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課外書讀書心得

課外書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3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外書讀書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外書讀書心得

課外書讀書心得1

提到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你會想到他的經典之作《四大古典小説》—— 《湯姆索亞歷險記》。

在這部精彩的小説中,雖然講述了少年湯姆的故事,但諷刺和批判了當時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和虛偽的宗教儀式。故事中描述的主人公湯姆索亞(Tom Sawyer)是一個淘氣的無辜男孩。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雖然湯姆對學習要求不太嚴格,但他很有男子氣概和冒險精神,不屑刻板、枯燥、乏味的教育。正是這些事情,湯姆和他最好的朋友目睹了一場血案,勇敢地站出來指出了真正的兇手,改變了別人對他的理解。

深深讀完之後,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和我同齡的小男孩,因為雖然湯姆開始扮演一個老師和大人都不喜歡的孩子,但是他和其他孩子相處的很好。他也和哈克成了好朋友,哈克也是為正義服務的,但被認為和自己一樣“沒禮貌”、“桀驁不馴”。這顯示了他的獨特魅力。兩個“調皮蛋”在一起後,就像兩個人找到了彼此的知己,做了很多惡作劇,卻讓我很開心,嘲笑他們的天真無邪。原來幸福可以這樣。我們怎麼敢這樣取笑別人?而且這兩個“淘氣蛋”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我佩服的是,他們做了大人可能做不到甚至不敢做的事。有一天他們約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卻看到一場意想不到的打鬥。他們看到了羅賓遜醫生、惡棍印第安喬和喝醉的莫夫波特。在他們混亂的戰鬥中,印第安喬殺死了醫生,然後責怪被打昏的波特。因為當時兩個人都很害怕,兩個人都悄悄地回家了。不久警察逮捕了莫夫波特,湯姆感到極度痛苦。他試圖指出兇手,但一點點恐懼使他猶豫不決。最後,在再次開庭前,作為證人,他放下了自己的“包袱”,在法庭上指出了真正的兇手,並讓在場的所有大人都尊敬他。經過這件事,湯姆終於恢復了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我不禁欽佩他冒着生命危險説出真相的勇氣。

如今,美國是一個自由和發達的國家。他們崇尚純真快樂的童年,那裏的孩子就像湯姆索亞一樣,有正義感,生活幸福!

《湯姆索亞歷險記》給了我不一樣的體驗,感受外國孩子的童年,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明白我們的生活要有理想,要有幸福,讓我們的天性自由發揮,讓我們的夢想成真!

課外書讀書心得2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不學習則落伍"於是我利用暑假休息時間我閲讀了《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書中的大部分章節來自凱茲博士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會議上所做的演講,其中大部分的內容源自於幼兒教師、父母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提問或討論中涉及到的特別體驗的問題,這些特別的問題和體驗均是他們在如何更好地解決與孩子相處時的共性問題中所遇到的,雖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他們遇到的問題竟然如此的相似,有着非常多的共通之處。因此,讀此書,越來越覺得自己在經歷一次思想和意見的交流與辯論,或許是自己接觸了幼教的實踐和理論,對幼教本來就有所感觸,所以在讀麗蓮。凱茲博士所提出的議題與例子時,心裏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有爭辯,在經歷了這個檢討、思辯的自我澄清過程之後,卻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

書中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她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時間的深入把握。

其次,隨處可見基於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於理論的實踐反思。

麗蓮。凱茲博士將理論闡述與實踐分析有效地合而為一,將幼教實踐中有爭議和感到困惑的問題,依據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客觀深入的的闡述和分析。例如在分析教師專業成長時,並沒有空泛的理論闡述,而是通過幼兒園中的具體事件,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專業幼兒教師的標準。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彰顯了。凱茲博士的獨特學術風格與豐富的研究閲歷,使人感覺到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

再次,滲透着對幼教問題的理性審視與對幼兒發展和幼教事業高度關注的氣質和精神。

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饋、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無論談理論還是説實踐,自己都缺乏一種反思、審視、辨證和理性,更沒有值得借鑑的教育策略建議與教育智慧而言,更談不上教育的學術氣質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課外書讀書心得3

