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名利場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名利場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1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利場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利場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名利場讀後感 篇1

掙扎於名利場中,心頭的塵埃何時才能落定?

名利場是一個浮華的世界,處處瀰漫着塵埃。它矇蔽了人們的眼睛,並定格在心靈的浪尖上,永不散落。因此,人們總愛在名利場中為自己找一個漂亮、華美的位置,藉此炫耀自己,於是便頭也不回地走入了那個浮華的世界。人們不惜藉助一切力量邁進所謂的上流社會,將真情與友愛拋到九霄雲外。金錢、權利成了他們唯一的追求。然而金錢再多,權利再高,總是會有一個極限,而人的貪婪的心則永遠也無法填滿,誰也走不出這名與利所編織的網,它往往會掐住你的脖子讓你身不由己。

蓓基·夏潑就是渴望進入上流社會的典型。本來她也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孩子,可名利誘惑了她。那名利場中的塵埃將她緊緊裹住,於是她變得虛偽、貪婪,也許在她動人親切的言辭背後,卻有着無人知曉的謾罵;又説不定在她美麗誠懇的笑容下,有着令人喪命的刺刀。誰能理解那種“善良”下藏着什麼呢?蓓基?夏潑為了達到進入上流社會的目的,她利用自己的友誼、愛情、婚姻,又不惜出賣朋友,出賣丈夫來為自己鋪着通向那“高貴社會王國”的紅地毯,她那時真時假的形態,迷惑着窮人,卻也在玷污自己。

蓓基·夏潑是活潑美麗的,在沒有認清她以前,人們為她的貧窮、孤苦而憐憫她;然後又為她在社會上的富麗而羨慕她、愛她。迷人的蓓基?夏潑啊!可一切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因為,表面的熱情,無法掩藏內心的憎恨。再華麗的外衣,卻總掩飾不了醜惡的靈魂!在人們認清她之後,誰不唾棄她,厭惡她呢?她的最好的朋友艾米莉婭最後也遠離她,丈夫也不理睬她,兒子不想見她,為一時的華麗與虛偽,她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當名利有了千瘡百孔時,這才知道,在它最華麗的時候,竟有太多的虛偽,只因為當時我們在名利場上過於投入而不知,等到什麼都看透,才知道所謂的名利不過是剎那煙花。名與利,固然可求,但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如果過分追求名利,名利就會成為心頭最大的誘惑,人也因此變得貪婪、虛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一顆純潔的心。

掩卷沉思,生命中除了名與利還剩下些什麼呢?也許,觥籌交錯,燈紅酒綠中,你會發覺你要的不僅僅是恭維、奉承,還需要一種坦然與真誠,只要善於發現,生活中比名利更重要的還很多很多,面對着寧靜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用一顆大智慧者的心,簡單地活着,簡單地思考,並不是為了名利而活,以出世的心情和入世的態度來體認善良、寬容、謙和、淳樸、友愛、和平與寧靜,尋找身體和心的歸宿,讓時光從你的身外從你的心內慢慢地流逝如水,從中領略生命的全部意義。

走出名利場吧,抹去心靈的塵埃,送上一份慰藉,又何嘗不美麗?人一輩子為名忙,為利忙,而沒有一份心靈釋然的快感,到白髮蒼蒼時定會遺憾,何必為名利犧牲生命的原滋原味呢?

