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身邊的科學作文(集合15篇)

身邊的科學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身邊的科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身邊的科學作文(集合15篇)

身邊的科學作文1

今天是週末,我們一家人都來到姥姥家玩。姥姥家在農村,周圍種了很多的果樹,有桃樹、梨樹、柿子樹等等,我最喜歡的是桃樹。這個季節也是桃子成熟的季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到姥姥家摘桃子。

大家帶上揹簍,表哥爬到樹上,開始挑大個的桃子摘起來,不一會,揹簍就裝滿了,大家十分高興的回去,準備享用新鮮的桃子。洗乾淨後,看着紅紅的桃子特別有食慾,我挑了一個大的,迫不及待的放進嘴巴里,水分特別足,但是感覺怎麼沒有往年的桃子甜呢?我不解的問了問姥姥,姥姥嚐了一口説到:“是沒有去年的甜,今年的雨水太多了,桃子都不甜了。”聽完姥姥的話,我就更加疑惑了:雨水多和桃子不甜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表哥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對我説:“等你吃完了,我告訴你它們之間的聯繫。”為了早點得到答案,我趕緊吃起來。

表哥帶我來到書架前,找出一本課外書對我説到:“這其實是一種科學現象,桃子裏除了水分以外,主要就是糖分了。光照充足,葉子就能通過陽光製造出很多糖分,多餘的貯藏在桃子裏。如果在桃子的生長過程中,雨水多的話,桃樹得不到足夠的.陽光,葉子造不出更多的糖分,桃子就不甜了。”原來是這樣,聽完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我的身邊還存在這樣有趣的科學現象,看來我以後也要多讀點書,去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科學小知識。

身邊的科學作文2

這節課鈴聲剛響起,張老師就給我們一個自以為很容易的事情——扯書。

“切......”大家異口同聲地説出了一個字。同學們都在嘰嘰喳喳地討論着:“這個問題三歲小孩都會。”“是啊!”光説不練算什麼,馬上就有一個胖乎乎的男同學嬉皮笑臉地來挑戰了,他雙手放在兩本書上,先開玩笑地扯一扯,他以為書馬上就要臣服了,結果竟然出乎意料,書並沒有分開,這回:他咬緊牙關,皺起了眉頭,“嗯......”過了半分鐘後,書始終死纏打地纏在一起。這會兒流言四起:“這肯定被老師粘住了。”“嗯,肯定的。”後來,四個人挑戰了,大家認為這回肯定會分開了。四個人個個咬住嘴脣,緊皺眉頭,用盡全力地往各自的方向拉去,結果無功而返。“這怎麼會呢?”一個兩個人拉不行,四個人怎麼也不行呢?“是啊!是啊!這裏面肯定有貓膩的。”

“同學們,你們信不信老師馬上就可以解開這兩本書?”同學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四個同學,都拉不開,難道老師的力氣會比四個男同學大?”“老師解啊!”講台下響起了一大片齊哇哇的.聲音。老師吸了一口氣説:“先運口氣。”大家都認為老師在故弄玄虛去,“呼”一陣“口風”向書吹去,老師雙手一拉,兩本書就解開了。

最後,我們才知道這是因為兩本書間有摩擦力,空氣一進去,書中間有了空氣,書就一下子被拉了出來。

這可多虧了老師的那一口仙氣啊!

身邊的科學作文3

日出日落,四季輪迴,年復一年……自然界種種現象都隱藏着許多科學。古今中外,有許多人從身邊的自然界中受到啟發有所發明創造。

牛頓因為在看書時,被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擊中,經過反覆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從燒開的水能使壺蓋被頂起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有國古代的魯班,發現長有尖齒的小草竟能割破手,發明了鋸;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從被風吹了搖擺的.吊燈中,發現了等時性原理。

