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關於中秋的抒情散文(精選39篇)

關於中秋的抒情散文(精選3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1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分為敍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中秋的抒情散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中秋的抒情散文(精選39篇)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

中秋,八月中旬之秋。

適逢中秋八月,我獨倚窗台,手捧書卷,望捲上明月。

始,空中依舊漆黑一片。似,還略帶些黃昏的嬌嬈,玫紅的嫵媚;又似,墨跡屏風後微微一笑,傾城。

輕搖小扇,品書中之字——“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呵,明月啊,你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思鄉情?又,何來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風輕搖蘆葦之時婀娜?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歎,老樹孤鴉鳴,秋露私沁桂。明月,明月,你可曾知道這秋思又是誰家可憐人?歎哉。

烏紗籠月,漸漸淡去黃昏妖嬈,不留情面,一絲遺痕也趕盡殺絕。是,夜空中好似有了一星半點的純白,確實在風吹動的烏雲門簾下若隱若現,若即若離。伸手抓不住你衣的裙襬水袖,卻在掙脱後留下回眸一笑,漸行漸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呵,青天大老爺,又怎知明月幾時現?今夕於天,又是何年。風輕輕樓重重,玉碎碎冷寒寒。

曾憶兒時,那呼作白玉盤,瑤台鏡。青雲端上,嫦娥舞翩翩,吳剛桂萬年。玉兔搗藥,似與人間。后羿,你忍,射碎這一幅唯美天宮圖嗎?你忍,望清冷月宮,卻不得團圓嗎?

烏紗撐不住了,急急地退了場,月總算是正式登上主角的台。淡黃若白,鵝黃襯雅黑託。這是對偶嗎?不,不是,她真的只有那麼一點大,怎擬試比天?但就因如此,在浩如煙海的夜空,散出柔和的光,不是夜的冷酷與淡漠,流年逝水,逝水流年。

她獨霸了整個舞台,其餘一切都顯得那麼微弱,那麼渺小。她不需要奮力展現,只需一顰一笑,又多少星為之傾倒。

我默默離開了窗台。

是的,她為眾人所欣賞。

黑色夜幕,是精靈音符的跳躍。

她依舊掛在空中。

潮起潮落,悲惋的哀歌。

那麼耀眼。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

中秋是一個想象優美的神話,一千年一萬年脈脈相傳,中秋是一段縷縷不斷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濃情思念。

皎皎明月共話中秋

提到中秋節,古人筆下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亦或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傷感的、思念的、圓缺的。然而除了秋意濃濃讓人思念感懷外,還有一種是對美好事物嚮往的樂趣。

中秋節是兒時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每到中秋節爸媽就會放下田裏的勞作,帶着我和弟弟步行去兩公里外的外婆家過節。在外婆家吃完晚飯,趕回家的時候月亮出來了。爺爺準備好月餅、水果和酒水祭月,一家人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着五仁味的月餅,一邊聽着爺爺奶奶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年年如此,百聽不厭。對於兒時的我,此時滿滿的幸福感,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油然而生。在異鄉一個人打拼的日子,每每看見黑夜中圓圓明亮的月亮,腦海中不覺浮想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的情形,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支撐着我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中秋節自古延續自今,已超越了傳統節日的本身意義。多少忙碌中的人們,因為這一天一家人從不同的地方歡聚在一起;又有多少人因為有這一精神支柱支撐着走過多少風風雨雨。我想説留住心中那些美好的場景,孤單時拿出來與自己分享,就像品味一杯醇香甘美的茶。然後充滿力量的去為下一個目標拼搏奮鬥。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皎皎明月,閒話家常,期盼化身繁星點點,穿梭在宇宙之上,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一輩子不短也不長,願所有在異鄉的朋友,都能停下繁忙的腳步,回家看一看年邁的父母,也讓他們感受一下兒時的温暖時光。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

賞月吃月餅是中秋節的一大樂事。而今,面對那精美的月餅豪華的包裝,卻品不出什麼滋味,引不起購買的慾望。相反卻對兒時做月餅,吃月餅的那段苦中有樂的歲月咀嚼不夠,回味悠長。

中秋節快到了,大爺叔叔們便開始張羅做月餅了。壘灶、支鍋、磨面、生火,一家做幾家幫,有柴的出柴,有面的出面,有人的出力。因此那不僅是在做月餅,更是一種親情的交流與溝通,沒人在乎別人出多出少,幹輕乾重,只要一個鍋裏摸勺子,就是一家親了。

做月餅不比蒸饅頭,蒸饅頭,一個人就可以獨當一面,而做月餅卻要複雜得多。工序多,是技術活。所以,既要有技術指導,又要有美食顧問。和麪、調餡、加工、烤制,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用做月餅的餡幾乎全是自家產的,土法熬製的紅糖口勁綿長,剛出土焙乾炒好的花生仁香脆可口,加上核桃仁、冰糖、染紅染綠的粉條,按一定比例調好。嘴饞的孩子經不住誘惑,抓了把餡子就往嘴裏塞,饕餮的吃相,惹得大人一陣大笑,捱了自家老子的一個鑿慄,孩子痛得連跑帶跳,弄倒了油瓶,弄灑餡子,又引得一陣呵斥。

餡子調好了,面也和得了,爐火也旺起來了。下一步的活兒就是加工月餅了。拿出新刻的模子,一個個如圓月一般的月餅就出來了。做月餅的模子是請村裏好刀工的木匠專門提前刻好的。題款或是“月圓花好”或是“吉慶有餘”或是“五穀豐登”,將一句句樸實的祝福與祈盼刻進其中,所以,吃月餅時虔誠的神情,不僅是在品嚐香甜可口的月餅,而是品味一種如飲甘醪的祝福,將美好日子一同咀嚼嚥下,並在以後的日子裏慢慢釋放回味。通紅的爐火,滋滋的響聲,香氣薰蒸得大人孩子都把持不住,撩撥得口水直往肚子裏咽,食慾一次次的被激起,那種滋味那些記憶,是吃慣了魚肉葷腥、山珍海味也無法體味的,無法比擬的。所以待到剛出爐的月餅連籲帶呵還不敢沾脣,早已有性急的忍着燙吞嚥下去。而有的人則拿在手中待到涼透了,看看從哪兒下口,別一下子咬碎了月亮,吃掉了嫦娥,細嚼慢嚥,引得早早吃完,卻還沒品出個什麼滋味的人白白的眼饞。早就下肚的孩子們往往又從大人手中再分得大半個餅子。

月餅做完了,人口多的人家五斤,人口少的二三斤,當年的中秋節就富足豐盈了。分到家中,留下三五個讓孩子老人過節,其他的用紅紙包好,趕在中秋以前走親訪友,將祝福一起分享。越是在那物質匱乏的歲月裏,親情味越濃烈,一家有飯吃就決不能讓鄰里親朋餓肚子。那是不夾功利,血濃於水的親情真情,是維繫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的絲線。

久蜜則糖苦,久苦則糖甜。那種發自內心的至純至樸的體驗只有經過苦難浸泡的心靈才能真切地體會出,因而,那種體驗是彌足珍貴的,回味悠長的。

再也沒有吃到那樣香甜的月餅,再也沒有那種雖苦猶甜的至美感受了。因此,在這佳節又至的時候,我想起了火烈綿長的往昔歲月。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4

只為那一次遇見,我便戀上了秋天。金風玉露相逢瞬間,成全了我和你的這場曠世奇緣。有你相伴的日子,總是那麼温暖。即便我不語,你不言,那份默契也在你我心間,千迴百轉,經久不散!

曾經的心酸,已是過眼雲煙。那場風花雪月,再不能讓我黯然。有你,我總是那麼安然。你一句温言,暖我半世心田。只要你在,我便一戀千年。美麗的緣分,柔腸百轉,此生,你在天涯之外,我在現實彼端,你微笑凝眸,我傾心眷戀。

有你,這便是一條最美紅塵路。此生,我願與你,從花開走到落紅無數,從紅顏走到容顏遲暮。你回眸眷顧,我素心若雪,傾城不負。為你,我願吟遍詩詞歌賦;為你,我願安然等待、朝朝暮暮;為你,我願洗盡鉛華、攢眉千度;為你,我願三生三世、為君凝目。此生,就這樣與你,同船共渡。與你分享快樂,共你分擔痛苦。我用纖纖玉手,抹去你眼角的淚珠;你用温暖的懷抱,慰我前世的劫數。

前世,我零落天涯,淒涼孤苦。你玉樹臨風,含情回顧,電光石火,情毒愛蠱。沒有誰先誰後,我和你凝眸相對,從此結束了我的天涯孤旅、你的漂泊無數。你給我一方淨土,一舍茅屋,伴我清香幽谷,看流雲飛散、日出日暮;我許你三世相伴,與你世外桃源、傾心共度。春看桃花飛流霞,夏至溪畔賞百花;西風驟起歎雁去,冬來梅開映俏頰。我一曲高山流水知音趣,你一支長笛不離不棄曲。

帶着前世的眷戀,我和你輪迴到今生。這一場遇見,把我所有的感覺驚醒。原來,我所有的拒絕都是為了等待這樣一場傾城之懂。為了這一場驚豔,我已在佛前,拜求了五百年!濃淡相宜、遠近相安,才懂得這樣一份感情,是靈魂的默契、距離的美麗!與你,可以肆意暢談,也可以沉默不語,可以放聲大笑,也可以縱淚如雨——只因有你,牽掛也如此美麗!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人生風雨,只是暫時。我相信:堅強如你!我堅信你有面對人生風雨的勇氣!你會睿智的改變自己!我想我會一直在這裏,等你等你!春去秋至,雪染青絲,繪一副柔腸百轉水墨卷,唱一首蕩氣迴腸友情曲,在每個月圓月缺的夜晚,在每個雁去雁歸的晴日、在每個朝朝暮暮的思念、在每篇清新脱俗的文字裏,念你盼你!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5

中秋的夜,有它幽深的意境,有它奇妙的情趣,它是一幅朦朧的水墨丹青畫,是一支醉人的天籟合成的歌兒。金秋的曉月兒勾出了豐收的喜悦,也勾出了我深處的記憶。

回想故鄉,中秋的芽兒剛剛萌動,鄉親們就為節日的到來不停地奔波。過中秋,對華夏兒女來説,一向十分講究,不管身處何地,工作多忙,也總難抵擋中秋過節家人深情的呼喚;不論過去遭遇多少世間憾事,但並不妨礙人們微笑着品嚐月餅、閤家賞月。中秋的月夜,既是喜慶豐收的月夜,又是家人團聚的月夜。中秋節是忙節,無論怎麼忙,鄉親們照樣買煙花、糊燈籠、做月餅、炒花生,中秋濃烈的氛圍一下子瀰漫了整個村莊。記憶中,每逢中秋節到來的前幾天,母親也和鄉親們一樣準備餡和麪,忙着做月餅。只是當時的月餅種類還很單一,最多的便是白糖餡,也有豆沙餡的。雖然配料單一,但由於出自母親之手,做出的月餅我們都吃得很香。每每母親做月餅時,我和弟弟便站在旁邊焦急地等待着,饞得口水直流,左等不好,右等不好,弟弟有些按捺不住了,趁母親不注意便伸手去抓拌好的月餅餡,母親回頭輕輕打掉弟弟的手,温情地説:“還不能吃呢,小饞貓,回屋等着去。”我和弟弟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終於月餅做好了,我和弟弟每人抱着一塊大月餅便跑出去玩了,見到同村的小夥伴不停地炫耀説:“看,這是我媽媽做的月餅”。他們眼巴巴地瞅着,有人輕聲問:“能給我一塊嗎?”我和弟弟雖然有些捨不得,但看到他們期盼的眼神,我們還是分給了他們一小塊,大家細細吃了起來,誰都不忍一口吃掉,而是一點一點地品味,最後還吮吮指頭回味一下。

