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4篇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1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4篇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積累好詞詞佳句的能力、和閲讀理解的能力。

2.運用多種方法,嘗試不同的練習形式,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3.在多樣的練習中,拓展學生的視野,嘗試創辦小報。在小組合作中,發揮祕書自己的才能。

二、重點難點

1、在多種形式的練習中,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學習習慣,掌握各個知識點。

2、指導學生創辦小報。

三、教學課時 二課時

一課

教學目標

1、嘗試各類詞語練習,提高辨析能力。

2、引導學生將諺語記錄在“我的採集本”中。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一張寫有價格的發票。

教學過程

(一)學習習題

1、出示詞語卡片,引領學生認讀.

衣服 力氣 嗓子 他們 爸爸 嘴巴 耳朵 糧食

2、請你自己讀一讀,能發現什麼規律?

3、學生討論。

4、老師小結:這些詞語的第二個字要讀成輕聲音節。

5、出示標有音節的詞語卡片,請學生認讀。

6、還有哪些詞語在讀時有這樣的變化?請學生列舉實例。

(二)學習習題

1、老師出示一張寫有價格的發票。

2、學生看發票 請看懂的學生説出發票中的金額,説説是怎麼知道的。

3、學生看書,瞭解各個數字的大寫形式。

4、認讀生字。

5、同桌互相出題,練習運用數字的大寫形式。

(三)學習習題

1、出示同音字,請學生認讀。

2、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我們怎樣分辨這些同音字?

3、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老師點評。

4、練習分辨同音字

紗布 泥沙 芬芳 紛飛 做事 作業 公園 圓圈

(四)學習習題

1、出示成語,引領學生認讀。

2、用自己的話説出成語的大致意思。

3、看書中的插圖,你看到了什麼?

4、請你結合書中的插圖,展開想象,用上這些成語,説一段話。

(五)引導學生積累諺語。

1、出示諺語,引導學生認讀。

2、想一想每句話的大致意思。

3、將這些諺語抄寫在“我的採集本”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讀報辦報興趣,提高學生合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美術能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會辦報方法。

二、重點:教給學生怎樣辦手抄報。

三、難點:通過辦手抄報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習題

以辦手抄報的方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報紙來引起大家的興趣,同時又讓他們自己親自動手去學習怎麼辦報紙。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學到新東西、提高興趣,又可以讓他們檢驗自己以前學到的生字、新詞,同時還要求他們寫好字,學好繪畫,讓他們知道要想做好一件事是需要綜合能力的,這是一種不錯的實踐方式。重點難點:如何讓小學生學到新東西而又沒有畏難情緒。辦手抄報這種方式固定下來,讓學生經常去做。

五、學生分析

小學生在已經學到一些生字的基礎上,對新鮮的東西還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有點躍躍欲試,很想把自己學到的東西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辦手抄報既可以讓他們學到新東西,又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對小學生很有益處。

六、設計思路

通過話題,引出報紙這個話題,然後用大家常見的報紙讓學生觀察,從而一起大家對報紙的興趣,再引導學生辦手抄報。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賞析經典作品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後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的表達能力。

3、藉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着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閲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閲讀的能力。

4、積累魯迅名言,使學生進一步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

5、交流“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提高學生多方面鑑賞作品的能力。

6、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重點: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藉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着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閲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閲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準備:可提前閲讀《儒林外史》或閲讀其它名家名著。

教學課時: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到語文百花園,看,這裏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們能從中採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理解與運用

1、出示例句

天空中掛着圓月。

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

2、讀句子,邊讀邊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兒?(第二句好。因為這樣寫把由天空和圓月組成的畫面表現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了。)

4、再出示幾組句子讓學生讀讀比比。例如:

沙地上種着西瓜。

海邊的沙地上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5、試着運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麼樣的”、“有多少(數量)”、“怎樣地”“什麼地方”等意思的詞語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山坡上種着果樹。

例:高高的山坡上種着各種各樣的果樹。

飛機降落在停機坪上。

例:一架飛機緩緩地降落在寬闊而平坦的停機坪上。

小結:學會把一個句子寫完整,這對我們寫作可是大有益處的啊!