自然界太神奇了。就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科學,我也有幾次經歷。

在一個夏天,天氣很悶熱,尤其是蒼蠅不斷來“騷擾”我。這些傢伙真討厭,我開始去打蒼蠅。蒼蠅停在牆上棲息,我貓着身子,攝手攝腳地來到牆邊,猛得揮手一打過去,打開一看,被它跑了。試了很多次,我的手都拍痛了,卻只打到兩隻蒼蠅。後來,我拿來了蒼蠅拍,嘿,效果真不錯,一會兒就把蒼蠅清除乾淨。咦,手揮向蒼蠅的速度並不慢於蒼蠅拍,那為什麼蒼蠅拍很容易打到蒼蠅呢?我真被難到了。我反覆琢磨,各處查找答案。經於有了眉目:原來用手來打蒼蠅,所帶去的氣流比較大。蒼蠅的翅膀很薄很薄,這一點氣流已感覺到了,便一下飛走了。要知道,蒼蠅揮動翅膀的勁遠大於自己的體重,再加上蒼蠅有2對翅膀,當然能輕而易舉地逃走了。而用蒼蠅拍來打,因為蒼蠅拍上有許多洞,所帶去的氣流相對而言少些,所以容易打到蒼蠅。

小小蒼蠅拍竟有這麼多學問,在生活中,只要對大自然認真考察,勤于思考,悉心探求就能解開自然界的一個個謎團。

身邊的科學作文4

從小到大,我都覺得科學離我們很遠,可是當我們遇上生活中的難題時,我們就會想起科學。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做完了作業,準備好好放鬆一下。頓時,從廚房裏散發出一股紅燒雞腿的香味,我饞的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廚房,看見媽媽正在盡心地烹製美味。我對媽媽説;“媽媽,你燒的雞腿真香,先讓我嘗一個吧!我都忍不住啦!”媽媽美滋滋的對我説:“嗯,那好吧。只許吃一個哦!”聽了媽媽的話,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往嘴裏送。可就在這時,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醬湯“射”到了我的衣服上,我頓時叫了起來,我以為媽媽會生氣,可沒想到媽媽從容地讓我把衣服脱下來。我滿腦疑問,問媽媽:“媽媽,這醬油污漬是很難洗的,你有辦法嗎?”媽媽説:“我有小妙招呀。對付這個輕易而舉呢!”説完,媽媽拿了一點汽油,然後把油污漬打濕,塗上汽油,並立刻就用水沖掉。奇怪的是,污漬竟然消失了。怎麼洗得這麼幹淨呢?我問媽媽,媽媽讓我自己去找答案。我上網查找答案,終於明白了:植物油和動物油都是脂類化合物,他們不容易溶水。汽油是有機物,油漬很容易溶於汽油,從而容易把污漬脱去。

在這件事情當中,我體會到了:科學其實離我們很近,科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 曾雪穎 輔導老師:陳潤志

身邊的科學作文5

前幾天,我在家裏洗澡,浴缸裏放滿了水,我在裏面舒舒服服地泡着,嘴裏哼着小曲。正高興的時候,突然一滴冰涼的水珠掉在我的鼻子上,嚇了我一跳,是怎麼一回事呢?我抬頭望了望天花板,發現上面有好多小水珠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有幾滴正在往下掉。我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把我爸爸請了進來,因為我爸爸他什麼都懂,問他一定知道,爸爸説:“這天花板上的水珠是浴缸裏散發出來的水蒸氣遇到天花板受涼就會結露,而且天花板表面又是很光滑,所以就會越聚越多,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掉下來。”

“哦,原來是這樣的道理,我明白了。”我一邊洗一邊就想:天花板上掉水珠會讓洗澡的人感覺到不舒服,怎樣才能讓天花板不掉水珠呢?我腦袋裏閃過一個念頭——要是把衞生間的天花板做成拱形,這樣一來,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水珠就會乖乖地順着拱形流到底下,然後再在拱形的底部做一個小水槽接上水管連到下水道,這樣就完全能消除洗澡時天花板掉水珠的現象。對,就這麼辦。

晚上,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聽後,説:“今天我帶你洗桑拿好不好?”“可我已經洗過了呀,明天吧?”“不行,就今天一定要去,去了你就會明白的。”我不知道爸爸葫蘆裏到底裝着什麼,只能跟着他去了,可到了桑拿中心以後我明白了,因為他們那裏的天花板就是拱形的,上面的水珠順着那美麗的圓頂往下流淌,我撓着頭笑着説:“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爸爸一拍我的肩膀説:“聰明!這就是我們身邊的科學,科學道理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你更加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來迎接新的挑戰。”