歲月匆匆,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我不再是那個到處亂跑,只知道玩的調皮鬼,我成熟了,而母親卻不在了。如今的月餅種類繁多,什麼荔枝、草莓、香蕉、哈密瓜……各種各樣的月餅應有盡有,任你挑選。每年的中秋,我和弟弟依然懷念母親做的月餅。

中秋的月餅香甜撲鼻,令我難忘。“燒瓦燈”在我腦海裏也成了驅之不散的温柔記憶。少年時代,一吃了晚飯,就邀上一羣兒時的夥伴從家裏背上幾捆柴,急匆匆地跑到村裏祠堂邊的一塊大空地燒瓦燈,有的大人還從家裏抬來了幾桶煤油。瓦燈是白天搭好的,用土瓦碎片壘成“金字塔”形的瓦窯,瓦片與瓦片之間留有空隙,最下邊用石塊砌成一個灶口,點燃乾柴,熊熊燃燒的火焰似一條條火龍從瓦片空隙中飛濺,洶湧的烈火燒得瓦片如剛剛出爐的瓊漿玉液,流光溢彩,圍觀的男女老少仍感不夠過癮,紛紛拿起了勺盆往瓦燈上噴潑煤油,頓時騰起沖天大火,把人們的笑臉和夜空映得一片通紅。柴火越燒越旺,火勢越燒越大,整個瓦燈變得晶瑩璀璨,彷彿一座金黃的寶塔,輝煌無比,煞是好看!就在這時,村裏俊男靚女趁着通明的火光滑進了露天的舞池,伴着悠揚的笛聲載歌載舞,喝彩聲、歡笑聲盪漾在茫茫的夜空,平日寂靜的村落變成了狂歡之夜。從這一張張舒心的笑臉和一對對青年男女輕盈的舞姿中,我們感受到鄉親們是那麼的從容幸福、和諧圓滿。

燒完瓦燈,月還未到中天。中秋的滿月如一朵盛開的玫瑰花飽含濃香,開在碧霄,鄉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裏。趁着明亮的月光,我相邀了幾個夥伴到田野偷東西吃,在十五的中秋之夜,依照本地習俗那不叫偷,而稱“摸青”。月光透過繁茂的柚子樹葉和成片甘蔗林的縫隙,隱隱約約看清了樹枝上滿掛着柚子和菜地裏栽種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甘蔗。於是,我們不約而同地爬上樹梢摘柚子,下到菜地扳甘蔗,空手而來,滿載而歸。最有意思的要算挖花生,埋到瓦燈剛剛熄滅的柴火堆去煨,稍後又從中取出,清香四溢,脆甜的花生吃在嘴裏,香在心裏。中秋的月夜就是這樣滋潤着我兒時的歲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雖然身處街市,離別故鄉多年,但承載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家鄉,撒滿了我孩提足印的中秋之夜,無時不縈繞在我心中。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6

中秋即將來臨,洋溢出節日的喜慶。妻子託朋友的福,得到一盒包裝精美的月餅。為提前感受中秋的味道,她鼓動我吃月餅。慢慢地,月餅的香,月餅的甜沁入心脾,温暖我的靈魂。隨之,那一幕幕香香甜甜過中秋的往事就紛至沓來,歷歷在目。

還是在我們小時候,家裏的中秋就格外引人嚮往。不過,那時家境貧窮,經濟拮据。父母節衣縮食,計算開支,簡單合議後,由母親到鄉場買回幾個麻餅,全當過節的主打“吃食”。

母親將麻餅放進碗櫃,沒有關門,沉香便瀰漫開來。我和弟弟垂涎欲滴,趁母親幹別的家務活之際,從碗櫃裏拿出一個麻餅分着吃,那饞勁就甭提了。“幺兒!少吃點,晚上還要賞月、吃月餅喲!”母親見狀,並沒有過多責備,只是善意地給我們提醒。

我們也很懂事,知道父親和母親還沒吃呢,就此打住。

到了晚上,中秋的月亮圓圓地掛在空中,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過節了!”父親一聲吆喝,率先拿起麻餅吃起來。我們早已餓得飢腸轆轆,吃得分外香甜。當然,一向樂觀的父親還會抬頭看着皎潔的月光,呷一口老白乾,吃一箸菜,發一串感歎,怡然自得的樣子十分可愛。

夜深了,母親收拾着,還在演繹着鍋碗瓢盆交響曲;父親酒興濃厚,講述着月亮、月餅神奇幻化的故事。聽着,聽着,我們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月光依然皎潔,大地依然亮堂,老屋依然肅立。我們到外地讀書了,很少回老家與父母過中秋,只得買個月餅來吃,倚着窗户,看看月光,寄託對父母的思念。

不經意間,一個個中秋靜靜地來,悄悄地去,傳遞着父母的關愛,傳遞着我們的掛念。父母的銀髮早生,皺紋密佈,幹繭縱橫,已然老了。而我們也在父母的鼓勵和支持下,挑燈夜讀,一路過關斬將,終於考上了大學,走上了工作崗位,成家立業。

原本想回老家去過中秋,好好感恩操勞一生的父母,然而常因工作關係、人情應酬導致回老家過中秋的事擱淺下來。每每想起這些,愧疚的情愫就會陡然湧出,讓我們心中倍感酸楚。不過,我們會在中秋那天,給父母打去電話,送去誠摯的問候與節日的祝福。加之,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家庭負擔的減輕,父母的中秋再沒了拮据和將就,有了質優價廉的月餅,有了豐盛的菜餚和提神帶勁的酒,有了我們打回去的電話,兩個老人家也會把中秋過得香甜,過得自在。這樣一來,我們的心裏才會多少有些慰藉,多些釋然。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7

小的時候,每到中秋,家裏的月餅都多得吃不完,中國人好禮,尤其在中秋時,更是競相以月餅相饋,猶記得當時的月餅為六角盒裝,每個月餅都單獨以透明玻璃紙包裝,上覆一紙片,標明口味。著名的有蓮蓉、棗泥、紅豆、菠蘿等,餡料是廣式月餅的特色。似乎家家户户都餅多為患,一連好幾天,都以月餅度日,都快食不知味了。

而我特別喜愛那白白軟軟又多層的蘇式月餅,不油不膩。其實我愛吃的不是餡,就愛吃那麪皮,人家説好的月餅應是皮薄料多,但我專挑那皮厚餡少者,最好完全沒有餡。近年的月餅,種類及作法都有了非常的創新,令傳統月餅相形見絀。

既然月餅和中秋密不可分,對於月餅的來頭,可就要小書一番了。月餅,又稱月團,或是團圓餅。早在唐朝,即有一廚子憑着想象,製作出形似月亮的甜餅,以供人們在中秋抬頭望月時,一面口吃甜餅,一面懷想起美麗的神話,頗為詩意。而到了宋朝,甜餅幾經改革,變成了專門在中秋賞月時享用。那時就稱為“月團”。一直到了南宋,“月餅”才成為正式的名稱。

中秋,除了吃,仍不忘聯想“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及“玉免搗藥”這三個傳奇的民間神話。嫦娥奔月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詳,由於她飛到了月亮的廣寒宮,成了月宮娘娘,民間才有了中秋祭月的習俗。

“月圓人團圓”,中國人喜以圓月來象徵團圓,所以在中秋夜,通常都會舉家到户外共同賞月。一輪明月照當空,其清亮皎潔,光潤似玉的景像,往往激起文人們的萬般詩情,古今皆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的水調歌頭,成了詠月千古佳句,也成為情人們追尋愛情的堅貞誓言。

多虧了月亮,世間才多了許多浪漫傳説,也因為它,給予了人們心情的寄託,無語問蒼天,唯月解我心。也多虧了月亮,我們才有中秋。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8

靜夜,一輪圓月高掛,清輝漫灑,獨坐月光下,一份孤寂,一分清冷,增加幾分思念。

抬頭,望着那一輪讓人燃起鄉思的月亮,不由在鍵盤敲下那一首【父親】,“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龔玥的輕吟淺唱,又把我拉回兒時畫面,那時候,我常在父親瘦弱的脊背,幾多温暖,幾多歡快的童年。父親總是在農忙收工時,揹我去看電影,或是去鄰居家串門。也許是我最小的緣故,父親他不管走到哪,都會帶着我在身邊。長大一些,我上學的年齡了,家和學校隔着一條河,每逢上學放學時,他都會把我背過河去,看着我快到學校時,自己才轉身往家的方向走。那時候不懂的什麼是慈愛,只覺得爬上了父親的脊背就不用走路,還能去自己喜歡的地方。一直到四年級,因為學校集體降級,我轉學去另一個鄉鎮就讀,才結束他每天往返幾次的揹我淌過那條小河,可每逢暴風雨來臨時,他不放心我自己回家。放學走近那條小河,總能遠遠看見他坐在河邊石頭上等我,看見我來,他就會揹我,而過完河他也沒放下,翻過一個小山坡,一直把我揹回家。放下我時,他自己卻累得大口踹氣。那時的父親,他真是一頭拉車的牛。

在父親的背上,從幼兒到童年,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總有許多敍不完的情景,而長大成人之後的我們,卻遠離家鄉,為了各自的生活,留給父母一份寂寞與孤單,父母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從不會説起自己那一份落寞與孤獨,只在某個時候,兒孫齊聚一堂,他們才把最開心的笑意寫在爬滿皺紋的臉上,他們在意的,不是你給他們多少禮物,多少錢才。再多的苦,一份團聚是所有的滿足。

而今又逢中秋團圓日,月下的情思,卻是重山阻阻,父母也會伴隨一份失落,等來的,只是一聲電話的問候。

此時,那月隱進雲層,似乎和我一樣,有些傷感,有些心酸的淚流,女兒也想借那清歌一曲,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9

秋夜,伴一盞孤燈讀《紅樓夢》。書房裏,父親種的那株桂花開得正盛,若有似無的幽香滿溢在每個角落,甚至,温柔地纏繞在了指尖,在每一次翻動書頁的瞬間,撲鼻而來。

彼時,正讀到《紅樓夢》中賈母帶着眾人在凸碧山莊過中秋賞月賞桂花一回。那山坡子上的桂花一定開得正當時,圓月中天,微風裏花香裊繞,連那擊鼓傳花用的都是順手摺下的一枝桂花。最喜歡的,還是那段花下品笛:“趁着明月清風,天空地淨,聽桂花陰裏,嗚嗚咽咽,裊裊悠悠,又發出一縷笛音來,果真比先越發淒涼。大家都寂然而坐。”想來,那桂花樹下傳來的裊裊笛音,一定也是浸透了桂花的香,令笛音更加的清透醉人。

