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3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

開學初我參加了《道德與法制》課的培訓,讓我感受到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有了以下的心得體會:

現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並且惡意犯罪的情況也有抬頭的趨勢,這和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對欠缺有着直接的關係,而學校又是未成年人學習知識的第一陣地,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辦法。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需要。

小學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課而忽略學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學校沒有專門的法制教育人才,雖然授課教師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識教育,但並不系統、全面。要使小學生成長為一個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為老師應對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視,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自覺守法。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規。比如怎麼樣過馬路,不能打擾別人休息,不能破壞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要注意什麼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學看來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隨地吐痰,亂闖紅燈,實際上這樣做已經是違法了。因此大家要學習法律,增強是非判斷能力,自覺遵守校規校紀、法律法規。

二、從身邊做起,預防犯罪。我們積極學習《中小學生守則》,警惕學習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強自身修養,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要珍惜學習機會,自覺接受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鑑別能力,不要學習和模仿電視、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犯罪行為。要謹慎交朋友,不要和社會上品性不端的閒散人員交往,特別是那些有前科劣跡的人。切莫虛榮攀比,不要隨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況,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哄騙,遇事多留個心眼,警惕各種不良誘惑,對陌生人給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輕易接受。要學會用報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從小處入手,一點一滴的滲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3篇: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法制教育不僅要向青少年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衞尊嚴,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借鑑!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

9月11日,全縣小學三年級教師參加了《道德與法治》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雖然是網絡學習,但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網授專家的講解更是聲情並茂。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本學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級語文和《道德與法治》。説實在的,開學一週了,《道德與法治》我還沒有上過這門課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感覺這門學科抽時間突擊簡單講講就行,但今天聽了網絡培訓老師的講課以後,我感到上好法制課是多麼關鍵的事情啊!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想通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我們擔任此科目的老師們,肩上的膽子很重,我們必須把法制課當回事,還要把它上好。

二、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陶元紅老師和章樂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再次感謝領導給的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在專家和名師的精彩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線和暗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温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2

在這個愉快的週末,我又吸收了很多的知識,產生了很多感受,因為我讀了一篇名叫《詹天佑》的文章。

《詹天佑》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當時,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帝國主義國家紛紛爭奪修築權,他們最後提出一個要求:只要清政府用本國的工程師修築,他們就不干涉。最後,清政府答應了,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他頂着巨大的`壓力,修築好了鐵路,還使鐵路提早兩年竣工。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工作中實實在在。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説:“‘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就應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句話令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因為我比較馬虎,對一些事情就是模稜兩可,我決心要改,這句話更加鼓勵了我,讓我更堅定了。

人們常説:“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也許,詹天佑的成功和他的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對工作高度負責,一絲不苟的態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做了一個好榜樣,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任勞任怨,在修築居庸關隧道時,他帶頭挑着水桶打水。在班裏,我是勞動委員,起好了帶頭作用,可是,還沒有做到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為,我也將學習他的優秀品格。

在那個時代,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們中國的國土虎視眈眈,直到這天,鄰近我們的日本,還想侵佔我們的領土,我們身邊的許多平凡人用自我的實際行動,表達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有的人蔘加了遊行活動,有的人編寫了愛國標語,扞衞主權。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不能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許,做好自我的分內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建設祖國,那才是最好的愛國!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3

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我們的身上都湧動着中華千年的血脈,所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去愛我們的國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在人類漫長的歲月進程中,曾經,我們的古人就是以這種自強不息、團結進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巔峯之上。甚至至今,因為我們古人創造出來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矚目的聚焦點。為什麼我們的古人這麼偉大呢?經過很多學者研究後,總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結論——樸素的民族主義精神,簡單點來説就是——愛國精神。

愛國首先要了解民族的歷史——文化是民族羣體意識的載體,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礎。“愛國?”誰不會呢,那難道只有口頭上説的那麼簡單嗎?你實踐過嗎?你瞭解多少我們中國的歷史呢?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這樣問問自己,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自以為是的“愛國人士”了,那麼我們的中華民族也就一定會更加富強了!理所當然吶,我們每一個愛國者都應該認真學習祖國的歷史,深入瞭解祖國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發自內心的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