真沒想到,我們身邊還有這麼多科學啊。

身邊的科學作文6

一天,我肚子餓了,就跑到廚房找吃的。我看見桌子上有一個雞蛋,就問媽媽:“這個是熟雞蛋嗎?”媽媽説:“你轉一下雞蛋就知道了。”

我捏好雞蛋使勁一轉,雞蛋快速地旋轉了起來。媽媽又從冰箱裏拿出一個雞蛋,讓我再轉一下這個雞蛋。我又使勁一轉,可是這個雞蛋轉得沒有前一個雞蛋快,而且還搖搖晃晃,東倒西歪的。

到底哪一個才是我想吃的熟雞蛋呢?媽媽叫我破開蛋殼看一看。我先拿起轉得快的雞蛋在桌子上使勁一磕,蛋殼裂開了,我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剝開,剝出來一個完整的白色的'熟雞蛋。我又拿起那個轉得東倒西歪的雞蛋使勁一磕,結果我把蛋殼捏碎了,而且弄了一手的蛋清、蛋黃,涼涼的,濕濕的,黏黏的。於是我知道了轉得快的就是熟雞蛋。

這是為什麼呢?媽媽讓我上網查找資料,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科學道理。原來,生雞蛋裏有液態的蛋清和蛋黃,它們與固體的蛋殼不是一個整體,蛋殼轉動,液態的蛋清和蛋黃因為慣性①的作用,還要保持靜止的狀態,這就使它旋轉時不穩定,所以轉起來就搖搖晃晃的。而熟雞蛋中,蛋清和蛋黃經過加熱,變成了固體,於是它們就能夠和蛋殼形成很好的整體,所以旋轉時,它們就一起轉動,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我通過這件事明白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細心觀察。

小朋友,你知道怎樣辨別生雞蛋與熟雞蛋了嗎?

身邊的科學作文7

科學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我們我們仔細觀察,善於發現我們身邊的問題,勇於向科學提問。我在生活中發現了這樣一個科學現象。 我們看到星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為什麼人老了頭髮便會變白?我們的頭髮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髮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髮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髮也會漸漸變白啊!我還知道為甚麼有落葉?秋天來臨的是時候,樹葉上蒸發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樹根吸水卻比夏天少了。為了減少樹木的水分流失,莖部的細胞開始形成一個分離層,待養分完全離開樹葉後,分離層會令樹葉和樹幹隔離,樹葉從而掉下來。

只要你留心,科學無處不在。去年暑假,做一個小實驗。拿兩個杯子,都盛上清水。然後,分別放入一個雞蛋。這時,雞蛋都會沉下去。接着,我往一個杯子裏一勺接一勺地放入食鹽,並不停地攪拌,讓鹽充分溶解。奇蹟發生了,加了鹽的杯子裏的雞蛋好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託着它,竟然漸漸浮了起來。這是為什麼呢?有一次,我在少兒頻道的《芝麻開門》節目中找到了答案。原來這和水的密度有關,密度大浮力就大,密度小浮力就小,加鹽就是增加水的密度,密度大了雞蛋也就浮上來了。聞名中外的死海不死的原因就在這裏。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愛科學!我愛大自然!

身邊的科學作文8

説起海龜流淚,大家肯定會疑惑不解,那就跟我去探索這個奧祕吧!

寒假期間,父母帶我去了很多地方,讓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去了神祕的海洋公園。

那天,我們一來到海洋公園,就看到了各種平時難以一見的海底動物。走在一條通往水底的小道上,我們彷彿就像海中的魚兒一樣歡快地遊着,似乎就來到了大海深處。在這裏,我們見到了各種叫不出名來的古怪的魚兒,還看見了兇猛的大鯊魚……

“快來看大海龜了!”弟弟一聲呼喚,我趕緊跑了過去。這是一隻很大的海龜,有臉盆那麼大,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大的,我被深深地吸引了。突然,我注意到了海龜流淚了,我疑惑不解,難道海龜也有感情,也是,它在這裏孤單寂寞,哪比得上原來無邊無際的'大海,它一定想家想親人了,我頓時為它感到難過。

直到回去了,我還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回到家,我來到電腦前,百度搜索了一下“海龜怎麼會流淚?”有了,原來海龜原本生活在海里,喝的是又鹹又苦的海水,吃的是含鹽分很多的海洋動物和植物,因此體內存積了很多多餘的鹽分。在海龜的眼窩後面,有一種排鹽的腺體,叫做“鹽腺”。鹽腺能把進入海龜體內的多餘鹽分,通過眼睛邊緣慢慢地將其排泄出來,看上去好像海龜在“流淚”。

哦,原來海龜流淚是在排出多餘的鹽分啊!