自古,桂花與中秋就脱不了干係。彷彿是種約定,每年中秋前桂花都應約而放,千里迢迢奔赴圓月之約。中國古代神話裏,吳剛在月宮經年累月,怎麼砍也砍不斷的那棵桂樹,每臨中秋,便馨香四溢。傳説也只有每年的中秋,他能夠在桂樹下稍事休息,飲一盞桂花酒,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

猜想,吳剛,每一斧下去,那夾裹着月亮清輝簌簌而下的點點黃金屑,落到了何方?在西湖,至今還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説。杭州靈隱寺,有一年中秋,皓月當空,有個叫德明的和尚忽然聽見寺外傳來滴答滴答的下雨聲,連忙開門一看,只見從月亮上落下無數珍珠般的小顆粒。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師父,智一長老仔細一看,原來是月宮裏吳剛伐桂震落的桂子。他倆把這些小顆粒種在寺前廟後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樹上開滿了芬芳的桂花。後來,人們把桂花種在西湖四周,漸漸種遍全城。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下“山寺月中尋桂子”的不朽名句。宋代詞人鄭域也雲:“嫣然一笑,風味人間沒,來自廣寒宮,直偷得天香入骨。”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恐怕也只有根自月宮,方擔得起“天香”的盛譽。

獨坐書房,遙想,古人的中秋,不單有家人團坐,圓月當空,桂下品笛,更兼有以桂花和着糯米做成的“廣寒糕”,就着桂花陳釀,聯詩做賦,是怎樣一幅其樂融融,充滿情調,令人豔羨的情境。

夜已深,父親敲門而入,提醒:“別睡得太晚。”順手,在他的桂花下鋪上張乾淨的白紙,夜風裏,朵朵桂花如月中仙子,悠悠飄落。我知道,明天清晨,早起的父親替我泡的那盞清茶中,一定有盈盈如蓮的桂花,染香一碧茶水,每一口順喉而下的,温暖香甜肺腑的,還有濃濃的父愛和暖暖的親情。

其實,縱然歲月更替,縱使中秋的形式有了諸多改變,千百年來,依舊亙古不變的,是桂花的香,是中秋家人團圓歡聚的祝願。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0

一輪明月,把個中秋之夜裝點得有了些許詩情畫意,也把遠古的幽思寄託得更加深遠。此時此刻,我行走於鋪滿月色的柳堤,前方是若隱若現的故鄉老宅,即將與家人團圓的喜悦溢於言表。是的,我從幾十裏外的縣城趕回家,為的也是這片月色,抑或是月色中包涵的亙古不變的寓意。

明月何皎皎,我是踏着月光而回。古人中秋賞月,必定親人圍於一桌,置辦果饌香醪。如是書香門第之家,吟哦詩詞歌賦,讚美月色,別有一番雅緻。即使貧窮農家,粗凳陋席,當中也列着自制的月餅與桂花糕,鄉間俚語談月之傳説,其樂融融。

古人對月重在一個賞字,賞月之光華,賞月之情趣,以及在月色中濃釅的那份親情。賞月有着一種靜謐之美,撩人情思,引人遐想。我則喜歡踏月而行,動態更富有詩意,把月之精華盈於足間,前行的路彷彿都裝裹着一襲月輝,輕便敞亮,每一步踏得堅實果敢。

猶記得兒時,我一年中最盼望兩個節日,春節和中秋,因為只有在這傳統的節日裏,外出做工的父親才會回家。到了中秋,母親會早早地準備一桌豐盛的佳餚,擺在門前的小院子裏,我和母親靜靜地坐着,等待父親歸來。小孩子嘴饞,我趁着母親不注意偷偷地拈起一片肉塞進嘴裏,可我卻忘了拭去嘴上的油膩。母親發覺了,佯嗔一聲:“看你這饞樣,等你爸爸回來再吃。”

有一次,明月已經爬上中天,父親仍未回家,母親有些焦急,不時地抬頭望着門外。我自告奮勇去接父親,我一路蹦跳着跑出去。門外有一座小山岡,站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見通往家裏的那條柳堤。我站在月光下,伸長着脖子張望,月光從柳葉間穿梭,灑下點點光斑,讓人頓生一種思鄉的情懷。終於,我看到了柳葉下移動的影子,是父親,他昂首闊步踏入了我的眼簾,也踏碎了這千古永皓的月色。我激動地跑下去,父親的臉上洋溢着笑意,用寬闊的肩膀馱着我。父親的腳步一點也不沉重,反而輕快起來,月光在父親腳步的撫摸下異常的燦爛。我頭頂着明月,手拿着父親買回的月餅,已深深地陶醉於此等情境之中。我咀嚼着月餅,同時也把流淌在心頭的温情細細地咀嚼。

如今,我走在父親曾經無數遍走過的柳堤,月光並未把時間的印記隱藏。這輪明月,照拂過唐宋的詩人,也同樣照拂過父親温暖的背脊。我環顧柳堤,往事點點滴滴在腦海中浮現,我抬頭望向當年我佇足等待的那座小山岡。意外的是父親竟然如一尊被歲月侵蝕過的雕像般站在那裏,他發現了我,迅速地邁開大步向我奔來。沉默片刻,父親笑了:“今年的月色真美喲!”我也笑了,眼裏閃爍着淚花。

我與父親肩並肩地踏入月色中,驀地我想起了蘇東坡的那首《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我與父親體味的不是相似的意境嗎?我們踏入月色中的每一步,都是愛的期盼。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1

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清輝滿地,正如李白詩中雲:“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大地如嬰兒般的酣睡在美夢中,渾身罩滿了銀白色的月光。月光下的世界,朦朦朧朧,如夢如幻,恬靜而安詳;月光下的世界,如此清冽、如此明朗,彷彿空氣中也瀰漫着花的清香;月光下的世界,一片聖潔,人的靈魂也在這片聖潔中得到了昇華。

中秋的月亮是永恆的話題。她清輝如水,圓潤如玉,在清明冷豔中帶着幾分傲岸。“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抬眼仰望,月亮如嬌羞的少女,靜靜的駐足空中。這就是中秋的月色,這就是中秋的夜晚。“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時初照人”。亙古不變的月亮,以她的陰晴圓缺預示着人間的興衰榮辱、世事變幻。她總是默默的關注着世間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都能得到她聖潔無私的光芒,既亮麗幸福的人,也眷顧不幸的人。她永遠慷慨地給予,那麼從容,那麼大度。

中秋是思念的節日,中秋的月亮撩人情絲,惹人相思,促人回憶。有人説中秋的月光是遊子望鄉的眼眸,是被愛撥動的款款心曲,是沉澱在心底濃濃的祝福。每到中秋,我們都會思念,思念那遠去的風,遠去的雲,遠去的微笑和那已經遠去的往事。中秋的思念是一份清涼、澄澈、淡淡的遠懷,“月是故鄉明”是多少遊子的望鄉情懷,圓圓的月亮承載了滿滿的思念,“缺也是思念,圓也是思念”,一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道出了多少人的美好意願。

在這“煙籠寒水月籠沙”的夜空下,令人生出許多遐思:遠行的遊子摘下天邊的明月照亮歸鄉的路,熱戀的情侶在聖潔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月色,亙古的晶瑩剔透、冰晶玉潔,圓圓滿滿,不禁讓人發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感慨。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2

今年中秋,是在與父母的簡單的一次聚餐中度過的,因為尋常,我甚至找不到一絲值得保存在我記憶匣子裏的美好,是因為繁忙的學業掩蓋了中秋的味道,更是因為我摯愛的親人,此時已然不在我身邊。我只能從花樣日益繁多的月餅中,去找尋,依稀地辨認那些過往。

我又看到了那個忙着品嚐月餅的不亦樂乎的我,看到了一張年老而已殘舊的桌子,看到外公在月光中隱約可見的慈祥臉龐。那時候,中秋在我腦海中並無概念,因為那時的月亮並無異於評審,可以時常看見,可以讓它跟在我身後,很服從,因此對中秋的月亮沒了好奇心。可讓我對之魂牽夢繞無法忘卻的卻是一個小月餅。

作為一個對一切具甜味的東西都有着嚴重情結的我,月餅自然是我所垂涎的,而月餅在我的印象中就簡單得只剩下豆沙與砂糖口味了。因此每每中秋,看到外公做起月餅,總會不懷好意地靠近他,好蹭些吃的來。而吃完甜點的我卻又露貪婪的眼神,外公此時總會笑着輕撫我的嘴角:“看你這個小饞貓!”

於是每一年中秋節,就在這種與月餅的邂逅中悄然度過,而外公,也在每一個月明的夜晚漸顯蒼老,於是後來,月餅變了味。

終於一年的中秋節,外公再也沒能和我一起度過。那時起,中秋的月餅再也嘗不出甜味——在我心中。即使品嚐更多口味的月餅,也難以勾起我的興趣,習慣了外公做的月餅的我,又怎麼吃得下其他呢?

而也是那時起,月亮在我的星空卻悄然升起。我開始睜着大眼睛,久久的佇立凝望那一輪極圓的月亮,可心中卻有絲絲寒意。錯過的月圓已然不能再重逢,而逝去的時光也無力被挽留。

中秋節,我依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回過頭,想抓住背後那縷月光,卻見不到月亮。曾錯過了無數次的月亮,又怎麼會始終如一地跟在我身後,並一如既往地給予我温暖呢?這已然不是那時的中秋了!

夢境裏,我走在路上,歡笑着奔跑,一回頭,滿臉都是幸福的月光,我笑了,月亮也笑了。

也許,那樣月光洋溢的中秋,回憶而美好。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3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又是一年中秋時。選擇在這個小鎮過中秋,我的意思,也是家人的想法。好靜,靜得可以聽見水窪裏的蟲鳴,靜得可以聽到茶盞杯蓋的起落聲。一輪明月高掛着,和眼前的紅燈籠遙相呼應。樹影婆娑,碎了一地的光暈。喜極了如此場景,水天一色,人景相融。

天下幾分明月夜,世人如意在中秋。中秋是月圓之夜,是團圓的日子,是詩人的夜晚,也是畫者收入畫夾的夜晚,更是我們這些凡凡之輩和親人小聚的夜晚。

夜色沉靜而深邃,臨湖人家是嫻靜的。湖面上倒映着滿月,用石子擊起,碎開又合攏,驀然又想起蘇小妹新婚之夜戲弄秦觀的那副對聯:雙手推開窗前月,投石衝開水底天!恰恰應了這景。紅色的燈籠映襯着家人的臉,歡聲笑語冉冉飄散在夜空裏!

靜坐露台,觀湖水微瀾,周邊一草一木,彷彿都透着詩意。當感知着眼前一切的時候,心是柔軟的,是純粹的,很多層層疊疊的感懷都會漫溢出來。抬頭望月,自問,我是否負了流年?負了時光?晚風微涼,輕輕拂面,隱隱送來若夢若幻的桂香。我提議舉個杯吧,才發覺竟然都沉默了很久。可能都讓這如夢的夜色而陶醉了,抑或是自都懷揣着很多遐想。是夜讓我們陶醉,還是我們讓這夜色迷離了?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難得有如此的靜怡夜晚。人總是寄情于山水,總奢望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可現實中又有幾人如陶公,能放棄一切隱居山林終老呢?

