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董永傳説之源流散文

董永傳説之源流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4W 次

史志、正史是官方語言,是強權政治的產物,是體現統治者意志的粉飾文章。而民間傳説則不受強權的干擾,有什麼就説什麼,是什麼就説是什麼,反映了真實的歷史與事實,是勞動人民世代相傳的偉大記憶。

董永傳説之源流散文

董永傳説屬於民間文學的範疇,它雖來源於真實的人生故事,但經過長時間、多地區的反覆加工、昇華與神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忠孝文化的歷史瑰寶,成為全中國人民所共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符合三個基本標準,即:一是在當地有廣泛影響,羣眾普遍認同;二是有地方特色的歷史傳説或文字記載;三是有遺址、圖片等實物資料。作為民間傳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同時接受多個地方的申報。申報董永傳説的地方越多,越能説明董永傳説的全國性、普遍性、歷史性、羣眾性,越能説明董永傳説對全國人民的巨大影響力,越能證明董永傳説在民間文學領域中佔有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董永作為民間文學中的典型人物,雖來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只不過用了其人物原型,用他作為載體,堆積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孝文化的精華底藴,聳立起了孝文化的一座豐碑。他是用許多地方、許多時代的無數個孝子形象集中塑造出來的孝的符號,孝的化身。他充分表達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美好願望,是中國人民兩千年來共同創造、不斷完善的藝術精品。

董永傳説是民間文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不是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具有多元性、廣泛性,而不存在唯一性,沒必要爭得臉紅脖子粗,都説自己的地方是董永故里,鬧得人們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董永傳説有其傳播的源流,源流所經的各個地方的董永傳説都有其各自的歷史背景和地方特色,各地在宣揚董永傳説的同時一定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一定別弄錯董永傳説的源流方向。

董永傳説就像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其源頭,有其主流,也有很多支流,從涓涓細流到波瀾壯闊,最後洶湧澎湃、浩浩蕩蕩,匯入遼闊的大海。它從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原的懷縣向四處擴散,傳播的主流向東到山東千乘,再向南過汝南到安陸,然後再匯入江南廣大地區。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屬於民間傳説。民間傳説的產地分為原生地、流傳地、藝術加工地;其類型分為原生態、神話態、藝術態。

筆者經過二十多年時間,徒步考察遺蹟、遺址,訪問傳承長老,收集口頭傳説,經過長時間反覆分析、論證,終於得出結果: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原生地,就在西漢末年的河內郡懷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只有這裏才到處流傳着這個故事的原生態。

山西省萬榮縣原生的是“魏孝子董永和田仙”的故事。説的是董永故里在小淮村,董永墓在懷介莊。

後漢《郡國志》中記載:“古河東郡汾陰縣有魏孝子鄉祀焉。”《萬泉縣誌》中記載有“魏孝子董永,春秋祀焉。又董有鐵驢,謂身通仙水,小淮村人”。

《山西通志》卷七十四,《秩祀略下》記載:“萬泉縣,祀……魏董永……”(《山西通志》中華書局11冊第5143頁)

據許天合、張尚勤二同志撰文考證:“織女天仙”是距離郭家岔村不遠的“田家窯”村一位田姓人家的女兒,名字就叫田仙。

綜上所述,萬榮縣流傳是魏孝子董永和田仙的'故事。而全國到處流傳的是漢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這樣看來,萬榮的故事時間在後,説明不是原生地而是流傳地。西漢末年有王莽之亂,東漢末年有黃巾起義、三國紛爭,此時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往緊鄰的山西南部逃難者眾多,當然董氏後人也在其內。從緊鄰山西南部的河內郡懷縣逃難者,到晉南後把村名起為小懷(淮)村、懷介村等帶“懷”字音的名字,介有“介入”的意思,也是“建”字之意,説明可能與懷縣有關,也是懷縣為故事原生地的有力旁證。現今晉南,承認是河南的遷居人仍很多,他們不忘故土,更是不忘從故土帶去的傳説軼聞。

董姓起源於四千年前的河東,但以後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區,到秦漢之際才向河北、山東等外地遷移,董永故事發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後期,當時有董姓聚居的地方都可能發生此故事,董姓起源地和故事發生地是不可以劃等號的。

山東千乘(今博興)也是故事的流傳地,其類型為神話態。

清康熙三十四年《人物誌》中記載:“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早喪母,漢靈帝中平中,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徙”。由此可見千乘的董永是東漢末年人,從時間上看,與西漢孝子董永也不是一個人,顯然是把封地在千乘的高昌侯董永當成西漢孝子董永造成了混亂。千乘的董永,是高昌侯董永,而不是貧困潦倒、轆車載父、賣身葬父漢孝子董永。

從山東嘉祥縣的東漢時期武氏墓羣石刻、三國時魏曹植的《靈芝篇》和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中都可以看到,説董永是千乘人,但同時又説天仙織女助其償債,忽飛而去的神話,由此看來,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後,千乘的董永是從中原遷移去的,故事為神話態,因而也不是故事的原生地。

據臧勵和編撰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説:“董永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德安。”這裏説的汝南即今新蔡縣,德安即今孝感。由此看來,故事流傳到汝南、孝感的時間更在千乘(近山東博興)之後,更算是故事的流傳地了,故事的類型更是神話態。

據記載,東台縣所在的泰州地區在隋唐以前乃是荒蕪人煙的海濱灘塗,直到五代南唐升元年間才在泰州設置“東台鹽場”等八個鹽場。把這裏説成是西漢孝子董永故事的發生地,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至於江蘇丹陽,屬於董永故事的藝術加工地,故事的類型為藝術態。

