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3篇大綱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W 次

導語: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創作的《昆蟲記》聞名已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3篇

  昆蟲記讀後感【1】

讀完《昆蟲記》,我不得不佩服法布爾:科學、自然向來都是嚴謹、枯燥的,但法布爾竟將它們寫的如散文一般,文筆優美,令我愛不釋手,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難怪法布爾被推薦為諾貝爾文學獎侯選人啊!

讀着《昆蟲記》,我不禁疑惑:這還是我討厭的,不斷囂張鳴叫、醜陋的昆蟲嗎?我感覺他筆下的昆蟲並不是那麼討厭甚至還有幾分可愛,昆蟲們似乎都是他的寵物,語言之生動詼諧,讓我身臨其境。我必須要重新面對這些我原來厭惡的小生靈們,他們的生活也教給我們許多道理,他們也是人類之師:螞蟻的辛勤勞作告訴了我們要團結一致;石蠶幼蟲的小鞘告訴我們要善於利用身邊的一切來保護自己。。。。。。

法布爾出生於一個窮苦的家庭,本來連飯都吃不飽,父母都不喜歡昆蟲,也反對他研究這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在這樣的環境下,法布爾依舊樂此不疲的觀察着他的小寶貝們。究竟是什麼,讓法布爾為這些小蟲子奉獻了他的一生一世,嘔心瀝血的觀察、寫作呢?我讀完《昆蟲記》和作者簡介終於找到,是法布爾對昆蟲的興趣,使得他對昆蟲十分痴迷,也正是興趣,使得他成為一代昆蟲學家。

我們也應該向法布爾一樣,多多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我們才會樂此不疲地研究,對學習充滿了動力,效率也會提高很多。也只有興趣,才能使我們獲得啟發和激勵,百折不回的頑強奮鬥精神。你去喜歡它,你才會去做好它!從法布爾身上,我們發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昆蟲記讀後感【2】

《昆蟲記》採用有趣的語言和比喻的手法講述了小昆蟲的趣味生活,讓我感受到了蜜蜂的勤勞、蟬的辛苦和雌性蟋蟀的殘忍。

年幼時看昆蟲記,只是知道了一些小知識。比如:蟬要在地下沉睡4年呀,雌蟋蟀會把自己的丈夫咬死啊等等。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覺得自己的知識都可以和法布爾比了。

長大了再重新翻閲《昆蟲記》,才會感覺到這本著作裏融化着法布爾的汗水。每一篇文章裏都包含着他30年的成果,看着描寫馬蜂的文章,我的腦海裏彷彿浮現了帶着面罩的法布爾。

法布爾在91歲的時候去世了,他的一生總共寫了10卷《昆蟲記》。裏面説了可愛的小昆蟲們的趣味生活,幫助我們瞭解昆蟲的習性,為我們探索昆蟲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昆蟲記讀後感【3】

兒子的寒假作業有一個親子閲讀,內容是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然後寫出讀後感,學校給列的數目中有《昆蟲記》,我和兒子商量好讀這本書,我對《昆蟲記》的瞭解還是停留在中學學的課文《蟬》,等到了書店買《昆蟲記》時非常驚訝,居然有十大冊。

考慮到閲讀量我給孩子買了一本少兒班的《昆蟲記》,其中講了幾個昆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作者娓娓道來的散文寫法把我帶入了一個個蟲子的世界,在瞭解了一些昆蟲的精妙世界的同時對作者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是什麼原因能讓作者對蟲子們洋洋灑灑寫出這麼多字?

在網上看了很多關於《昆蟲記》作者法發佈的資料,對作者敬意油然而生。

法布爾,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他出生貧農家庭,自幼喜歡動植物,尤其是昆蟲,他沒有上過正規的大學,主要靠自學成材。他刻苦研究昆蟲,到了晚年更到了着迷的程度。他將觀察和研究得住的陸續寫成《昆蟲記》(10卷)向人們介紹了400多種昆蟲動物的生活習性”

《昆蟲記》的譯者王光寫的序中寫到:

折磨法布爾一生的有兩大困擾,一是“偏見”,二是“貧窮”。法布爾勤奮刻苦,鋭意進取,從農民後代變成一位中學教師;此後業餘自學,花十二年時間,先後取得業士、雙學士和博士學位;中學教書二十餘年他兢兢業業,同時業餘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非常出色的論文。他幾乎是在犧牲一切。一定要艱難地進行旨在探索“本能”問題的昆蟲心理學研究。

法布爾把未知世界比作處於黑暗之中的無限廣闊的拼磚畫面,把科學工作者比作手捉提燈照看這畫面的探索者;他認為自己就是這探索者,一步一步地移動,一小塊一小塊地照亮方磚,使已知構圖的面積逐漸增大。黑暗當中,照清未知事物的面目便是揭示了真相,看出事物的規律也就把握了真理。一點兒不假,法布爾為之獻身的,正是這種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偉大事業。如果説,解決“昆蟲本能的性質”這一命題是在探索一條真理,那末可以説,法布爾為認識這真理而一生都在揭示真相。為認識真理而揭示真相,這成了法布爾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勞動,他為此感到幸福與安慰。他將一切品質和才華彙集在這種精神之下,為人類做出自己獨特的`奉獻。不必為他的去世惋惜,《昆蟲記》中凝結着他的一切。

法布爾在曾經提出一個問題:“只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

為何吃苦的問題,他已經用自己的九十二個春秋做出了回答:

迎着“偏見”,伴着“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就是為了那個“真”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可謂“求真”。求真,這就是“法布爾精神”。

讀一本好書就好似和作者有了很深的交情,這就是“神交”吧。讀每一個故事就好象跟着法布爾在走入這個昆蟲的世界。好像自己也成了蟲子。

親子閲讀非常好,讓大人和孩子有了溝通的話題,我和女兒在説裏面的故事時很多都是我們共同感興趣的,《黑肚皮塔藍圖拉毒蜘蛛》一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毒蜘蛛的狡猾和法布爾的聰明,法布爾用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把毒蜘蛛引誘了出來,這點也是女兒印象最深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現在人們更過意識到了要保護我們的地球,要愛護環境,如何教育孩子們?簡單的説教沒有多大作用,讓孩子們多讀讀《昆蟲記》這樣的書,孩子們瞭解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也就理解了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環境的改變和變遷對動物都是一種災難,幾年前在城市周圍還到處能抓到知了,現在只能聽到寥寥的叫聲了,也許再過幾年這種知了小提琴曲就銷聲匿跡了。如果我們不去愛護我們的環境那法布爾即使活着也寫不成《昆蟲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