勤於入世不費隱逸,歷經紅塵幾多幽情。不妨學學宋人的“中隱”智慧,帶點閒情,帶點詩情畫意,做好自己。又如蔣勛先生有句話説:先要活得像個人,才能感受到世間的美!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回眸而笑,不負明月不負我!看着圍坐的親人,一壺酒,一杯茶,一片月色,幾縷花香,讓你我在這中秋微涼的夜裏,在這月朗風清的時刻,摺疊起今夜的歡愉,在以後的歲月裏翻開,今夜的思緒仍可以一泄千里!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4

又逢一年之際的中秋佳節,人們早已蠢蠢欲動地期盼着這個團圓的節日,早在幾周前月餅便充斥在大街小巷的商户裏,買月餅成了大家的又一趣味。

尤記起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身為一名乘務員,在平時,為成百上千人提供便捷的出行,在中秋,為旅客的歸鄉之途保駕護航,而自己,卻不能在節日裏與家人團聚。雖然如此,小夥伴們卻沒一句有怨言,依舊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誠摯地為回家的旅人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與暖心的問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9月14日的航班上,飛機即將起飛,我看到一位旅客正舉着手機對着自己微笑,猜想他一定是在自拍。於是,我親切的走到他的身邊,準備提醒他關機時,發現這位先生正在視頻,只聽到他説道:“兒子,想爸爸了嗎?媳婦兒,這麼久以來辛苦你了……”。我忍不住心頭一酸,頓住了腳步。看這位先生風塵僕僕的着裝,想必是在外打拼無法經常歸家的人,趁着中秋將至,回家看望許久未見面的家人妻子兒女,看着他對着屏幕對面的妻子露出抱歉的笑容,我想,那些他沒能和家人團聚的日日夜夜,一定很漫長吧。

生命中總有許多的美好與遺憾,無奈與彷徨,即使細數也數不盡的喜怒哀樂,就像赫恩曼尼説的,我們太容易將生活視作線性的,前進的,向上的過程,但生活恰恰是螺旋的,有進有退,迂迴曲折的。所以,盡情享受沒有答案的人生,未嘗不是一項優雅而高貴的事業。

正如乘務員的工作一樣,看似每天重複着相同的工作,但遇見的是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將旅客安全地送到想要去的地方是我們的使命,為他們提供暖心細心的服務是我們的情懷。就像大斯説的,要心懷期待,要讓微不足道變得重若千鈞,要讓細枝末節變得纏盤碩枝。

最後,致敬我們可愛的民航人,大家中秋快樂!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5

離家在外很多年了,其實,孤獨總是有的,可是,今天,我格外的思念我的父母!

我是個只記得陽歷日子的人,直到今天早上,我才知道是端午節了。在端午節前兩天,是母親的生日,這些年以來,一直沒有時間,在母親生日的時候和母親歡聚過。也許年齡不是很大的緣故,以前沒有自責過。可是,今天的電話打過去,心情一下子就無法平靜了。

今年母親生日的時候,正好趕在了星期日,姐姐們都回家了,大家都很開心,用了一天的時間歡聚,聽母親在電話裏説着那天的情景,我的眼裏,不知為什麼,淚水撲簌簌就下來了。剛剛平靜了一會,姐姐又打來電話,又説了那天他們的快樂,我感覺到,那麼難過,如果,那一天我能記得,回去多好。可是,週日那天,我的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無法脱身啊!

母親,永遠那樣的寬容。她沒有讓別人打電話叫我,知道我的心情和我的忙碌。今天我還埋怨,母親卻説,本來誰都不想讓誰回去,可是,他們先斬後奏了,也沒了辦法。

母親,那個生我養我的人,在我的生命裏,多麼的重要啊!給了我生命,還用自己身上的美德,潛移默化的教育着我們。在我們家裏,母親永遠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從來不願給別人添麻煩,哪怕是自己的兒女,哪怕是一丁點的生活小事,母親從來都是自己克服困難。比如盛飯吧,母親如果在飯鍋的跟前,就會主動的給我們盛飯,可是,換了別人在跟前,母親就會自己親自去盛,開始我真沒有發現,後來,大了,慢慢的懂得了,才知道。這就是母親的偉大吧!

從一件小事上,正看到了一個人的內心靈魂。母親是淳樸的,是我們無數個偉大母親的一員,而且,在我的眼裏,母親有時候比其他的母親更不容易,更艱辛。哎,我沒有能力改變什麼,可是,我只想告訴母親,其實,我心裏對您的愛,太深,太深。

今天,正值端午節,想起了母親,更加的思念家人。真想一步就回到家。可是,我卻沒辦法回去。思念,思親,希望他們健康,快樂!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6

又是一年中秋節。樹上石榴橙紅飽滿,桂子花開芳香馥郁。秋高氣爽,禾秀果熟。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是耕耘者企盼的季節。在付出了春天的播種,伏天的辛勤耕作之後,收穫的日子如期而至。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處洋溢着收穫的喜悦。喜悦飽含在笑聲裏,喜悦流露在眉宇間。對於常年辛勤的耕耘者來説,豐碩的收穫是最好的回報。

收穫是對耕耘者的回報,正是他們的心血和汗水,澆灌了根鬚,滋潤了綠葉,飽滿了果實;收穫更是對廣袤大地的回報!正是大地那寬胸厚土哺育了億萬生靈,造就了神奇自然。

老話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未必盡然!

追朔農耕時代。先農們畢其一生把自己桎梏在土地裏,披星戴月,悽風苦雨,耕耘何其艱辛!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乏力漸艱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是耕耘的艱辛;“足踏署土地,揹負炎日光。力盡不知歇,但惜夏日長”,是收穫的艱辛。縱有如此之多的艱辛,又能有幾多收穫,抑或能否填飽肚子呢?

詩曰:“五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官倉勝於猛虎,再有朱門大户,一年辛勤的收穫被無情的吞噬。其結果,必然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景象年復一年的上演。

反觀今日。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耕耘不再艱辛。人們不再僅以收縮肌肉的力量辛苦耕耘。全面的機械化操作,使人們投入較少勞動,得到較大收穫的夙願得以實現;使人們把投入在土地上耕耘的時間,精力,大量的解放出來,去耕耘更廣闊的領域,去獲得更豐厚的收穫;促使人們有了休閒娛樂,甚至觀光旅遊的條件和情趣。

月光溶溶。一家人與鄰居們相隨着去散步,一撥又一撥三三兩兩的人羣,或者相互打打招呼,或者自顧説説笑笑,心情都是那樣的坦然,那樣的悠閒。

沐浴着十五的月光,聆聽着秋蟲的吟唱,我的思緒飛進了茫茫夜空,飛到了雲天之外············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7

賞月。不知哪來的錯覺,卻看到了去年今日的自己,黑暗裏,木然的坐着,任數只蚊子魚肉。多想回去對她説,不怕。多想讓她明白,這世界很大,明天到底是要來的,天涯海角不過是個謊言。可是不能,可是沒有,唯獨閉眼過去,永難補救。 身邊的人説,看月亮,那一刻,我竟很難過。 白天走了很長的路去拜佛,站在佛前卻不知有何大心願可許,無所求。倒是山間凜冽的風,吹得剛從人聲鼎沸中脱離的自己一身清涼。 在那所並不摩天的樓裏,在每天來來往往的路上,自己看自己,都像隱形人。像魚缸裏的金魚,帶着僅有的7秒記憶摧枯拉朽的遊。有人説,我是個很難有滿足感的人,看不見甜甜圈,只看見中間的空缺。 小朋友問我愛是什麼。笑。愛於我而言實在算不得與生俱來的天賦,卻固執的認為,當從一個人身上學會如何去愛,便是再也不愛這個人的時候。一個人會消失的,世界很大,我們適逢其會,卻又難免離別。很多以為下半生可以慢慢完成的心願,會在一夜間落空,可即便一個人,即便可惜,仍然要走下去。 日子淡如水,每天給自己做早餐,開會,上班,學習,歷練,虛與委蛇,每晚熬到面膜後一關燈便毫無遐想輕鬆睡去。週末踩着拖鞋去購物,或在難得的假期跟家人圍着大桌子吃飯聊天。抬頭看綠油油的大樹,偶爾調戲狗狗,喝杯咖啡,聽一些舊音樂,發呆,青苔從腳趾漫延到眉宇。 朋友説,怎麼感覺你從去年喝醉後,就一直迷迷糊糊不曾醒來。難不成是另一個盜夢空間?若果真如此,我只怕醒後不記得,那場自編自導的遊戲。想從這劇情中複審自己,卻發現荒謬如刻舟求劍,舟如何停留,水如何逆流。我的劍早已生鏽,那道堅韌的鋭已然烏有,事如春夢了不痕,人生左不過遇見什麼,就是什麼。 彼一時再篤定的眼神,也逃不過時間編劇的手。夢從海底跨枯桑,閲盡銀河風浪。 青春到底被胡亂消耗,記憶忽老,歲月把擁有寫成失去,把河流寫成山川,把曾經寫成不過汕然一笑。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8

我從學校出去,心裏自有打算。我要用為數不多的錢買點月餅,當一份份祝福送給我想送的人。然後回學校去,在宿舍的天台上看看月亮,念念心裏的人兒。再然後呢便懷着希冀進入夢鄉,等待下一個晴天吧。就這樣,其實,就像我從小就習慣的那樣,中秋節,本來就是如此簡單的。

我想,或許我該高興。至少,中秋佳節,還有人能想起我,還有人能陪我一起玩。我和H Y L是上學期才認識,暑假才熟悉的,我們的關係已經非常的好了。這個中秋節,我是有過無數種念想的,可是最終是她陪在身邊倒是我的念想裏不曾有過的。我和她她從河邊大道邊走邊聊,去與另一羣朋友相會。月亮就像我們一樣,邁着緩慢的步子從天際升起來,當它完全露出笑臉時,我們與朋友也相遇了。這期間,除卻在月亮沒有生起來時找尋了幾回外,便再沒正眼看過夜空。

近來,沿河的自行車行業生意異常的火爆。你看那街邊巷道,隨處可見自行車,單座的,雙座的,甚至三人座的,還有四輪的呢!總之,自從這生意火爆後啊,江濱大道車流量多了,交通也擁擠了,連危險也增大了。不過,人們的娛樂興致歷來是風雨難阻的,沿河自行車行業方興未艾。

為了湊湊熱鬧,我們也加入了踩自行車行動。於是江濱大道上再多了幾個飛速移動的影子。我等一行有五人,從紅星橋租了車,便順江濱大道而下,再往沿河民族中學穿過,輾轉到了沿河行政中心廣場。很不幸,在這裏,大家走散了,後來確是費了好大勁才又聚了攏來的。

……

騎完車,大家便各奔東西了,我們也徑直回來。這一步,與我預想中的行程不同,本來打算過河找老同學玩,怎奈天色已晚,不得不回走了。途經民族文化廣場,又稍稍作了停留。跳廣場舞的人多已歸去了,唯有青少年活動中心依然人滿為患。這時,我才注意到月亮就掛在天邊,大大的,圓圓的。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19

是誰在念詞,又是誰在點語。那些中秋的詞語不該是繁星點綴,皎月可人,悦樂盛宴的嗎?可,為什麼,只抒了那幽藍灰靜的篇漢那段斷徐徐孤箏曲呢?-題記

那誠邀明月綴中秋,那星火燦爛點詩詞;舉杯又高歌,品佳餚嘗月餅,添增了那些許的歌舞歡騰,好煩雜的聲音,吵的歡樂;鬧的喜悦。嚇跑了雨阻攔了風,少了那份靜謐思緒。唯有,那株藍玫我行我素獨嘗澀獨觀青,獨覽那片歡聲笑語的海已傷已感已念。沉寂鬧;曲終憂;寧靜緒;目閲文;穿越境,置角落。