詹天佑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徐悲鴻畫的馬算是我們國畫中的`一個巔峯,可是在他留學的時候,他受到過不少外國人的排擠,他們常常鄙夷他,辱罵他是“東亞病夫”、“軟弱的中國人”。面對這麼大的屈辱,徐悲鴻並沒有衝動地去和他們爭議,而是將一腔愛國之情化為了滿忱的動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用實力證明了中國人的風采。因此,世人評論徐悲鴻的馬中藴含着中國人的傲骨。所以往往,愛國就需要我們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把個人的發展同國家的發展和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關注自己的命運、心繫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愛國就是要愛我們的骨肉同胞。在我們過着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遺忘了曾經我們那浴血奮鬥的八年戰爭呢?你還記得一個熟悉的名字——劉胡蘭嗎?她只有13歲啊,但是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她並沒有屈服,她是這樣對敵人説的:“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幹到底!”支持她的是什麼呢——對,就是因為她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所以她才沒有出賣自己的戰友。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今天是不會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們,我們應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我們的民族精神傳承不息!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4

6月21—6月22日我參加了龍巖市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培訓會,在這兩天的時間裏聽取了市普教室俞石泉主任的《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總體設計》和《統編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講座,觀摩了龍巖市實驗小學謝環老師執教的《我也能行》,並聽取了她對這節課的評析建議,最後龍巖市師範附小王勇老師給我們做了《統編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的講座。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收穫:

1.我知道了新教材研發的背景,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材的整體結構,教材的特點。道德與法治是為了滿足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成長需要,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小學生基本文明素質的養成,反映人類文化成果,有中國氣派的教材而編寫的。其中指導思想是:遵循教育規律,培養有愛心、責任心、具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兒童,是教材編寫的根本方針。促進小學生以品德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教材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以具有教育意義的生活事件作為建構教材生活化內容的“原材料”。新教材中沒有了説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有些還滲入了一些繪本圖畫和內容,激發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這是一門融思想性、法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

2.謝環老師上的《我也能行》通過四個活動層層深入,展開教學。第一個活動“棒棒交流園”讓學生多角度感受自己與同學的成長進步增強自信心。第二個活動“心願展示廳”先請孩子寫上自己目前還不行,最想學的一種本領,説説自己想怎樣學?接着通過討論小貓怎樣成為捕鼠能手使學生知道到做事情要有信心,敢於嘗試,勤加練習,由此體會到“不行”到“也能行”的.轉變。第三個活動“自信門診部”通過辨析圖文,診斷哪些人“不行”,哪些人“真的能行”正反對比,從情緒,信心,行動等角度強化“我也能行”。第四個活動“自信加油站”,先請孩子觀看尼克胡哲的圖片,接着請孩子們大膽地猜他會做什麼,最後播放尼克胡哲的視頻,給孩子們強大的心靈震撼,樹立自信心,真正做到“我也能行”。整堂課謝老師很好的把握了教學目標,創造性發地使用教材,並出色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專家和名師的精彩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線和暗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温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5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可愛國是個千古不變的話題,歷史的車輪轉動千年,愛國也就成為了一種文化。愛國文化越來越精彩,我不禁陶醉其中。

愛國就是關羽的持刀北望,當戰場上的風沙將他得手雕刻得龜裂,當城樓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眉,他依然手握青龍刀,眼睛跨越千萬個城池,尋找着大哥劉備的方向,故友張遼的威脅不能讓他容色稍變,曹操千金封候的許諾不能讓他動搖片刻,因為他心裏裝着兩個字祖國.為了這兩個字,他把生是漢朝人,死是漢朝臣‘’的信條銘記心間,正所為身在曹營心在漢,於是我知道了,愛國要一種堅毅的品格,它使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國。

愛國就是屈原,屈原被楚王貶到楚國邊境,可乃不能動搖他浩然的愛國之氣。當他聽説秦軍攻陷楚國國都,十分悲傷,他以死實踐了臣心一片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堅定熱着的愛國心。於是我明白了愛國就是國在人在,國亡人亡,同國家,同生死,共患難。

當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愛國就是救災的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願者在災區的一個個眼神,一處幫文明現在看比賽行為……

正所為一方有難,八方資源,於是我領悟了,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乘着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乘着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乘着愛國的公交車,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和諧,更強大。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6