唐代以後,董永故事的説唱文學盛行,話本《董永遇仙傳》、彈詞《槐蔭記》都説董永是丹陽人,於是丹陽就成了董永故里。輓歌《槐蔭記》説董永家住黃州孝感,於是孝感就成了董永故里。到了解放後五十年代,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説董永家住丹陽,於是丹陽便頓時蓋過其它地方,成為董永的“真正故里”了。

説唱文學和電影都是藝術態的加工品,其説的地方只能説是董永故事的藝術加工地。

説到這裏,首先聲明,本文是學術研究,是探索董永故事原生態的發生地,並不反對把傳説神話化、藝術化。認為故事的流傳地、藝術加工地一個比一個更高級、更藝術、更上一層樓,都比原生地的台階要高,尤其是丹陽的黃梅戲《天仙配》更是董永故事藝術加工的最高峯,至今仍沒有另外的有關董永的藝術作品蓋過它的巨大影響力。

本文要説董永故事的原生地在河內郡懷縣,其根據有六:

一、從故事發生的時間上講,懷縣的董永故事發生在西漢後期,比其他地方要早。

二、從移民史上講,在兩千年前的西漢,中原地帶是董姓的主要聚居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後才大量向山東和湖北等南方地區遷移。

三、從故事的形態上講,懷縣流傳的都是故事的原生態,董永真有其人,七仙女是人不是神,是下凡村的張七鮮,人們稱其七鮮女,同齡人稱其張七姐。其父張老田,後人尊稱老田爺。其母王氏,後人尊稱其王母。七鮮女排行老七,有六個姐姐,皆善於織絹。附近還有一村名七方(本地土音“七凡”),傳説是七鮮女成仙前曾在凡間居住過的地方,簡稱為“七方”,此村頗得七鮮女遺風,女人們善於絲織,兩千年來,至今興盛。

七鮮女久慕董永孝名,同情董永遭遇,瞞着父母,從雲台山上下來經山陽、落仙台、下凡村、大凡村到大槐樹前和董永相遇,自成姻緣,到傅村傅財主家織絹百匹頂了債。在回大董途中被七鮮女父母派的人碰見,強押回雲台山寨,七鮮女痴心不改,被關三年後才放她回大董與董永團圓。

所有的故事都土生土長,原汁原味,都反映出了真實的人生,屬於原生態。

四、從地理環境上説:雲台山、山陽城、七方村、落仙台、下凡村、大凡村、大槐樹、傅村、大董村、董永墓,方圓不過六、七十里,故事的行程時間與故事的發展完全相符,到至今仍有可重複性。

五、從民俗上講,直到今天,武陟許多民俗還被説成是與董永和七鮮女有關:一是“七”同“巧”,説七鮮女最巧,喝酒猜枚把“七”説成“巧”。武陟人盛行過“七巧節”,説七月七也是張七姐的生日。每逢農曆七月七日晚上,所有的年輕女人帶着自己平時用的針線、繡花針、剪刀、織布梭、菜刀、飯勺之類,齊集一起祭拜七鮮女,求七巧(即紡、織、絞、縫、繡、飯、菜等七個方面的技巧),年輕女人們一面緬懷七鮮女,一面交流提高七個方面的技巧,把這個晚上過成了自己的盛大節日。二是過去女人們都能紡花成線,織布縫衣,説是七鮮女傳下來的。三是婦女們一驚呼言必稱“老田爺唉”,把“老田爺”看成是莊稼人的精神依靠。四是一説誰快、好、中,言必稱“神”,例如神手、神眼、神童等。五是出嫁女兒懷孕後要住孃家一段時間,與七鮮女經歷有關。六是女兒出嫁上轎時要帶槐枝,祈求婚姻美滿。七是懷縣(今武陟)人至今對董永和七鮮女是四拜,把他倆當成自己家的先人來敬奉……

還有很多民俗,至今仍盛行於武陟大地,在此不一一列表,都説與董永和七鮮女有關。所有這些民俗都可以説是董永和七仙女在懷縣大地上留下的活化石,都能充分印證,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土生土長的懷縣人,只有在這裏,才真正是“董永和七仙女傳説”的原生地。

六、從遺蹟上講,大董(今小董)仍保存有董永墓,大凡村距小董東面十二里,村東有大槐樹、槐蔭寺遺址,再往東三裏為傅村,有傅員外家遺址,下凡村向北三十里為古山陽城,山陽城北二三十里即為雲台山,山上有山寨、仙女峯等遺蹟。所有這些構成了傳説故事的完整原生鏈條。

綜上所述,從六個方面都可以表明,這些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可以證實懷縣(今武陟)是董永和七仙女傳説的原生地。

從中原的懷縣遷移出去的董永後人,依照祖籍的民俗在各個地方都立了董永墓作為祖墓,以至於董永墓成百上千,遍佈全國各地。但南遷的董永後人們也沒必要數典忘祖,把遷居地當成祖籍地,忘了自己的祖根之源。董永傳説是南遷的董永後人們帶去的祖籍老根文化,相同的故事梗概與相仿的地名、人名都寄託着董永後人們對祖籍地的懷念,這就是極其普遍的“董永現象”。各地的董永後人説着一樣的故事,營造一樣的人文環境,遵循一樣的民俗民風,天下董永是一家,歷來已久,根深蒂固。

董永傳説已成了中國人民的愛情經典,忠孝文化的必選教材,正在為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做出積極貢獻。我們要珍視民族文化遺產,走正確的開發利用道路,不要搞無謂的爭論,以至於迷失了我們的前進方向。我們一定要形成合力,同心同德,把董永傳説更好地傳承下去,讓董永傳説千秋萬代、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