中秋快到了,這個中秋的顏色是紫色還是藍色亦或是彩色,旋律呢,是浪漫的還是傷感的也或是熱誠呀!膠潔的月光,明亮可人。連撲面而來的風也是清涼隨意。那麼美的夜晚,就隨遇而安吧,別憂別傷;隨雨而靜,不吵不鬧;隨風而止,不驕不躁;就算那孤獨傲慢的藍依舊未曾改變,也請隨風優;伴月明,可否優雅含蓄在那涼爽舒怡一篇裏。

糾結的美麗伴月明,思緒中點綴着憂傷的分解式,觸鍵即成殤;拎起那句勿念的話語裹攜在消邦的夜曲中,觸念憶成傷;憂傷的幸福,傷感的温暖,盛宴的孤獨,甜酥的沉寂,美酒遺苦,佳餚獨楚,藯藍夜空月更明,才子佳人自挽憂獨踏秋,孤賞溪單悦讀秋,息息生生滋滋;撿一片落葉盛酒獨醉,挽一縷清風嘗佳餚自知。

沾墨提筆落中秋,抬頭望夜空那月光依然靜舒,低頭觀萬家燈火馨光是那麼擾人,閉眼靜享此刻無一處靜落,只好,鋪滿了憂句傷語在那夜中秋。

靜思寧緒邀中秋,攜那知足的瑣事,理解的遺憾,醒悟的放手只邀那明月一輪,唯賞;卻,雲遮月,星幽黯,唯暗傷神;撩開傷感的那層紗,迎取清新那空氣只為邀那皎潔月光一秋,欣賞;而,月無光,星灰黯,獨坐燈火,靜夜思那中秋。

無法邀一中秋,愜意;無法邀那中秋,浪漫;無法邀這中秋,歡聚;無法邀箇中秋,靜享;只埋入灰語幽詞中寂敲,噠噠噠;噠噠噠。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0

中 秋

世間紛擾,狼煙遍地。他於貧瘠之地被他尋得,得他賞識。知遇之恩,當傾力相助。自此,揮兵北上,出謀劃策,戮張討陳,他以睿智,助他奪城治國平天下!而他,亦待他為友,事與相商。默契流轉,二人雖口不相言,僅眸相凝,便已明瞭。

“伯温,汝可知,汝乃吾之子房。”

他懂他,知他,亦尊重他。

後來他終成人上,睥睨天下。

他一朝了卻君王事。八年中秋,他伴他左右,惟願與他共賞輪月。他言他乃他之子房,他又何嘗不是他的漢王。手足情誼,知遇之恩,他於他,乃感情徹入骨髓之摯友。

怎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他深知他,重八,從不是能共享榮樂之人。他願與他共渡戰亂繁擾,卻不願與他共賞江山。

感君回顧,金戈鐵馬。恍若一夢,故人天涯。

天下大定,他功成名就,重整綱紀,嚴明律法,鞏固江山。卻忘卻,重八,早已不復昔日仁厚。

燈盡油枯,他一朝染病,他特遣了胡左相攜御醫診治。可他望穿朱牆,卻等不來他。

一番藥湯,他愈加鬱結,他便明瞭。狡兔死,走狗亨,飛鳥盡,彈弓藏。

“十年中秋,生死共度。竟真是,抵不過江山半角。”

再想初時,他謙遜温和,温柔笑意,盈盈言道,若有朝取得這天下,定邀他共賞。僅一眼,他便見了他眼裏的誠摯認真。

可笑,縱他斬將搴旗,算盡天下,也終是失算了自己的純真。

洪武三年,封誠意伯。次年,他請辭歸隱山林,他斂眉,准奏。

至是還隱山中,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

大限將至,他將子孫召至榻前,訓示“吾劉家子孫,自吾之後,皆不可再學權術之道,切不可再踏仕途之路。”

中秋誰與共弧光,把盞悽然北望。

自後中秋,太祖再不見了他。

正德八年,追封伯温為太師,諡號文成。

嘉靖十年,再論功績,配享太廟。

只是這莫大榮耀,如海昌盛,卻再不與他相干。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1

曾經也是這樣的一箇中秋之夜,月亮孤獨的掛在天邊泛着清冷的光芒。如銀的月光潑灑在江面上,江面上是一片波光粼粼。一隻不知名的鳥在哀哀怨怨的啼叫着,蛐蛐也在高一聲低一聲的鳴唱着它自己的歌曲。

遠處忽然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我尋聲望去,你就坐在江畔的大石上手握一支長笛,披着滿身的月光,像一尊雕塑,笛聲悠揚,你全神貫注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裏。月光下的你是那麼的與眾不同,瀟灑而深沉和上學路上遇到的你判若兩人。

你的眼睛明亮而清澈,牙齒潔白而整齊,你的嘴角上總帶着淡淡的笑意,活潑而充滿朝氣,帶着年輕人特有的頑皮,不是這樣的沉靜。每一次的相遇你總是微微一笑,而我會低下頭而快步離開。

我隱身在濃濃的樹蔭裏靜靜地傾聽你的笛聲,我不知你的笛聲是為誰吹響,不知你又為誰而憂傷。我不敢走近你,怕驚擾了你的寧靜,我只有在這月色裏心情隨着你的笛聲起起落落。

從那一天起,我渴望每一天都能與你相遇在上學的路上,你上班我上學,我們總是向不同的方向而去,總能在某一個地方不期而遇,不知是偶然還是有意。雖然不曾説過一句話,但我依然感到很欣喜。

時光匆匆,冬天的雪飄飄灑灑,北風吹來,大片大片的雪花阻擋了人們的視線,即使走在對面都無法看清彼此。包裹在厚重冬衣裏的我不小心一個踉蹌摔倒在雪地裏,對面過來的行人拉起了我,怎麼竟然是你,我一陣羞澀,滿臉緋紅慌忙起身,連謝謝都不曾説,起身便慌忙逃跑。不敢停留半步,心裏像有一隻小兔在蹦跳。當我停下腳步在回眸時,朦朧中看見你還站在風雪裏,向我這個方向遙望。

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十八歲的女孩,還不懂什麼是情,什麼是愛,我還無法讀懂你眼中的故事。時光就在每天的幾秒中的對視中溜走。

又是一年中秋夜,我聽到了你結婚的消息,那一刻我黯然神傷,望着天上高掛的圓月我的心裏悵然若失,聽不到那悠揚的笛聲,從此我們成了陌路,因為我從此不再從那條路上走過,你也永遠成了我心中的故事。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2

今年的中秋遇上了農忙,玉米正在收穫。今年的風雨來的不是時候,玉米正在長棒子的時候被大風吹倒了,以至於現在成熟了卻無法用機器收割,只好人工一個一個地往下掰,掰完還要把玉米秸子砍倒,然後用拖拉機拉回來。

十五那天,我在家裏跟爺爺一起扒玉米皮。爸媽去田裏掰玉米很晚才回來,晚上我們一家人吃了團圓飯,稍歇息了一下便又忙開了。

外面的月亮很亮很亮,照在滿地扒好的玉米堆上,金燦燦的。

月下,我們一家人在忙碌着。大門口堆了一大堆白天扒好的玉米。八十多歲的爺爺和年過半百的母親往籃子裏裝玉米,我則負責把裝滿玉米的籃子搬到身旁的椅子上。椅子正上方的平房頂上,父親拿着一根粗繩子,繩子一端繫着一個大鐵鈎,鐵鈎子伸下來,我幫忙掛在籃子上,父親一用力,三下兩下就把一籃子玉米提上去了,提到平房頂上後,弟弟再把玉米抬到稍遠一點的地方倒出來,因為中間的位置,是給地裏還沒掰回來的玉米留的。一共四個籃子,依次不斷循環,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一個小時後,兩大車扒好的玉米就被搬到了平房頂上。一個小時就累得我腰痠背疼,兩隻肩膀硬硬的,不敢抬起來。

我這幾年一直在外上學工作,很少回家,農活更是很少插手。扒了一天的玉米,白嫩的雙手就被劃破了皮,長指甲裏嵌滿灰塵,兩個大拇指疼得要命。睡覺前打着香皂洗了好幾遍才洗乾淨,擦上護手霜,也掩飾不了白天干活留下的疲憊,皮膚很明顯粗糙了。才一天就變成了這個樣子,母親幹了幾十年,現在的雙手該是什麼樣子啊?

農忙才剛剛開始,真想在家多呆幾天幫忙,可是還得趕回去。第二天我跟弟弟都走了。接下來的一個周,爸媽還有爺爺還要繼續忙碌。我幫不上忙,只能急在心裏。希望他們農事順利,身體都健康。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3

小時候,最盼望過中秋節,因為一到中秋節就會有月餅吃了。

今天又是中秋節,聽到外面傳來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卻全然沒有以往的心情了。簡單地吃點,洗漱了一下,就上了牀。

夜半忽然醒來,打開了房門。呀!好一片銀輝,恍如白晝。抬頭一看,一輪圓月正掛在碧藍的天空上。我很少見到這麼大、這麼明亮的圓月,不覺一時痴迷起來。

它就像一塊晶瑩潔白的玉璧,靜靜地掛在天幕上;又彷彿是一顆碩大的夜明珠,發出迷人的光芒。在它的萬丈銀輝下,星星們都害羞地躲了起來;不仔細分辨,真難找到它們的身影呢。只有東邊天空中一顆較大的星星在遠遠地張望着它,但也不敢跟它爭輝;‘月朗星稀’用在這裏最合適不過。它是今夜天空中絕對的主角。在它的旁邊,有一片片的雲彩,不是很厚,均被它的光芒映照得雪白透徹,像霧、像紗、像堆積着的絨羽。彷彿只要有一陣大風,霎時就能把它們吹得無影無蹤;可惜現在沒有風,一切都那麼平靜。天空真藍呀!簡直就是一塊澄澈的藍水晶;又像是一望無際的碧藍的大海。——那朵朵白雲不正是它翻卷的浪花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多麼優美的詩句啊!

明亮的圓月中,有一片陰影清晰可見。傳説那是吳剛為了追求嫦娥,在不知疲倦地砍着那棵永遠也砍不倒的桂花樹。他怎麼能砍倒呢?除非嫦娥心中永遠沒有了后羿。“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想要嫦娥不再牽掛后羿,那又怎麼可能呢?

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有這樣的習俗:在月亮升起之時,全家人都圍坐在自家的院落中,吃着月餅,賞着圓月,聽老人們講着有關月亮的優美的傳説。可惜的是現在這樣的習俗早已蕩然無存了。

月光如水,使人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有陣陣的微風拂過,帶走了我殘存的睡意;遠處隱隱傳過來幾聲犬吠,除此之外,天地一片靜謐。

哦!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4

天上一輪明月,月下一片果園,園裏一間小屋,屋前兩位守園人,那是我的父母。

三十年前,父母的中秋就是這樣度過的。那時,我上高中,弟弟上初中。為了掙夠我們的學費和生活費,父母又承包了一片果園。從此,白天,父母忙着耕地、施肥、除草;晚上,他們還要到果園守園。

早在中秋的前一個月,父親就開始不停地探視他的“寶貝”,或目測,或手攏,“丈量”一下那些“黃香蕉”“紅香蕉”又長大了幾分。父親邊量邊笑道:“到了八月十五,還可以長大一圈,價格還會漲點!”

