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7W 次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什麼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4篇)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

《大自然的祕密》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我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力求主線明確,目標定位準確,按照從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的結構進行教學。學生的潛心會文、自悟、自得和老師的相機點撥,適時指導,和諧統一。

我覺得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自由辯論。聯繫上下文,談談對嚮導的看法。在課堂上,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平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時間非常充分。學生們敢於大膽發言,課堂上出現了爭辯的場面。有的同學認為嚮導做的對。以次來讓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同學説嚮導做的不對。不能以犧牲幾十只幼龜的生命為代價來讓人們覺醒。還有的同學認為嚮導的做法既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課堂上一番脣槍舌戰,難分高下。也博得了聽課老師的陣陣笑聲。

本節課在設計上有欠妥之處。導入新課時,我引導學生學生説出了都知道大自然的哪些祕密。如果把這一環節放在學完課之後,效果會更好些。結合課文最後一段,學生會更加深刻理解動物有生存之道,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如果自作聰明到干涉動物的行動,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2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曾説過:“學會有選擇地放棄,追求深刻的簡單。簡單就是快樂,簡單就是幸福。”上《大自然的祕密》一課前,腦中又冒出了“簡簡單單教語文”這句話。之前備課時,一直在考慮如何把課上得簡單,但總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總覺得“簡簡單單”幾個字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不能使自己的教學環節簡單而又有創新,課堂教學中師生輕鬆而愉快,讓我深感自己的基本功太差,沒有教學的魅力。

反思自己的本課教學,我認識到要想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學目標的預設要簡單。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關係到教學活動的導向、教學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效果的評價等。一堂課的時間、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時空紮實進行語文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去繁就簡,抓住文本、課堂的最關鍵處做做文章。

在課堂教學主要用了兩個板快就達到可對教學目標的完成。一是抓住人們對小海龜的兩次拯救活動進行評價,輕鬆完成了對大自然祕密的揭示這個教學重點。二是讓學生通過小組談論,教師點撥的形式解決學生在課前提出的疑問,在交流中學生不僅再次領悟了課文的內容,而且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而我在課堂上惟恐顧此失彼,在第一課時制定了較多的教學目標,既要完成對課文的熟練有感情的朗讀,又要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深刻把握,還要探究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而教學下來卻沒有很好地完成一個。對一節課來説,教學目標要簡明,要科學、貼切、可測,一堂課徹底解決一兩個有用的、實際的問題,真正給學生留下點東西,比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的教學要有效得多。

二、對教材的理解要深刻而簡單。

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找準教學的切入點,教學中抓住課文的主線,才能讓教學變得簡單,讓學生學得簡單。

《大自然的祕密》一課看似簡單,但課文中涉及到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等自然法則卻是學生難於理解的,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的學生來説,孩子們的課外知識不夠豐富,理解起來很困難。我抓住人類對小海龜的兩次拯救行動輕鬆達到了引領學生理解文本的目的。我心裏豁然開朗,先前備課時產生的困惑得到了解決。回顧自己的課堂教學,認識到自己對教材理解上沒有把握住文章的“魂”,造成了課堂拖沓而無序。

體會課文中“我”和遊客及嚮導心情的變化對於理解本課的重難點又極為重要。如果再讓我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從這方面入手,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就能較為輕鬆地完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就會避免了自己課堂教學中提問過多,缺學生朗讀感悟過少的現象了,從而也就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要關注學生的感受。

我的課堂教學中處處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初讀課文到學生對人類拯救行動的評價再到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整節課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既完成了對文章的理解,又體驗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知識帶給自己的快樂。由此我得到啟發:學習一篇新課文,教師首先要想到,學生能學會什麼,還想知道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是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的。如果能考慮到這些,瞭解到這些,那麼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會從容許多,就會把目光從關注自己的教學轉移到關注學生的學習,從而使教學中減少了許多繁文縟節,才能使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大自然的祕密》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指導和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

教學本課之後進行反思,我自己覺得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先談談以後應該保持和發揚的幾點。首先我覺得在課的設計上重點突出,環節清晰明瞭,重點抓住兩個問題:

1、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

2、人們的情緒有哪些變化,為什麼?