每一個人都應當為自己的祖國驕傲。愛國,無論何時何地,是你,還是我,都應從小事做起。我很自豪,雖然只是一個小學生,但是我已懂得用自己的行動來愛我的祖國。

巍峨的哥倫比亞冰原在凜冽的寒風中分外妖嬈,來自不同國家的、説着不同語言的人們裹在厚厚的羽絨服裏向前走。我急急地跑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滑倒。終於在半山腰上,冰碴肆虐第咆哮過後,眼前出現了一道鮮豔的圍欄——十來個國家的國旗擋住了人們的`去路,提醒遊客不要再往前走了。這是冰原最好的取景地,可以在自己國家的國旗旁邊拍到壯觀的冰河。

我在飄飛的雪花中辨認出中國國旗來,於是踉踉蹌蹌地跑過去,想和它合影。陷在冰碴裏的小腳一次次抽出,留下一串淺印。然而,我剛握住旗杆,“啪嘰”一聲,國旗砸在冰面上,想來是它原本紮在冰層中的坑就不深,一次次被遊客們拔起來拍照,自然一碰就倒。

“拍照吧,後面還有人等着呢!”媽媽催促道。

我朝媽媽輕輕一笑,沒説什麼,只是輕輕扶起國旗,向後瞥了一眼,幾位“大媽”似乎並不急躁。我把手插進冰裏,寒冷刺骨,我哆嗦了一下,奮力刨出一個深坑,跪在地上的左膝蓋表示不滿,我只得雙腿跪地。坑挖好了,我長吁了一口氣,為了防止冰碴再度灌滿,我緊攥旗杆,深深地插進去。中國國旗,將在這冰天雪地中屹立不倒。我轉過身來,滿臉欣慰,伴隨着隨行人羣的掌聲和讚美聲,將笑容同國旗永遠定格在相機上。

拍照結束,我繼續在冰山急急走着,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一個響亮的吻,那是我用自己的行動在踐行着我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7

20xx年9月,我參加了小學一年級道德和法治教材培訓。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

聆聽了各位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自己才對一年級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我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知道了本教材的編列目的、內容的設計。培訓中,幾位老師主要從三個維度來闡述部編本教材編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列目的在於同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以順應時代的變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新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上,採取的內容編列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同時,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加以講解,這樣有助於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編符合國家對課程標準制定要求,教材內容豐富,難度適中,對有關基本知識編排和敍述,正確、合理、也符合科學性。教材中的知識點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來説較新穎、實用。通過學習,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新教材的內容是由哪些單元組成,各單元又有哪些知識點的組成,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方老師所提供的知識框架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二、認識到整體把握《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整體把握新教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課程知識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教材的結構,對於一個新入門的教師來説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認識到應該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難點。通過老師們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怎樣才能將一個個知識點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新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藴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鬆愉快的提高內在的政治素養,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本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着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敍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温暖的情懷,體現着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温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總之,聽了老師們的講解後我才深深感到:不聽不知道,一聽才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學的東西太少了。這次的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僅從老師們的報告裏改變了自我認識,瞭解到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材的要點,而且在與各位老師共同學習中,我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的認真與努力。我相信,通過這次的培訓,我一定會認真閲讀筆記加強消化理解,並結合實際,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學技能,成為一名真正掌握了教學真諦的好老師!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8

我有幸參加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德育優秀課例展評活動,聽取了楊前燕老師、劉寶強老師、佟憲峯老師,她們的教學經驗的介紹,如何上好品德課。我收穫很多,下面談一談我聽課後的感受:

、楊前燕老師從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三個階段分別給我們介紹了經驗,新課改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應深入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要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充分發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劉寶強老師從課前準備、課中教學、課後反思三個階段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

精心創設教學情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使單調枯味的`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設計都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也達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意圖。並且應重視學生課下的知識蒐集,豐富學生的體驗,補充課堂限有的40分鐘的侷限性。

三、佟憲峯老師通過對比不同的教學方式為我們講解了如何上好品德這門課。

課堂不應再侷限於教室裏知識的講授,而是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其他生活空間,而且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有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認識社會。

總之,這半天的學習擴大了我的知識面,讓我知道如何增加課堂容量,注重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9

