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八年級作文3篇[合集]

八年級作文3篇[合集]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1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作文3篇[合集]

八年級作文 篇1

赤熱漸漸淡了,涼氣漸漸濃了。嫩綠漸漸沒了,淡黃漸漸多了。一個新的季節來臨了。

我的家鄉是一個與埃及金字塔和百慕大三角幾乎在同一條緯線上的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是一個不像濟南的冬天那樣温暖,也不像西湖的春天那樣娟秀的極普通的西部濱江城市,她就是巴國故郡——涪陵。涪陵的秋天,整個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感覺。

草是最尋常的,大街小巷、城裏城外隨處可見。春天的草給人一種生命的希望,夏天的草給人一種生命的勃發,而秋天的草卻給人以樸素、淡雅、高貴與成熟的感覺。秋天一到,草的葉子就漸漸變黃了。不過,不用擔心,來年它會長得更好的。有人説黃色代表着事物的終極,而在我看來卻恰恰相反:黃色正好是萬物的流金歲月。正因冬天的到來草會被凍死,所以在秋天的時候草就把營養和力量通過黃色牢牢地集中起來,等來年春天到來之時再展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水也是涪陵秋天的一大風景。烏江就是在這兒匯入長江的。秋天的烏江仍舊是綠的,但綠得有所不同,不再是那麼淺,而是越來越深了。而長江水也越來越清亮越來越澄澈了。於是在長江與烏江的交匯點就出現了一個奇妙的景象,一大片一大片的綠和白交織在一起,兩江之水翻滾交匯,可江水依舊是綠白分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驚歎。

其實涪陵秋天的美景遠不止這些,更絕的是霧。是的,涪陵的霧是可以與“霧都”倫敦相提並論的,因為這裏的霧並不比倫敦少。就是因為這些霧,這裏的太陽彷彿也愛睡懶覺,早上天很晚才亮,而下午又很早就暗了,真是令人捉摸不透。早晨七點半天才亮,本以為可以曬一曬太陽,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可誰知太陽剛醒,霧又來了,一片白茫茫的',把太陽遮了個嚴嚴實實,整個城市全部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紗幕當中,放眼望去,近處的幾棟高樓在霧氣之中若隱若現,似海市蜃樓一般。站在高處,你的眼前完全是茫茫霧海,一直延伸到天邊,風起霧湧,山峯與高樓此起彼伏;北風勁吹,白霧撲面而來,你的感覺彷彿是置身天界,飄飄欲仙。剛到涪陵的人以為天要下雨了,他哪裏知道,涪陵幾乎每天都是這樣的!

秋是成熟的中年人,給我們以穩重。

秋是高雅的貴婦人,用金銀首飾向我們展示着她的魅力。

秋更是位淡雅、樸素的詩人,用他那動情的詩歌向我們述説他心中的樂與苦。

八年級作文 篇2

當九月夾雜着秋意的涼風吹來,當滿樹的黃葉落下,當一切的果實都成熟,我知道,八年級,來了。初一發生的一切,感覺就像是在昨天,所有的,都是那麼清晰的刻印在我的腦海裏。

拋卻過去的暑假,隨之而來的八年級,是一件新事物。你又要像接受七年級一樣,來接受新的八年級生活。還記得初一時,我們少年懵懂無知的樣子。我們總是盼望着快點長大,卻又害怕着長大。自認漫長的初一也結束了,想象中幾十年的光陰不過短短一眨眼。而這短短的一眨眼,我們又幹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家長總説,讀書才有出路,確實,這句話是對的。馬上步入八年級的我,想要好好學習。

當我還是初一生時,八年級的學姐學長們的輝煌事蹟,總令人生出嚮往之情,也想體驗八年級的生活。現如今,馬上就來了,沒有緊張忐忑的心情,有的只是興奮的躍躍欲試。

初二,一個學習創新的年代,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代,每個人都埋頭苦幹,每個人都在奔向通往成功的大道。初二,一個枝繁葉茂的`季節,學習的樂趣逐漸增長,同學的友誼日漸濃厚。在這個五彩繽紛季節,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嶄新的未來發起衝擊,每個人都在拼搏努力,我也不會落下。花兒之所以美麗,不僅僅在於絢爛的色彩,更在於其中藴涵着耀眼的生命光輝;人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僅在於外貌的漂亮華貴,更在於那種發自於心靈深處的自信。

我自信,在未來的八年級,我能活出一個不一樣的生活,能大放光彩。當然,即將步入新學期,也要有新打算。

成績還能不能保持?能不能跟上新學期的步伐?學習困不困難?這些是大多數人所關心的問題,包括我。所以,我要丟到自己以前的壞習慣。比如,先玩玩兒手機在做作業,週末回家先看電視,寫作業時走神等等一些問題。可能前期還影響不大,但到了後期,別人都在努力,自己還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像前面説的,步入八年級的我,想要好好學習。如此,我便有一份獨自的計劃表:

一、每天作業儘量在學校寫完,騰出時間去複習。

二、剋制玩手機電腦的時間

三、上課積極回答

四、當一回語文狀元

這便是我新學期的幾個小小目標,可能要完成,需要很長時間,但沒有付出,哪來的收穫。

八年級,我期待你的到來。

八年級作文 篇3

智慧,是一種經驗;智慧,是一種財富;智慧,是一種境界。——題記

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仔仔細細讀完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似乎經歷了一場旅行,心情非同一般。

書中魯濱遜歷經的種種驚心動魄的場面,無一不震撼着我。28年,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魯濱遜在一次航程中遇到了可怕的風暴,漂泊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在荒島上,他用超人的智慧、勤勞的雙手以及驚人的毅力,生存了二十八年。我想,這就是人類的求生意識

在那樣一個荒島上,除了要解決温飽棲身問題,要與兇猛的野獸搏鬥,還要抗拒狂風暴雨的侵蝕等萬分艱險的惡劣環境。我折服於魯濱遜的.百折不饒,他依靠自己的堅持和勇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勞作,開墾土地種植僅有的谷種,砍伐樹木建築住所,圈養山羊繁衍,建造船,儲備食物、救野人,治叛亂……魯濱遜不僅戰勝了難以想像的種種困難生存了下來,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更用自己的智慧實現了最終的勝利!

人類的智慧,潛能總是在逆境下才竭盡所能的體現。在最艱難的那一刻,我們要知道:“面對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會失敗。”只有抱着對生命的渴望,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放大存活的機會。魯濱遜在不知道天氣的情況下,根據以往的生活常識,用心在荒島上的認真觀察,最後還寫出了科學的播種筆記。我們不得不驚歎於魯濱遜的智慧,不得不為他的積極樂觀精神喝彩。他頑強的毅力、獨立的性格以及聰明的智慧令我欽佩不已。

我們在人生道路前進時,總會有許多困難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應該勇敢面對、知難而進、不輕言放棄,神聖的智慧之光就不會捨棄我們,就一定會給我們機會。別忘了,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遠處的智慧之光正在對我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