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7W 次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謊的女孩》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1

對於説謊,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在作死,因為“紙包不住火”,真相總有大白於天下的時候,謊言遲早讓人識破。但是老舍先生説過:“巧説謊的有最大的幸福,因為會説謊就是智慧。”這句話放在這本書這個故事裏,放在女主角朱爾身上,是再恰當不過。這個女孩不僅謊話連篇,更是通過謊言完成了一次華麗的大翻身,讓自己從底層的貧民變成坐擁千萬財產的人,更重要的是,她讓一切罪責成功地過渡到另一個人身上,自己依然是“清清白白”的無辜女孩。

這本書最開始吸引我的是簡介和題材,懸疑式的故事,解析兩個作為孤兒被不同家庭領養的女孩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故事的發展則怕讓原本既定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故事中,更有一些當下讓人思考的社會現象:叛逆、厭學、同性戀、輕浮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當下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青年人,這些問題也是作者想通過故事引起人們重視的關鍵。

從翻來這本書閲讀第一章開始,這本書就沒讓人失望過。富有創意的寫作方式,用倒敍的寫法,把故事分割成19個獨立的具體場景小故事,而它們又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以時間為節點的倒敍的寫法,就好像偵探通過結果的蛛絲馬跡一步步還原本來事實的過程,這一個場景中的現象總有一些讓人覺得奇怪的地方,當倒退到下一個場景時,頓時豁然開朗,立刻感歎“原來如此”,同時又設下新的疑點,吸引人從下一個場景中找出答案。作者的寫作手法相當老練,總能吊起讀者的胃口,抓住讀者的閲讀心理,即使是倒敍,也是行雲如水,甚至當你按着章節正序閲讀時,這種節奏感依然存在。

回到故事中來,兩個女孩同樣是被人領養的孤兒,一個生活優渥,有可以任意揮霍的金錢,隨時能來一趟説走就走的旅行。但是,這樣的伊莫金對人毫無防範,容易相信別人,也缺少真摯的情感,不過是想要刺激、尋找不一樣的生活。另一個命運多舛的女孩朱爾,一心想要逃離被領養的家庭,姨媽雖然訓練她擁有一定的技能,但生活拮据、內心孤獨的她也想要改變,過不一樣的生活。伊莫金的逃離是休學後前往度假勝地,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

而朱爾的逃離是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可能帶來改變的機會,用謊言的智慧重塑自己,擺脱過往的陰暗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朱爾表現出了她不凡的能力,精準利用每個人的心理,讓人先是同情她,繼而信任她,何況她給擁有超強的記憶力,能抓住每一個有用的信息。一開始,朱爾只是想通過別人的同情讓自己得到一個賺錢的機會,能生存下來。慢慢地,當第一個謊言説出時,她就已經活在了自己虛構出來的世界裏,將謊言當成是另一種技能,以此獲得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從伊莫金的養母讓她去幫忙尋找小伊時,朱爾的舞台開始了,她永遠是想要得到更多。當她找到小伊後,她得到了舒適的生活、小伊贈送的衣服首飾,進入了上層生活圈後,與小伊的相處中,她想要得到小伊的感情迴應。這些已經偏離了小伊養母找她幫忙的初衷,但朱爾用謊言矇混過關,她始終只為自己而活。

朱爾一直是理智的、冷靜的,唯一的衝動就是當小伊厭倦與她在一起的平淡相處、想要回歸被人擁戴的生活後,朱爾殺了她。這次衝動,是朱爾唯一的一次因情感而失控。當然,朱爾做了補救措施,她得保證自己的安全。也是從那時候起,朱爾開始了她充滿謊言和算計的生活。她讓“朱爾”消失,反而用“伊莫金”的身份生活。直到下一個危機出現,她倆的共同朋友布魯克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朱爾又一次選擇了殺人,就像有了第一次的謊言後面的自然而然,殺人這件事對朱爾來説也不再恐懼,反而能策劃周詳,讓自己完美脱身。就這樣,朱爾一次次剷除對自己有威脅的人,一次次通過謊言讓自己成功過關。

這是一個女孩被激發出來的野心,她的野心有多大,她的能力就有多強。這也是一個女孩的極端思想,在情感和自我保護中,她選擇做一個無情的機器人,如果殺人能自保,手下毫不留情。

