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6W 次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個榮耀而悲傷的民族故事

派留學生出國,本來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在專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國卻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演進過程。中國幼童留美,首開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更是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中彌足珍貴的一頁。

雖然容閎遠去了,他那120個幼童也早已遠去,但這個百年前的傳奇演繹過一羣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跌宕命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中的探路人,是驚濤裏的遠航者,引領落後愚昧的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維艱。他們歡笑、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百年的激盪,被遺忘又被重新拾起。

幼童的故事讓人着迷。他們深入西方文化中並受到真正的尊敬,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們回國後作出傑出的貢獻。時至今日,這樣的傳奇已是鮮有所聞了,留學生們總找不到歸屬感,我想兩代留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年齡吧。

幼童的歷史真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是民族的驕傲,讓人讚歎也讓人扼腕。如果不是政府的膚淺和無知,以他們的能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現在都缺乏詹天佑、唐紹儀這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幼童的故事,一個榮耀而悲傷的民族故事。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現在,作為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的身邊充斥着這樣的人與價值取向:唯出國是瞻。當我置身其中,彷徨迷惑之時,我看到了《幼童》這一紀錄片,它讓我看清了我,作為正在培養的一名中國大學生,該有怎樣的目標與選擇。

派遣幼童到美國留學,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門就是15歲的一羣小孩子,是帶着怎樣的壓力與疑惑?可他們又同時承載着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而這個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許,它是實現中華自強的夙願。這其中又夾雜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們,就這樣上路了。莫問這樣的路途,這樣的重量是否該交付一個小孩子去承擔。

雖然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墮落者,但他們中的多數終究是飽含着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更讓我們有所觸動,甚至是震驚的是,他們之中居然有人是因為學習過於刻苦而夭折的。

對比今天的年輕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為了自己的祖國?那些一去而不復返的所謂“人才”真的值得我們欽佩、嚮往嗎?

我想:只有將個人志向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的人,才稱得上是身負責任感的真正英雄。

我願成為這樣的人而奮鬥!

《幼童》教學錄像觀後感

如果不是看過這部記錄片,我對留美幼童的印象還會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簡短的幾行字,幾幅圖中,“留美”原來不是什麼風光、榮耀,而是與親人、與祖國的“生死訣別”。留美幼童在美國原來不是書呆子,而是一羣全面發展,完全能融入美國社會,又不失為中國人根本的精英。留美幼童回國後的命運,原來不都像詹天佑、唐紹儀那麼令人稱讚,許多人戰死沙場、血染海疆,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留美幼童晚景原來頗為淒涼,被歷史潮流所遺忘、拋棄。

從頭看到尾,我只有震撼,從發尖到腳跟的震撼。我第一次透過時空的阻隔看到了百餘年前在驚濤駭浪中遠涉重洋,為國赴命的那些人幼稚而鮮活的面龐。這種發乎內心,用生命去詮釋的愛國情感,歷經百年至今仍可以觸動人的心靈,讓我懂得了作為一箇中國青年學子應該擔負起的責任。同時,他們悲劇性的結局又令我惆悵不已,不得不思考一身才華的他們為何無法從根本上拯救中國,我們這一代人究竟應該如何做才能使祖國真正繁榮強大起來,永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覆轍。

這是一個永恆的命題,需要我們用十數年甚至數十年去想清,用一生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