身邊的科學作文9

科學無處不在,連普通的作文課中,也能探究出一個個新奇有趣的奧祕。它就像頑皮的小娃娃隱藏在你我身邊。

這一天,我和往常一樣,去上作文課,可老師卻有所改變。瞧,他正眯着眼看着桌上的一個空瓶子,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不用手就讓瓶子凹下去呢?”大家議論紛紛,迫不及待地用了各種方法,有的説把瓶子裏的氣吸完,有的運用了殘忍的手段——用腳踩,有的將挺沉重的書包壓在了瓶子身上……可最後大家都敗下陣來,瓶子還是圓鼓鼓的,哈哈,可能是因為“脂肪”太多了吧?

後來老師“拯救”了我們,他神祕兮兮地將滾燙的熱水倒入瓶中,瓶裏頓時升起一縷白煙,“有什麼變化嗎?”“沒有!”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大家看仔細了!”老師一邊笑一邊把水全部倒出,一滴不剩,隨後迅速蓋上瓶蓋,“接下來我們把舞台交給時間!”我們屏息凝視,半晌,一位同學叫起來:“看,瓶子“瘦”啦!”只見瓶子中間,漸漸凹下去,彷彿是深吸了一口氣,形成了怪異的“壯觀”現象,真是有趣!我們又是一片翻江倒海的`議論,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彷彿個個臉上寫滿了“我不相信”四個大字。

但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外界強大的力量都無法讓它動彈,而一點熱水卻可以輕而易舉地讓瓶子變形?原來是因為熱水吸收了瓶子內的一部分空氣,壓力變小,相比瓶外的空氣與壓力就大一些。這樣,就會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壓扁瓶子。

科學真是有趣,其中的奧祕數不勝數,我一定要快點長大,去接觸更多的科學原理!

身邊的科學作文10

那天,天上下着鵝毛大雪,皚皚白雪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衣。屋檐上,一塊塊冰凌垂直而下,像是給房子掛上了精美的水晶簾。我像以往那樣回家,只不過步履中多了幾分謹慎——我可不想和大地母親來一次親密接觸。

回到家,隨手打開燈。“咦?怎麼不亮?”停電了吧,我嘟嚷着。稍作停留後,迎着大雪到附近商店裏買了一支蠟燭。透過玻璃,依稀可見一片片晶瑩剔透的雪花落在頭髮上,增添了一分唯美之意。

天色已晚,周圍的`路燈散發出柔和的光,我一路小跑,在學校踩出一個個腳印。家裏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我摸索着,拿着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百般無聊的望着蠟燭,心中不由得冒出一個想法:不知道隔紙加熱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

説做就做,我將防水紙折成盒狀,放在架子上加入少許清水,再在架下放上一支正在燃燒的蠟燭。我趴在桌子上,靜靜的看着。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水漸漸變熱,我詫異的挑了挑眉。不一會,水上冒出了幾個小水泡,水熱了,紙卻沒有燃燒。我對這個實驗結果充滿了不解。打開電腦百度後,得知:可燃物的燃燒必須與氧氣接觸,温度要達到可燃物的燃燒點。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方能燃燒。隔紙加熱,水能傳熱,使紙的温度沒有達到紙的着火點,所以紙不能燃燒。

其實身邊處處都有科學,只要你用心去發現,用心去做,就會獲得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身邊的科學作文11

這天,我正在家畫畫。不經意間看見爺爺拿來了一根塑料製品管子,原來他要給金魚缸換水,我很奇怪,就主動要求去幫忙。爺爺答應了。

他叫我拿着裝滿了水的管子,讓我用手指頭堵住管子的一頭,然後,我們走到金魚缸旁邊,我看見金魚缸放在冰箱上,下面放了一個塑料桶子,我心裏在想:這根管子有什麼用處呢?它能把魚缸裏的水抽到桶子裏去嗎?

