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7W 次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天窗》這篇課文是茅盾先生所寫,篇章中有一些句子比較難懂,我認為學生理解不了,於是教學時我用指定三名學生朗讀課文請學生們猜猜為什麼這樣佈置朗讀來理清課文層次;用“天窗只是一塊玻璃,但作者兩次寫到‘小小的天窗是當時唯一的慰藉’這是為什麼?”的問題把學生引入到主要段落的學習;而且在理解想象的`作用時,我摘出想象的句子與學生一起對比理解。略讀課的學習就是為了學生練習運用前面所學知識、學習方法,老師在學習中協助學生疏理和鞏固,不怕學生出現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採取兩種方法:其一,可以讓學生讀書提問,然後一起探究解決問題理解課文;其二,學生自讀課文批註,然後推薦學習體會,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現差別、取長補短、理解課文。這兩種方法都是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前沿,教師的講課粗略了,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增加了,考慮和口語表達的機遇增多了。

同時,這堂課下來,我領會到了教學時要滲透體現寫作。課文中“想象”局部是重點,學生通過去掉“想象”局部對比閲讀體會到了“想象”在生活和寫作中的作用,但這還是表層的理解。應該在此基礎上增加練筆的環節,讓學生看天窗,考慮通過天窗還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麼?用筆寫下來,這是對“想象”的學有所用,是深層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天窗》的喜愛之情。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緊張忙碌的一個學期,終於徐徐降下了它的帷幕,我也從忙亂中解脱出來,坐在電腦前開始我一學期的教學反思。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雖然學生的點滴進步讓我欣慰,但還存在着很多問題,今後還需努力解決。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比上學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待加強,仍需要進一步夯實。以便為學習課文打好基礎。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

最重要的學習就是方法的學習。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有的同學為什麼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複習。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於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

1、優秀文段朗讀。指導學生自主搜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閲讀,學生的`閲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穫了許多東西。

2、古詩成語的收集。響應上級的號召,在不斷收集整古詩成語理的過程中,學生的古詩成語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

3、重視寫字訓練。按照聯校有關寫字教學的安排。採用活頁方式,每天上交一頁。全批全改,並選出“今日寫字之星”兩名。當天表揚並展覽。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通過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新方式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去中文來就難免空泛。

教學是藝術,反思是為了明天,是為了學生,為了自己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下個學期,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繼續學習新的教學理論。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現代詩,作者孫友田是當代詩人。作者以敏鋭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召喚少年兒童熱愛自然,勇於探索,從大自然這“綠色的課本”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本課圍繞“為什麼要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深入學習課文,並且由此讓學生了解自然、親近自然、走進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知識的營養,健康成長,並探索大自然的奧妙。

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採用的方式是以讀代講。通過引導學生多層次的`朗讀,進一步感悟詩情,體會到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同時,在閲讀文本時,我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這堂課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生機,如此的令人熱愛,如此的令人嚮往,不禁提醒自己,以後在教學詩歌時,不是就詩歌而教詩歌,而是要教會學生讀出詩歌的文字之中的文字。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首先成功的地方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這種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通過反覆誦讀感情自主地獲取知識和運用能力以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就能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這樣的課堂操作過程比之於以情節分析為中心的封閉講問型閲讀教學課堂模式,無疑更注重課堂的開放性,可以這樣説,是把閲讀活動從教師的主宰下解放出來,還學生以主動權,而教師以對話式開放性的指導,使閲讀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2、讓學生只選擇一般小內容或一個小問題進行研讀,這樣做學生不再未步亦趨,不折不扣地應命行事,有了充分的"自主選擇"也有了充分自主研究的時間和空間。選擇使研究的重點集中了,教學內容開放了,學生活動的空間擴大了,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權利。

3、研究要獲得結果,是離不開研究過程的,研究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學生研讀能力的提高是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這堂課中我特別注重研讀過程開放自主學習,在課堂中增加了較多的夥伴活動的環節,即合作學習,如小組討論、大組交流、挑戰朗讀等這樣有利於:

1、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因為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不管是提出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觀點,還是支持或反對他人的觀點都必須經過學生批判性的思考去存同求異,漸漸地也增強了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

2、有利於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因為在討論中每個學生的發言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學生的表達言簡意賅,用詞恰當,把握重點,並具有説明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合作態度。由於小組討論,學生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發言,聽取他人意見的。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從交流中得到啟發。因此問題的解決是集體性的,在討論中能訓練學生傾聽他人的觀點,樂於把學習看作是一項合作性的活動,形成良好的交往,從而具備合作意識與態度。這樣也有利學生集思廣益,開闊思路。

