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選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9篇

精選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1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9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而最隆重的節日。在過春節的前好幾天裏,人們就開始忙了起來。家家户户都在買年貨,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臘八這天,我們都要喝臘八粥,粥裏放各種各樣的米與豆,雖説不怎麼好喝,但看它那怪稀奇的樣,總忍不住想喝幾口。

快過年的時候,許多小孩子都在買東西。小汽車啦,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更受歡迎的便是鞭炮,過年沒有鞭炮怎麼行呢?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做起事來也有心勁。他們早已經把過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預備齊了,準備在過年的時候用。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是過小年。天剛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這便讓人嚐到了過年的味道。在這一天,小孩子們最歡喜,因為家裏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糖果。

過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來,大人們必須把家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要把過年時用的東西都拿出來。街上的商店打都關門,到了正月初六才開張。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你聽,除夕已經大笑走來了,好像在跟我們招手呢!家家户户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可實際上呢,卻是在守歲上增加一些歡樂。門外已經貼上了對聯,屋裏還貼好了幾個大福字。除夕快到12點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燈都不許間斷。除夕真是熱鬧極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熱鬧,而是顯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殘渣還沒有收拾。這天早上,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裏都夾錢,比誰吃的最多,誰在這新的一年裏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孃家”,向姥姥,姥爺拜年領壓歲錢。

元宵來臨了,春節又到了熱鬧的時候。正月十五,到處都掛滿了燈籠。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這又代表全家團團圓圓,與與美美。廣場上還有美麗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確是個好日子。

眨眼間的功夫,春節已經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學生又開始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他們的事了。可大家還沉浸在這熱鬧的氣氛中,永遠也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朋友,您看過大秧歌嗎?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們家鄉做客,您一定會被那粗曠豪放的場面所吸引,在流連忘返中,説不定您也會情不自禁地加入這狂歡的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來。

你聽,鑼鼓聲聲,鞭炮齊嗚,哨吶響起來,大街上一撥兒秧歌開始打圓場了。領頭的是“沙公子”,他頭戴小生帽,身穿鶴氅,手持大摺扇。後面緊跟的是喬裝打扮的大姑娘和小夥子。“七冬鏘,七冬鏘,七八弄冬鏘……”隨着這鏗鏘的鑼鼓,秧歌隊在“沙公子”的指揮下踏丁字,邁十字,綵綢飛舞,虎步生風,自然排成兩行,穿花打場。看秧歌的人們見到這雄渾的氣勢自然卻步。走場兩圈後,只見“沙公子”躍步跳入場心,雙手抱拳做個“羅圈揖”,唱個賀年的大喏,熱鬧的小戲便開始了。這時瑣吶換調,鑼鼓的韻律,也變得更加昂揚,一對對旱船如同在水上漂,手持“船槳”的老漢在前面像醉翁一樣扭來舞去,那水靈靈的“姑娘”(大多男扮的)扭泥作態。正扭到高潮處,後面卻衝出幾個“刁老婆”。她們手拿棒椎,身穿青色布衫,耳朵上還掛着一紅一綠的大辣椒,頭上梳着“濃籬把”,臉上還有一個賞豆大的“黑痣”,黃臉朱脣,氣勢洶洶,大有“樟打鴛鴦”之勢,三躥兩跳來到了旱船眼前,與“老漢”開始周旋。“棒”“槳”相撞乒乒乓乓,醜臉相對互不相讓,他們似撕似打,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正在難解難分之時,高蹺隊衝了上來,這才衝散了這對醜冤家……

這一撥兒秧歌剛過,那一撥又接了上來。耍龍燈、舞獅子、天女散花;豐收鑼鼓……滿街的 人目不暇接價震耳欲聾。人們沸騰了,擁着秧歌隊説呀笑呀,指指點點地議論着。孩子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追看秧歌隊叫,兒女們攙着眼着秧歌隊跑。人們忘記了寒冷。被這催人奮進的鑼鼓帶進一潮湧動的世界。

朋友,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請你親自來看看我們家鄉的大秧歌吧!親眼瞧一瞧那如醉如狂的場面,親耳聽一聽那昂揚的韻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龍南,不僅有獨具特色的客家圍屋,還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客家美食——鳳眼珍珠。

一顆顆晶瑩剔透,如珍珠樣在鍋裏滾動,鳳眼珍珠就因此而得名。

鳳眼珍珠是用番薯粉製成的。番薯粉先是大塊大塊的,要用手把它弄碎,弄碎之後,就把粉末狀的番薯粉放在鍋裏用手按住番薯粉,順時針旋轉,旋轉只能往一個方向,這樣才能變成顆粒狀。

番薯粉變成顆粒狀後,下一步就是煮了!先將鍋裏的水煮開,即可把鳳眼珍珠撒下,只能一點點撒,不能一起倒,因為一起倒下去味道會沒有那麼好。撒下之後,把姜切成條狀,放入水裏後,用鍋鏟攪拌一會兒,蓋上鍋蓋,稍待片刻,鳳眼珍珠就可以出鍋啦!