爺爺讓我把管子低的一頭放進桶子裏,手還是堵住,讓我聽到他説放的時候再放開手。爺爺把管子的另一頭放進魚缸的水裏,然後就叫我鬆開手指,我驚訝的看見魚缸裏的水竟然沿着管道向上流,越過了魚缸壁之後再向下嘩嘩的流到了下面的桶子裏。爺爺的手在魚缸不斷地移動,那些黑色的魚屎統統被吮進了管道,都流到桶子去了,

換完水,我立刻問爺爺這是什麼原理,爺爺給我畫了一張圖紙,一邊指着圖一邊回答道:“當我們把管子裝滿水並堵住一頭時,管子中就不會存在空氣。你把管子一頭放進桶子裏,我把管子另一頭放進魚缸中,由於桶子的位置低,地心引力的作用,管子裏原來的水會往下流,那久在管子的中間就形成了一個真空,中空有很大的吸力,就象抽水機一樣,會把魚缸裏的水吸起來,經過管道流到桶子裏去,只要上面的管口不離開水,水就會不停的流。因為魚缸的水面要受到大氣的.壓力,而管子裏的真空卻沒有大氣壓,所以壓力很小,而水總是從壓力大的地方流向壓力小的地方,所以那些水只有管子那一個出口可以流,就乖乖地從魚缸裏經過管子流到桶子裏了,我們就這樣輕輕鬆鬆的給金魚換好了水!”

我高興的喊道:“太好了,太好了,我又學到了一個科學知識!”

身邊的科學作文12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家裏裏裏外外、上上下下來個徹底大掃除,我出了一身臭汗。媽媽讓我用濕毛巾擦汗,我擦完後頓時感覺身上涼快多了,咦,這是怎麼回事呢?

媽媽端來一盆涼水,又拿來一支温度計。媽媽問我:“温度計現在是多少度?”我看了看:“35C。”接着,媽媽把温度計放入水中,只見温度計的水銀柱很快往下降,最後停在30C不動了。

媽媽又問我:“當温度計從水裏拿出來後,温度計的水銀柱會有什麼變化?”我脱口而出:“盆外温度高,當然温度計的水銀柱要上升。”媽媽笑了笑,取出温度計。我兩眼緊盯着温度計,奇怪!温度計的水銀柱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降了一點。過了一會,水銀柱才開始回升。

温度計剛從水裏去出來,為什麼水銀柱不升反降呢?我連續做了三次實驗,一邊做一邊仔細觀察温度計:温度計剛從誰中取出時表面帶有一層水水銀柱在慢慢下降。一會兒,小水珠不見了,這時,水銀柱開始緩慢上升。

小水珠到哪去了?它和温度計的.水銀柱變化有沒有聯繫?我突然記起科學課上關於水蒸發的知識:小水珠是被蒸發了,水蒸發是要吸收熱量的,這樣就使温度計周圍的温度低於此時氣温,所以。温度計的水銀柱會暫時下降。

由這個實驗我推測:用濕毛巾擦汗,身上就會沾上水珠,水蒸發帶走了身上的熱量,於是人會感到涼爽。我又聯想到,夏天剛從游泳池出來,人感到涼快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身邊的科學作文13

最近一段時間,我的手好像有了魔法,碰到什麼東西就會帶電,有時,還能看到火星。有一次,我脱毛衣時,不僅看到了火星,還聽到了“噼裏啪啦”的響聲。

今天,我做完家庭作業,就玩起了吹氣球。我把一隻藍色的氣球吹得很大,用線把口繫好,大海一樣的藍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更美了。我想把氣球高高地拋起,沒想到氣球竟然粘在我的衣服上。我聽媽媽説過,這是靜電引起的。可是,什麼是靜電呢?靜電又是怎麼形成的?

我還是問問“百事通”媽媽吧。

媽媽耐心地説:“靜電是指當電荷停留在物體表面時,物體與外部發生摩擦瞬間起電的現象。剛才,氣球粘到你的衣服上,是因為氣球受到了摩擦,通過摩擦使不帶電的中性氣球帶上了電,這種現象稱為摩擦起電。不同種電荷相互吸引,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我對靜電產生了好奇,睜大眼睛問媽媽:“媽媽,我們能一起做一個摩擦起電的小實驗嗎?”