輕輕翻開飄着淡淡墨香的紙張,一陣激動。哦,那不僅僅是激動,那也是一種愛國。順着文字鋪開的小路,領悟戰爭年代的愛國……

《小桔燈》反映了1945年抗戰期間革命者在反動派統治下的艱難處境和對光明,完美安定的生活的嚮往,讚揚了這些革命者的鎮定自若,英勇無畏和樂觀的精神。

《小桔燈》的主人公是一位地下工作者的女兒。當時反動派殘忍地逮捕和屠殺地下黨,白色恐怖籠罩着重慶。小女孩的家遭受了同樣的厄運:父親被迫離家,母親慘遭毆打。應對着天災人禍,小女孩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幫忙父母分擔憂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讀了《小桔燈》,讓我無時無刻不在反思:一個僅有七八歲的孩子已懂得會為父母分擔憂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們呢?如今的七八歲的孩子們不僅僅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並且他們還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文章的結尾寫了小女孩為作者做了一盞小桔燈。這盞小桔燈雖然僅有朦朧的光芒,可是它象徵着可是燎原的星星之火,象徵着哪怕僅有一線期望也要拼搏到底的地下工作者,象徵着革命大道前途一片光明。

戰爭是殘酷的,是多少人家破人亡,可是它是我們今日這完美的生活來之不易的最好證人。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坐享其成,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完成。今日,我們能夠做的事是努力學習,播種期望的種子。明天,我們能夠用汗水,心血,知識去收穫成功,收穫期望,用它們去點綴完美的明天,用它們把祖國建設得更好。努力吧,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們,用我們的行動去證明,我們能行,我們能夠把祖國建設得更好!我們的心中,那盞小桔燈將“永不熄滅”,因為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決心就是它最明亮的燭光!

輕輕合上最終一頁,一股力量油然而生,那就是奮鬥的力量。回首已走過的文字的小路,在看看前方,我發現前方有着一盞“永不熄滅“的小桔燈在為我點亮前進的方向……

課外書讀書心得4

很久以前就聽到許多人評論厚黑學中很多觀點,因為性格與環境差距,不經常看書,所以一直沒有拜讀,前段時間,不經意在書店看到,就翻閲幾頁,為此稍有感悟,寫出感言。

自古出書者,不計其數,能稱精華的,屈指可數。然李宗吾出書於民國,卻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輝煌一筆,必有過人之處,後簡單翻閲,發現他之所以敢自稱厚黑教主,的確文采與思維超越常人,外加舊時讀書人內在的一種狂傲,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瞭如此一位文壇奇葩,以聖賢自居,評論天下。

厚黑學以三國英雄、楚漢名將為主論敍臉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為總結,強調黑與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吳對人性的理解,以惡為先,所以論人,先看到惡的一面,然後放棄人性善的一面,講自古英雄都是用仁義道德的外表,來體現"人之初,性本惡"的個人觀點。所謂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處,歷來英雄,先不論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來源個人魄力,周圍人因個人人格,捨命相護,助成就大業,如只知道厚黑之術,何來民心所向?如果人們每天只知道修習厚黑,增長世智辯聰,勾心鬥角,拋棄生命本來,人格分裂之人,只會越來越多。亂世之中,單憑仁義道德,的確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許生存不成問題,但內心惡越來越重,沒有善念洗滌內心,不足以成其霸業。秦始皇用秦朝幾代努力的基礎,以個人才能統一六國,暴政之下,數年後,天下大亂。

厚黑學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種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牆,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書中所看,李宗吾僅僅看到第二種境界,對第三種境界,只靠普通善惡無法詮釋,所以避而不談。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得禪宗衣缽,而此詩中字字指向"無"字,厚黑學第三種境界以"無形無色"為總結,也指向"無"字,所以個人認為,參悟佛法與理解厚黑學,先從"無"字入手。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指出,天地與聖人之心永遠相同,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萬物踐踏、侮罵天地,天地也沒有報復眾生,聖人也是如此,用無我無私之心對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經此觀點來看厚黑學,那麼第三種境界中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基本立足點就出現差別,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經超越常人對厚與不厚,黑與不黑的理解,到達與天地同在的深層價值觀念,只是作者還沒領悟其中境界。如果用這種無我無私之心反觀過來,書中所論王明陽的"致良知"與"厚黑學",一善一惡,都屬一家之言,分開人性,強行對立。

厚黑學之所以能立足與世,經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兩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種境界"厚如城牆,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馬見到效益,但不能長遠。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要的是長遠利益,不在意當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達最終目的,且久遠。如企業生存,不講誠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長久,最多可得温飽,講誠信者,有時寧願虧錢,打造品牌,謀求長遠利益。

總體來講,李宗吾對人性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打破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矛頭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膽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觀點解讀人性,其學説所造成的社會衝擊,足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評為精華。