(二)拓展與交流:

1、同桌分角色朗讀P154兩位學習小夥伴的話,能從中感悟到什麼呢?

2、分小組交流各自對本組某篇文章某種寫法的學習收穫。

3、全班交流:由各組推薦代表彙報本組交流的成果。

在彙報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評價。 (三)閲讀平台

1、本組課文帶我們到中外名著中去遊覽了一番,下面就讓我們再來共同欣賞《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議立偏房嚴監生疾終正寢》中的一個非常有名的細節描寫吧!

2、教師介紹《儒林外史》及作者簡況。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這部小説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和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3、學生自由讀文章,把文章讀正確。

4、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嚴監(jiàn)生諸親六眷(juàn)兩莖(jing)

5、學生默讀文章,思考:臨死前的嚴監生為什麼“伸着兩個指頭”?文章表現了嚴監生怎樣的性格?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裏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麼的重要,可見他是多麼吝嗇。

7、在本課文中,嚴監生動作描寫有哪些,你能找出來嗎?

與大侄子的交流伸出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

與二直子的交流越發子的緊了把又狠狠搖了幾搖

與奶奶的交流那隻手指着不動把眼閉着搖

與趙氏的交流點一點頭把手垂下

8、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焦急的加劇與吝嗇)

9、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小結:描寫人物的典型動作、心理對於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積少成多

1、還記得《少年閏土》是哪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嗎?(魯迅)

2、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今天就讓我們共同積累幾句魯迅先生的名言,共同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吧!

3、學生自由讀,想一想每句話的含義,把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背一背或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二、口語交際

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我們欣賞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學們在課下也曾看過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情節使你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以“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為話題,繼續開一次名著賞析會。

1、先來看看活動的建議,瞭解一下,自己在講述和傾聽是應注意什麼?

2、自己先準備。

3、在學習小組內介紹。

4、小組推薦發言。

5、依據評價標準評出最佳講解員。

三、習作

(一)談話導入:

説説你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叫什麼題目?是誰寫的?文章主要內容講什麼?你為什麼對該文興趣濃厚呢?讀了文章後,當時心中有哪些想法?

(課件出示寫作要求)

(二)學習範文,進一步明確讀後感格式:

1、學習《做事要有主心骨——讀<爺爺吃雞蛋>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寫讀到的內容(畫上圓括號),哪些地方是寫讀後的感想(畫上方括號),注意:在這兩部分中,哪部分是小作者重點寫的?文中的哪句話概括地表達出了小作者讀《爺爺吃雞蛋》後的最真實的感受?(畫上波浪線)

2、指名朗讀課本,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3、師生共同歸納讀後感的寫作內容:

開頭:交代篇名或書名,概括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

主幹:結合原文,利用聯想或議論,聯繫生活實際,寫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結尾:簡潔明快,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

(三)教師點撥,提醒注意事項:

1、用第一人稱來寫;

2、聯繫自己的實際時,一定要是真實的心得、體會,千萬不要無病呻吟;

3、要略寫原文內容,重點放在“感”上;

4、結合事例談感受時不能變成記敍一件事情的習作;

5、除了寫讀後受到的啟示、教育,也可寫靈光一閃時的感悟、聯想,也可評點原文中的好詞佳句,總之形式多樣;

6、標題要合適,可直接擬成《讀後感》、《讀有感》,也可採用正、副標題結合形式;

(四)學習文後的“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的提示:《學寫讀後感》,並注意文字後的圖畫中三個孩子説的話。

2、判斷下列讀後感的寫法哪種正確,在括號裏畫“√”。

(1)有“讀”無“感”()(2)有“感”無“讀”()

(3)“讀”多“感”少()(4)“感”重於“讀”()

(五)四人小組內説説讀了喜歡的文章後的體會。

(六)指名2-3人在講台前説,大家邊傾聽邊思考,隨時指出口述的優缺點,教師相機點評。

(七)學生當堂習作,自己修改,教師巡視,酌情個別指導。

(八)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師查閲。

(九)謄抄。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本百花園安排了“語海暢遊”、“積少成多”、“閲讀平台”、“能説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要求:

1、語海暢遊——同義詞、邏輯訓練、加標點。

2、積少成多——《別董大》。

3、閲讀平台——《心靈創可貼》。

4、能説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5、筆下生輝——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重難點:

1、閲讀平台——《心靈創可貼》。

2、能説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3、筆下生輝——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學方法:

討論法、練習法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語海暢遊”,完成“讀讀背背”和“閲讀平台”。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海暢遊”。

1、出示文字幻燈:板書有課本中的例子。

2、認真讀讀以下字,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組內討論,交流字的注意點。

4、出示“一起”和“一同”……

學生讀這組字,並開火車進行口頭説句。

説説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學生做練習,教師檢查反饋。

5、出示課本例子。

6、學生做練習,教師反饋做練習情況。

(1)把“學生”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年齡的。

(2)把“少年”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職業的。

(3)把“電視”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劇種的。

(4)把“電影”刪掉,因為其他三個都是表示家用電器的。

7、(1)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2)學生做課本中加標點的練習。

8、反饋練習情況。

(1)電燈、電話、留聲機是愛迪生髮明的'。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

(2)他小時候記性很好,不到三歲,就能背誦杜甫的《絕句》。人們稱讚説:“這小孩多可愛呀!”

9、出示課外練習,學生做練習。

二、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

2、全班齊讀,同桌互相抽查,熟讀成誦。

3、各小組內交流對古詩的理解。

4、各個小組推薦代表發言,教師適時點撥。

三、閲讀平台——《心靈創可貼》。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心靈創可貼》,要求讀得流利、連貫。

你讀懂了什麼?

2、作者在這篇短文中告訴了我們什麼?

3、自讀短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4、你喜歡蘇茜嗎?為什麼?

5、學生自由發言,要求説出理由。

6、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説的嗎?

(我們應該學習蘇茜那可富有愛心的童心。她是一個善良的小姑娘,是一個關心他人的小姑娘。)

四、作業:

背誦《別董大》。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

“能説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背誦、默寫《別董大》。

二、能説會道——講述我家的故事。

1、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的練習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呢?

3、展示學生自己的照片並先在小組內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代表發言。

三、筆下生輝——寫“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1、指名讀題目,其餘思考:題目給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2、反饋思考情況。

3、幻燈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樣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寫具體呢?。

(2)怎樣把你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四、總結。

學生寫作文,教師隨堂指導。

五、作業。

1、完成習作。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習作。

3、將自己寫的文章展示給同學看。

《語文百花園五》教學設計4

進行形近字組詞訓練,積累詞彙,進一步認識漢字規律。逐步培養學生準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能夠辨析和正確使用反義詞

2、瞭解分號的作用並能正確運用。

3、圍繞“生活與科學”主題進行口語交際,在交際的過程中,能夠運用實例説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條理、有重點;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注意禮貌。

4、以“(某物品)的自述”為題,寫一篇説明文,文章不少於300字。

教學重點:

1、瞭解分號的作用並能正確運用。

2、圍繞“生活與科學”主題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以“(某物品)的自述”為題,寫一篇説明文。

教學安排: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温故知新:

(1)能夠辨析和正確使用反義詞。

(2)瞭解分號的作用並能正確運用。

2、拓展與交流:寫出自己的收穫並與大家交流。

教學過程:

一、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到語文百花園,看,這裏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們能從中採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詞語辨析

1、出示詞語:

頹喪——快活答應——拒絕爭先恐後——躊躇不前

2、這三組六個詞語都出現在本單元的課文當中,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從課文中找出來。(進一步強化對課文內容的熟悉)

(1)那隻嘲鷹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2)?(在本單元課文中居然沒有找到“快活”一詞)

(3)此後我就常常請求父親把他的表打開給我看,有時父親答應我,有時卻拒絕我,這要看他高興不高興。

(4)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先恐爭後爬向大海。

(5)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鷹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3、讀句子,邊讀邊思考,每組詞語之間是什麼關係?

反義詞:意義相反的詞語。

4、填寫與帶點詞意思相反的詞。

(1)寂靜的山村(熱鬧、喧鬧)起來了。

(2)這裏原來是一片荒涼的土地,現在成了(繁華)的大都市。

5、寫出下面詞的意思相反的詞。

普通——特殊、特別渾濁——清澈冷淡——熱情

詳細——簡略、簡單醜惡——美好愚蠢——聰明

6、你還能舉出幾個反義詞的例子嗎?