隨後,所有的內容、環節都是圍繞他倆展開的,學生在層層遞進之中明白了: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都有躲避災難的本能。人類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能自作聰明,否則一切只會走向反面。

其次,我覺得在上這節課時,我很放鬆,很自然,沒有了以往上課時的緊張、擔心、説話磕磕絆絆等問題。究其原因:是自己的心態發生了變換,我認為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真實、自然、輕鬆的課堂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學生受益,而不是空洞的,教師喋喋不休的華麗詞藻進行教學,試問那樣學生收穫有多大?教師上課自然嗎?目標能落到實處嗎?再次,圍繞中心,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教學。在設計本課時我圍繞中心重點抓住了幾個句子進行教學。

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教學不但可以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還可以使學生有重點、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最後,朗讀落到實處。在本節課上我採取了自由朗讀、默讀、指名讀、齊讀、對比讀等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而每一次的朗讀都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

默讀時不但可以使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還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自由朗讀是讓學生大膽地放開進行有感情地練讀訓練。對比朗讀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一種方法,也是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一種簡便的方法。指名讀不但可以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還可以知道其有感情地讀句子。總之設計不同的朗讀方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課堂上一定要使朗讀落到實處。

有成功就有不足之處。這節課我覺得不足就在於,本來教案上沒有設計的問題可能由於我上課時比較放鬆,因此就順水推舟地隨着學生的回答隨意性地增加了一些自認為有用可實際上沒有多大價值的問題,不但是畫蛇添足,還給人的感覺是提問太多,教師比較囉嗦,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這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加以改正。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4

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的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躲避災難的本能的祕密。

這篇課文適合讓學生在自主閲讀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討論的內容要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確定,在學生能力達不到的地方,教師適當指點一下,為學生鋪設一些思路,引導學生討論。

一堂課的時間、容量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紮實進行語文學習?一是抓住人們對小海龜的兩次拯救活動進行評價,輕鬆完成了對大自然祕密的提示這個教學重點。二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我來點撥的形式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在交流中學生不僅再次領悟了課文的內容,而且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對學生進行愛護動物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感悟應如何保護動物、如何利用自然資源、開發資源時,他們説得有條有理,但針對如何解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生存衝突”問題,學生由於課前沒有做好調查,所以説得不夠精闢,只是少數同學彙報,這也與我課前沒有全面預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關。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5

《大自然的祕密》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

課文篇幅雖然不長,但是交錯寫了小海龜出巢入海的整個過程(包括在這一過程中的危險),體現了小海龜的生活習性。也寫了上島一行人對食肉鳥啄食幼龜的反應和干涉行動的行為以及帶來的後果。如果按照正常的課文順序教學,必然有教學環節和知識的重複,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取了課文重組的教學方法。把課文的學習分成三個大的板塊,即:“海龜出巢奔海——人們的干涉及後果——反思”這三部分,因此教學中的條理也就更明晰了。

這篇文章適合讓學生在自主閲讀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共同探究的方式進行合作討論。所以在課上我採取了自學加教師適當引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樣的教學在課堂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學生能在自主閲讀的基礎上形成見解、認識,一部分學生並以批註的形式在書上作以提示,從而為更好地彙報打下了基礎。但是也因為教者在課堂上的調控不夠,對於學生的小組交流沒有更好的進行引導,所以學生的全班共同探討的時候還只是形成了個人思維,沒有形成合作的交集。

本課也做了必要的拓展延伸,啟發學生談一談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瞭解、發現的“大自然的祕密”,學生的表現令人驚歎,他們的頭腦中藴藏着那麼多教者不知道的祕密,他們的知識存儲也成為了課堂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同時,也針對作者發出的反思鼓勵學生自己對大自然進行反思,並在書上以書面形式的體現出來,學生都能沉浸其中,並寫出了很多具有哲理性的話語,但是由於教者的時間把握不當,給予學生寫作的時間略少,一些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反思彙報。

在課堂教學中,也暴露出教者自身的一些缺點,當學生髮言精彩紛呈的時候,有一些學生彙報中的亮點及不當之處沒有進行深入挖掘,錯失了一些展示學生能力的機會。課堂的隨機應變處理能力也是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修煉和提升的關鍵。

總結這節課的教學,我會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進一步地繼續努力。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6

《大自然你好》是張海迪給小朋友的一封信,從文章中我們看到一個用愛支撐的生命,深深感受到了“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高高飛翔。”所藴涵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生命力量。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感受一下,對海迪姐姐這樣的殘疾人有個被禁錮的身軀,對自由的渴望。通過誦讀、品讀等多種方式。從課文中寫海迪姐姐聽説小鷗去不了舅舅家深感同情,這將孩子與大自然阻隔了。父母給小鷗的關愛猶如病魔給海迪的羈絆。在教學課文時,讓學生體會張海迪姐姐翅膀斷了,但她的心是高高地飛翔,一雙渴望自由的眼睛在黑夜裏透過玻璃注視着高遠的天空,閃爍的星星,在與他們對話、交流。是作者內心的表白,是大自然給了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是大自然給了她帶來生活的希望我們應該真誠地向大自然高喊一聲:“我熱愛生活,熱愛美麗的大自然。”