4、在這節課上我儘量利用教科書提供的信息去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悟性與靈氣。我們知道所謂的想象就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不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於他的事物,或者回憶起他曾經感知過的事物的表象,而且還能在頭腦中創造出某些沒有經歷過的甚至是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這種在人腦原有表象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以想象是最有價值的創造因素,科學家的假設、設計師的藍圖、畫家的創作、作家的人物塑造、工人的技術革新都需要豐富的想象,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就越強,想象是創造的先導,那麼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兩個不同層次的想象題目,發展他們的想象,如果我在以後的教學中一直較重視這類問題的話,我相信學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富有悟性和靈氣。

自己認為存在的不足之處:

在出示第一題想象題:"這雨、這風、這雷、這電怎樣地猛烈地掃蕩這世界。"學生一下子要把雨、風、雷、電四種自然現象掃蕩世界的情景説清較困難,這時教師也沒有做相應的教學調整,若能把當時的教學行為改為:小組同學合作完成:雨、風、雷、電四種自然現象掃蕩世界,這樣的話即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如何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成功率。

我想若在以後課堂教學中,繼續以"研究"為運行的載體和運作手段,把閲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放手讓他們去研究,那麼學生必定越學越快樂,越學越聰明。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本學期即將結束了。現將本人所任教的五年級語文科在期末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析。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期末試卷中,語文科德試卷總體上分為“積累、運用”、“閲讀、理解”、“習作”三個板塊。“積累、運用”分為九個小題,第一和第二小題同屬於拼音知識,全班總體完成得比較好,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寫錯別字上;第三小題把成語補充完整,存在突出的是把“含辛茹苦”中“茹“字寫成了“如”,全班竟有10位同學寫錯;第四和第五題德選詞填空恰當的關聯詞完成得較好,僅有15%的同學得不到滿分;第六小題屬於選擇,全班有85%的同學全對,這都是平時的訓練中,理解課文的前提下完成的;第七小題填寫名言、警句或歇後語的屬於平時要求熟讀“日積月累”的內容;第八小題屬於句式訓練的,錯比較多的是用比喻的手法寫句子這句。表現在不正確理解和想象,比喻得補貼切;第九小題是理解課文填空,首先要求學生所教的課文必須透切理解,這裏面題型主要針對第七單元(描寫人物一組的內容)

1、閲讀、理解這個板塊中安排了“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其中課內閲讀選自《祖父的園子》的精彩片斷,相對來講,成績稍好些的同學全部答對;“課外閲讀”也不是太難,只要學生認真閲讀了短文了,就能夠完成百分之八十五,這就是需要我們平時講課或訓練時,要有針對性的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閲讀能力。從本次考試中,通過試面的評析,我發現就是“課外閲讀”這個板塊最差,雖然只有10分,卻沒有一個學生全部答對的,連平時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只拿到5-6分而已,所以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必須加大閲讀能力方面的訓練,都會怎樣去讀短文,怎樣去聯繫短文,理解後面問題,怎樣聯繫短文有所感悟。

2、習作本次作文聯繫了第七單元“描寫人物一組”的教學內容,安排了寫自己身邊印象深刻的人。平時針對第七單元指導訓練過了的。所以有百分之七十的同學寫得較好,也有百分之三下的同學在寫作中存在諸多的問題。表現了沒有抓住具體事例去體現人物性格特點,語句不通順,東拉本扯,今後還要多多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採取措施

針對存在的諸多問題,我決定採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訓練,在練中造就學生的能力的思維。

3、向課堂上要效益,抓緊課堂中傳授,及時消化和鞏固要知識點;突出以“讀”為主的載體。做到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4、抓取級上的學習模範,以點帶面,造就優化的學習氛圍。

5、強化課後輔導,積極改造和優化後進生,使之共同進步的目的。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本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好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教學的時候兒童詩兩首教案我讓學生給3個故事加小標題,並説説3個故事之間的聯繫,這既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從而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由於本文故事情節生動,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這首詩中賈島別具匠心地採用了一問三答來表現自己尋隱者的經過及情緒的變化,簡練而傳神。為了使學生對詩人所敍之事及其情感的變化有更清晰地把握,我沒有隻讓學生“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而是在教學中設計了“還原對話”的環節。請一生扮演賈島,一生扮演童子,一生進行旁白。通過表演、評議、再表演,三個學生在全班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配合着生動地講述出了完整的故事情節。“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了希望;“言師採藥去”,答非所想,變成了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雲深不知處”,落得茫然若失、無可奈何了。表演的學生把這些感情的'變化通過自己的語言、語調錶達得準確而傳神。聆聽的學生也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學習氣氛濃厚,學生也在編故事的過程中真正理解了賈島尋訪隱者時感情的起伏。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生動活潑,成為了學習的主體,而我則更好地擔當起了平等中的首席這一任務。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文記敍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羣眾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除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換個角從如下幾方面理解課文內容,以達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一、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沒有團結就沒有勝利,五壯士從游擊戰到掩護戰,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殲滅敵人,無一人退卻和反對,直到共同跳崖。倘若五壯士沒有擰成一股繩,他們是絕對完成不了任務的。當掩護任務完成過後,他們沒有去追趕部隊,而是為了羣眾和連隊的安全,犧牲自己走到了懸崖,使羣眾和連隊轉危為安。