果然,中秋到了,每斤蘋果比平時多賣了二三分!父親高興,買回一斤月餅。中秋的晚上,我們和父母圍坐在果園裏,賞月、吃月餅。那晚的月亮格外大、格外圓。在皎潔的月光下,風兒輕唱,蟋蟀彈琴,瓜果的清香、泥土的芬芳,在歌聲中飄散,在笑聲中盪漾……

我考上大學那年,1200元的學費難壞了父親。他狠下心,把家裏唯一的耕牛賣了,然後又託親戚貸了款。那年中秋,我獨在異鄉,想象着父母守着一輪明月,過了一個沒有歡笑的中秋,我眼中的月亮也暗淡了許多!

後來,和母親説起此事,母親笑了:“傻孩子,吃不吃月餅有啥?你能考上大學,我和你爸吃啥都覺得香。”母親輕柔的話語、滿足的笑意,瞬間就拂去了我心中久積的陰霾。父親一直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確沒錯,我大學畢業後,有了工作,家裏的境況也越來越好。父母年事漸高,也不再看果園了。可每到中秋,母親總要早早打來電話:“林場的蘋果熟了,給你買了兩箱……”

我會心一笑,帶上月餅,帶上家人,趕在中秋,回到至愛的雙親身旁。

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和三十年前一樣,澄澈明淨,纖塵不染。和父母同坐在葡萄架下,我的心一如明月寧靜而安詳。父母安在,歲月靜好,抬頭可共賞明月,低頭可同憶往事,如此幸福,足矣!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5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也是祭祀月亮的日子,它不僅象徵團圓,更體現了一個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是封建社會中難得的沒有宗教色彩的節日,同時也凝結着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

關於月亮的故事很多,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恐怕就是嫦娥奔月了。在人們印象中桂花樹下是嫦娥和玉兔,還有吳剛。其實遠古還有一種説法,相傳弈在射日之後,王母娘娘賞他一顆不老丸,豈料被嫦娥偷了去,嫦娥向巫師有黃占卜,詢問自己的命運,有黃説她的命運很好,子孫繁多,於是她就飛奔到月亮,誰知漸漸變成了蟾蜍的樣子,所謂的子孫繁多不過是她產下的卵而已。

也有的神話説,嫦娥並沒有變成蟾蜍,她只是孤單地居住在月宮,而陪伴她的只有一隻在桂樹下搗藥的兔子,我們看到月圓時裏面影影綽綽的陰影就是傳説中的桂樹,因而唐代詩人杜甫有詩曰:“砍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中國的哪一個傳統節日對吃都是非常講究的,中秋節更不例外。良辰美景,輕歌曼舞的雅興,觥籌交錯之際是免不了要吃點東西的,這便有了月餅。月餅源於宋代,那時也只是官宦之家和富商巨賈的奢侈品,直到明代,才逐漸普及到民間,到了今天更是普天之下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食品了,吃月餅也成了中秋節一道亮麗的風景。

時至今日,祭祀月亮的活動漸漸變成了親人團聚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再忙也要停下手中的活計,家眷老小聚到一起,擺上瓜果月餅,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賞月聊天。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也有一些人為了國家和事業不能回家團聚,思鄉心切的遊子們也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行”了,孤杯問盞,默默品嚐思鄉的苦楚,藉助圓月給遠在家鄉的親人捎去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中秋月圓之時,是每個人慰藉心靈的港灣,看着月兒圓圓滿滿,祈禱諸事圓圓滿滿,人生圓圓滿滿。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6

一輪明月靜照,天下游子思歸,這就是中秋,是達官貴人的中秋,也是平頭百姓的中秋,是傳承千年的中秋,也是歲歲年年不盡相同的中秋。

中秋盼月,因為世上還有孤獨;中秋賞月,只因人間尚存真情;中秋頌月,那是心中還有牽掛。每個人心中的中秋都不一樣,每個人眼中的明月也有所差別,但願我的明月暗一些,勻出些許光亮,安撫遠在故鄉的親人,照耀散落四海的朋友。中秋是最有詩情畫意的節日,惆悵也好,欣慰也罷,那孤懸中天的明月總會圓得讓你無可挑剔。

也許,在你眼中,中秋的明月就像一滴圓圓的淚,是你思念親人的刻骨柔情。所有遠在異鄉的遊子遠離母親的懷抱,獨自奮鬥在人生征途,這些年酸甜苦辣的滋味全都嚐遍,身後歪歪斜斜的腳印就是飽經風霜的人生印跡。中秋夜的明月與遊子一樣孤獨,想起母親想起親人的時候,難免會愴然淚下。明月就像一本打開的回憶錄,會讓你想起點點滴滴的往事,想起母親唱的搖籃曲,想起家鄉門前的小河流水,想起兒時追逐的蝴蝶與蜻蜓,想起學校里老師的訓斥與勉勵。比明月幸運的是,你有那麼多的思念和回憶,明月卻沒有。

也許,在你眼中,中秋的明月就像一杯香醇的酒,是久別重逢的喜悦。酒香隨着月光瀰漫,團聚的親人舉起杯,飲不盡的馨香與甜蜜。父親的鬍子白了,母親的皺紋深了,但是掩不住他們內心的歡笑。小侄子已能滿地跑,小外甥親密地爬進你的懷抱,這些其樂融融的場景早已讓你忘記回家時奔波的辛勞。團圓的美酒不醉人,中秋的明月睡不着,你是不是也有滿腹的話語要對親人傾訴,別怕明月偷聽,它在酒香的薰陶下,早已醉了。

中秋的明月是一塊最香的月餅,等着世人分享;中秋的明月是一粒最豐滿的谷稻,等着人們收割;中秋的明月是一闋最完美的古詞,等着世人吟誦;中秋的明月是最美的風景,一年只有一次,只要你倍加珍惜,便會像明月一樣無缺無憾。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7

一輪皎潔、圓潤的月亮高高也許的掛在天空上方,月是故鄉明。靜靜地接受人們在中秋節時投去的欣賞的目光。它很亮、很園,彷彿裝着滿滿的思念,是在異鄉的遊子的思念吧······在遙遠的地方,也許也有某個小小的身影面對月亮感歎:月是故鄉明吧。

中秋節,是一個用來團圓的日子,這一天東方的我們會與家人圍坐在一張飯桌上,在橘色的燈光下,享受團聚的幸福。我們會邊吃月餅邊回憶那唯美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這一天,其實我利用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與我的朋友相聚在一起。她在天星湖,兩週回來一次,在中秋佳節,我與她一同回顧過去,不知多少回憶湧上心頭,淚水不自覺的就溢滿眼眶。和她如同親人一般的友誼,在這個充滿思念的節日裏更能顯出我們對對方的思念,作文大全《月是故鄉明》。我們僅僅是又坐在一張桌子上,有一期拿起筆討論題目,做題,時間在我們肩與肩之間不斷地留走,但是僅僅是這樣短的時間內,我們都能懂這團聚的不易。我感謝中秋佳節,讓我又重拾往昔的快樂!

中秋節,在星星不滿的夜裏,我與父母坐在沙發上,看着聯歡晚會,三個人中流動着温暖的氣息,月餅一點一點的被吃去,漸漸地一個無形的園便將我們包圍,是團圓!中秋節這個月明的日子,又有多少遊子在異地歎息呢?他們也是那樣渴望這個温暖的圓啊。我彷彿聽見他們,在月下的喃喃歎息聲,看見他們月下孤單的身影,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何為故鄉,是家,是朋友的回報,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土地。使我們思想寄託的地方!只有在我們心中那個温暖的最柔軟處,才會擁有那一輪有着温柔的皎潔的月亮。········ 月是故鄉明!讓我們在中秋尋回那個重要的地方,放下一身的緊張與疲憊,盡享受着這一刻團聚的欣慰吧!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8

秋雨,淅淅瀝瀝,濃濃的寒意襲上心頭。又逢中秋將至,百感交集,總想附心情於指尖文字之上,卻又詩不成行,詞不達意。昨晚去看了老父老母,憐愛與疼惜之情油然而生,遂化為虐心的疼痛吞噬了柔善的心靈。感歎之間猛然覺醒,這一生,誰的情最不能負!

往往,我們總是以一種忙碌的狀態迴避着親情,以一種貪戀的姿態存活於世間,卻沒想過在喧囂忙碌中我們浪費了多少時間,消磨了多少父母的企盼,也錯過了多少疼惜。待明白:子欲孝而親不在時,一切已成惘然,徒然的悲痛傷心早已成了演給活人看的畫面。在今夜,在頓悟中,我想到了這裏,痛在心中。輕釦鍵盤藉以抒懷,怎奈親情牽絆,淚水漣漣。

過去的時光裏大多忽略了父母的存在,一則忙於兒女,再則忘記了他們正在漸漸老去,又或者只是變相的用經濟滿足父母,實則是在寬慰自己不曾陪伴父母的愧疚之心。如今兒女已然長大,再回頭看雙親時才發現,原來他們早已不似我當年出嫁時的風采。時光早已盡染青絲,歲月鐫刻了臉龐,明眸已不再清澈,渾濁中透着淒涼。一如既往的笑容,憑添了多少期盼,埋藏着幾分孤獨!......這一切,定格在我的心裏,和着夜色小雨順勢抹去奪眶而出的眼淚,我是怎樣的一種心酸和愧疚。冷落了父母近二十年不曾細細的關懷問候,反倒讓父母為我操碎了心。我的不孝,二十年的親情相負,此時以化成錐心的疼痛懲罰着我。我的無奈,在風燭殘年的雙親面前又算得了什麼!在多的理由都是藉口,時間不會停滯等待我們重來。

人,不如鮮花,敗了還能重開,人,只有這一季……

在這秋日的雨夜,幡然醒悟的我痛心疾首以無益。我只有在未來的日子裏相攜父母之手,加倍的疼惜關愛,常伴膝前,用曾經他們給與我的慈愛化去雙親眼中的寂寞孤獨。在這秋雨後還能相扶散步,寧心賞菊將是我最心安的時刻。相約今夜,不負此生恩情,中秋之夜,用孝心點亮二老多年渾濁的眼眸。儘管花落滿衣,我們就安享這成熟季節的'香氣,由女兒扶持一路走下去。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29

曾幾何時,孩提時代的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思念,不知道大人口中常説的那個叫做中秋的節日,原來意味着團圓,團圓,多麼平常的字眼,卻成了老人和獨處異鄉孩子們的奢望,諸多思念,諸多遺憾,諸多人事,事過境遷。

又是一年中秋月,不知道是和父母在一起過中秋的緣故還是本該如此景象,覺得今年的中秋月亮特別明亮,特別圓,寒夜裏和父母共同賞月,話把家常,笑聲陣陣,吃着圓圓香甜的月餅,看着父母幸福的容顏,這是不是傳説中的天倫之樂?此刻,我別無他求。

又是一年中秋月,夜裏的月光柔情、婉轉,迷人,略帶些淒涼,雲霧間斷的縈繞,我恍惚間看見了嫦娥和她的小玉兔在翩翩起舞,看着潔白透亮的月光,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門前的老樹沙沙作響,偶爾聽見蟬鳴,被媽媽嘟囔着披在身上毛毯悄然滑落,秋天的初冷,往往令人沁人心脾。