語文課堂要從學生認知規律出發,設疑解惑。

新課程改革,很多課文更強調的是學生自己的感受,這篇課文也不例外,需要孩子們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還是老問題,説的孩子太少了,而且出現重複,雖然也有精彩的地方:有孩子就説出來從第9段的“代”字感受到了張海迪內心對走進大自然的渴望,結果別的孩子也就開始重複這個了。

從一接這個班,我就一直在強調和鼓勵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可是一年了,看來效果還是不明顯,有時倒是有獨特了,但是卻又離題萬里了。如何讓大部分孩子們勇於表現,更自信,還是一個難題!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7

基於一年級新生的能力特點以及“走進大自然”這課比較寬泛的教學內容,如果用傳統的導入、新授、練習、點評教學模式似乎不能很好地達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做了一次探索性的設計,以看看、説説、練練的形式貫穿整個課堂結構。對於大自然中豐富的自然風光和自然現象,我做了目標性的篩選,縮小了教學點,把學習內容定位在體驗和表現大自然中的多彩顏色。

本課的作業形式多樣,作業要求也同樣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要求描繪大自然中具象的形態,只需用塗塗抹抹印印的形式來表達所觀察到的大自然繽紛的色彩。也許稚嫩的小手讓顏料滴答下來、讓顏料糊在一起,但個性化的張揚的作業效果述説了孩子們的創造。教學目標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他們的審美需求。這樣,才是真正呵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持續發展。

良好的觀察習慣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因此,我分層次地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從大體至局部,培養他們細緻觀察的好習慣。“欣賞·評述”是美術課程的四大領域之一。所以學生不僅要會觀察,還應該會發表感言。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自由地表述觀察結果,使“看-説”協調發展,從而提升審美能力。

結尾拓展的小實驗不是很成功,大多數學生以為大自然的五彩繽紛是因為眼睛的緣故,也許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瞭解不充分。雖説有學生説出了正確的答案,可還是有部分孩子還有些一知半解。不過有遺憾才會有更多思考的空間。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8

在設計時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用生活中的圖片創設情境,進行多元化、多層面的活動設計,給學生提供多種自主思考和交流的平台,引領學生從合作探究中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從而更加親近、熱愛大自然,進而達到情感教育。

值得發揚之處:

1、教學設計情境化,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藝術氣息。

2、教學環節多樣化,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本節課體驗式、探究式、交流式方法貫穿教學始終,為學生順利到達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彼岸做了很好的鋪墊。

3、教學圖片生活化,使課堂教學中來,在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同時也增強了對自己家鄉自然景緻的喜愛之情。

4、教學語言激勵化,適時地鼓勵與肯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存在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環節,部分學生參與不積極。今後教學中,在學生交流時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鼓勵他們大膽發言,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這節課讓我進一步看到了學生那種渴望創新、探索的急切心理,這對於我在以後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了基礎。我會在不斷實踐、學習與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積極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詩歌。文題藴含豐富,以“綠色的課本”喻“大自然”,形象貼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鋭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召喚少年兒童熱愛自然,勇於探索,從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本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教學時,我指導學生把激情朗讀和豐富想象有機結合,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學習第一小節時,為了讓學生理解“綠色的大門”、“清涼的綠陰”等詞語,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春天來了,綠色的大自然正向我們徐徐展開……讓學生初步感受綠色大自然的秀美與神奇;第三、第四行中的兩個“去吧”是對少年兒童的親切呼喚,我指導學生激情呼喚,讓學生深深地融入情境之中。

學習第二至五小節時,我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明亮的眼睛”曾經觀察到的大自然動人的畫面,回顧自己置身於大自然懷抱中的感受,想象大自然和人類和諧共存的歡樂和温馨,傾聽大自然對自己的呼喚。

這首詩激情澎湃,生機勃勃,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引導學生品味詩歌內在的意藴,把握詩人情感的脈搏,不大聲喊。同時鼓勵學生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情緒的變化,讀出自己內心美好的感覺。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孫友田以清新活潑而又充滿激情的筆調,描繪了大自然絢麗多姿的美景,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詩人為什麼説大自然是課本?大自然是本什麼課本呢?”一句聊天式的問話,不自覺成了供學生進行反思、質疑、批判、創造的“抓手”。學生自我開掘,暢所欲言。詩中的聲音、色彩,成了學生感受得到的聲音、色彩;詩中的早晨、黃昏,成了學生曾經走過的早晨、黃昏;詩中滿懷的豪情、寬廣的胸 襟,成了學生正在揚起的理想風采……“綠色”雖然還是“綠色”,“課本”雖然還是“課本”,但“山已不是原來那座山,水也不是原來那個水”。“綠色”、 “課本”已經有了新的更深的含義,這是師生輕鬆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義。