二、五壯士運用了科學的決策。

在一步步的行動中,他們實現了決策的優化,最終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決策效果。在精神和思維方法上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典範。我們不但感受到了他們的英雄氣概,更感受到了他們的高度智慧----科學的決策思維。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同時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處。為了搞好今後的工作,現將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簡單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處

1、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善課堂教學,整體研究知識與本事、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構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進取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料,並把這些資料貫穿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本事的關係。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學生的語言本事、思維本事、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上下功夫,使學生儘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學生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4、還需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閲讀面,藉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5、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本事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我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在這節課中我力求突出“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

讀中感悟,一篇文章只有通過多層次的形式多樣的讀,才能讓學生入情入境,也只有入情入境的讀,才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激起情感共鳴,真正有所感悟。特別是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讀,如“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學生分別抓住“只有”“窄窄”“木”,讀出不同的理解,讀出不同的'韻味。由如“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

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學生分別從“他不説話”“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進而讀出個性。還有課文中的兩個“吼”字的不同理解,學生説讀出生氣,讀出批評,讀出命令,讀出威嚴,讀出不容爭辯,等等。第二個“吼”字應該讀出老漢對兒子的“愛”,讀出他的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即使是同一個字,在不同的環境中也在表達着不同的意思。讀是實踐,又是訓練,既有感悟又有體驗,學生在其中既有理解,又有體驗,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教學反思:本次仿寫兒童詩教案的回顧拓展多數學生都能按照要求進行練習鞏固。這次交流平台的重點是"名著中的人物"。前面已述,讓學生感受課文中人物的栩栩如生,從而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閲讀名著的興趣,這是本組教學的主要目標。"交流平台"緊扣這一教學目標,在學生具體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回顧、總結所感所悟。指導學生交流時,是要引導學生把人物形象説生動。課文作者把人物形象寫得很生動,學生説時,要儘可能説生動,千萬不要僅用幾個孤零零的.承前啟後形式的成語詞語概括一下就算了。還要要適時小結和拓展。本次詞語盤點學生都能聽寫過關。日積月累的歇後語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從課外找了很多豐富可課外知識。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梅花魂》是人教版新課標第九冊的第六課,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講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他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表露一位華僑老人的中國心。

怎樣指導學生自學理解體會梅花的品格;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課堂教學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提高閲讀質量,我設計了三段錄像和一張圖片的課件,在教學中分以下幾步實施。

1.利用“梅花人傲放”的錄像突出教學重點:瞭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學、討論體會了梅花的清高品格後,教師適時地放第一段錄像:畫面上,一朵朵梅花在嚴寒中競相開放,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憾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師再出示圖文片(圖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寫品格的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圖”的錄像突破難點:在送梅花中寄託着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當學生深入瞭解梅花的品格特點後,教師再播放第二段錄像,讓學生親眼目睹外祖父鄭重地送給“我”墨梅圖的動人情景,親耳聽到外祖父對小外孫女説的話,並配上適當的音樂,圖、聲、樂並茂,學生心中洋溢着對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師再指導學生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外祖父説的話,深入體會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國心”錄像鞏固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生深入瞭解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後,教師再播放第三段錄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師生一起跟着音樂唱,在歌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讓學生體會到海外遊子思念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

這次教學效果較好,源於巧用現代教育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讓學生得到情感的薰陶,閲讀能力的提升。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五年一班的語文教學。對於五年級,這個高年段的語文教學與中低年級相比更是有很大的不一樣,高年級的閲讀教學更側重於品讀語言文字、理解課文資料,體會思想感情。所以,閲讀教學要由“誦讀”轉變為“品讀”。教學方法由“教師的教為主”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在半學期來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讀書為主”。

一、以學生為主

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學起主導作用,教應為學服務。“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發現問題提出來,即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也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思維的發展從問題開始。每發現一個小問號,這個小問號就像一個小鈎兒勾住學生的好奇心,要讓學生將學習變成為一種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所以,在授課前我先讓學生讀書自學,提出疑難困惑。然後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這樣使教學的主觀性和盲目性減少,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增強。