課外書讀書心得5

《孤獨之旅》主要敍述了一個叫杜小康的少年枯燥無味的放鴨之旅,並在此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在我應對困難時,我常會想:“要是我有杜小康的勇氣就好了。”父親破產,一切的夢想都化為孤獨,艱難的情景下,他還能堅強的走下去。還能以一顆平靜的心去應對天空上的一片浮雲;應對死一樣空寂的蘆葦叢。他忍受了不小的挫折,為了找到那十幾只鴨子,身體一次次被蘆葦割破。但他沒有放棄……最終,在鴨子生下第一顆蛋時,杜小康發現自我也長大了。從杜小康身上,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文學的美,並且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幫忙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其實,杜小康也是在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後才成長起來的。可見挫折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受挫折就是獲得真知的過程。就像僅有走過崎嶇小路才能體會攀登的歡樂;穿過茫茫的迷霧才能深切地感受到陽光的明媚。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雨果曾説:“沒有風暴,船帆只可是是一塊破布。”縱觀歷史,許多名人志士都曾在風雨中譜寫自我的壯麗詩篇。唐代詩人劉禹錫,因在永貞革新失敗而被貶至“巴山楚水淒涼地”長達二十三年。可他沒有消沉,而是豪放地唱出自勉之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正是因為在困境中耐得住寂寞,他才會被後人冠以“詩豪”之稱吧。

瞧,那低矮破舊的茅屋裏那個骨瘦如柴的老者是誰?是的,他就是詩聖杜甫,一個生於盛世唐朝卻最終戰亂貧病的中華詩壇偉人。應對絕望,他矢志不渝,固守自我心靈的淨土。這才有了之後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高昂詩句。可見對於人生路上的風吹雨打,如坦然應對,可是如此!勇往直前,猛地回頭,卻發現是另一番“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雨後的嫩草更加青翠可人,雪後的青松愈顯高潔挺直。驚濤拍岸,撞擊礁石,才能捲起千堆雪——那瑰麗的浪花。像杜小康一樣直面困難吧!只要自身的夢想還未破滅,堅強地走下去吧!堅信風雨過後必須會有彩虹。

課外書讀書心得6

我很欣賞書中這樣一句話:"‘人生是一項自己做的工程’,堅持自己的信念,並竭盡全力去做好它,不要彷徨猶豫,相信幸福就在自己手中,積極樂觀地面對每天的朝陽,每天都是新鮮的人生。"當我們面對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如何看待,就決定了你幸福與否,很多時候,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問題,你就會覺得天空不再那樣昏暗,也會擁有陽光般的人生。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工作和休閒時間分不清界限。我們隨時可能被學生、家長"打攪",隨時就進入工作的狀態,許多教師幾乎忽略、遺忘了休閒。所以,教師也要學會給自己幾縷閒暇,這樣,教師的人生才不會感到枯燥,講課才不會乾澀,才會知道如何讓教育芬芳瀰漫,才會讓教育人生道路更精彩。

書中還有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記得校長曾這樣説過:"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教師的心態就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掩上《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這本書,再細心品味書中那些誘人語句,才更真切地感受到"肖川教授文字的優美、自然、含蓄豐厚、耐人尋味,在輕靈與明快之間磨礪着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每位教育者都上了一堂關於教育專業成長及人生幸福的一課,非常發人深省,非常令人受益。真是一本撥開烏雲見日出的好書。擁有陽光心態,我們的心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芬芳着自己也芬芳着學生,從現在開始,幸福人生已然上路!

課外書讀書心得7

每當我打開一本新書,閲讀一篇新文章,就好像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就是這樣,它給我啟迪,給我力量,催我向上奮進!

《青銅葵花》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名叫青銅的男孩和一個名叫葵花的女孩,在種.種機遇巧合下成為了兄妹,相互扶持着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歲月,但又不得不分離的感人故事。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各種各樣的苦難圍繞着他們,活下去甚至都是問題,但是他們卻是幸福的。因為生活中的苦難,並沒有磨滅人們心中的美好。生活在“大麥地”美好善良的人們心中始終充滿愛,那種愛不僅給了自己的親人,也給了這個舉目無親的女孩——葵花。這愛正像青銅掛在村口的那盞照亮葵花回家之路的燈籠,照亮了黑暗中行走的大麥地人們,也照亮了更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青銅和葵花雖然最終分開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悲劇。的確,他們情同手足,最終卻分離了,這種分離顯得有點殘忍,但是生活就是如此,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奪走你僅有的那麼一點點的幸福。於是,你又要去重新尋找幸福。這樣反覆着、反覆着。雖然説這樣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有時是無法逃避的。或許,這就是生活吧!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當它出現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忽視它。但如果無法忽視它,那就勇敢地去正視它,將苦難變為幸福!可是總是有人畏懼苦難,把苦難想象成魔鬼,把它和罪惡混為一談,我曾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漸漸明白了,這是一個人的心態,你心中的苦難是怎樣的,它就是怎樣的。或許換一個角度想,苦難也不是那麼苦,它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難,但是隻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勇敢地去面對,去克服,再大的苦難也會煙消雲散的。記住,千萬不要想着一味的逃避,因為逃避是沒有用的,它只會讓你變得脆弱。當面對苦難你逃避時,請你想想青銅和葵花,他們的困難是怎樣去克服的,我想,此時你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去戰勝它的!