當我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運動健兒來到這裏比賽,當我看到潮水般的車流在寬敞潔淨的賽道上行進,當我聽到此起彼伏的加油聲一波一波響徹在小城上空,當金秋的涼風裹着花香在西海灣的雲水間吹過……我的心中有種説不出的驕傲和自豪。

那天,我和爸爸隨着人羣一路吶喊助威,爸爸感慨地説:“以前人們常説‘一怕武寧路、二怕武寧渡’,建一座武寧橋,是一代代武寧人的夢想。現在可好啦!我們架起了橋,修好了路,國際賽事都能在家門口舉辦了,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在爸爸閃閃發亮的眼睛裏,我彷彿看到了家鄉的建設之路,看到了一代代武寧人為夢想不懈奮鬥的樣子!

這時,旁邊一位老爺爺説:“我們武寧不僅縣城風景如畫,農村也毫不遜色。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村村改水改廁,鄉村旅遊方興未艾。誰見了不説我們家鄉好!”

一位老奶奶搖着扇子説:“不僅家鄉建得好,國家政策更是好。我前不久急性闌尾炎病住院,本來擔心手術費用的`問題,結果醫療保險給我報銷了一大半,真沒想到,我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能享受這麼好的待遇。”老奶奶的話裏洋溢着幸福之情。

聽到這裏,我深深感到,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是多麼幸福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幼者有人養,老者有所靠。

這時,又一波車流從眼前飛馳而過,加油聲、喝彩聲潮水般湧來,我激動得不能自已……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我該做些什麼呢?我想,當然是要好好讀書,練好本領,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新時代好少年,用豐富的知識充盈自己,用過硬的本領武裝自己,長大後,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以青春為筆,以愛國為底色,繪祖國大好江山!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0

教師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於言教,所以教師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應具有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在培訓中對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可以説教材對我們教師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通過這次培訓我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知道了教材的編列目的、內容的設計

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上,採取的內容編列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理佈局,整體安排,在開發教育資源、豐富德育內涵、改進道德與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有益探索。所採用的“內隱”與“外顯”相結合的融入方式,真實自然。同時,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加以講解,這樣有助於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編符合國家對課程標準制定要求,教材內容豐富,難度適中,對有關基本知識編排和敍述,正確、合理、也符合科學性。教材中的知識點相比以前老版教材來説較新穎、實用。通過學習,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新教材的內容是由哪些單元組成,各單元又有哪些知識點的組成,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予以教育的關照、引領和指導。注重傳統優秀文化的滲透是教材內容編排的亮點,在教材語言設計、活動設計以及教學資源等方面,傳統優秀文化都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認識到整體把握《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重要性

整體把握教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學生道德自主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設計,給學生留下自主思考的學習空間,較好地處理了道德認知必要合理的傳授與道德能力自主建構之間的關係,促進兒童在自主學習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治意識。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課程知識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教材、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教材的結構,對於一個教師來説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認識到應該如何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

在全面體現課程核心理念和目標的同時,突出了“樂於探究”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了一些較有特色的活動,引導學生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素養;怎樣才能將一個個知識點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思想性、體驗性和實踐性,避免形式化和表面化,着眼於學生的道德成長、價值引領和行為引導。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藴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鬆愉快的提高內在的素養,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學生與教材對話、與老師對話,進而與自我對話,探索行動策略,促進學生的生命成長;促進教師直面教學的挑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教學方式更多地轉向在對話、澄清、共識中實現價值引導,引導課程評價方式的探索與改變。

此次培訓,解決了我的很多疑惑,但是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在教材的使用和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和解決。總之受益匪淺,在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教材的重難點、駕馭課堂的寶貴經驗。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1

一、教師要樹立人格威信

1、老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建立起專業威信。要懂得教什麼、懂得怎麼教,懂得如何高效地教。這樣才能讓人有信服力,讓孩子尊重,讓孩子信服。

2、做一個善於發現、表揚學生優點的老師。

在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的評價,應該自己斟酌。這樣説了,就能讓他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嗎?我有沒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來糾正他?