出鍋後的鳳眼珍珠,顆顆晶瑩剔透。猶如荷葉上的露珠;又像斷了線的珍珠。形狀雖然不大,但是顆顆美味,都藴藏着客家美食的精華。鳳眼珍珠口感絲滑,使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怎麼樣?鳳眼珍珠給你帶來了食慾嗎?我想你的口水都以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吧!那就快來我的家鄉——龍南品嚐一下吧!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如果我身在異國,如果別人問我:“在地圖上長得像金雞的祖國是什麼?這個國家很偉大嗎?”那我將會回答:“是的,這個國家的確很偉大,而且,每個人都擁有梅花的精神,一顆善良的心,一顆聰明的大腦,正是人們擁有這顆充滿智慧的腦袋,所以祖國也有許多偉大的奇蹟”。

比如:清澈的長江三峽,美麗的桂林山水,雄偉的萬里長城,壯觀的秦兵馬俑……

辛勤、聰明的人類,先進的科學發明,他們加起來會讓我們擁有更大的科學發明。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在中國,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了,這也是最喜慶、最幸福的節日了。在這個節日裏,家人團聚,到處喜氣洋洋。

準備過年按照老家的規矩,春節基本從臘月便開始了。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放上大米、小米、紅棗、栗子、榛子等食材熬成一鍋粥,香甜可口。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剝好的蒜瓣放進裝滿醋和醬油的罈子裏封號,美味正在醖釀……

臘月二十四大掃除;臘月二十五送“灶王爺”上天,要燒香、上貢品;臘月二十六做豆腐;臘月二十七殺豬殺雞、買魚買肉;臘月二十八發麪;臘月二十九,上街打酒。

熱熱鬧鬧過大年

春節的重頭戲——除夕來了!這一天一大早就要起來,包包子、做餃子、蒸饅頭,家家準備年菜,街上滿是酒肉的香味。所有人都穿上喜慶的紅衣,門口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到了晚上,便是年夜飯了。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祝福聊天,飯菜更是豐富:雞鴨魚肉、餃子、菜。其中魚——表示年年有餘;生菜——諧音“生財”,表示來年發財。吃餃子時,把泡臘八蒜的罈子打開,一股酸辣的氣味撲鼻而來,蒜瓣變得碧綠,晶瑩剔透,如同翡翠一般。在罈子裏的醋也有了些辣味,用膠子沾它,總想多吃幾個餃子。晚上要放煙花,隨着一枚枚煙花衝上支霄,送走了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翻開了歷史新篇章。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6

如果你問我,在我心中什麼最美,我會告訴你——祖國;如果你問我,在我心中什麼最偉大,我會告訴你——祖國。

從我懂事起,我就知道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國家,她的名字叫中國,她是我的祖國。從那時起,祖國漸漸走進我幼小的心靈。

祖國,您是一位心靈手巧的設計師,您用秀麗的山川,點綴我們富足的生活;您用宏偉的建築,裝扮我們幸福的家園。

祖國,您是一位辛勤的園丁,養育着我們這些飽含待放的花骨朵;您是一位智慧的工程師,為我們勾畫着一幅幅美好的圖畫。

祖國,您是滾滾流淌的長江和黃河,哺育着中華兒女;您是冉冉升起的紅日,象徵着和平與陽光;您是東方騰飛的巨龍,正帶領中華兒女飛越夢想。

祖國啊!您是長城的磚,您是故宮的色彩,您是秦皇陵的兵馬俑,您是我們這片土地上嬌豔的花朵,您是守衞邊疆的士兵,您是偉大而莊嚴的母親!

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讓我們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騰飛而努力奮鬥。同學們,祖國在我心中,祖國在你心中,努力吧!奮鬥吧!拼搏吧!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7

在爆竹聲中,咱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咱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奶奶家。坐車的時候,咱突然想起:咱從小到大還從來沒有回過咱的.老家——-湛江呢。老家過年會是什麼樣子呢?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咱一定要問問爺爺。

知道了咱的問題後,爺爺便給咱講了起來:“在咱們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貼春聯、團年飯、守歲和壓歲錢。除夕是一年最後的一天,午後每家每户開始貼春聯。貼春聯的同時,湛江人還有貼門神、年畫,倒貼“福”字的習俗。門神貼在兩扇大門,傳統都是歷史上的一些顯赫人物,威武有殺氣,達辟邪擋災,倒貼“福”字則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貼在牆壁、門楣、房門,表示“福氣已到”。”

“除夕的“團年飯”,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飯”,除閤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遠工作的人都盡力趕回來過年。團年飯是過春節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習俗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魚、蠔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咱們老家,年夜飯還必須有這兩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斬雞。湛江有的地方還流行吃團年飯時,遇上遠行的人未歸,則桌上擺未歸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徵團聚,以示懷念。若有新婚夫婦,也多擺一副碗筷,取來年添丁吉意。團年這頓飯,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豐盛有餘有剩。”

“午夜12時,父母長輩叫醒小孩起牀,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給壓歲錢。壓歲錢,湛江俗稱“穿衫帶”,多數稱“利是”,討壓歲錢稱為“逗利是”。由長者給後輩,以兒童為主,未結婚的成人與兒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壓歲錢意在鎮壓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長大,聰明進步。守歲在湛江的一些農村尚流行,子時一到,炮竹齊鳴。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節聯歡晚會電視取代守歲,看完聯歡節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聽完了爺爺的講述,咱終於知道了湛江春節的習俗,也增長了許多知識,將來有機會,咱一定要去咱的老家湛江看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8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悦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XX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閲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並逐漸成為軍事體育項目。元朝統治者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以鄉、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此俗沿習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着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裏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製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裏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着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隻煙花就迫不及待的衝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説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