遠離塵囂,尋找一份愛的淨土,塵埃已然落定。

  名利場讀後感 篇2

《名利場》講述的是一個機靈乖巧、嘗過貧窮的滋味的漂亮姑娘,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擺脱困境的故事。所以她不擇手段,憑諂媚奉承、甚至走後門,飛上高枝。另一個重要的人物是她的同窗同學、一個富商的女兒。她懦弱温柔,馴順地隨命運播弄。在《名利場》中,兩人此起彼落的遭遇,其中又穿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

作薩克雷富於譏智,善於從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歷史階段,用生動典型的細節方面刻畫主要人物性格。《名利場》着力反映了西方資產階級上層社會人際關係的而虞我詐、爭權奪利、趨炎附勢等醜惡的現象,揭露那種以金錢為本質的社會。作者最後寫道:“啊!虛榮中的虛榮!在這世界上我們又有誰是幸福的呢?我們又有誰如願以償了呢?而就算如此,又有誰滿足了呢?”無疑是對整個社會的反問。

蓓基是薩克雷塑造的19世紀初期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女冒險家的典型。本來她也是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孩子,可名利誘惑了她。於是她變得虛偽、貪婪。她為了達到進入上流社會的目的,她利用自己的友誼、愛情、婚姻,又不惜出賣朋友,出賣丈夫來來達到自己為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的目的。在沒有認清她以前,人們為她的貧窮、孤苦而憐憫她;然後又為她在社會上的富麗而羨慕她、愛她。可在人們認清她之後,她最好的朋友艾米莉婭最後也遠離她,丈夫也不理睬她,兒子不想見她,為一時的華麗與虛偽,她不知道自己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

名與利,固然可求,但那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人如果過分追求名利,名利就會成為心頭最大的誘惑,人也因此變得貪婪、虛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一顆純潔的心。名利場是一個浮華的世界,處處瀰漫着塵埃。它矇蔽了人們的眼睛。人們只顧不斷地藉助一切力量邁進所謂的上流社會,而忽視了真情與友愛。

  名利場讀後感 篇3

《名利場》是英國19世紀小説家薩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平生著作裏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傑作。

故事取材於很熱鬧的19世紀英國中上層社會,這個“鬧哄哄的名利場”。當時的英國,國家強盛,工商業發達,由榨取殖民地或剝削勞工而爆發的富商大賈正主宰着這個社會。然而,封建勢力也很強大,爵位仍是人們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故事中的女主角麗貝卡。夏普小姐就是以法國巴黎的某個公爵家族為榮耀和護身符,併為自己的純正的巴黎口音和語法而沾沾自喜。而名利場上另一位“靠翻筋斗過活”的“塗着兩腮幫子胭脂”的小丑別德。克勞太太也一直幻想着她丈夫的哥哥畢克男爵能念在兄弟的份上將爵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併為此煞費心思。

事實上偌大的一個名利場又有多少人為拉攏和巴結這些“勛爵”、“公爵”、“伯爵”甚至“男爵”之類的達官顯貴而絞盡腦汁,甚至撕下那本就十分難説的臉皮呢?就連英國最有風度的公子自居的喬治。奧斯本上尉也能邀請到貝亞愛格思勛爵一家子赴宴而洋洋自得,雖然花了大把大把的英鎊也是在所不惜。且“喬治的聯隊所隸屬的那一師的將軍請客,他得到了很大的面子,和貝亞愛格思勛爵的女兒的朗茜。鐵色烏特小姐跳舞。”又因“靠着貝亞愛格思勛爵的面子,得到了一張邀請奧斯本上尉夫婦的帖子得意的不得了。

其實,當時的英國中上流社會裏各式各樣的人物們又有幾個人不忙着爭權逐利呢?

名利場》講的是一貧一富兩女孩的故事。兩個女孩都美貌無比、能歌善舞。貧窮的女孩瑞貝卡用美貌和不擇手段進入上流社會。富有的女孩艾米麗亞心地善良為人厚道。瑞貝卡有野心、心機重,所有的女孩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最後瑞貝卡沉迷於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最終被丈夫拋棄,而艾米麗亞卻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無比幸福。

閲讀這本書,可以增進我們對18世紀英國社會的認識,也讓我們看到西方社會的弊病——勢利。這本書中的兩個女主角:艾米麗亞和瑞貝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貝卡城府深、野心大、反應快。艾米麗亞單純可愛,天真友善,對任何人都沒有防備。