當你在正視苦難的過程中,你也就可以正視人生,把苦難唱成一首快樂的歌!

課外書讀書心得8

十七世紀末,法蘭西在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瑪麗的統治下,昏昏日下,引起了許多政變。路易十六罪有應得,不久便與其王后在斷頭台上結束了其奢華無比的生活,也破滅了波旁王朝的天下。然而,昏君雖死,但法蘭西已無力迴天。在各國君主勢力的威逼下,在法國人民捱餓的情景下,在共和主義《憲法》的統治下,法蘭西這隻狼逐漸變得又累又餓,慢慢地沉睡了起來

就在這法國進入了一個低谷之時,千鈞一髮之際,出現了一顆璀璨的明珠,引着法國走向了輝煌!這位世界公認的英雄、用自我的光芒讓法蘭西甦醒的奇才、在軍事舞台上得意的天才,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拿波利昂尼·波拿巴!或許,還有一個名字更為響亮,有一種麪包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那就是——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在歷史上一向是一位英雄,並且,沒有一名將軍説過他打仗贏過拿破崙,這讓我對拿破崙起了興趣,並且,我對他的滑鐵盧兵敗也有所耳聞,興趣便更濃了,所以,這個暑假我抽空讀了《拿破崙傳》一書,受益匪淺。

讀了《拿破崙傳》以後,我覺得拿破崙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一點——可怕的虛榮心。我之所以下此結論是因為有歷史為證,在拿破崙稱帝之後,賜予其兄弟姐妹們王冠,封予他們自我的國家,但他們雖領了拿破崙的情,卻根本不聽拿破崙的話,常常為了一點點小小的賞賜,鬧得不和睦,還經過各種方式向他們想要獲得利益時的皇帝陛下——拿破崙喋喋不休。而造成如此尷尬的場面的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先前説過的那個可怕的東西——虛榮心。可是,其實並非每個人虛榮心都如此強烈的,而拿破崙的兄弟姐妹們之所以虛榮心如此強烈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他們的父親、母親都原是意大利人,生下來的孩子自然也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本身就有的強烈虛榮心自然不會隨便被更改,更何況其父親又是一個意大利貴族;二就是其父親是一個意大利貴族,後因意大利四分五裂,攜妻逃往當時還不屬於法國領土的科西嘉島,科西嘉島民風淳樸,波拿巴家族在那兒雖有容生之地,但混在島民中已失去了貴族身份,再加上當時法國人經常去侵略那裏,煙火弄得波拿巴家族那碩大的虛榮心空的一點不剩,自然一切能補的機會都不會放過;三則是人也許是沒有知足的時候的,虛榮心越補則越大,越想裝滿則越是裝不滿,拿破崙的兄弟姐妹們這才使自我的虛榮心越來越膨脹,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還不想輸於別人,異常是自我的兄弟姐妹。

正是因為拿破崙的兄弟姐妹們沒有本事補滿虛榮心,但有一個好二哥(弟),便找拿破崙喋喋不休,鬧得互相不和睦,搞得拿破崙心力憔悴,還要去操心打仗,使得他出現了早衰現象,在今後的滑鐵盧戰役中他一國對四國,由於老人特有的優柔寡斷,變得動作稍緩,以致被四國聯軍打敗了,最終,被迫退位,流放孤島。