二、以自學為主

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讀書習慣,習慣是人才素質的標誌。良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閲讀的本事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想”是一種良好的閲讀習慣,也是閲讀的一種好方法。要求和激勵學生質疑,可促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腦子轉起來,思維活起來。“學而不思則罔”,要感悟資料,就必須一邊讀一邊想,一邊領會一邊揣摩。否則讀了之後,腦子裏僅有一片空白,沒有什麼收穫。僅有做到了邊讀邊思,讀後才有獲。同時可培養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較推敲的良好讀書習慣。良好的閲讀習慣能促使學生自覺持久地進行閲讀實踐,並逐步內化成閲讀本事。

三、以讀書為主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所以在閲讀教學中,主要以讀書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展開品讀、探究,理解課文資料,感知課文的主要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同時注重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朗讀形式指導學生朗讀,高年級較適合的方法是“默讀”,默讀有助於思考,讀思結合。將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有機地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使朗讀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還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複雜的語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可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1、作文指導不夠充分

作文是需要教師經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説、有事可敍、有情可抒,用自我的'語言表達自我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作起來部分孩子很困難,覺得無從下手空泛、不生動。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本事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與他們的聯想本事薄弱有必須關係。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資料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能夠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本事,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2、批註式閲讀抓得不實

批註式閲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閲讀本事,掌握閲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本事、深入理解本事,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閲讀本事的培養。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今天連續聽了兩節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二單元的整體教學課,接着根據自己的備課進行了實驗班級的同步教學。從教學整體情況來看並不理想,在匆匆中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仔細分析有課的設計問題(課堂容量大以及教學重點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也有對學情分析和處理安排耽誤時間的原因,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習慣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投入狀態決定着課堂教學的效益高低。無論你設計教學再精心(原則上不現實的,常態的課堂教學是沒有完美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有許多的問題。準備再全面,只要學生主體性學習不動起來,你的教學就是空。分析學生學習不主動,參與學習意識不強,原因是多元的。早期沒有培養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學生對學語文沒有正確的認識,便沒有對語文學習正確的態度。

其實語文學習是富有魅力的。無關的`幾個字、詞組合到一起去,就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展現多彩的畫面、演繹精彩的故事。從一年級起作為每個語文教師就應該以此為目標。善於挖掘教材中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重點,以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為保障,積極引導學生品讀精彩語言(包括字詞句段),滲透文化教育、品德修養教育以及能力方法訓練。注重實施賞識教育,從點滴處學習閃光處入手,放大學生語文學習細微的優秀做法,使學生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看似枯燥的讀書生活中。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功利的教學成績思考,更多關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為根本。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生學習體驗機會,多為學生提供與課文對話交流的空間,少一些機械式分析講解,少一些嚴格按照教案教學的刻板,讓學生更多經歷語言學習的過程,體驗語言實踐的快樂所帶來自身成長的快樂。

總之善於激發學生學習願望,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真正徜徉於書海,沉醉於語言,此謂語文教學之大幸也,也是每位語文教師肩上神聖的歷史使命。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橋》這一課,講述了面對洪水來臨村裏的老党支書臨危不亂,鎮定的指揮村民有序上橋,並讓自己的兒子排在最後,為村民搭起了一座生命橋,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了。我設計了“認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情況緊急的句子用“──”標出;然後找出描寫老支書的語句用“~~”標出,並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旁邊。”這樣一個大問題。然後讓學生認真把課文讀進去,從全篇着手,走進當時那個令人驚心動魄的黎明。

在備課中,我自己既是老師又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就假裝學生的`樣子畫一畫,答一答。有時還故意答錯問題難為自己一下。比如,如果學生沒有找當時描寫雨大的句子怎麼辦,我要用怎樣的語言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描寫雨大的段落;學生沒談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我怎樣引入等。總之我把自己能想到的答案問題以及引導銜接的語言都寫了下來,記了下來。另外我還要找到課文中可以朗讀表達感情的朗讀點。既要讀還要讀出新意讀出效果,我設計了師生對讀對話(7~13段)、換詞讀(把小夥子一詞換成兒子14~23段)。

課文上完,自己還有些遺憾,就是課文的結尾的處理,首先是結尾寫法的好處,由於時間的關係,顯得走了過場,沒有起到對學生今後的習作指導的作用,其次課中在體會老漢形象時學生已經理解了一些,但結尾如果給學生樹立一些優秀黨員形象,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書這樣的黨員在人民生活中不僅僅只是這一個而有很多很多。這樣黨員的形象就鮮明的樹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