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閲讀訓練:《中國建築的特徵》

語文閲讀訓練:《中國建築的特徵》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1W 次

建築和語言文字一樣,一個民族總是創造出他們世世代代所喜愛,因而沿用的慣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臘、羅馬體系創造了它們的“五種典範”,成為它們建築的方式。中國建築怎樣砍割並組織木材成為樑架,成為斗拱,成為一“間”,成為個別建築物的框架,怎樣用舉架的公式求得屋頂的曲面和曲線輪廓;怎樣結束瓦頂;怎樣求得台基、台階、欄杆的比例;怎樣切削生硬的結構部分,使同時成為柔和的、曲面的、圖案型的裝飾物;怎樣佈置並聯系各種不同的個別建築,組成庭院;這都是我們建築上兩三千年沿用並發展下來的慣例法式。無論每種具體的實物怎樣地千變萬化,它們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構件與構件之間,構件和它們的加工處理裝飾,個別建築物和個別建築物之間,都有一定的處理方法和相互關係,所以我們説它是一種建築上的“文法”。至如樑、柱、枋、檁、門、窗、牆、瓦、檻、階、欄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戧獸、正房、廂房、遊廊、庭院、夾道等等,那就是我們建築上的“詞彙”,是構成一座或一組建築的不可少的構件和因素。

語文閲讀訓練:《中國建築的特徵》

這種“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時也有極大的運用的靈活性,能有多樣性的表現。也如同做文章一樣,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許多體裁,有多樣性的創作,如文章之有詩、詞、歌、賦、論著、散文、小説等等。建築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題,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宮殿、廟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軒、一樓。文字上有一面橫額,一副對子,純粹作點綴裝飾用的。建築也有類似的東西,如在路的盡頭的一座影壁,或橫跨街中心的幾座牌樓等等。它們之所以都是中國建築,具有共同的中國建築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為它們都用中國建築的“詞彙”,遵循着中國建築的“文法”所組織起來的。運用這“文法”的規則,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極不相同的“詞彙”構成極不相同的體形,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創造極不相同的類型。

這種“詞彙”和“文法”到底是什麼呢?歸根説來,它們是從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在長期建築活動的實踐中所累積的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經過千百年的考驗,而普遍地受到承認而遵守的規則和慣例。它是智慧的結晶,是勞動和創造成果的總結。它不是一人一時的創作,它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的產物。

(節選自樑思成《中國建築的特徵》)

6.下列有關對文中“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法”指在一個民族裏,由匠師所遵守,被人民所承認,世世代代人都喜愛,都沿用而成慣例的一定建築法式、審美方式。

B.“文法”包括中國建築的基本特徵所呈現出來的一定的風格、手法、方式,包括建成什麼體形,表達什麼情感等因素。

C.“文法”是從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建築實踐中積累的經驗中形成的普遍規則,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的產物。

D.比起文章語法極大的靈活性來,中國建築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下,創造的多樣性就大大減弱了。

7.下列對第二段劃線處“建築的‘文章’”的內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建築的“文章”中可以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恢宏的廟宇等所謂鴻篇鉅製。

B.中國建築的`“文章”中可以有山亭、水榭、一軒、一樓這樣的精緻小品。

C.中國建築的“文章”中可以在建築物上安排橫額、對子等秀麗文字,以作點綴裝飾。

D.中國建築的“文章”中可以在路的盡頭立一座影壁,或建橫跨街中心的牌樓。

8.根據文意,下列有關中國建築的“文法”的推斷、想象不合理的一項是

A.運用中國建築的“文法”的規則,可以為了不同需要而使用極不相同的“詞彙”,來建造不同類型的房屋,表達不同的情感。

B.中國建築的“詞彙”和“文法”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長期建築實踐的結晶,經過千百年的考驗,被普遍承認,也將被後世所有匠師所遵守。

C.由中國建築的“詞彙”和“文法”組織而成的建築形式,原先產生於木材結構,但很快地就越過了材料的限制,同樣運用到磚石結構的建築上去。

D.中國建築把硃紅作為大建築物屋身的主要顏色,用在柱、門窗和牆壁上,用彩繪圖案裝飾木構架的上部結構,是使用得最大膽的“文法”。

參考答案:

1.B

2.A

3.B

【解析】

1.

試題分析:此題要首先從文章中找到與“‘詞彙’和‘文法”’相關的語段,結合着文段內容,與選項進行比較,做出判斷。A將概括的範文由建築而無限擴大。C僅僅的比喻性的描寫,沒有揭示概念的內涵,D原文説“由這‘詞彙’和‘文法’組織而成的這種建築形式,既經廣大人民所接受,為他們所承認,所喜愛,雖然原先是從木材結構產生的,但它們很快地就越過木材的限制,同樣運用到磚石建築上去”,可見其範圍是木結構和磚石的所有建築, D縮小了概念的範圍。所以選B。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可譯性”這一概念的理解,由文章第三四兩段內容可知,“可譯性”,即中外建築的相同點,而A答的是不同點。所以選A。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3.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做出判斷。A根據原文“它是智慧的結晶,是勞動和創造成果的總結。它不是一人一時的創作,它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的產物。”由此可知,“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的建築手法”與某一個建築大師沒有必然的聯繫。C“中國建築和歐洲希臘、羅馬的古典建築體系,乃至埃及和兩河流域的建築體系是完全一樣的,所不同者,是那些體系很早就捨棄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磚石為主要材料。”可見,兩種建築都是從木結構開始的。D例如熱河普陀拉的一個窗子,就與無數文藝復興時代窗子的“內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詞彙”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這樣一句“話”説出來了。可見,儘管形式不同,但內容是相同的。所以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