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成長的故事》

求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成長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6W 次

在我們的成長中有着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們有的是快樂的,有的是悲傷的,還有的是意義非凡的,讓人難忘。在我身上就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求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作文《成長的故事》

有一次,我數學課沒有認真聽講,回家之後作業不知怎麼做,心想:媽媽如果要檢查的話我就撒撒嬌,説我已放進書包裏了,這樣應該就能“矇混過關”。於是我這樣想着,就胡編了一通數字寫在了作也本上。晚上媽媽要檢查作業!我按原計劃行動,帶着撒嬌的口氣説:“本子已經放進書包裏了,要不明天再看吧!”誰知媽媽貼面無私,一定要今天檢查作業。我無奈,只好把作業給媽媽看。

媽媽看了我做的面積題,四道題全錯了。她耐心地給我講了三道題,看我聽懂了,就把第四題留給我做,自己去廚房切水果了。我心裏想着動畫片播放的時間快到了,就一把把本子塞進書包裏,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知什麼時候,我看見媽媽手裏攥着我的本子,一步一步向我走來。

只見媽媽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我知道這次是在劫難逃了。媽媽很平靜地讓我趴在牀上。我還沒反應過來,巴掌就像雨點一樣落了下來。我痛得哇哇大哭,不停的求饒。捱打後,我眼淚汪汪地看着媽媽,可我發現媽媽的眼睛裏也飽含着熱淚。

媽媽辛苦了一天,晚上還要為我的學習操心,雖然捱了打,但我的心裏沒有任何怨言。我拿起筆來,在台歷上標註上了難忘的這一天,作為警示,提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就是我成長過程中一個平凡的小故事。相信身邊的同學們也會遇見這樣的事情吧?這件事情過去半年多了可是我和媽媽都記憶猶新,因為那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挨媽媽的打,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現在它仍然是“第一次”,我正用努力換來它是“最後一次”的夢想。

2015年的秋天,我剛從幼兒園畢業,第一次揹着書包踏進了學校的大門,第一次坐在椅子上(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學會了第一個拼音、第一個漢字……

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寫“看圖寫話”,知道現在,我還記得寫話的題目是“做早操”。當時我會寫的漢字“狗淺I伲?磯嘧侄際怯悶匆舸?嫻摹”

二年級的時候,我已經學會了更多的生字,還學會了許多詞語和成語,差不多可以完整地閲讀一篇短文了。我第一次學會了寫日記,第一篇日記是“升旗儀式”。

三 年級地時候,我掌握地字和詞更多了,可以自己看報紙和課外書了。我的日記也越寫越好,第一次學習怎樣寫作文“我的小夥伴”,第一次寫兒歌“春天來了”在學 校獲得了二等獎。最讓我高興的是,我的作文“愛嘮叨的媽媽”、“爬帽兒山”先後在報紙上刊登,大大提高了我學好作文的決心。

我現在四年級,是小學的高年級了,我要在這一年裏進步得更快,不僅是語文,還要把其他功課掌握得更紮實,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和父母對我的教育和培養,因為我知道,我成長的每一步,都飽含着他們濃濃的愛心和辛勤的汗水。

爸 爸評語:這篇作文是老師留的週末日記,題目稍微有點大,要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因為欽欽説這篇文章要參加徵文競選,所以立意是爸爸幫忙想的,從語文的學習 着手體現欽欽成長的故事,當然,最後高度的昇華也是在爸爸的提示下完成的,呵呵。如果欽欽能從中學到如何組織材料來緊扣主題,爸爸的苦心就沒有白費了。

在我色彩斑斕的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們就像天上的數也數不清。

記得去年的六一兒童節,我們的班主任張莉莉老師為表達對我們關心和愛就給我們每人送一塊蛋糕,我們排着隊一組一組地上去拿,輪到一個特殊的人——許思涵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他不小心把蛋糕摔到地下去了。我們和老師都驚住了,有幾為同學主動清理乾淨。半晌,老師説話了:“我們沒想到他不小心把蛋糕摔到地上了,誰有辦法也可以讓他能吃到蛋糕呢?”同學們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議論着,卻始終沒有人舉手。老師有説:“上完音樂課再説吧。”我們排着隊走出了教室。

這時,我一邊走一邊想:怎麼樣才能讓他吃的蛋糕呢?如果把我的蛋糕給他就可以滿足他了。雖然吃不到老師送給我的蛋糕,但是我幫助了同學,我已經感受到老師對我的愛和關心啊!

下課了,老師問我們:“同學們,你們想到辦法了嗎?”全班只有我和兩位同學舉手。老師失望地説:“什麼?就三個人知道。”同學們聽了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老師讓一位同學説,那位同學説道:“把一位同學的蛋糕切一半給他。”“那什麼裝呢?”老師問道。另一個同學把手放了下來。老師又叫我回答,我認真地説:“我願意把我的蛋糕送給他!”説着,我飛快地走過去,慢慢地把蛋糕送到他的手中。在我送蛋糕給他地時候,老師特意我們拍了一張照片,同學們熱烈地鼓起掌來,我紅着臉慢吞吞地走回座位。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雖然沒有蛋糕吃,但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我幫助了同學!

這件事説起來真讓我有點兒難為情,可是它也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事的道理,讓我説給大家聽吧。(小作者想把自己難為情的事給大家聽,這樣的開頭就能吸引讀者。)

那天天氣和我的心情一樣——好極了。雖然現在是嚴冬,我卻覺得充滿了暖意,因為今天體育課上我們要考一分鐘跳繩。我平時體育成績不好,而跳繩卻是我最拿手的體育項目。我焦急地等待老師叫我的名字,想讓自己好好露一手。(這段話寫出了小作者急切地想露一手的心情。)

“董一泓。”老師叫道。

終於輪到我了。 我趕緊站出來準備。

“終於”兩個字也寫出了小作者的急迫心情。

“預備,開始!”老師一聲令下,我飛快地跳了起來,可我沒過多久,就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了。又過了一會兒,我才明顯感覺到褲子在一點兒一點兒地往下滑。我已無心跳繩了,但因為是考試,手裏的繩還在機械地搖着。我感覺到同學們都在盯着我看,我的臉上火辣辣的,心裏不停地念叨,一分鐘快點到,快點到……(心理活動描寫真實細膩,比較成功。)

“停!”聽到老師的命令,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我這才鬆了一口氣。好危險呀,差一點就鬧出笑話來,否則我可怎麼見人啊!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以後做任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準備,不要太着急了,以免忙中出錯。

找優點談體會:

差一點要鬧出笑話,可到底有沒有鬧出笑話,這就吸引了讀者。小作者本想急着表演一下自己的拿手的跳繩項目,卻因為忘了勒緊褲子,搞得自己提心吊膽,在“危險”中度過了緊張的一分鐘。文章心理活動描寫得細緻入微。相信小作者通過這件事,在今後的生活中,一定會“先做好充分準備,不要太着急了。” 文末點出了這件事對我成長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