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4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快來參考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1

教師育人終日疲憊,學生告狀回回都對;

工資不高還要交税,從早到晚比牛還累;

一日三餐時間不對,一時一刻不敢離位;

下班不休還要開會,迎接檢查讓人崩潰;

天天學習不懂社會,晉升職稱回回被退;

拋家舍業愧對長輩,囊中羞澀見人慚愧;

百姓還説我們受賄,青春年華如此狼狽。

作為一位在教學一線奮戰着的老師,這首打油詩真的引起了我的共鳴,非常理解當今教師的辛苦。

但問題是:如此的忙碌是否都有意義和必要?難道就真的不能過一種輕鬆完整的幸福教育生活嗎?

苦苦尋覓着,不經意間從噹噹網新書目錄中看到《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立即引起了我的興趣,收藏,下單,訂購,貨到,付款,終於,一本正式的圖書握於手中,封面如此簡潔省事,上白下黃,中間書名,左上角兩行小字:通俗使用的全國中小學一線教師培訓用書 ,生動智慧的教師案頭必備的實戰指導手冊。作者常作印是一位全國優秀語文教師,省名師,“教改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本土教育變革的領跑者。”的確是一位實力派!

苦幹不如巧幹,“偷懶”是個好習慣。《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的精髓在於使你變成一位“懶教師”。全書以宏大的視角、新穎的觀點、典型的案例,總結了一系列可供老師們學習借鑑的“偷懶”通則和方法。這些智慧的“懶”方法,可以使你的工作更加輕鬆自如、事半功倍。在仔細閲讀和認真實踐中,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優秀的“懶”教師。這不僅是一本寫給一線教師的書,對於任何需要充電學習、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質量的人來説,它都大有裨益。

就拿自己先開刀:一週要上一個年級九個班的正常教學,周課時18節,(最多時達24節),還要帶2節課外興趣小組,還要寫教案,教後記,教學博客,每週一次集體説課,每週要聽課,還要組織本學科有學生參與的活動,有時要承擔公開課(或校級或市級或省級,那備課量自然層層遞進),再加上學校開會,上級要檢查衞生諸如此類,在莫種程度上可以説是忙的“焦頭爛額”,累的“身心憔悴”:身累、心累、腦累。還有,每次考試結束,核算教績卻發現不盡人意,又難免發牢騷:我每天起早貪黑忙工作,課我上的最多,為什麼教學成績不理想呢?付出與收穫為什麼不成正比,這是為什麼呢?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忙得忘記為我們身上的從容、優雅、淡定的品質保鮮。雖然我們每天像驢拉磨一樣忙忙碌碌,卻始終是在原地打轉,每天“濤聲依舊”的重複着“昨天的故事”,這是當今許多教師的生活寫照,也是有點近乎殘酷的社會現實。我們許多老師的確陷入一個不能自拔的怪圈。因為忙碌導致付出太多,一旦領導不賞識自己,同事不同情自己,學生不理解自己,有人便會產生怨恨心理,抱怨領導有眼無珠,抱怨同事沒有心肝,抱怨學生不知感恩……這樣的生活一天天重複,兢兢業業地苦幹,最終卻碌碌無為,等到年華老去,才會感到自己一生過得並不精彩。

忙者,心亡也。太忙則心死。教師本來應當是人類中最具思考力的羣體之一,但現在教育的哀傷正在於,教育傳播的主體——教師,嚴重缺失思考的習慣和獨立思索的精神。我們常常太忙,在不停的忙碌中忘記了一天天忙碌的理由。其實,工作做得好不好,是要看它的結果,而不是看你有多忙。

其實,區別優秀的教師和平庸的教師,不在於教師是否天天忙碌,而在於你是否學會“偷懶”。把事兒做在點子上,把精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盲目的勤奮上。悶頭做事,只做不想,會使你迷失了方向,工作毫無頭緒,生活 雜亂無章,結果是越忙越亂,越亂越忙,不知不覺浪費掉寶貴的生命。

事事躬親,未必是一件好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一位教授曾説:“名師”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會偷懶,會裝傻,會踢球。初看這些見解,有些疑惑,但細細一想,這種説法又不無道理,特別是 “會偷懶”,的確是我們老師應該學會的一門教學藝術。

許多事實證明:天道有時未必酬勤。相反,一些看起來並不勤奮的人,卻比別人更成功。苦幹不如巧幹,做事要學會“偷懶”。

想想自己的教學實況:所教班多,班裏人多,作業批改就是一個老大難。如果我每個班每本作業都要一一批改,恐怕我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要埋頭於改作業的機械勞動之中,換言之,就沒有時間去進行創新性地備課,潛心反思,用心撰寫博文等有價值的教學活動,但,作業又不能不佈置,學生寫了又不能不批改?如此尖鋭的`矛盾該如何解決?學做個偷懶的老師,其實是要用教育智慧來解決很現實的教學問題。利用所教班級多的優勢,可以進行“推磨批改”,一班的作業請二班的學生每人一本批改,老師要講解標準答案,講明批改要求,一方面,學生通過他人的作業看到了真實的作業情況,從問題中,錯誤中引起本人的重視,另一方面,督促自己今後的作業要書寫工整,提高質量,便於他人的批改,更重要的是大舉減輕了批改作業的工作量,一舉三得!

