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禪與宗法散文

禪與宗法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92K 次

單純的禪,是思維裏的東西。思維的類型可分為二:體行閲歷的經驗域,自由靈活的智慧型。

禪與宗法散文

經驗域的思維,為道家所重。道家學説認為經驗比智慧重要,遵“道”得路,就是按照經驗做事,可使人事無患;而啟用智慧,就會生起奸詐;因此,《道德經》裏有“棄智絕聖”的傾向。自由靈活的思維,就是禪的體現,可以啟迪智慧,為佛教所重;佛教認為人有智慧才能開發自我。

但自我的被開發,用智於事,正邪相兼,會使人成為“雙刃劍”,一邊是善,一邊是惡。為了抑惡揚善,必須訂立條條框框的規矩進行制約,注重意識心念的來歷以便於甄別正邪。這使最講究自由活潑的禪在宗門道場(禪寺的別稱。講寺、教寺、淨寺之類,則被稱為教下門庭),受到嚴格的宗法待遇。

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從魏晉之際開始漢化,禪在漢傳佛教裏成為禪宗。這禪宗的禪,便不再是單純的智慧型思維,而是完全被宗法化。並且,禪宗弟子的日常生活,受到《清規》的.嚴格規範。

宗法化的宗,是師承;法,是方法、形式。這種宗法,其實是為了釐清意識心念的來龍去脈,進行合格化的傳演。

《清規》,又名《百丈清規》,由六祖慧能的徒孫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懷海禪師修訂,是此後漢傳佛教寺院通用的規矩標準。當然,《百丈清規》並不只是僧門中人所要行持的規矩;它在文化內涵上,主要乃是為了維持禪的宗法。

在宗法化後,禪機、禪味、禪理、禪趣被文化形式籠罩。宗門重視師承,認為心法若無師承,那就等於是旁門左道;禪法猶如密法,要以身、口、意與佛相似,才會進入禪定。於是,禪宗逐漸成了複雜的系統,有如來禪、祖師禪、天台禪、話頭禪、野狐禪;並且,溈仰、臨濟、雲門、法眼、曹洞、黃龍、楊岐這些支派,各具師法。

如來禪,是菩提達摩初傳之禪。祖師禪,是達摩之後慧能之前以及慧能的禪法。天台禪,是天台宗的教觀總持(思想、理論、實踐的同步)。話頭禪,是以一句話或一首偈為思考對象。野狐禪,是沒有正統師承的。

當然,儘管佛教的禪已名目繁多。其實,它始終只在二大類型之中。這二大類型,就是:般若禪、文字禪。

般若禪,是真智實慧的體現。文字禪,是將禪用文字語言來表現。

真智實慧,是禪的本質;沒有真實的智慧,是無法參禪的。但將禪用文字語言來表現,只要具備了善於語言、駕馭文字的能力,就會或做作或抄襲或引用地搬弄出許多文字禪。

禪的本質,會永遠與人類的思考能力同在,這是超言絕象也超乎宗法形式的。表現禪的文字語言,若趨向於載體與傳承的形式,就會僵化。

或許,禪的宗法只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禪的真實本質,但在形式會僵化的過程中,那就只好不斷地另起灶爐演出一些新的宗派(中國的禪宗被日本佛教傳演之後,日本的禪宗將禪的理論與形式推上了峯巔,在此同時,日本佛教的宗派迭起,至今已是幾百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