從這個故事中,讓人思考的是作為青年人的野心和情感,當金錢物質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時,相對的',情感就越來越成為無用的。這種帶着扭曲的價值觀,越來越侵佔着大多數人的心理。而我們,也越來越分不清事實的真假,我們所知道的,不過是通過現象證據表露出來的“事實”。當有一個人利用足夠的資源和謊言虛構“事實”時,我們是無法察覺的。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2

這本書最開始吸引我的題材的選擇,兩個孤兒,兩個家庭,兩個不同的命運和人生結局,收到這本書後,快速瀏覽了下,感覺小説的寫作格式也很特別,通過19個章節的描寫感覺在講述19個故事,最重要的是通過章節倒敍來一步步還原小説真相,勾起了讀者強烈的閲讀慾望,這種寫作手法很新穎,最後一章又與第一章完美銜接。

小説的真正主人公朱爾的內心充滿了嫉妒、虛偽、欺騙,貌似這些已成為她生活裏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無論是對親人、朋友、戀人還是陌生人來説,朱爾已經習慣了這些醜惡的東西,雖然她曾經猶豫過掙扎過,但是她最終還是無法改變這些,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這樣的朱爾,另我好奇心爆棚,極力的想從書中找到答案。

朱爾被那個所謂的並不富裕的家庭所領養,這個家庭的女主人正是她的姨媽,姨媽對她的漠不關心以及那種無所謂的態度讓朱爾的成長過程歷經曲折,早早輟學的她為了生存而必須找到一份工作,但是這對於沒有任何資歷和經驗的她來説比登天還難,偶然的一次機會她做了一次宴會的服務員,在這裏她遇到了同學伊莫金的養母帕蒂,兩位孤兒命運從此展開了激烈的對比。

年幼的伊莫金因為母親的離世被一對無法生育但是生活條件很好的帕蒂夫婦收養,隨着伊莫金的慢慢長大,她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孤兒,同時,她也開始刻意去閲讀那些跟孤兒有關的書籍,並善於分析書中的人物,並用他們跟自己對比。

小伊因為叛逆而離家出去,帕蒂無意中讓朱爾當起偵探默默地跟蹤小伊,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帕蒂所能預料的,善良的她低估了朱爾。朱爾並不滿足簡單的跟蹤調查,她與小伊做起了朋友,她嫉妒同為孤兒的小伊所擁有的一切,小伊不需要為了生存和生活不停的奔波和掙扎,但是朱爾卻需要。小伊在哪裏都會成為人羣的焦點,更重要的是成長環境給她帶來的金錢、熱情、獨立、自信、開放是朱爾無法與之相比的。朱爾希望小伊永遠真情實意的對待自己,更需要得到小伊熱情的反應,但是令她失望了,雖然都是孤兒,但由於成長環境的不同,小伊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凡是隻要不隨她的心願就會生悶氣,這是她的缺點。總之任何人都不可以對她説不。由於小伊的冷漠,他們過去幾天中的快樂似乎從朱爾的身邊消失的無影無蹤,在他們一起出遊返程時的平靜海面上,經過一段激烈的爭吵後,朱爾終於爆發了,小伊被她殘忍的殺害了,她的內心瞬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同時朱爾也殺害了小伊的朋友布魯克,正是因為通過簡單的交流佈魯克對朱爾起了疑心,她無意間知道朱爾讓房東老太太叫她伊莫金,通過簡單的短信交流後,朱爾開始對布魯克的懷疑產生殺意。

小伊死後,朱爾把小伊的所有東西包括財產全部以小伊的口吻贈送給了自己,她的內心並沒有覺得不安,與之相反的是把小伊的錢無憂無慮的揮霍着,買着那些自己曾經而從不敢想象的東西。

因為嫉妒,兩個鮮活的生命在她的手上落幕了。人性的貪婪和險惡在書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3

自從有了人,就有了謊言、慾望和妒忌。

英國一家公司曾進行過一項調查表明,人一生中平均會説謊8.8萬次,按壽命60年來算,8.8萬次意味着每人每天説謊逾4次,一年能説1460個謊。在人們常説的謊言中,“沒事,我很好”是最容易脱口而出的。有些善意的謊言大多數人也很熟悉,例如,對很久不見的人説“很高興再見到你”等等。調查報告還發現,一些謊言可能是出於有用的目的。這樣的謊言或許不會長久,但為了維持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它或許是最值得的。

神經科學家薩姆·哈里斯在20xx年的著作《論説謊》中寫道,“善意的小謊話往往會引出惡意的大謊話,很可能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變得和大多數人一樣,不假思索就能隱瞞真相,甚至徑直撒謊。一切形式的謊言,包括為了照顧對方的情感而編出的善意謊言,都與糟糕的人際關係有關”。