虛榮心足以毀掉一個偉大的帝國。這是我讀《拿破崙傳》得到的最大的感慨。

課外書讀書心得9

我來到讀書會已經一個月了,每次都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和大家學習《論語》,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心得,這些就像純凈無雜質的温水,不斷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讀到《學而篇第一》的第四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小學時就已經知道這則了,但知道歸知道,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瞭解和體會,但通過讀書會,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過三個方面:忠,信,傳。通過讀書會,我對於「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屬於儒家強調的「八德」。盡己之謂忠,這是盡心的態度。「忠」字,心上一個中,便是懷着一顆「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離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一開始所堅持的始終不變;不倚,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或許就是責任和擔當。做到這兩點,便離「忠」很近了;那何為「信」?以實之謂信。一是對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根細刺,那是難以暴露的私慾和雜念,不僅別人看不見,連我們自己也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抱着很大的勇氣去揭開自己的心並找到它;二是對他人,這也要分為兩個方面來談,首先是我們自身對於他人的信,懷着誠心、講誠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虛實,就如學長在讀書會上所説:「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樣,不僅要看見海面上不斷迭起的波浪,還要看見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實質的內心,分清誠偽虛實,也是「信」的一部分。

於這一則,另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説,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個揭開內心尋找它,並將它連根拔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確很痛,因為我們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的身上,看得見他人的是非對錯,卻覺察不出自己的問題。我有自省過,我知道那種需要將一切都放下、不斷揭開內心不敢暴露的陰暗面,發現自身的缺點並承認它、正視它的感受。或許由於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我也很久沒有觀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根刺了。學姐説:「自省是一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與反覆的過程,可能很快便發現自己改變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與磨練,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最終會變得更好。」

很感謝當時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到讀書會的.那個自己,《論語》讓我認識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與脆弱。我知道自己現在心中的那杯水沒有很多,但通過不斷注入,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時刻。

課外書讀書心得10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些我喜歡的好書來讀,《資治通鑑故事》是其中之一。這本書是根據我國古代有名的《資治通鑑》改編而成。

《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編年史,作者是我們熟悉的司馬光砸缸故事裏的主人公司馬光,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編成這本書一共花費了十九年的時間。這本書記錄了上起東周下至五代,一共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史事,主要資料是政治和軍事,還有經濟、文化方面。它經過記錄一些明君賢臣的事蹟,簡單又生動地告訴人們:清廉,正直,剛強,寬厚,忠誠,信義,執着等,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質。這些品質,在今日仍然可貴,是我們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資治通鑑故事》裏有許多偉大的人物。司馬光經過敏鋭的觀察,形象地記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如荊軻刺秦王、毛遂自薦、鴻門宴、七步詩等。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裏的毛遂了。這個故事講的是公元前258年,趙國被秦國圍困,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平原君要挑選二十個文武雙全的門客一同前往,挑來挑去還差一人,這時,一個叫毛遂的門客勇敢地推選自我,並憑着機智,威脅楚王,使得楚王答應聯合抗秦,解了邯鄲之圍,毛遂也所以被平原君奉為了上賓。毛遂勇於展現自我,充滿自信心的品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覺得自我這一點還比較欠缺,所以我應當向他學習。

讀好書不僅僅能夠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並且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以後我還要多讀好書,讓自我成為一個有知識、懂事理的孩子。

課外書讀書心得11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如果説《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説:”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説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課外書讀書心得12

讀完《拿破崙傳》後,我覺得拿破崙是一個革命戰爭主義者,他熱愛法國的和平但不在乎其他國家的和平,他喜愛激進而不保守……

一開始,他無錢無業,一敗塗地,但之後竟成了法國皇帝!這是為什麼靠政府垮台拉攏腐敗官員都不是!他是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戰爭來征服的。對於他的手段,法國軍隊都給予了肯定,但一些人民——尤其是那些渴求和平的人,卻極為反對。反對者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卻始終未見效。拿破崙並未打算做一個仁慈的君主,他只想讓他的臣民們敬畏他,而不是敬愛他。

他為何能創下這樣輝煌的赫赫戰功因為他有這一項的天賦並且為了自我的信念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奮鬥,才能最終得以成功。

前面説了拿破崙不打算做一個仁慈的君主,但他卻是法軍士官們的好戰友,好領袖。在即將離去追隨他十餘年,與他並肩作戰六十多次的近衞軍的時候,他説下了一番飽含熱情的話,親吻了一下近衞軍的軍旗,便離開了。在滑鐵盧戰役慘敗之後,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上,境況十分悽慘,當他即將死去的時候,他依然想着天上的戰友們。在他死後,他的勤奮和榮譽依然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是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

課外書讀書心得13

《愛麗絲夢遊記》讀書筆記

一、書籍介紹:

書名:愛麗絲夢遊記

發行者:莊朝根

出版社:世一書局

出版年月:一九七七年十月

二、故事大意:

在某一個下午,愛麗絲做了一個非常奇妙的夢,她夢到她到了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她遇到一些友善的鳥,還和他們一起賽跑,最後不小心嚇跑他們,又變成孤單一個人,後來走着走着,看到三位園丁正在油漆,接着國王和皇后走出來,結果皇后邀請愛麗絲跟她一起玩槌球,最後愛麗絲的身體越來越大,之後她看到一扇門,便急忙的跑進去,最後終於回到現實的世界。

三、啟發或佳句補充:

隨便批評別人是壞習慣!