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文本間的多邊對話。很顯然,教師的一個小小的設問激起了課堂上的一朵朵美麗的浪花,在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多邊對話中, 生成的不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這樣的課堂喚醒了自我,激活了感覺,調動了情感,孕育了興趣,使閲讀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擁有的一種鮮活的生活。事實證明:動態生成的課堂是真實的課堂,是豐富多采的課堂。惟有“真課堂”,才能“真精彩”!有了教學中教師、學生與文本間互動的即興創造,教學才會成為一種藝術,才會 “充滿生命的氣息”,也才會出現“不曾預約”的精彩。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人類的老師》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該課文不光告訴了我們許多科學的知識,使我們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我們人類的老師,在不斷髮展的歷史進程中,生物為我們人類帶來了智慧,從鳥兒飛行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從車前草身上得到啟示,設計建造了螺旋型的樓房……這一個個鮮活的事例,震撼着學生的心靈,也啟迪着孩子們的智慧。

如果學習就此打住了,那麼這課堂温度就不可能再上升了。於是,我補充了一則課外的“大自然的啟示”,要讓孩子説説人們從“誰”的身上得到什麼啟示。一聽完,學生就爭相回答:“人們從響尾蛇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仿生紅外線和空對空響尾蛇導彈。”

我又稍稍添了把火,儘量讓水沸騰起來:“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用我們的大腦去思考,我們一定會發現更多。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吧,‘大自然的啟示’可説是無處不在啊!”此時,學生踴躍舉手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的學生還突發奇想,如由荷葉想到了傘,由冰想到了玻璃,由蜻蜓想到了小型直升機,由壁虎想到了粉刷個人使用的“吸力鞋”……

我認為這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瞭解自然的興趣,讓學生學會了留心觀察自然,學會了從自然界的生物身上獲得發明、創造的啟示。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是多元識字教材第二冊第九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教學過程我是按照定向導入一一教學新課一一鞏固練習這個思路設計的,教學新課這一環節又分為熟讀文,感受課文,背誦課文,識記生字四步。本節課主要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引導預習,求自主。

新課程實施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一般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這節課上,在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及識記生字時,我都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方法,發現規律,鼓勵同學間互合作,互相補充,糾正,建立師生間,生生間課堂立體結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2、熟讀成誦,求積累理

讀書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階梯,積累是文學創造的源泉。因而課堂上要注意多讀書。熟讀課文環節就是我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堂上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找好朋友讀,同桌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分小節讀〉多次朗讀,以此提高學生讀的技巧。同時我也參與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共同讀,共同背誦,共同表演,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慾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延伸課本,求拓展

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提到:要使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3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走進自然,如課本所言,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是怎樣的清明與浪漫:綠色的山野,綠色的空氣,綠色的心情。人應當是自然的人,自然中的人也才是真的是人,幾分閒適,幾分悠然,任清風拂面,任思緒隨風而起……

可我的生活,學生的生活中有多少自然的畫景與聲響呢?忙忙碌碌,重複的生活,書本成了自然的全部——這還是自然的嗎?

我在教學中通過計算機技術,展現給學生一幅幅精美的畫面,使學生通過畫面進入詩人描繪的意境,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蒼勁”,“田野的肥沃”;領略“豐收的果園”,“珍奇的鳴禽”,“野花的爛漫”的景象。一組組生動的動態畫面,把大自然鮮活的景象一下子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置身於大自然美景之中。於是詩人所描寫的這些語言文字就轉化成了畫面,並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優化。

巧用多媒體,在“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中發揮了橋樑紐帶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我不僅體會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從直觀到形象的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原則,也體會到了我們老師如果能合理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正確處理好多媒體的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必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大自然的祕密》語文教學反思 篇14

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以“綠色的課本”喻“大自然”,形象貼切的引人遐想。整首詩歌在描繪大自然絢麗多姿景色的同時,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流暢而又飽含激情,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於是我緊抓課題的“課本”和“綠色”兩個詞,讓學生體會其含義,感受大自然的迷人、神奇形神畢肖,激發學生“去打開”的渴望,我讓孩子們讀完課題後想想,詩人為什麼説大自然是綠色的呢?就有學生提出質疑,認為大自然應該是各種顏色,引經據典,暢所欲言,探究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獲得了心靈的遠航與飛揚。

既自然地揭示出本文課題藴含的寓意,又昇華了主題,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彩,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由此,我發現在開放而又真實的課堂裏,學生往往會冒出許多出人意料的“奇想”,或許會與課文的學習關係不密切,但它們都是學生積極思維閃現出的靈感。教師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要敏鋭地捕捉住其中的閃光點,適時地點撥誘導,智慧啟迪,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學生就會在與教師文本的碰撞中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