這句解讀倒很適合E.洛克哈特新出的小説《説謊的女孩》。小説的女主人公朱爾,從小父母雙亡,得不到養父母疼愛,家庭成員關係十分疏遠,只能靠謊言來維持自己的自尊。當她遇到同樣被收養的女孩伊莫金,兩人成為好友,但故事的最後,朱爾卻狠心殺死了伊莫金。朱爾用謊言和偽裝,過上了伊莫金的人生。不僅是謊言,慾望也是如此,伴隨着人類清醒的每一天。慾望本無善惡之分,它是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本能。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與存在。簡單的來説就是,愛與不滿足。

《聖經》也曾對慾望展開論述,“你們得不着,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着,是因為你們妄求。人的罪是從自己的私慾而生,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和伊莫金成為朋友的朱爾,想更進一步與伊莫金做彼此的唯一,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妄求。朱爾對伊莫金的加害,也源於她潛意識裏的妒忌。香港中文大學吳寶沛在一篇名為《妒忌:一種帶有敵意的社會情緒》的論文中,把妒忌總結為:社會比較中,個體因為意識到、別人擁有自己試圖擁有但卻缺乏的東西時、體驗到的一種令人不快的感受,表現為自卑、敵意和怨恨的一種混合情緒。

該文總結了妒忌的四個相關因素,放在朱爾身上,同樣適用:

一、相似性。被妒忌者跟自己越相似,人們體驗到的妒忌越強烈。朱爾和伊莫金同樣都是被收養的女孩,兩人的經歷卻大不相同。一個是家庭關係和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女孩伊莫金,身邊追求者眾多;另一個是窮家女孩朱爾,家庭成員關係十分疏遠,收養父母不愛她,一直靠着謊言來維持自己平日裏的自尊。

二、自我相關,即比較領域對個體來説的密切和重要程度。因為一次意外的巧合,朱爾和伊莫金成為了好朋友。隨着她們越來越深入的瞭解和接觸,朱爾對伊莫金的感情也有了微妙的變化。

三、控制感,即自己能夠獲得對方享有優勢的可能。在朱爾眼中,其可能性幾乎為0。她也曾嘗試過,但被伊莫金拒絕。

四、不公平感。通常認為他人具有的優勢是不公平的被試會萌生更多的妒忌。同樣是父母雙亡的孤兒,因為收養家庭的不同,得到的一切都不相同。一切朱爾想要的東西,伊莫金觸手可得,伊莫金有着朱爾渴望卻得不到的人生。

朋友的友誼,父母的疼愛,陌生人的慈悲,這世間所有的美好,在故事開始時,都與朱爾有關。讓人難過的是,她曾放棄做一個好女孩的選擇,謊言與偽裝始終是她的保護色。從此,幾座城的兜兜轉轉,一個人的躲躲藏藏。世間種種,終究成空。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4

或許是近來聽過《名利場》這一故事的緣故,在尚未翻開這本書之前,甚至就對這本書的內容展開了遐想,富家女千金伊伊莫金抑或是貧家女朱爾的人物性格會否遵從《名利場》中兩位女主的性格;這個貧家女説謊的背後原因到底是虛榮還是源自內心的自卑;等待着不顧一切偽造好友身份的朱爾的結局又會怎樣…

當然,閲讀是一件充滿驚喜的事情,尤其是去探索一部未知的小説,當我理所當然的認為,故事中的富家女千金伊莫金會是一個如同《名利場》中艾米莉亞般善良温婉的女子時,現實恰給了我重重一擊,生活的優渥並沒有使得同樣身為孤女的伊莫金成為一個真正知足感恩的女孩子,相反她更像是一個被寵壞的富家千金,任性驕矜,甚至是熟練地掌握着人際交往中的各種技巧。

當然,這一切也被身為她好友的朱爾一一看在眼裏。之所以能夠和伊莫金成為朋友,竟只是憑藉着與伊莫金同為孤兒的身份的原因。只是即便如此,兩個人依舊有着天壤之別:一方面是富家女伊莫金的家庭關係和睦,飽受養父母以及朋友寵愛,另一方面恰是貧家女的家庭成員關係疏遠缺乏養父母關愛,只能依靠説謊來維持尊嚴。仔細想來,卻也是無比的心疼朱爾。即便是遇見喜歡的人,竟也沒有勇氣説出自己的名字來,而是冒用了伊莫金的名字去和保羅交往,這大抵上是源自於內心的自卑,然後又外化為虛榮。