總之,只有從忙忙碌碌中解脱出來,你才會有時間去思考未來,才有閒暇提高生活的品質,享受人生的快樂,活得才更有意義。善於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不急躁,不匆忙,不莽撞,從容不迫,樂在工作,輕鬆生活。

當然,懶不是傻懶,如果你想少幹,就要想出懶的方法。要懶出風格,懶出智慧,懶出境界。其實,“懶”從某種角度來説,他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力。學做一個會“偷懶”的聰明教師,並不是倡議我們做一個無責任心、凡事馬虎、投機取巧、棄學生不管的教師。聰明地“偷懶”是讓我們信任學生的自然學習能力與創造力,想盡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給學生展示才華的空間與舞台,讓學生在參與、投入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教師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羣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個“懶”教師,會在課堂上拋出問題,等待學生的思考與解答,這樣教師不用講得那樣辛苦,學生體會卻會更深刻;一個“懶”教師,組織活動時會甘願退居幕後,放手讓學生“折騰”,教師間或充當“軍師”或“裁判”的角色,學生的智慧、個性、創造力被激發……反之,如果一個教師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勞,結果不僅自己疲於奔命,學生也會在長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學會了被動地接受與等待。

優秀的人都是會偷懶的人。“偷懶”是一種高超的技能,是一種至高的境界,是一種絕妙的藝術。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陸世儀説過:“善師者學逸而功倍,不善師者學勞而功半。” 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你不快樂,不是工作的錯。其實,“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內在動力。

“新的學期即將開始,親愛的老師們,準備好去做一個會偷懶的老師了嗎?

看看這本《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吧,從中偷得 “偷懶”的技術和藝術,“偷懶”是個好習慣。養成這個習慣,你將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偷懶”是科學,是藝術,是智慧;“偷懶”是給學生施展才華機會的靈丹;“偷懶”是給教師創造休閒、放鬆心靈、擺脱倦怠、提高生命與教育質量的妙藥。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本領,走向“偷懶”的至高境界——“穩坐中軍帳,笑看風雲起”。

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讀後感2

《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通過點評一個個教育案例,讓我思考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除了有愛心還要有智慧。在愛與學生成長間有一架橋樑叫“智慧”,看了整本書後,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做一名老師,要善於思考

“要做一個善於用心的老師。”——這是我讀後感觸最深的一點!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不容易。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緻,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着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於一個教師太重要了,由於教師面對的是學生。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所以,思維定勢的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澱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着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着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老師説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二、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

“熱愛學生”是我們的師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愛,但光僅僅有愛是不夠的,也就是説教育有愛,但是不等於愛,我們不能過分的迷信“師愛”,不能要求師愛完成本不屬於它的任務,就好像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光用愛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樣。例如,書中提到的一位老師對學生不寫作業,每天叫過來寫,不批評,學生寫得較好,但還就是慢。像這樣的例子,這個孩子看來屬於“蝸牛族”。如果這位老師具備關於蝸牛族的教育專業知識(蝸牛族的多種成因及治療方法),他就不會迷信關心和愛了。醫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會檢討自己對病人愛得不夠,他一定會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這正是教師 應該着重學習的科學態度。

讀了《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後,結合自己的學生,知道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當一位教師缺乏教育專業知識,而又不得不面對眼前的教育問題的時候,他用什麼武器來迎戰?除了手中的權利之外,就只有愛了。權利是硬兵器,愛是軟兵器。他手中沒有別的武器了。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那些神話師愛、高唱師愛頌歌的老師是可以原諒的,他們沒有想害人。師愛是絕對不可否定的,沒有愛,教育就失去了根基。現在的問題是許多人把愛説得太神了,師愛承受不了如此重擔,該減負了。“愛”與科學並非水火不容。愛是一種情感,情感完全可以從科學角度加以研究和處理。聽説“愛”很神奇,我們就去“愛”;又聽説“賞識”管事,我們就做作地“賞識”學生;我們的同事又常常説“不能給學生好臉”,我們就每天繃着臉給學生看……然而,我們只是“學”,最終有沒有形成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我們所謂“愛心教育”常常庸俗化了,不理智,沒有什麼科學思維方式。我們如果自身沒有科學的思維方式,或者把科學的思維方式僅僅侷限於教學及業務工作,那麼,我們對學生無論怎樣愛,你在其中也很難找到科學的影子,教育他們又怎能得法,有效?

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他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託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綜觀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説教”,迷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老師認為“嘴利用率過高了”,頭腦就會嚴重開工不足。的確,從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想想以前的學生,一番有理有據的説辭,可以使之感動莫名,一些發自肺腑的關懷,會讓我們銘刻於心。然而“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缺少感動能力,越來越缺少對世道艱辛的體驗,對老師的説教,他們甚至會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別人的方法可信,但那僅僅只適應於他們的學生。很多事還得要我們摸索着去做,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試着探索更適合教育我們學生的方法。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儘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