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讀後感

《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2W 次

其實,我讀《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這本書已是大約一年前的事了,所以當我準備寫一篇讀後感時,我並沒有想起它。但在接連兩次失敗後,我不得不開始尋找一本我細讀過,並有所感悟的書。於是,我選中了它——被德國《世界報》成為、、稱為“世界最成功鋼琴家”的朗朗描述自己音樂生涯的一本書。

《朗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讀後感

雖説是描述朗朗的音樂生涯,可此書幾乎可以稱為朗朗的自傳。因為,在朗朗的`生活中,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只有音樂。

朗朗的故事很長,很坎坷,也很傳奇。書中有描寫他在中國時的懷才不遇,也有描寫他在美國時的一夜成名,還有描寫在手部受傷之後,他由“音樂狂人”變為一個“正常”的,熱愛音樂與生活的人的過程。可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他的童年中,粉碎性的一次災難。

在朗朗七歲時,他參加了一次全國鋼琴比賽,他認為自己非常出色,應該拿第一,可事實擊敗了他,他只獲得第七名。接着,朗朗瘋了一般練琴,瘋了一般要做第一名。他與他的父親一起去了北京,並找到一位水平很高的教授作為老師,開始繼續朝自己的夢前進。

可由於聽信謠言,他的老師對他態度很差,甚至停止了教授他鋼琴,還説朗朗沒有才華。朗朗的父親失去了控制,像瘋了般對他大吼大叫,甚至逼他去死,而朗朗的忍耐也到了極限,他説這不是他的錯,可父親不相信。於是朗朗將之前對父親的不滿與怨恨全發泄了出來,他用從小到大父親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的雙手使盡全身力氣砸着牆壁。父親從狂怒中驚醒,央求他停下來,要他繼續彈琴。可年少的朗朗已經痛苦到了極限,他説,只要他還活着,就永遠也不會再碰鋼琴。

雖説朗朗後來當然沒有放棄鋼琴,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一個不同的朗朗,不同於我心中偉大的鋼琴家,在他發瘋似的父親面前,他是一個恐懼着,並且對於現實中不公的對待無奈地不滿着的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有另外一個,並不那麼勇敢,並不那麼堅強,並不那麼神聖的,相對來説更真實的自己。而偉人呢,則是克服了這種恐懼,克服了自己,才因此笑傲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