這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片段詩瑞貝卡對她孩子的一件事,她對她孩子很兇,孩子問她什麼她也不理,還罵人。有一天,有一位公爵來她家,她的孩子跑出來找她,她沒有兇巴巴的吼孩子,而是温柔的撫摸他。從側面描寫中突出她虛偽、很有心計的特點。

看了這本書我聯想到當今社會的娛樂圈。有一位明星説過:“娛樂圈就是一盆污水,多純潔的人跳進去也會變得骯髒、黑暗。”

在名利場裏每一個人都帶着面具與別人交往。我們所看到的也都不一定是真實的。

《名利場》這本書向我們披露了18世紀的英國人對名利的追求的瘋狂程度。

《名利場》這本書寓意深刻,我很喜歡。

  名利場讀後感 篇4

長篇小説《名利場》是薩克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1810~1820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户等各色人物的醜惡嘴臉和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

這部小説篇幅宏大,場面壯觀,情節複雜,心理刻畫深入,其尖鋭潑辣的諷刺風格更為精彩。《名利場》是薩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裏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傑作,在英國現實主義小説的發展史上開闢了新的天地。

不得不承認,這個故事很現實。名利場裏的人看不清,名利場外的人同樣看不清。所有的人都渴望金錢,地位。一旦你擁有了其中的一樣,其他人都會對你另眼相看。

都賓用一生的愛等到了他心愛的人,他的青春,他的年華獻給了那個名利場中的可憐人。艾米利亞的單純和愛戴給她半生的苦痛。然而結局是好的。作者不忍心讓好人受苦吧,善良的人得到了幸福,在名利場中出入。那些貪婪的,自私的,愚蠢的,驕傲的,不擇手段的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把結局看了幾遍。有點高興,有點傷心。

這不只只是一部小説,這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不光那時的英國,就是今天。誰又不是為名利二字所累呢?其餘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當物質生活問題沒有解決時,又有誰去追求一種純潔的莫須有的理想呢?所以,大學生學習的目的成了工作,工作的目的是有一份可以讓人另眼看待的生活。當然,這沒有錯,我們都是命運手中的一顆棋子。算計着自己的身價,算計着該怎麼樣去抬高自己的身價。無奈啊,人們只會去崇拜,談論那些光鮮的人物,你不去做,會有人去做的。

薩克雷認為:“小説的藝術是表現本質,即儘可能強烈地表達真實的情感。”他的這種理論主張在他的成名作《名利場》中得到了極好的體現。故事發生在19世紀初。在寫出《名利場》以前的十餘年對於薩克雷來説基本上是一個準備階段,在這個期間薩克雷對社會上各式各樣“上等人”的觀察越來越深入細緻,藝術手法也日益成熟。《名利場》便是在這個基礎上完成的現實主義的傑作。《名利場》裏創造了比較豐滿的人物形象,描寫了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並通過人物命運的交織而對生活作了總的評價。

《名利場》通過情節的安排企圖説明“一切都是浮名浮利”,他揭開了資本主義社會五光十色的繁榮外表,讓人們看到它的本質。薩克雷自己説過,他在《名利場》裏要寫“一羣極端愚蠢自私的人,不顧一切地為非作歹而又熱烈追求浮名浮利”,同時,他又説,書中所描寫的“全是死亡、爭吵、金錢和病痛”。《名利場》並沒有嚴密的故事結構,故事的內容基本上是由兩個女主人公利蓓加與愛米麗亞的生活道路串聯起來的。愛米麗亞是一位資產階級小姐,而利蓓加則是個一無所有、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渾水摸魚的女人,通過這兩個主人公的命運,薩克雷描繪出了當時上流社會中形形色色的眾生相。