四、讀後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趣又充滿想象力,因為作者寫出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我非常欣賞這本書的寫作風格,也很喜歡閲讀這本書,另外我從故事主角身上學到:面對問題要冷靜解決、思考和積極的面對,這樣所有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課外書讀書心得14

一場暴風雨,他孤身一人去尋找被雷電嚇跑的鴨子,他在空蕩蕩的蘆蕩裏不停裏尋找着,尋找着……最終他找到了鴨子,也覺得自我“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

是啊,僅有風雨相隨,才能開出絢麗之花。

天生殘疾的霍金要經過多少悽風才能在黑洞理論上有所建樹呢?盲聾啞的海倫·凱勒又要經過多少苦雨,才能夠超越常人而聞名於天下呢?再想想:司馬遷、韓非、貝多芬、張海迪、鄧小平、姚明……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姣姣者,哪一個沒經歷過挫折與苦難,哪一個沒經歷過風雨的洗禮?並且,在一次次的風雨後,他們開出的花不僅僅絢麗多彩,更是凝重美豔,香遠益清。

雖然,有些人一生都風和日麗,一帆風順,他們享受着生活的優待,品味着人生的甜蜜,不用太多的努力和拼搏,每一天只等待運氣和喜悦的降臨。他們也開花,但他們的花總顯得嬌小、脆弱,總是缺少那種絢麗的心動。

又有些人,應對風雨總是恐懼害怕,繼而逃避退縮,甚至於墮落頹唐,像“愚笨的企鵝”和“膽小的海鴨海鷗”,他們永遠也做不了那迎風歌唱、高傲飛翔的海燕,他們甘願躲在那黑暗又冰冷的角落裏。這樣的人,甚至連開花都不會,更別説絢麗了。

坦然地應對風雨,坦然地理解風雨的洗禮吧!讓狂風吹去我們的幼稚,吹出我們的成熟;讓暴雨滌去我們的混沌,滌出我們的清澈;讓暴風雨洗涮我們脆弱的枝葉,湧出一顆堅強勇敢的花蕊,綻放一片絢麗與芬芳。

課外書讀書心得15

理解成長道路上“暴風雨”的洗禮吧。

《孤獨之旅》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杜小康,他們家曾是是油麻地家境最厚實的一家,卻在一天早上,一落千丈。杜小康也所以失學,只好離開母親和小夥伴們,去跟父親一齊去放鴨。路途中,他哀求過,哭過,茫然過,也恐懼過,但他最大的敵人卻是孤獨。——《孤獨之旅》是我暑假最愛的書。

經歷變故,生活坎坷,但杜小康的內心從來沒有放棄生活。在一場暴風雨中,杜小康變得堅強了,勇敢了,也意味着他長大了。

從主人公的遭遇中,我們能夠明白:逆境不是末日,在逆境中能夠磨練出最堅定的品格。與杜小康相比,我們此刻的學習條件都很好,不像杜小康,甚至會因家庭貧困,被迫失學。但主人公杜小康仍能在沉重的打擊下,繼續生活下去,這正是因為他明白了: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每個人都要長大,都要學會應對困難,挫折,無論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都不能放棄,要笑着應對一切的一切。

在這場暴風雨中,所有的鴨子都跑了,杜小康憑着這樣的信念,不屈服,不放棄,僅靠着一人之力,把所有的鴨子都找着了。我想其中的艱辛,是言語所不能表達的。可是,“陽光與風雨同在”。想想殘疾的霍金爺爺要經過多少那所謂的“暴風雨”才能在那黑洞理論上有所建立呢?再想想貝多芬,姚明……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哪個沒經歷過“暴風雨”的沖刷呢?他們不也是在經過“暴風雨”後,才“天晴”的嗎?

能在成長的道路上理解“暴風雨”的洗禮,也算是一種幸運。聽一個哲人説:“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會對你哭。”所以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僅有在暴風雨後,才能看到絢麗的彩虹;也僅有經歷過挫折的人生,才有更完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