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人造衞星大綱

人造衞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6W 次

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高速穿過大氣層進入了太空,繞地球旋轉了1400周。它的發射成功,是人類邁向太空的第一步,這就是蘇聯發射的“人造地球衞星”l號。

人造衞星

很早以前,當人們認識到月球是圍繞地球旋轉的唯一天然衞星時,就開始嚮往着製造人造地球衞星(簡稱人造衞星)。1882-1883年及 1932-1933年曾兩度舉行了國際合作科學研究活動,參加的各國學者集中研究了地球的各種性質和與太空飛行有關的各種因素。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火箭技術發展迅速,人們已經看到:在積累了研製現代火箭系統經驗的基礎上,研製人造衞星已成為可能。1954年7月在維也納召開的為1957年7月-1958年12月“國際地球物理年”進行準備的國際會議上,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計劃委員會通過一項正式決議,要求與會國對於在地球物理年計劃利用人造衞星的問題給予關注。對此,美國和蘇聯積極響應,並開始着手人造衞星及運載火箭的探索與準備工作。

1957年召開了第三次國際地球物理會議,美國和蘇聯發表了使用人造衞星調查電離層和比電離層更高空間性質的計劃,為人造衞星的發射譜寫了前奏曲。 1956年末,蘇聯獲悉美國的運載火箭已經進行了飛行實驗,而蘇聯正在研製的人造衞星較為複雜,短期內難以完成。為了提前發射,蘇聯將原計劃推遲,改為先發射兩顆簡易衞星。1957年8月對日,蘇聯將P-7洲際導彈改裝成的‘衞星”號運載火箭首次全程試射成功。同年10月4日,蘇聯用“衞星”號運載火箭將世界第一顆人造衞星送入太空。該衞星帶有兩台無線電發射機、測量內部温壓的感應元件、磁強計和輻射計數器,其姿態控制採用最簡單的自旋穩定方式。這顆衞星雖然簡陋,但它卻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人類的航天史開創了新紀元。

人造衞星屬於無人航天器,大致可分為三種類:

1.科學衞星,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

2.技術實驗衞星,為新技術進行試驗;

3.應用衞星,直接為國民經濟和軍事服務。

從地球有了第一顆人造衞星至今僅40年,各國的空間技術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人造衞星的發射主要用於探測地球空間環境和進行各種衞星技術試驗。60年代中,人造衞星進入了應用階段。70年代起,各種新型專用衞星的性能不斷提高,諸多衞星已為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