3、讓自己更有耐心。對於孩子的壞毛病,要充分認識到壞毛病的頑固恢復現象,要反覆抓,抓反覆。察覺到不對就應該糾正,而不是抱着一勞永逸的天真想法。

4、採用“説服”的方式對待孩子,應該用“名片效應”拉近孩子們的距離。“你們怎麼搞的”只會把自己推向孩子的反面,讓孩子心理距離更遠。然後用“門檻效應”“得寸進尺”,讓孩子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標,強化後達到需求。用“南風效應”潤物無聲,避免劈頭蓋臉的懲罰,讓孩子保留自尊心。最後避免超限效應,“點到為止”,避免長篇大論惹人厭煩,講清規則即可。

5、如果真的要懲罰孩子,應該選擇在一個相同的情境中進行。吃飯時候罵孩子上學做的不好的事只會讓人覺得反感,應該在有空檔時,或者在他欺負人的時候進行教育。

6、懲罰時還需要注意方式,要儘量讓孩子喜歡的目標不要達成。在喜歡講話時,老師、父母的責罵,只會讓他罵的更兇,助長了行為的強度。在喜歡游泳時,朝着河裏追只會讓他達成“去河裏游泳”的願望,應該從河邊往岸上趕。

人格威信是從教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應該從小事做起。

二、在教學中,要把握一些關鍵問題

《道德與法治》不是簡單的一堂課,它是知識的總和,教導學生如何生活,但又在此之上拔高,更進一步的培養孩子的人格素養,形成真正的道德。因此,需要重視的問題如下:

1、我們不能把課程上成語文課、科學課、美術課、手工課、習慣課。我們在教課的時候,應該為孩子的三觀奠定基礎,使用的方法、材料、解讀必須落在“德”上。

2、教學設計的“主題性”。

低段每冊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每個學期都有一個學期教學目標。在此我們可以知道我們這門課的定位是什麼。根據這個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知道:課程標準;孩子道德發展的轉光,生活的現實情況,需要解決什麼。從孩子的成長中,需要完成什麼任務。

3、學習方式的探究性。一年級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感受體驗型。二年級到的學習的方式由體驗型變為了探究型。如在二年級的辨析式環節中,不是列出情況判斷對錯,而是應該考慮各種情況進行判斷。

4、辨析問題的開放性。我們在判斷問題時,往往應該思考問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而不是單純地判斷對錯。

5、範例的示範性。在課文中的例子,如果要進行替換,需要想想是不是問題被替換掉了,或者教學的思路被替換掉了。

6、教學設計的選擇性。

7、教學過程中的“實在性”。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講正確的話,而是講真是真誠的話。

三、對自己教學課程的反思。

我再上《我是一張紙》時,教學目標是:為什麼要節約用紙。推論步驟為:紙用途廣,紙來之不易,紙歷史悠久,從而推斷出,應該節約用紙。

但實際上,有用才是資源,這是功利性的邏輯。如果對我們有用作為該不該珍惜的評判標準,那麼即使是美,也是為了我們生活的'裝飾品。那些純粹為了好玩、純粹的奇妙,就會消失掉。

思維是有習慣性的,如果用經濟學原理去解釋紙的來之不易才能珍惜,那麼久不是純粹的德行。文化把歷史換成了數學概念,對人文方面的感知就少了。德育,不是知識的堆砌、技術的難易、功利性的判斷。

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從“節約用紙”到“我是一張紙”的概念性轉換。

正確的做法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共在”的世界觀——我與世界息息相關。紙對我們是“陪伴”,是“朋友”,而不是“工具”和“資源”。

紙有着豐富的樣子,與我們時刻相伴。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情緒去與紙思考、互動,他們也會變成相應的樣子。例:紙經過加工後,變成了一朵花。他是我們息息相關的心情之花。藝術能讓紙變成“藝術的紙”,快樂能讓紙變成“快樂的紙”。

紙是生命的轉化,是智慧的結晶。從樹到樹葉,再到紙,大樹的生命力轉化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少用一張紙,就是挽救了一分樹的生命。

同時,紙也是先人的智慧結晶。紙是中國人的驕傲,他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在我們手裏的紙,穿越過悠悠歲月,從發明第一張紙的祖先手裏,傳到了我們的手裏。“悠久的歷史”中,流淌的是智慧、是文化。

總而言之,我們這門《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以孩子的德育為主的課程。在教學中,應該對如何培養孩子的德育做出貢獻,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我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修行自己的品德,讓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的孩子,同時,在備課中也儘量以純粹的道德進行考慮,而不是用功利性等錯誤的思想指引孩子。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3