  名利場讀後感 篇5

最終把薩克雷的《名利場》看完了,超滿足的!雖然這本書在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很亂,可是慢慢看下去就會發現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我覺得這本書有兩個女主角——愛米利亞和利蓓加,這兩個完全不一樣性格的人兒竟有着驚人相似的經歷,都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愛米利亞性格懦弱温和,體貼,對自我的丈夫始終如一,雖然之後再婚也不能否定她對丈夫的忠誠。她小時候也算是一個富家小姐,到她從學校畢業後家裏發生好多不如意的事後才逐步走向貧窮,幸而之後有哥哥喬斯和朋友都賓的幫忙,擺脱了貧窮,過上了體面的生活。而利蓓加的經歷的時間卻和愛米利亞相反,她是一個低賤的人(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小時候飽受鄙視,同樣從學校畢業出來後,得到愛米利亞的幫忙,離開她後,利蓓加在做了畢脱。克勞萊爵士家裏的家庭教師,也不安分,因為她發誓要走進上流社會,併成為那裏的一份子,她的野心太大了!但她確實做到了,嫁給了羅登。克勞萊後,她手上的錢從來不需要擔心,因為她丈夫的名氣,她能夠隨便賒賬;並且,她的機智靈敏和驚人美貌讓她在上流社會中如魚得水,能夠説,她也有一段時間是大放光彩的!可是她的出格行為使她的丈夫生氣,誰想到就是這一次的生氣使她遭到了人生中嚴重的落差,雖説之後她也得到了相當的錢財,因為之後在她重遇喬斯。賽特笠,她用她從前的伎倆騙取他的同情,最終竟得到了他的一部分財產,但不知她是否真的歡樂!

在這本書裏,我最“佩服”的是利蓓加,她的説謊伎倆是如此高深啊,逗得所有人為她辦事,弄得羅登。克勞萊為她如此賣命,為她付出一切,可是她卻好像從來沒有把他看作是自我的丈夫,而是看作一個可憐的僕人,甚至對自我的兒子,她也從不關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羅登在伯伯家做客時,利蓓加為了顯示自我對兒子所謂的愛,吻了小羅登一下,之後小羅登説“媽媽從來沒吻過我”哈哈,這是第一次啊!這讓利蓓加多尷尬。最終她和羅登鬧翻了,我不明白她有沒有悲痛,我覺得痛苦應當是有的,但不知是為了和丈夫鬧翻而痛苦,還是為了以後沒錢用而痛苦就不明白了!

我覺得最苦命的不是愛米利亞,而是都賓少佐。他對愛米利亞的愛可謂是讓人為之驚歎啊!在愛米利亞落魄時,是他在背後默默地資助;在喬治(愛米利亞的丈夫)戰死後,他又默默地幫愛米利亞撫養他們的兒子——小喬傑,只為了愛米利亞有一天能夠理解他的愛,只是愛米利亞一向都執着於對喬治的感情。最終,他覺悟了。對愛米利亞敞開了心扉,既然她不理解,就不再強迫了,放手會更好,他離開了,她又悲痛不捨了!幸虧利蓓加給她看了喬治給自我的私奔信,愛米利亞的心結最終解開了,理解了都賓少佐的愛,真誠地喚他回來,成就了一段姻緣,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吉內;和吉恩太太成了好朋友,並且小喬傑和小羅登也成為好朋友,這真的是完美的結局。

再説説利蓓加吧,畢竟她也是女主角。她在和丈夫鬧翻後,被勒令不能回國,她便在歐洲各國流浪,雖説有羅登的撫養費,日子還過的下去,可是一個女人無依無靠,並且她在每一個地方樹立起來的形象每次都被熟人給破壞了,因為她在英國的名聲實在是太壞了!她在風光時認識的貴人在她落魄時都對她視而不見,這該讓她多難受啊!但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都無法逃避。

人生就是一個名利場,每個人在裏面的命運都是差不多的,沒有人會永遠幸運,也沒有人會永遠落魄,總有那麼一天會小人得志,這個社會就這樣,我們能做什麼呢?只能默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