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詩詞典故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9W 次

壞事幹得多了,必然自取滅亡。語出《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詩詞典故

春秋時,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西申國君主申侯的女兒。史稱鄭武公夫人姜氏為武姜,武姜生了兩個兒子。生大兒子時難產(腳先見)非常痛苦,遂起名“寤生”,武姜自然不喜歡大兒子,而偏愛小兒子太叔段,希望他做鄭武公的繼承人,多次請求,但武公都沒有答應。

鄭武公去世,寤生即位,即鄭莊公。迫於母命,莊公將面積很大的“京城”封給太叔。此後,武姜又支持太叔不斷擴大勢力。大夫祭仲對莊公説:“在一個國家裏,都城的圍牆超過了百丈,便是國家的禍害。現在太叔京城的.面積大大超過了先王的規定,再繼續發展將難以對付,就像野草蔓延開來難以剷除乾淨一樣。蔓草都難以剷除乾淨,何況是你受到如此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説:“他自己要幹盡壞事必然是自找死路,你姑且等待。”

過了不久太叔把鄭國北部和西部的地方暗中劃歸自己控制。大夫公子呂對莊公説:“一國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太叔也像國君一樣發號施令,如果您想把國君的位置讓給他,就讓我們去侍奉他;如果您不想讓給他,就請您把他除掉,可不要讓老百姓對您產生懷疑而失去信心。”莊公説:“不用這樣,他必會自作自受。”

果然沒過多久,太叔又繼續擴充自己的領地。大夫子封對莊公説:“可以動手了,如果再讓他繼續發展,土地勢力一大,人心就會轉向他了。”莊公仍然沉着地説:“不忙,太叔違背朝廷自我擴張,對國家不義,對家族不親;不義不親的人,他的勢力發展得越大,就垮得越快!”

以後,太叔又進一步修築城郭,擴充軍隊,製造了許多武器、戰車,準備襲擊鄭國首都。武姜在都城內也做好了準備,只要太叔的隊伍攻城,她就把城門打開做內應。莊公得知消息後,認為鎮壓太叔和武姜的時候到了,命令大夫子封率領戰車200輛,討伐太叔。京城百姓也背叛太叔,太叔最後逃到“共”地,被稱為“共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