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2016年員工讀《匠人精神》有感範文彙總

2016年員工讀《匠人精神》有感範文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W 次

導語:《匠人精神》為“秋山木工”代表秋山利輝關於如何培養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書中秋山利輝通過列舉“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闡釋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養的核心:即對一個人品格的重視遠高於對其技術的要求。同時,通過講述自己從進入木工行業,努力自我培養,直到成長為一名行業領袖的人生歷程,秋山利輝現身説法: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若想實現真正的自我,社會若想恢復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勢在必行。

2016年員工讀《匠人精神》有感範文彙總

  《匠人精神》讀後感1:

我願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泰戈爾 《新月集》

匠人精神,首先是一種對職業充滿了喜愛、追求,乃至於執着的精神。所以,秋山先生對一流工匠的自豪和執着,在書中處處可見。例如,“親手打造製造業的超級明星”,”成為一流的匠人“,”無論客人多麼有名,也不會感到畏懼“,”對一名工匠來説,學會自豪的本事是很重要的“。

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不準回家、不準用手機,剃光頭,禁止接受家裏的援助,禁止談戀愛,每天都要大量辛苦的勞動,而且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持續八年。乍聽起來不可思議,仔細想來,若是不能承受這樣的條件而堅持下來,秋山工房培養出來的就一定不是對木藝發自內心熱愛的工匠。

“不瘋魔,不成活”,唯有傾盡心血、情感、精力、時間,才有可能做到極致。程蝶衣把自己當成了虞姬,不光是戲內,就連戲外也時時以虞姬自居。惟其如此,程蝶衣才能被人讚歎,惟其如此,張國榮才能憑藉《霸王別姬》奪得金棕櫚獎。

“一遍又一遍,堅持完成一件事的執着”,正是這份執着,成就一流。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喬布斯 於斯坦福大學

關於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式上做為演講結尾的這句話,有不同的翻譯方式,但若以意譯的方式,或許“不忘初心”才是最合適的翻譯。

“平時不忘反覆練習基本功,不忘初心”。秋山先生在書的最後,特意告誡各行各業的匠人,“想要成為一流的人才,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遍揮灑汗水、一邊鍛鍊積累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我們才看到,秋山先生以44年的經驗沉澱下來的30條法則,卻無一不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全都是父母、祖父母、寺裏的和尚、鄰居的叔叔和阿姨教給小朋友的內容”。從打招呼到自我介紹,從感恩到有責任心,都是細小到不能再細小的細節,卻是為人做事的立足點。

不忘初心,之所以難得,是因為難以堅持,是因為人總會自作聰明的追尋捷徑,而不願意腳踏實地的從基礎做好。

德國管理專家赫爾曼·西蒙教授在《隱形冠軍》一書中,指出德國出口貿易的成功不能簡單地歸功於德國的大公司,而應該歸因於德國眾多的中小公司,特別是那些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中小企業。他稱之為隱形冠軍,而這些企業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到最好,隱形冠軍們認為:真正的競爭優勢就在於有些事情只有他們才做得好。比如:Chupa Chups公司的機器大概80%由自己生產。為什麼一個做糖果的公司,要自己生產機器?他們認為:哪怕你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終端消費產品的製造商,也可以沿着自己的價值鏈往深走一兩步。雖然你付出了代價,但是它能在終端產品價值上給你帶來別人所不具備的獨一無二的價值。而想要做到最好,依靠的是對每一個基礎細節的反覆打磨和多年的沉澱積累。

上善若水

——道德經

《道德經》上講,上善若水。而秋山先生,庶幾可稱之為“上善”。

為什麼説上善若水?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44年時間,秋山工房僅僅從3名員工發展到34人,而培養合格走出秋山工房的優秀匠人卻達到了50多名。秋山先生以培養一流人才為宗旨,而不論這些人才是否為自己服務,恰似水之善利萬物。秋山先生説:“只考慮公司利益,是無法培養出人才的。”我們經常看到的,很多老闆甚至還做不到只考慮公司利益,他們只會考慮個人利益,當公司利益與個人利益衝突的時候甚至可以毫不猶豫的損害公司利益甚至拋棄公司。根據多年來諮詢的經驗看,凡是缺乏大格局、寬心胸的企業家,企業一定做不大、做不強、做不好,大多數徘徊在一些發展中門檻的中小企業,所欠缺的往往就是秋山先生這種善利萬物的精神。

老子認為,善利萬物的表現是“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秋山先生在培養一流匠人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遵循着“善”:

在甄選時,會親自到家中和學員父母溝通,至少要三個小時;

在過程中,看到學員做的不對,會“厚着臉皮”不厭其煩的批評、指導、督促學員改進;

在學員成為一流匠人後,會即使承受着營業額的大幅波動和下滑,也放他們出去創業。

而在三十條守則中,更是充滿了善:

與善人——正確聽懂別人的話、為他人着想的人、愛管閒事的人、懂得感恩的人

言善信——有責任心的人、好好迴應的人、明白自身立場的人

事善能——隨時準備好工具、打掃整理、清掃廁所、注重儀容、熟練使用工具

夫唯不爭,故無尤。正是因為秋山先生的善利萬物,才能得到廣泛的認可,不僅業務拓展到日本皇室、國會,每年招收學員,也都會有數十倍的應聘者來應徵。

秋山先生説,秋山木工要培養的是會好好做事的工匠,就是一心要讓客户滿意,且能讓客户滿意的工匠,而為了成為這樣的工匠,必須具備:客户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的溝通以及專業的能力。而想成為一流的諮詢顧問,這些其實也是必備的條件,謹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