今天在德源學校參加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培訓,一天培訓頗有收穫。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要根據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薰陶。

玩耍也是學習,在玩中學,不是貪玩,關鍵是會玩。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玩中有收穫,在玩的過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規則,遵循遊戲規則。讓學生認識遵循規則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規則,不遵循交通規則,後果會很嚴重的。

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體、美、勞中,德育為首。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讓學生懂得感恩,愛自己的學校,愛老師,愛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接納老師的不完美,接納同學的不完美。允許同學的不同,換位思考,團結同學。

引領學生髮現同學的優點,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讓學生天天誇自己的同學,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讓所有學生充滿自信,熱愛生活,愛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可以開個辯論會,問題越辯越明。

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進競爭機制。生活處處皆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難,教會學生想辦法,愈挫愈勇。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難免,要正確對待挫折。

老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用好教材,結合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切實可行的活動。活動是學生自己的親生經歷,具體可感。是學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學生感受就深,就能洗滌孩子的心靈。瞭解教材編排的意圖,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採取合適的措施,與學生一起成長。

《道德與法治》課雖然是小課堂,反映的卻是大社會。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老師也不是唯一的老師,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相信我們多樣的教學方法,一定會讓品社課堂更加生動活潑,絢麗多彩。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2

我因為還小,想象不出祖國的悠久;還是因為小,還沒有見過多少祖國的容貌。

我經常問爸爸媽媽,中國有多大?中國有多老?有一天,爸爸答應給我買一張書桌,允許我可以自己挑選。我選了一張淺藍色的書桌,因為上面畫着一幅中國地圖。這張書桌太讓我着迷了,太讓我興奮了。我只需要坐在書桌前,就可以看到整個祖國。

我找到“猛抬頭、高樓大廈,眼花繚亂。客如潮,來往穿梭鍵。燕都景緻難相見。想當年,文人墨客,諸多稱讚。太后園中游畫舫,歌舞升平湖畔。八大處,松林叢灌。紅葉香山秋打扮。景山前、又見皇家院。燈火處”的北京,知道奧運會就在那裏舉行;我找到哈爾濱,爸爸告訴我:哈爾濱冬天的天空白得耀眼,經常看到好大好大潔白的雪花自天上飄落,好像輕盈的少女在空中旋轉起舞。陽光照在雪地上,映出一道道七彩的光。玉屑似的雪沫兒隨風飄散,美不勝收。我還想找到汶川,但沒有找到。爸爸指着成都,説:“成都的旁邊就是汶川。”我盯着哪兒想了很久,很久??離開汶川,我還找到很多有名的地方,“高原舉步遙天看,莽莽巒浮好景觀。雁洗湖中梳霧暖,蓮開嶺上笑冰寒。夕陽野草犛牛卧,彎月斜枝松鼠懸。烤肉青稞聞玉殿,白雲曛醉落羊欄”的西藏、明珠一般的海南島。

面對書桌上的祖國,我查閲了很多書籍,也聽爸爸給我講了很多故事:古時候的山東誕生了大名鼎鼎的孔子,留下被後人稱作“東方聖經”的《論語》;爸爸還在“河南”那裏給我講了岳飛的'故事:年幼時的岳飛,家中十分貧窮,但岳飛的媽媽沒有放棄對孩子的教育。為了讓岳飛忠於自己的祖國,就在岳飛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岳飛長大後為保衞祖國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聽爸爸講故事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一個地方——南京。我在雜誌上看到一個故事,故事就發生在那座城市:有個男孩,和我一樣也是中學生。有一天放學途中發現有個外國遊客把一枚硬幣扔到大街上。男孩立即攔住外國遊客,要求他必須撿起那枚硬幣。外國遊客先是表示不解,然後是拒絕。男孩莊嚴地説:“你必須撿起來,因為硬幣上有我們中國的國徽!”外國遊客震驚了,趕緊彎腰撿起硬幣,還不斷道歉。

我讀完故事也很震驚,對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地圖上的南京,我的心理也湧起一股愛國之情。我知道了,愛中國,就讓祖國尊嚴地存在!每天放學回家,開始做家庭作業前,我都要先看看書桌上的地圖,那是我的祖國。最初,我覺得我們中國好小啊,就在一張書桌上;後來,到初中學了歷史,我才知道我們中國好大啊!但我依然問爸爸媽媽,中國有多大啊?中國有多老啊?還有好多我都不知道。但我永遠會記住爸爸媽媽告訴我的:

祖國有多老?很老,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祖國有多大?很大,一直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3

我是中國人民,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子孫。我深深地愛着我的祖國。如果媽媽是無邊的大海,我就是海風中的海燕。如果我的母親是一片廣闊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顆小草。如果説我的母親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那麼我就是一隻在大山中生活和勞作的小鳥。雖然在媽媽眼中我是那麼的小,但我仍然有一種深深的愛國情懷。牢記祖國的努力,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自豪,為祖國的`強盛而朝氣蓬勃!

我愛祖國!愛她的土地,愛她的土地,愛她美麗的山川。愛她的歷史潮流,更愛她的長城、黃河、長江、黃山等等,都像針紮在我的心裏。

長城,你的氣勢是如此雄偉!當我踏上你古老的磚瓦時,我的心似乎重達一千磅,因為這是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看看城牆旁邊的塵土。你一定有很長的歷史。你出生在大約900年前。在這幾百年裏,你承受了多少重量?人羣是如此沉重,你踐踏了自己的身體,但你對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奉獻精神從未動搖。你可以看到你是多麼真誠和崇拜你的祖國。我也要像你一樣愛國,熱愛我的祖國!

波瀾壯闊的黃河,你們洶湧澎湃的氣勢令人望而生畏,但誰知道你們曾經是一條善良的河流,我們的母親河。你的個性很開放、隨和。你一個一個的向敵人表達你的仇恨,讓我的心澎湃。我也要像你一樣愛國,捨不得祖國,勇敢地站起來,保護祖國母親不受屈辱,向敵人發泄一切仇恨!

洶湧的長江,你的身長讓我再次勇敢的站起來。你從來沒有害怕過。你的身體總是很長。你就像一條長龍,放低了鄙視中國的帝國主義的手,顯示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尊嚴。我也要像你一樣愛國、不屈不撓、堅持不懈。我將永遠在祖國的懷抱中永不放棄。

巍峨的黃山,你高大的身軀是那麼迷人,高高的額頭似乎鐫刻着智慧。你總是站起來,看起來那麼高!每個人都看着你,羨慕你。我也要像你一樣愛國,挺起胸膛,勇敢地告訴每一箇中國人:只要有愛國的決心,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我多麼愛我的祖國啊!我的中國心將永遠在你的家鄉茁壯成長,在沙灘上成長。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4

xxxx年10月20日我參加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新教材教師網絡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主講專家金利對新教材的總體進行解讀並對教材的使用了一些建議;二是專家劉秀洪主講,對七年級上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做了簡單的梳理。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

新教材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藴、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和温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另外,新教材更加關注學情,從學生的問題出發,有句話説到“學無定法,貴在有法”。我們教師還應更加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信心。

新教材的探究內容多了,如何在一節課做到既要講解知識點,又要放開課堂讓學生去討論去參與進課堂,討論的時間要控制在多少分鐘?教師的課程是否能按時完成?這些問題都是對教師的挑戰。但挑戰也是機遇,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教師是否能掌握好自己的課堂,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都是在為祖國造就人才。青年是中國的未來,從《思想品德》出發,將《道德與法治》融入進學生的教育中去,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道德與法治學習心得體會15

3月19日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半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

此次培訓活動分為兩部分,首先觀摩了來自財源小學蘇呈老師的一堂精彩的課。整堂課內容活潑有趣,形式靈活多樣。緊緊圍繞主題“我不拖拉”,藉助大量的圖片、視頻、音樂,展開討論交流,最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深切體會到不拖拉、時間的寶貴性,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第二部分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收穫也很多。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要求學生進步、提高。要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使單調的教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特別是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也達到了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意圖。

課堂不要侷限在教室裏知識的講授,而是擴展到生活中。道德內在於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成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學習,不同於一班的書本學習,必須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學習。一年級學生還沒有形成自覺的'生活反思意識,在生活情境中對道德意義的及時性理解與領悟還有待形成。因此,很有必要設置現場活動體驗,通過典型活動的設計,幫助他們形成在活動中發現道理與道德意義的敏感性與能力。

總之,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温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