又是一年中秋月,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直以來,每到中秋月圓時,望着空中一輪滿月,總有一番恬淡超然,一份飄着詩的夢幻,融入夜空,靜靜的鑲嵌在繁星點點的蒼穹。

又是一年中秋月,月亮,自古寄託多少文人墨客的些許哀愁,沉澱了多少無以昭示的心事,柔柔的清輝裏,都會在月圓時刻裝滿温潤的心曲,遠行的人,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獨處異鄉的遊子望月翹首期盼,每逢佳節倍思親,獨居的老人,心裏想着他鄉的兒女,不知不覺兩行冰淚浸透衣衫。

又是一年中秋月,一生幾度月中秋。中秋幾回盼明月,明月幾時在相聚,生命百年,這樣的月,這樣的夜,這樣的路,這樣的心,百感交加。

暮然回望夜空,中秋的夜,少了些許清愁,多了幾分温馨,不遠處,看見爸爸媽媽笑聲風談,似乎看見那一灣明眸中的無限深情。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又是一年中秋月,但願人長久,千里和你共嬋娟。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0

一人獨坐在外面的石階上,涼爽的夏夜裏,不自禁的望向天空,只見一輪皎月隱在枝頭。

那輪月是那樣圓,似是附着青花的白瓷盤。它正靜謐的,在這片屬於它的夜空,散發着它的芳香,氤氲着它的光芒。它是那樣嬌羞,怕是恐我窺見它的美,便叫來幾縷薄雲遮住它的面孔,可能是想隱住它那有些泛紅的雙頰罷。可那雲卻來不及給月遮擋,早已融化在它那雙手中,融化在夜闌之中,融化在圓月的温柔之中。

又是一個月圓之夜,使得我不禁想起了中秋。中秋的月,也如今天那樣圓,那樣的交界。中秋之月,那叫一個美字。千家萬户,在同一年份的同一月同一日上歡聚,在同一個時刻,享受團圓的喜悦,一家人品着月餅,喝些小茶,圍坐在小院中賞月祈福。這,就是中秋的美,可以美到讓讓你沉醉。不過別忘了,今日可不是中秋。

不是中秋,卻也月圓。現在的景,是走過一個一個路燈的我,看見自己的影子從越來越短漸變成越來越長,又從越來越長變回到越來越短,周而復始;抬頭便仰望那月光,與那點點星輝交織交融。一片寂靜的景象。

不是中秋,卻也月圓。這樣淡淡的怡人,美在眼,醉在心。假如心底是片湖泊,那麼這樣的美就如同一滴高空滴落的水珠,能夠讓湖泊泛起波紋,能夠讓心底那一點小小的情愫緩緩盪漾。

不是中秋,卻也月圓。即使這時的圓月沒有打上一個令人難忘的名號,但它依舊美,美到令人難忘。雖然沒有“中秋”的光環所籠罩,但它秀出了自己的本色。本色才是自己最耀眼的魅力。

那麼多人總是拘泥於模仿別人,期望從別人那裏分得一杯羹,殊不知每個人都有那份屬於自己的美。即使沒有別人的光環,我們也可以與他們活得一樣精彩!

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圓出自己的靜美;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圓出自己的本色;即使不是中秋的月,也可以圓出自己的精彩!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活出自我,秀出本色呢?

不是中秋,卻也月圓!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1

黃葉飄落,北雁南飛,已近中秋。

明天中秋節也就是我們在農村講的八月十五,每年到這個時候我們難免都會想起那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還伴着點點的星光。

忙碌的生活和瘋狂的城市夜生活使得我們漸漸忘了我們頭頂還有一輪皎潔的月亮,最近好些年對月亮感覺漸漸變得陌生,而那點點的星光只是一些小時候的記憶。昨夜我去車站取票,再回來的路上聽得一個三歲多的孩子激動地喊着她媽媽説:“媽媽你快看看,天上那是什麼東西?”,媽媽説:“那是月亮”,然後那小女孩説:“跟電視裏的一樣,真好看”。當我聽到這幾句簡短的對話時我只是無奈的笑笑,心中最多的是感到有點悲傷。

對月亮的最初記憶是小時候依偎在爺爺的懷裏,和哥哥一起盼望着父母從田裏歸來,那時候村裏有很多老年人,晚上沒事都會坐在一塊“談天説地”,我們小孩子總會不做聲,默默地聽着。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給我們將一些鬼故事和一些不知道怎麼流傳下來的笑話,鬼故事我們最愛聽,不過又不敢聽,因為每次聽過之後我們就嚇得好幾個晚上都不敢出來尿尿。

那時候總感覺月亮很大也很亮,爺爺告訴我們説月亮裏有一棵樹,樹的下面是一個小猴,那時候我的眼還沒近視,所以看得特別清,也感覺爺爺説的是不可更改的定論。如今長大了才知道月亮裏還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不過這些都是在電視和書本里看到的!

爺爺去世了,那些和爺爺一起坐在月光下的老人們也一個接着一個的離開人世,我對月亮的感覺也開始從一個完整的圓,漸漸一塊塊凋落,漸漸變得殘缺不全。

如今父母已不再是當年,頭上也不知不覺的佈滿了條條白髮,也當上了爺爺奶奶,才發現原來父母已經如此蒼老了。今年的中秋節我特想回家,提前好幾天就早早的買票,早早的準備好回家的東西,如今才發現原來月亮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心裏,它是兒時的幻想,少年的燈光,青年的浪漫,中年的誓言,老年的回憶和期盼!

我希望今年的月亮又圓又亮,伴着那夢幻般的點點星光,照亮我回家的路……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2

今年中秋,我凝視牆上灰塵滿布的吉他,彷彿一段難忘的往事正緩緩走來……

那是十五年前的九月。風華正茂的我接任初一班主任。幾天來為初踏講壇的第一個中秋節而忙碌不休。上街買月餅、籌劃節目、讓同學湊水果、瓜子。有同學從家中帶來錄音機。每個人都想過一個美好的節目。

眼慾望穿的日子終於如約而來。我們早早便排好桌子,擺滿食品,錄音機裏放着歡快的音樂,整個校園沉浸在一派喜樂氣氛中。

鄉村的夜晚,燈火闌珊,祥和安寧。我擺弄着六絃琴,幾個稀疏的樂音“叮叮咚咚”招來全班孩子們豔羨的目光,心中無比自豪!夜幕不知不覺降臨,皎潔的玉兔無聲地露出了笑臉。孩子們如一羣無憂的小鳥邊吃邊盡情取樂着。“大家自己玩吧!”我揹着吉他到整個校園客串,幾乎每個班都拉住不放。引以為傲的彈唱,贏得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走在似水月輝中,腳步輕盈,飄飄然恍如自己就是貝多芬。

時間一晃到了九點多。我回到自己班的教室,狂熱的心一下子跌入冰窖。其他任課老師也走光了,幾位女生嚶嚶啜泣着。一位男生直言説:“班主任不在,大家枉聽着他班歡聲笑語,不知是何滋味。”性急的男生把蘋果往黑板上砸,我親手畫的圓月圖被汁液衝得溝壑縱橫。四周一片狼藉。天上月正圓,心中卻一片漆黑……

一顆年輕而無知的心,因貪玩而自飲悔恨的苦酒。今夜萬家團圓,多少人生活在無邊的幸福中。只有自己無意給一些純真的心靈以巨大的傷害。

又是一年中秋日,我又組織起多少那樣温馨的活動。我卻面對同事的點唱,有力量再撥動那驕傲不完的琴絃嗎?像一個打碎的花瓶如何恢復如初?又是一箇中秋日,月亮由殘缺變豐滿。我想我唯一能做的是,不再製造那一個傷口。面對一茬又一茬幼小心靈,內心油然而生無限呵護之情……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3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人的千年一歎,至今仍情真意切。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裏,它喚起了我對友情的回味,對親情的感懷,對愛情的思念。

昨天已成為記憶,一些兒時長大的玩伴和曾經相熟的朋友,雖偶爾還能記起他們的模樣,但緊張忙碌的工作卻成了我們不能常見的藉口,使這些美好的情感越飄越遠。憶往昔,“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老先生的千古名篇,便是當年三五好友相聚時的真實寫照。通宵達旦的暢飲,醉得酣暢淋漓,卻是那樣的飄逸、放蕩,誰也不會顧及醉酒後的尷尬,想怎麼放肆就怎麼放肆,其間的温情,其間的友愛,足以讓人銘記一生。又至中秋,想重温那些人,重温那份縱情和那份隨性,誰想卻應了李後主的那句話——雕樓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月到中秋,願我們珍惜友情,重拾起那份“發小”情懷。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月裏還摻雜着一絲酸澀的東西,雖然高速發達的通訊設備可以讓遙遠的思念近在咫尺,但電話和視頻卻永遠無法替代親人團聚時那份熱鬧而温馨的濃濃温情。遠在異鄉的遊子,看着漸漸圓潤的明月,彷彿又回到了心中那個最温暖的地方——家。想到年少時的中秋之夜,親人們圍坐一團的情形,不由得潸然淚下。“兒行千里母擔憂”,無論我們身處何地,世上最牽掛我們的人,永遠是父母。

月到中秋,兒想家、親想兒,願天下的父母親都身體健康,無論孩子走得多遠,回家後都能痛快淋漓地叫一聲“爸、媽”。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對有情人的衷心祝福。身處兩地的愛人們,心中的那份思念和煎熬卻無法釋懷,每一次的短暫相聚和憂傷的離散,又怎能用一句“兩情若時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所能慰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思念,在這個月圓之夜變得愈加濃烈。

月到中秋,願有情人不再對影成三人,結束“終日思君不見君”的日子,千里共嬋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個美好的月圓之夜,願普天之下,月圓、人圓,所有美好的願望都能圓在月圓之時。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4

又是一年中秋夜,雖然沒有圓月,家人,朋友,同事,都在此刻共度中秋,訴説真情,這濃濃的中秋味道,從每一個行色匆匆的行人身上,從吃飯時每一個客人的表情上就能深深地感覺到每個人快樂與愉悦。

早上,還在睡覺時,同事打來電話,相約晚上一起吃飯,過中秋,恰好也是另一位同事的生日。按約定的地點,我們相聚在森林雨吃火鍋。來這裏吃飯的人特別多,要不是提前預訂好,我們恐怕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席間,我們頻頻舉杯,一來祝願同事和他女朋友的生意紅紅火火,二來祝願另一個同事生日快樂,三來祝福在座的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們吃着,聊着,看着還在排隊等座的在批客人。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一種快樂與高興。與唯覺自己與他們不一樣,臉上微笑的背後,總有抑制不住的傷感、孤獨和無奈在衝擊着。但在此刻,誰也看不到,他們只能看見我的微笑,和衷心祝福。

吃完飯,送他們一個人打車回家,我卻一個人在大街上步行,唯有此時,感覺自己的一切才是真實的,孤獨、寂寞、淡淡的憂傷再一次向我襲來。看着大街上的行人,卻找不到我思念的那個,這種無奈在此刻不言而喻。一陣涼風吹來,酒意漸濃,感覺自己像是醉了,於是打車回家。