(二)認識分號

1、讀讀兩個句子,説説分號的作用。

第一句中有兩個分句都是寫“他”(詹天佑)在設計線路時是怎樣日以繼夜的工作的,這兩個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用分號表示。第二句是《秋天的懷念》中描寫“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兩個分句都是寫“我”心情不好時的表現。

逗號和分號都可以用於複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但是像這兩個例句的情況——每個分句中已經使用了逗號,那麼分句之間的停頓就要用分號表示了。

2、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分號。

(1)有時候,他小聲地朗讀着書上的文字;有時候,他拿起筆在書上圈圈畫畫。

(2)星期天,如果天氣好,我們就去郊遊;如果天氣不好,我們就在家裏學習計算機。

3、你能自己寫出一個帶有分號的句子嗎?

(三)拓展與交流

1、指名讀寧寧、丫丫的閲讀筆記,思考:他們是從哪些角度寫出自己收穫的?

——內容和中心,即瞭解到的自然科學知識和領悟到的科學精神。

2、你們還能從哪些方面談自己的收穫呢?

——懂得的道理、感悟到的思維方式、學習到的學習方法、評價一個人物……

3、把自己的收穫寫下來。

4、全班交流自己的收穫。

(四)佈置準備口語交際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圍繞“生活與科學”主題進行口語交際,在交際的過程中,能夠運用實例説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條理、有重點;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注意禮貌。

教學過程:

一、引入: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瞭解到了科學知識,而且領悟到了科學精神。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科學,這次口語交際將要談論的話題就是“生活與科學”。

二、指讀“活動建議”:你可以選擇哪些內容和大家進行交流?

1、運用科學獲得成功

2、違背科學受到挫折

三、説出具體的事例:

1、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2、在經歷這件事情時,自己有什麼發現、思考、嘗試?

四、自己在講述和傾聽時應注意什麼?

五、自己練習説。

六、在學習小組內交流,並進行評價。

七、選出代表在班上發言,並進行評價。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閲讀《假如沒有灰塵》

2、指導以“(某物品)的自述”為題,寫一篇説明文,字數不少於300字。

教學過程:

一、閲讀平台:

1、圍繞文後思考題,默讀全文進行思考,將第一題的答案在文中畫出來;將第二題的答案在空白處寫出來。

2、全班交流:

特點一:灰塵在吸收一部分陽光的同時還能反射陽光。

作用:削弱陽光強度,使之變柔和。

特點二:容易反射光波短的光,吸收光波長的光。

作用:使天空呈蔚藍色。

特點三:灰塵的吸濕性強。

作用:使地面的萬物不至於濕漉漉的`;能調節氣候,形成水的循環;保證了地面上生物的生存。

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説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3、這些説明方法也可以運用到我們自己的習作中去。

二、指導習作:

(一)選取寫作材料: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和使用過許多物品,如食品、文具、電器……你想用它們中的哪一樣作為自己的介紹對象呢?

(二)索取寫作內容:

你想從哪些方面進行介紹呢?

1、食品:外觀、成份、滋味、營養價值;原料、製作方法、食用方法……

2、文具、電器:組成、外觀、作用、使用方法……

…………

(三)掌握表達方法:

1、理解“自述”,顧名思義就是:“自己述説自己的事情”或“關於自己情況的敍述”。習作要求“用物品自我介紹的方法”來寫,那“自述”的意思就是後者了。

2、“想一想,寫這篇《的自述》時要注意什麼?”:

(1)要以第一人稱來寫;

(2)要用恰當的説明方法,把物品的樣子、特點、性能等等方面如實地寫具體、寫清楚;

(3)還要想一想如何發揮這種“自述”的寫法的特點,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

(四)提出要求和期待:

寫完後讀給大家聽聽,看看誰寫得既清楚又生動。

三、學生當堂寫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根據要求講評、欣賞習作。

教學過程:

1、可採取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形式。

2、可召開物品展示會:方便攜帶的物品以及物品簡介。習作作者可做解説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