  《匠人精神》讀後感2:

匠人精神即意味着把自己的抱負和技藝施用在一點上,並在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到完美;而在將自身的價值定格到那一點上的時候也代表着我們的行為可以為別人或是周圍帶來一些影響,並樂此不疲地堅持下去。

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新資本主義的文化》(理查德·桑內特)一書中,結合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抱負缺少了關注點,這就意味着我們當中的絕大部分得被動地尋找些表面上的“作為”來充當自我實現;而這將導致另一個關於“分母盲目性”(denominator blindness,《當大腦遇到金錢》,賈森·茨威格)的問題,就像我們買彩票的時候一樣,我們只想到中獎金額是多少多少,卻鮮有對概率的考慮;隨之而來的是我們會將過多地將失敗的因素放在機遇上,始終,我們缺少了對我們這個主體的思考。

為了證明上述邏輯的`存在,我舉一個郎鹹平教授曾説過的一個例子:我們將武侯諸葛亮的空城計(不考慮歷史有無)奉為經典、神話,但我們沒有想過的是,即使是戰爭,我們還是在用賭的方式,還是過多地寄希望與奇蹟,卻不肯用正常的思維、腳踏實地的方式。

同時,匠人精神的缺失使人們都被短期利益驅動,這就又帶來了合作上的困境……

請相信,在一個普遍浮躁的時代,匠人精神是唯一的出路。而同時,匠人精神本身就是一個品牌。

在此,brander設想:我們專注於自己的領域的同時也就意味着我們為抱負的實現找到了一個關注點,由此,我們將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堅持下去,我們將認同更加細化的分工從而更願意與別人合作共贏,我們將從最根本的事情做起以成就自我……

從德國式家族企業來看匠人精神

也許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人是比較保守、不願意冒險的,但這恰恰也意味着他們在骨子裏就遠離機會主義,從而使自己專注於眼前的事情上;這也意味着他們從一開始就在控制風險,從德國的銀行體系等諸多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端倪;這還意味着德國人在專注於自己的本行的同時遵守着社會化分工並盡全力為自己的顧客帶來價值……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這種精益求精看作是自我實現。

而這就是一個誕生世界級品牌的地方。

  《匠人精神》讀後感3:

責任心,是《匠人精神》裏特別提到的。“進入工作場所前,必須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負責任的行為,是指全力以赴投入自己的工作,一旦出現問題,不會逃離或迴避。在工作中出現問題在所難免,出了問題,想辦法解決就是。有人的第一反應是推脱。但真正有責任心的人,會善始善終,直到問題解決。他們不會去計較究竟是誰的問題,而是關注如何把問題解決好。

年前單位來了一個實習生,一位東北的大男孩。那天中午他錄製節目,臨時有事情要先走,而他的搭檔還沒有來。他做完了自己的事情後,在節目文稿上做了標註,寫下了注意事項,條理清晰、明白曉暢,他的搭檔一看就會明白。他的行為讓我感動不已。後來,這個實習生並沒有留下,但我想,他有這樣的責任心,到哪裏都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員工的。

“進入工作場所前,必須成為有時間觀念的人。”在同樣的工作時間裏,做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已經又好又快地完成了,而有的人還在打電話拉家常,等到要交付工作時才手忙腳亂並辯解説自己一直在忙,這就是有沒有時間觀念的差別。珍惜時間的人,會隨時做好投入工作的準備,所以總是能夠遵守時間。總是在意時間的人,一定也是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所以,有的人成長很快,有的人則停滯不前。

一流的匠人,也必定是注重細節的人,每一道流程、每一個環節,都不肯怠慢。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有一次拿着一沓稿子去送審,誰知領導連稿子內容都沒看就扔在一邊,原因是裝訂不整齊。當時我很委屈,但是很多年後,我明白了,那不是苛刻,而是對待事情的一種態度。從那以後,我每寫完一篇稿子都要反反覆覆查看幾遍,確認沒有病句、錯別字,沒有新聞事實失誤,裝訂線整齊劃一,才敢將稿子送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

有人抱怨,自己工作如何辛苦,卻總是得不到肯定和讚賞;而有人似乎看不見辛苦奔波,卻總是能夠得到別人的讚賞,因而憤慨這世界不公平。可是,你是真的全身心投入還是心有旁騖?你所謂的辛苦,是不是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就連普通的文件格式也沒有能夠規範?你有沒有流暢地處理好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並順利地傳遞給下一個流程的同事?

所謂細節,簡單來説就是,按照既定的規則,把一件件具體的小事情做到位。

在我們中國,也有着傳承數千年的工匠精神。我採訪了不少傳統手工藝人。特別讓我感動的是他們是完全自由的社會人,沒有人管束,有的是對自己從事的手工藝的熱愛與尊重。他們執着於每一個微小的細節,追求極致的完美。無論是風箏上一個鈕釦大的哨口、香袋上的一小片繡花、絲毯上的一根絲線、紅木雕刻件上的一個鑿痕,都留下了手工藝人執着專注的烙印。在採訪如皋工藝絲毯傳承人李玉坤老師時,我瞭解到,一張手工絲毯,僅僅是絲線的配色竟多達上千種,純色的絲線原來也不過就十幾種顏色,經過工人師傅各種不同的組合搭配、幻化出上千種不同的色彩,這才使得絲毯的色彩如此豐富。如此繁複的手工,若沒有一顆專注的心,是不能完成的。

《電影一代宗師》裏有句話:“功夫是什麼?就是時間。”真正的成功,是從最不起眼、最基本的開始反覆練習,才能打好最堅實的基礎。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這才是一流的“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