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小學集體備課發言稿範本

小學集體備課發言稿範本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6W 次

小學集體備課發言稿篇一:

小學集體備課發言稿範本

尊敬的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們中心小學六年級語文備課組六位老師向大家做個彙報,談談我們對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材的整體理解,對學情的分析,以及對第六課《懷念母親》這篇課文的解讀和教學設想。

第一板塊 我們對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材的整體理解

本單元教材圍繞着“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共安排了四篇文章、一次習作和口語交際、一次回顧與拓展、一次綜合性學習。四篇文章中,前兩篇是講讀課文,《詹天佑》描寫了詹天佑為我國鐵路建設事業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歌頌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傑出的創造才能。《懷念母親》表現了著名學者季羨林在德國留學時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無限眷戀的感情。後兩篇是略讀課文,《彩色的翅膀》則從普通的海島戰士紮根海島、建設海島平凡事蹟中,歌頌了邊防戰士對祖國的一片忠誠和熱愛的感情。《中華少年》以詩歌的形式熱情讚美了祖國,抒發了作為中華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學習彙報會和寫演講稿或讀後感的活動,“回顧·拓展”也是緊緊圍繞“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安排了相關的內容。另外,本組還安排了一次圍繞本專題的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通過蒐集、採訪、參觀等方式,進一步深化“祖國在我心中”的認識。

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赤子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驕傲、自豪,立志報國;三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三個教學目的,前兩個側重內容的理解,強調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也就是側重人文薰陶;第三個則側重對錶達形式的感悟,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也就是側重工具掌握。就這二者而言,我們認為不

能割裂開來、分成兩張皮,而應該巧妙地將二者融合在一起。怎樣融合呢?簡單説,就是抓住語言文字這個根本,通過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深入體會、感悟,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讓學生與作者、與文中主人公產生情感的共鳴,回頭再品味詞句,看看作者是使用哪些詞句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並打動我們的。這樣,我們就帶着學生在文本中走了一個來回,全面達成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用書建議,我們可以安排14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課時,略讀課文2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3課時,“回顧·拓展”2課時。另外,學生還必須在課外利用部分時間完成綜合性學習。

第二板塊 學情分析

1、我們的學生已經邁入六年級了,接受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少説也有六七年了,學生對祖國的歷史、文化、人民、地理等有了初步的淺顯的認識。尤其是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學生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有了直接的感受;在今年剛剛閉幕的北京奧運會上,學生看到自己祖國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林匹克賽場上空冉冉升起,一次次感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

2、學生對我國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還不是十分了解,因為他們今天生活得十分幸福,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被壓迫、什麼叫被侵略、什麼叫侮辱,而且,他們沒有遠離祖國、遠涉重洋的坎坷經歷,現在,他們認為出國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所以,他們在對當時歷史背景不太清楚的情況之下,理解《詹天佑》《懷念母親》,是十分困難的。

3、就學習經歷而言,在五年級曾經學過一組表現父愛母愛的課文,不過這組課文所表現的父愛母愛都是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繫比較緊密的,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但是,他們現在一般還不能體會出與母親生死離別、陰陽兩隔的痛苦和悲傷,在學習《懷念母親》一文時存

在較大障礙。

4、在五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理解詞語、句子的學習方法,如:查工具書、聯繫上下文、聯繫自己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在本單元學習中,這些方法依然要用到,並要加以鞏固。

第三板塊 對《懷念母親》的解讀

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生身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永遠不變的熱愛。本文初讀平淡無奇,甚至感覺跳躍性比較大。讀過一些相關的作品,瞭解了寫作背景,慢慢走近作者的心靈,再回頭去讀,漸漸讀出了味道。季老學貫中西,文通古今,對如何寫散文有自己的獨有看法。他曾説,散文的精髓在於“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實,“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現在,為了自傳“只寫事實”,他在寫此文時盡力勸真”而去“情”,使文章讀來顯得平淡了。可是文章“平”和“淡”的背後,隱藏了更深的“情”。

課文結構分明,層次清晰。作者開門見山,指出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係: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世,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併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後,作者藉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和祖國的懷念,將對兩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後,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説明為什麼會有對兩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在表達方法上,有如下幾個鮮明特徵:

1、直抒胸臆。文章表達對母親、對祖國的崇敬與摯愛,沒有敍述一件具體的事情,而是體現在直截了當的表白中。這種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手段的散文對學生而言,理解與感悟很難達到一定的深度。

2、引用日記。作者為了表達當時最真實的情感,按照自己一貫的主張,沒有以自己現在的感受去推測當時的心情,而是在文章中用較大篇幅引用了當時的日記和文章片段,用自己的真情將這些片段串在了一起。

3、前後照應。文章有兩組前後照應的地方,一組是開頭與結尾,一組是第二自然段和第六、九自然段。

4、環境烘托。在作者的日記裏,作者巧妙地借對環境的描寫,烘托出自己當時的心境。

5、同時寫兩位母親。將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時寫進一篇文章,而且結合得那麼精巧,在其他文章中很少見。連作者本人也認為:同一篇文章,寫兩個母親,比較有意思,也比較容易接受。小學生要懂得熱愛祖國,懂得對自己的父母盡孝心。

第四板塊 《懷念母親》教學設想

一、教學理念

1、以生為本 就是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聯繫學生的生活,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礎上,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2、以讀為本 就是用讀貫穿全文教學,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昇華情感,在讀中積累語言。