莫名淚目,不禁有點心疼這個靠謊言來偽裝自我的女孩兒,或者説改變朱爾人生軌跡的恰恰也是她的好友伊莫金。倘若是遇見並非是相同身份不同境遇的伊莫金,或許悲劇並不會發生,某種心理層面的失衡也就不會出現,朱爾也就不必要活在伊莫金的陰影之下甚至説是失掉自己的名字。

命運總歸會有所不同,即使是身份尤為相似的兩個人也會截然不同。就像同樣是孤兒出身的朱爾和伊莫金,敏感纖細如朱爾用謊言包裹自己維持尊嚴,而伊莫金即使對待諸多的寵愛卻顯得麻木。朱爾又是如此地依賴着伊莫金,卻無奈於,隨着與伊莫金接觸的增多,卻對這個女孩漸漸生髮出生疏感和陌生感……當然這也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故事的尾聲,朱爾也竟然作為伊莫金的身份被通緝,這在讓人匪夷所思的同時又不免使人感到意味深長。大抵結局中的朱爾,還是失去了自我,終究活在了伊莫金的陰影之下。

  《説謊的女孩》讀後感5

她有武器,但沒有會破碎的心。

按照正常的閲讀習慣,從頭往後看這本書,倒敍式的寫作手法用於這樣帶着懸疑色彩的小説看起來是十分過癮的,通過對時間不斷追溯,我們先看到朱爾的一個個天衣無縫的謊言,又一點點看到真相的模樣,漸漸對她,對伊莫金,對她們的友誼都有了徹底而全面的認識。其實看完之後我發現,雖然作者已經打亂了文章順序,但是按照每章的數字,來回翻着看,故事又是一個正序的過程,而用這種正序的過程回看這本書,又會對朱爾一步步走進深淵的過程有一個更清晰的理解。

對於朱爾而言,伊莫金曾經是在窘境之中解救她的英雄,同是被收養的孤兒身份使她們惺惺相惜,她們也親密無間地一起度過了一段時光,但兩個人家庭背景的差異註定使她們沒有繼續維持下去友誼的客觀空間。而當她肩負着間諜一般的任務又再次出現在伊莫金的朋友圈子時,兩個人的性格和心理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伊莫金無憂無慮地在富足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她的養父母一直對她視若己出,她開朗活潑,大方熱情,也有着富家女會有的所有壞毛病,她永遠都可以任性,無憂無慮肆意妄為,並且沒有人會對她説不。而天生敏感聰慧的朱爾,成長了為一個謊話脱口而出並且還能滴水不漏的百變女郎。她感知到了伊莫金對她真心真意的好,伊莫金也向她傾訴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祕密,在其他人看來,她們倆好得就像一個人。可小伊那種沒心沒肺的人生態度在極度需要關注的朱爾那裏是十分刺眼的,朱爾感受到的是冷漠,是真心被辜負的背叛感。所以當她們一起踏上那艘遊船的時候,就註定有一場爭吵,而對於有暴力行為歷史的朱爾而言,伊莫金説出的每一句惡毒的話都激發了她內心裏最深處的憤怒。慘劇就那樣發生了。

大概天真的伊莫金從未想過,她對朱爾的那些好被朱爾如此看重,她説出去的每一句話,朱爾都深深地記着並且放進了心裏。她沒有什麼錯,她是真心對待朱爾,只是她的個性本質對於敏感多疑的朱爾來説是太大的刺激。而我們的主角朱爾,也許是內心一直以來無依無靠的感受使她不併不想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況,當伊莫金成為她的依賴,又讓她失望,她就徹底的進入了深淵,失手殺了小伊。至於之後做出的種種事情,對她來説都順理成章了。

伊莫金死後,朱爾已經無法再面對自己的身份了,一個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朱爾,一個一無所有、無家可歸的朱爾,她再也不可能做回她自己了。也許在心底裏她也從未喜歡過自己。她學着小伊的打扮,買小伊喜歡的書,住在小伊會選擇的高級酒店裏,可她終究還是不可能成為小伊。當女偵探戳穿她偽裝的身份,要結束她的輕鬆生活時,她又是一次成功的攻擊從而逃脱了出來,丟下了所有為成為小伊所做的努力,再次上路,她可以變成任何人,她有武器,但沒有會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