回家坐在電腦前,卻不知道想要做什麼,就那麼靜靜地望着屏幕發呆。想着親人,想着渴望擁有卻無法得到的那一份真情。

有人説,思念是杯美酒,為何越久越濃烈呢?思念是杯濃茶,為何有淡淡苦澀呢?思念抑或是杯清冽的酸梅湯?淡淡的酸,淡淡的甜。我終於明白,於我來説,中秋節的味道,就是思念的味道,是孤獨和憂傷的味道。

忽然很想唱這首歌,“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想家的時候很甜蜜,家鄉月就撫摸我的頭,想家的時候很美好,家鄉柳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時候有淚水,淚水卻伴着那微笑流……”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5

中秋之月,圓亮而明靜。此時的心也靜得沒了雜念,猶如風在靜止。皓月中嫦娥翩翩起舞,飄逸的裙帶,婀娜的身姿,優美得讓人愛憐。此時的你遙坐在這空郊野外,你已記不清這這是第幾個孤寂的中秋之夜。

正值21:09分,聽説此時中秋之月,是九年來最圓的一次,也是你思鄉最稠的一次,鄉意濃濃。一股沁心的甜,凝駐心尖:在遙遠的小鎮,在偏僻寧靜的農莊,在薔薇花爬滿柵欄的小院,在那兒時駐足的柿子樹下,你的嬌妻懷抱着恬靜熟睡的孩子,哼着古老的兒歌,憑藉着這滿眼明月,向你寄去遙遙的祝福與思念。

為着她的男人,她挑起家的重擔,從一個花季少女步入了妻子的行列。其實那時她並不懂家和男人的概念,更不知其中的關聯和深刻內涵。那年元旦,是歡笑、新奇的一天,村裏來了很多人,個個幸高彩烈,洋溢着滿臉的笑。這便完成了她一生重大轉折————為人之妻。

在短短的七天婚假後,你便踏上了歸途,是説去一個遙遠而偏僻的鐵路小站。至此便離多聚少,她便開始懂得什麼叫思念。隨後在夜裏,在孤枕上,在依然紅豔大大的“喜”字下面,留下了淚的痕跡。她文化不高,不懂得什麼是怨言,只是默默支撐着,做着一個女人應做的一切。

那年孩子出世,你卻捎信來京九鐵路提速不能返回,你説是政治任務。滿心怪罪的她,一聽“政治”二字,非但怨氣盡散,反而肅然起敬!如此一般政治大局穩定跨越式發展陸續捎來,只是不見了你的身影!

今夜中秋之月真的很圓,如澈的水,如靜的心,如至的煙,恬靜而又惆悵。因人又捎來話説“改制”後你一定返回,你説鐵路即將騰飛,你説改制後前景光

明,你説-----。

其實她真的文化不高,但她知道只要你付出的幸福,那便是她付出後最大的收穫。今秋的月圓亮而明淨。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6

昨天,是中秋節,老天似乎很討厭這個節日的來臨,變得喜怒無常起來,好像在抱怨自己的不滿。天陰沉沉的,雨沒日沒夜地下,都快讓人分不清時間的存在,世界,是灰色的。

天空和道路都是一色的灰,彷彿連雨點也是灰色的,就像一台攪拌機,讓天地的顏色都混到了一起,看看温度計,調皮的水銀柱又往下跳了好幾格。打開窗,寒風撲面,讓人真正感覺到了秋的來臨。

這個年份,很奇怪,夏奪走了本該屬於秋的太多時間。秋想反抗,卻被夏那毒辣的光芒照得不能動彈,只好不斷呻吟。夏肆無忌憚地開始在別人的時間裏大放異彩,水銀柱只好跳得高高的,而且無法下落,人們很不滿,責怪夏,但夏是強大的,沒有人能趕走他。

於是,秋只能縮在某一個小小的角落,看着天空小小的一角。秋是一個柔弱的女子。而夏則正處在男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秋能做的,只有等待。

不知什麼時候,夏覺得疲倦了,不好玩了,他想尋找秋,卻怎麼也找不到。他突然變得着急起來,秋會去哪呢?終於,他看到了秋,縮在角落裏那小小的秋。夏輕輕地走過去,摸摸秋的辮子,對秋説,我們不玩了好不好,你回去吧,我把屬於你的時間還給你。

這時,夏才發現,秋的眼眶中盛滿了淚水,夏走了。

秋回到了人間,她不禁大哭了起來,秋是一個憂鬱的女孩子,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顆顆砸在灰色的地上,很快,不見了。秋哭了很久,那天是中秋,但秋才剛剛拿到屬於自己的時間。月亮見狀,也沒心情去人間探望了,忙着安慰秋。所以那天晚上看不到月亮的笑臉。

秋突然想起,昨天是中秋節,但月亮一直陪在秋的身邊,秋感到自責,不爭氣的淚水又湧了出來。馬路上,一個小女孩問他爸爸,為什麼秋天來得這麼晚?爸爸回答,因為夏天死賴着不肯走,秋聽得清清楚楚,知道人們沒有責怪她,天空變亮了一些。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7

再過幾天,就是中國人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了,按照人們的慣例,一般都是全家人吃過晚飯後,圍坐在窗前的茶几上,擺上精美的月餅、瓜果,一邊品味,一邊賞月。如果天公作美的話,皎潔的月亮高高的掛在遙遠的天空中,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心情也會格外的清爽。

記得小時候,出身農村,家住平房,小孩子們對中秋節的期盼絕對不亞於過年,七十年代,正是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但母親無論多麼忙碌,總要在中秋的夜晚親手為我們準備一頓“極其豐盛的晚餐”,那就是蒸一鍋熱氣騰騰的白麪饅頭,出鍋以後,在饅頭上點上幾個小紅點,説是等晚上月亮出來以後,給嫦娥姐姐吃。後來,農村經濟條件好了,不僅蒸饅頭,還打月餅、炸丸子、配小菜、弄小酒,所有的這些精美食品擺放在圓圓的飯桌上,或形“圓”或意“圓”,總之就是要月圓人更圓,淡淡的月光下,蘋果,西瓜,葡萄所有的吉祥、團圓都被母親做出各種精美圖案擺放在飯桌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説有笑,其樂融融。

父母親每年都要給我們講述中秋的來歷和嫦娥的傳説,讓我們永遠都難以忘懷。有時乾脆就把幾家人的餐桌合併到一起,再點上一堆幹木材,既驅蚊,又取暖,紅彤彤的火光映襯在每個人的笑臉上,孩子們桌前桌後,院裏院外玩耍嘻戲,大人們談古論今更是笑聲朗朗,一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充溢在院裏的每一個角落。那個年代的人們太容易知足了,沒有廣播,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幾個家庭簡簡單單的自發組織一台純天然的不需經過任何修飾,任何渲染的“中秋晚會”,沒有伴奏帶的獨特的歌聲聽起來美妙動聽,沒有經過事先彩排的小品表演起來照樣讓人捧腹大笑,歡歌又笑語,豐盛又豐富。中秋的喜悦渲染着美麗的大地,月亮顯得越發柔美,星空顯的更加燦爛。以至於多少年後的每個中秋之夜我都會想起兒時在農村度過的中秋節,這是現代的孩子們永遠都無法享受,無法體會的美妙絕倫之樂。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8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我們一家和芊芊姐姐一家相約去體育公園賞月。公園裏來了很多賞月的人們,有的搭起帳篷,有的席地而坐,湖邊,草地上,到處都是。公園裏瀰漫着濃郁的桂香,到處盪漾着人們的笑聲,中秋之月,我們期待着。

來到離湖不遠的地方,我們找到一塊滿意的草地,把帳篷搭好,大人們坐在墊子上聊天,我和芊芊姐姐去湖邊散步,沿着湖邊慢慢地走着,天漸漸暗了下來,走着走着,突然,芊芊姐姐手指遠處天地相接的地方,“快看”!在天地相連的地方,一輪巨大的蛋黃色的月亮露出了半個臉,天空大幕開啟,很短的時間,月亮就從地上跳到了天幕上,蛋黃色,無光,無比的大,讓我們欣喜若狂。不一會兒,一輪皎潔的明月就掛在了遠處的樹梢上,月亮向上一竄一竄的,像邁着輕盈的腳步。過了一會兒,便騰躍到更高的空中了。抬頭望去,在天空大舞台上,彩雲是燦爛的背景,星星是舞伴,它們簇擁着這位出色的舞蹈家,盡情地變換着舞姿,月兒似銀鏡般光彩奪目,月光如流水般清澈,月光撒到湖水上,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湖面波光粼粼,不由得讓人想起許多文人墨客有關月亮的詩句: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多美妙的意境呀!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也是在寫這中秋之月嗎?只有這中秋之月,才有這般迷人的魅力,才能這般令人陶醉!

描寫中秋節的散文

環顧四周,遠處的紫金山,近處高低不齊的樹和小山丘,都沉醉在朦朧的一片夜色之中,月亮把銀色的光芒傾瀉在大地上,給遠處的樹木蒙上了一層白紗,彷彿仙境。我們抬頭仔細端詳月亮,上面還有一塊黑影呢?那可能就是嫦娥吧!旁邊那一小塊黑影,應該就是玉兔啦!我真想和她們會會面,可惜那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説。

月光似水,月色如華。中秋之月,帶給我們無限遐想,帶給我們詩情畫意的美好意境,帶給我們光明、團圓的歡樂!

中秋的抒情散文 篇39

明天傳統的中秋佳節,能在這個時候休息回家,感覺真的很興奮。下午的陽光依舊是那麼刺眼,乾燥的空氣中漂浮着灰塵讓人有些暈眩。空中的雲朵也在不經意間聚到了一起……回家的心依舊是如此迫切,收拾好行李,收拾那顆回家的心,收拾好一切。伴隨着悠揚的音樂和心臟跳動的旋律,踏着輕快的步伐,向着那個夢想的境地前行。沒有任何東西能阻礙我此刻前進的腳步,激動的心難以言喻…… 一直都是精神飽滿,一直都是無法入睡。儘管昨夜一宿未眠,但高漲的心情卻如同攢動的火苗,燃燒着我的心房。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但我還是情不自禁的喜歡注視那段恆古不變的景色。雖然並不是風光旖旎。因為我知道,那是在向我闡明,家的位置就在前方,而且很快即將到來。

曾經的我對於中秋沒有太多的憧憬,自從來到這之後才發現,原來每一個能和家人團聚的節日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幸福。不知道明年的中秋還能否如此幸運,還能否在家中度過,還能否在這一時刻見到我那些先兒時的玩伴。驀然回首,往事依舊,青春一去不復返。不覺間,我們都在成長。不覺間,我將度過自己的第23箇中秋。不覺間的回首,才發現很多東西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為何那些逝去的美好只能靠回憶去拾起?為何那些美好的一切就不能循環往復的經歷?為何從生命降生到結束都必須像直線一樣前行,無法回頭?為何?為何?……

家的景象漸漸呈現在我的視野中,從模糊的回憶到若隱若現如海市蜃樓般的景色,再到完整的建築映入眼眸,視覺上一點點被拉近,真的好想能夠永遠留在家裏,永遠瞻望這宏偉的景象。

何時才能歸來?何時才會不再迷茫?何時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又何時才能真正在我的家鄉找到屬於我的一片天呢?……

期待明天的中秋,期待月圓的那一刻,期待今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就像腦海中想象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