媽媽也高興地説:“當然可以,你去準備好一把梳子和一些碎紙屑。”

我很快就準備好了所需材料。媽媽讓我用梳子梳頭髮,然後用梳子接近那些碎紙屑,這時梳子吸上了碎紙屑。

媽媽説:“這種吸引紙屑的現象就是由靜電引起的。”

“我們試一試兩個氣球之間會不會吸引呢?”我歡呼雀躍地説。

我把兩個氣球吹大,摩擦它們的表面,並把它們靠近,沒有相互吸引。這是為什麼呢?可是氣球為什麼能粘在衣服上?

媽媽笑着對我説:“這是因為兩個氣球帶有相同的電荷,它們之間存在斥力而相互排斥。氣球能夠沾在衣服上,是因為氣球帶有負電荷,衣服帶有正電荷,所以它們才會相互吸引。”

身邊的科學作文14

科學,是一個既新奇又深奧的的知識;科學是一個能夠創造輝煌的事物。

讀完這本書,書中的科學知識十分吸引我的眼球,還有一些科學小製作更是讓人驚歎不已,最讓我值得稱讚的是他們發現探索科學的精神。他們每個人對事物都能進行仔細地觀察,從而發現科學的奧祕。

我也有自我的'探索和發現一天,我在家門口看見一團黑黑的東西和一個綠綠的、長長的東西,我手忙腳亂地跑回家裏拿放大鏡,我一看,傻了眼,原先,一隻毛毛蟲在向一羣螞蟻打架呢!我想:螞蟻這麼小,能鬥贏它嗎?過了一會兒,幾隻碩大的螞蟻爬到了它的身上,一口咬住了它,它儘管奮力掙扎,但還是被螞蟻咬死了。因為螞蟻齊心協力,所以最終取得了勝利。螞蟻怎樣召喚同伴?帶着這個疑問,我開始仔細觀察螞蟻的全身。發現它頭上有一對小黑點,我想:這個是什麼?我經過上網查看,才明白這對小黑點是螞蟻的觸角,它能夠用來傳遞信息,螞蟻就是這樣傳遞信息的。一次,我發現我家的狗在地上吐着舌頭,我以為它餓了,便拿了一塊肉骨頭來餵它,但是我無論怎樣催它,它就是不吃。我想:既然不吃那它要幹什麼?我帶着這個疑問,打開電腦一查,原先它吐出舌頭是為了排汗。

科學給予了我不少樂趣,讓我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從今以後,我要更加認真學習,更加仔細觀察自我身邊的點點滴滴,積累自我的科學知識,創造自我的科學制作。

身邊的科學作文15

暑假的第一天。天氣異常悶熱,室內的高温使我難以忍受。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關切地説:“你用濕毛巾擦擦身子,一會兒就涼快了。”我照媽媽説的去做,果然身上涼快了,腦子也清醒了許多,真舒服呀。我問爸爸這是為什麼呢,爸爸説:“給你做個實驗就會明白的。”

實驗開始了,爸爸端來了一盆涼水,並讓我從牆上取下温度計,爸爸問我:“現在是幾度?”“37度。”我馬上回答道。接着爸爸把温度計放在水裏,只見水銀柱很快下降了。37℃、30℃、27℃,最後緩緩地停在25℃不動了。爸爸問我:“你説,當温度計從盆中拿出時,水銀柱是上升還是下降?”我説:“這還用問。盆外熱,當然要上升了。”爸爸笑了笑,把温度計從水中取出來,讓我仔細看。我的眼睛眨也不眨,緊盯着温度計。奇怪,温度計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一點,又過了一會兒,才上升了。

我感到非常奇怪,問爸爸,這是怎麼回事?爸爸啟發我説:“温度計從水中取出後,表面帶有什麼?”“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後來怎樣了?”“蒸發了。”“蒸發時需要什麼?”我馬上説:“蒸發時需要吸收熱量。”“那麼你説説為什麼取出温度計,温度要先下降?”這時我已明白了,説:“當温度計表面的水蒸發時,吸收了周圍的`熱墾,所以温度計要先下降。”爸爸滿意地笑了。

多有趣的小實驗啊!它使我感到日常生活中到處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