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登萬佛山散文隨筆

秋登萬佛山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8W 次

萬佛山,十幾年前我曾去過,只因那次攜帶年幼的女兒登至圓月亭,遂中途踅回,不由得有點惋惜。為了了卻心中多年的願望,而今終於在一個天氣澄和、瓜果飄香的秋日乘車前往。車子拐出曉天鎮,一路向南,車窗外不時掠過色調深淺不同的綠樹,金黃色的稻穀在微風的吹拂下悠然盪漾,綿延起伏的羣峯間間或有幾處秀雅的房舍,幽深的山谷裏有一條清澈靈動的溪流,如同走在不盡的水墨山水畫中。

秋登萬佛山散文隨筆

車至紫竹館,下車後從九龍潭上山,剛走幾步就見石橋下和路道旁積水而成的碧潭,捉迷藏似繞着青峯翠崖兜圈子,百米之內的山路上密集了九個游龍似的水潭,潭水澄澈,目可見底。走到最上邊的那個潭,見有一道銀白色水簾從山谷中直流而下,這就是“天河瀑”。沿着石級向上,忽見一注飛瀑活像是蟠龍繞過山凹甩來的尾巴,故名“龍尾瀑”。順着石級繼續向上,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山路迴轉之間,竟隱約聽到一陣激越浩蕩的水聲,從山谷深處傳來。再近些,卻是震天的鑼鼓之聲了,只見一泓飛瀑直瀉而下,飛珠濺玉,好似從天而降,氣勢恢弘。仔細一看,見山石上刻着“香果樹瀑布”,才知這是萬佛山園區最大的瀑布。萬佛山多斷巖峭壁,山水匯聚便成瀑布,多達20條,且各形其態,美不勝收。

經過一處林場,不遠處就是天佛寺,天佛寺依山而建,嵌於千峯碧翠之中。寺院分上下兩層,裏面供奉着幾尊塑像神態自若。走過一段相對平緩的山道後,看到前方有一道山脊出現在我們面前,同遊的人説這就是有名的“鋰魚背”,手扶着一側鏽跡斑斑的鐵欄行走,如履薄冰;兩側是萬丈懸崖,眼睛不敢向下望去,只能爬行,膽顫心驚。終於走過時,已汗濕衣衫,氣喘吁吁。沿着石階繼續前行,山道旁奇鬆怪石隨處可見,目不暇接。走着走着,忽見不遠處有一座飛檐亭台,供遊人在此休憩觀光。坐在亭台上,西南邊有一座形似豬頭的山峯近在眼前,挺拔突兀,直插雲霄,隱約看見有一條石徑通往山頂,形似天梯,望之膽怯。有的遊客望峯興歎,想打“退堂鼓”了,在我們的再三鼓勵下,才有所心動。一路上,走走歇歇,歇歇走走,有的地方僅容側身通過,有的地段是一個個巖壁上鑿出的腳窩,登之悚然。山道上鋪就的石片是就地取材的不規則的山石,一個連着一個幹砌着,窄窄的,有的石片還鬆動着,擱不下整個腳,與光亮整齊的黃山、天柱山磴道相比,陡增攀登的艱難。隨着上升的坡度越來越大,有的女遊客只好由男同伴攙扶着向上爬來。不知上了多少石級,一級又一級;走上一段石級,歇上一口氣。心發抖,腿發軟,覺得登山如人生,再難再險,一旦上路,別無選擇,只有不斷地向上攀登,才能領略到奇異的風光。終於登上山頂,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回頭低望剛剛走過的路,心想自己居然能夠爬上來,真是個奇蹟,一種戰勝自我後的快感油然而生。

山頂上立着一座石碑,上面鐫刻着“老佛頂”三個大字,高度1539米,比天柱山、九華山都高,比黃山最高峯蓮花峯只低300多米。眺望南面,依稀可見天柱山與之遙相對峙。環顧四周,大小山峯盡收眼底,宛如眾佛朝拜佛祖,蔚為壯觀。傳説九華佛祖地藏王金喬覺曾想在此修化,只因山勢過於險峻,才改去九華山。萬佛山雖沒有黃山、天柱山等文化名山那些摩崖石刻、詩詞歌詠的文化底藴,也沒有像九華山等宗教聖山那些步履匆匆、虔誠向善的香客們的朝拜驚憂,但她是天生麗質、深藏閨中的少女,似正在“懷抱荊山玉,無言待識者”。

坐在老佛頂的石條上,面對如此景緻,不覺心曠神怡,物我兩忘,身心得到極大淨化,徹悟人生的大境界就是讓身心徹底迴歸自然,正如古人所説的那樣,“大率平生樂趣,欲以天地為囿,江漢為池,各適其天,斯為大快”!故歷代文人墨客無不徜徉於名山大川尋求靈感,一個與山水親近的人,見山有仁,見水生智,這大仁大智的萬佛山水也就成了他們漸悟的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