練,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時如此,靜處時也是如此。

而具體如何致良知,個人感覺是一個三部曲的過程:

1、覺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時刻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只有先保持覺知,才有機會去致良知;

2、體驗。對於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覺知後,要深度體驗,體驗其發生過程,越細越好;

3、轉換。在體驗後,轉換到良知狀態,讓良知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到意志的作用,但這時意志發揮作用是有體驗在先,因此就不會是“執著”。

個人感悟,與同道交流。

讀《致良知》有感 篇9

作為初學者一點感受:“良知者,心之本體。”王陽明心學就是提倡心神對自我真正的統治能力,做到心不妄動,做事循理而行。但是每個人都做到了清澄寧靜和安靜祥和做事嗎?我認為不是,大多數朋友還是靠人生經驗做參考模式,如果超越了心裏境界點之後,也會崩塌和被擊垮。但是自從接觸王陽明心學並且結合實踐生活,我個人自己有以下感受:

揭示自然規律,王陽明提倡循理致良知其實也是要尊循自然規律,一切從自然中來要回到自然中去,學習心學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人類社會要像自然學習太多的東西,王陽明已經在豐富的人生閲歷中,洞察悟透了人生的生死自然規律問題,早已超越了財富和名利榮辱的心裏糾結,他已在自然規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生起起伏伏,心靈境界已經完全解放和靈動自由,先生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認知到人本身在自然界的渺小和普通,以一種大氣灑脱的心靈狀態看待人生,對心學的學習也是一種促進和幫助;

王陽明曾經講過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纖介染着,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聖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不要有過於滿足感,要自我觀察自己傲的苗頭,相對於自然和宇宙,人類社會本身都太渺小,無法窮進的事物和境界太多,我們嚮往光明,事上堅持磨練,讓自己的心靈靈魂層面努力迴歸本我,由於每個人的成長教育、環境、年齡、悟性、努力不同,最終生命終結的時候感受不同,這也是符合自然,我們都在修行前進的路上!

讀《致良知》有感 篇10

中華大地哺育了中華聖賢,中華聖賢創建了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滋養了中華兒女。與今在中華大地上,中華兒女創建了中華盛世的新時代,這是我們過去的四十年,以及未來的三十年,我們如此幸運生逢在這樣風起永誦的時代,一個風雨無阻的時代,風雨兼程和風雨同舟的時代。

什麼是“良知”?“良知”一詞最早來源於孟子,在《孟子·盡心上》中有言: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

直譯一下,“良”是指”天生本然,不學而得”的意思(注意不是”善良”的意思),“知”,可以理解為”智慧”。“良知”,直譯過來就是“天生本然,不學而得的智慧”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認清自己明確目標方得始終

中華聖賢諄諄教誨我們建設心靈品質。怎樣正確理解“心、道、德、事業”四個層面。

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

德是事業的根源,厚德才能載物。

建設心靈品質就是把我們心裏的污垢去掉。把心靈寶藏開發出來,有了這樣一個顆心,我們的道自然就會展現出來。人生最大的戰略就是建設自己的心靈品質。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成就他人,建設心靈品質。以心靈喚醒心靈。

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要時刻反省,檢討自己。從根本上就是要有一顆“利益他人心靈品質”的心。

讀《致良知》有感 篇11

我想説的就是,是致良知四合院改變了我,通過學習,我認為我的生命狀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認為我收穫了很多,可以這麼認為:假如有高人説,要把我變回沒有學習前(兩年半已前)的我,需要什麼條件?那我我的答案是,不管給我多少錢,不管給我多少利益,我也不會走回兩年半前的我。

在沒學之前,生意上沒有多大的進步。做人整天穿着“皇帝的新衣”,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奉承的話滿天飛,假話連篇;在取得的了一些成績後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傲慢自大,好為人師,自私自利,也不知也不明很多時候自己的快樂已經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在不知不明中傷害了家人朋友社會,愛之不知怎麼以道,很多時候不知不覺中成人之惡,不知不覺中教壞了多少人。總之,不明與貪慾一直是障礙我煩惱和事業停止不前的原因,也就是一直以來從來沒有過在心上建設過自己。之前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也只是暗合道妙而已。

通過兩年半左右的學習,邊學習,邊踐行心道德事四部曲,從建設自己,建設心靈品質,開發心靈寶藏開始。現在自己的煩惱少了很多,看待困難和問題簡單了。正如四合院老師説的,心大了,事就小了。

當我明白人生的重大祕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後,我的自信心強大了,因為本自量足,一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