3、讀寫結合 一是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直抒胸臆、前後照應、環境烘托等,二是以文本為依託,借用文章《尋夢》開頭結尾,激發學生想象,補寫其中片段,進一步在讀寫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設定

1、會寫8個生字,學寫“真摯、避免、朦朧、淒涼、引用、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三、教學重點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我們覺得本文值得一抓而且應該抓好的關鍵詞句有:

1、關於懷念親生母親的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着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

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卧着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夜裏夢到母親,我哭着醒來。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裏,幻出母親的面影。

2、關於懷念祖國母親的

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説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小學集體備課發言稿篇二:

一、集體備課的意義及備課的要求:

一部高品位的影視劇需建立在優秀的劇本之上。每節課能否獲得好的教學效益,關鍵取決於教案質量的高低與否。教案是教師課堂上的“施政綱領”,教師縱有滔滔不絕的口才而不得要領則於事無補,即使抓住了要領而缺少必要的深入淺出也只能事倍功半,只有提高教案的內在質量,才能實現二者有機的統一。實施教師集體備課,就是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備課是豐富教案內涵、提高教案質量和當前基礎教育中提高教師羣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是一種羣眾性的教學研究活動的有效途徑。

備課需要備些什麼呢?

1、備課程標準,找準落腳點。

課程標準確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更新課程觀、學生觀、質量觀,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教師備課時,首先要鑽研新課程標準,明確學科任務,弄清語文學科的性質,瞭解學科的教材體系和基本內容。

備課首先必須備課標,備課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明確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過程。因此,對於教師來説,備課標務....必找準兩個落腳點:一是找準課標確立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實現程度,即不管是知識的積累,抑或技能的培養,都要切實明確並準確把握課標要求是“領會”“瞭解”,還是“熟記”“會用”等;二是找準完成課標要求的教材載體。就是通過研究課標,把總目標、總任務一一分解落實到每組課文和每一節課上,從而為整個教學活動找到一個準確的落腳點,確保教學的計劃性、系統性,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

2、備教材,吃透潛在點。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潛在”是相對於顯露而言的。語文教材的潛在點不外乎三點:第一是要吃透字、詞、句、段的特殊含義;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

課文的鮮明特色,包括德育要素和寫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寫的是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的三步設問。從一課一得的角度來權衡,突破了這三個重點,事實上就是吃透了教材。因此,教師備課時,一定要吃透教材,正確處理教材,理清各章節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掌握重點、難點和關鍵的地方,對哪些地方應補充什麼內容,以及實驗、練習題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數

3、備教師,消除未知點。

從某種意義上説,備課的全過程無不包含着備教師。一個教師的上課水平如何,除了本身原有的知識儲備和施教能力外,與備課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即使最優秀的教師,也不可能達到無所不曉的程度。所以通過備課來提高和完善自己就顯得十分必要。只要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東西,都要查證核實,去偽存真,加工製作,備而待用。唯期如此,上課時才會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4、備學生,摸清已知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摸清了學生的知識儲量、認知水平、學習方法、思維習慣以及對本節教材內容的已知程度,教學才有依據,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學生的學情,講解才能講到點子上,解到關節處,才能有效地克服“學生熟知的我們還喋喋不休,學生難解的我們卻不了了之”的傾向。備學生是備課的難點,難在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非常活躍又參差不齊的思維體,作為教師,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須經常自覺地深入學生,從課堂內外的每一個環節瞭解和研究學生。根據平時對學生的瞭解情況,教師備課時應注意哪些知識學生易於接受,哪些知識學生接受時有困難,從而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教材的特點,確訂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如何按照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規律進行啟發、引導、點拔。

5、備教法,切中契合點 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備課時,要契合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本校條件、個人特長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6、備學法,重視能力發展點。

學生學習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的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要金子還是要挖金子的方法)教師備課時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教給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會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7、備教學程序,巧設過渡點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備課時,對新課的導入,課題的出示,目標的出現,目標的實施,例題的講解,課堂的提問,板書的設計,練習題的安排,以及知識的歸納小結等都要做到科學安排,使學生在整個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能處於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之中,從而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去獲取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教學程序的過渡要力求自然、緊湊、簡潔而巧妙。無論温故知新的鋪墊,還是由分到總的聚合等都應該如此。

8、備教具,選準穿插點。

教具作為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輔助手段,其使用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當(實為穿插點沒選準),

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實際備課中往往重視了使用什麼樣的教具而忽視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時機。從教具的作用來説,備課時一旦遇到語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況,或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加深學生印象,就要考慮使用教具的問題。相反,如果三言兩語可説清道明的問題,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舉。

9、備板書,突出重難點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集教材的“編路”、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於一體,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是完美的教學提綱。好的板書,應該是深入淺出、直觀形象、鮮明醒目,其作用在於幫助實現教學目標,體現教學意圖,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思路,鞏固記憶知識,增強教學效果。一般的説,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就教材本身來説的,主要指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應該掌握的教材重要之處。教學難點一般是側重學生來説的,指的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掌握教材感到有困難的地方。兩者很多時候是統一的,有時則各有所指。

10、備練習,抓住相關點。

教科書的每一課後面都穿插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練習,有些教師還為學生選訂了“配套練習”“隨堂練習”什麼的。作業練習,可以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鞏固所學知識,並在訓練中提高指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從鞏固教學成果、檢測教學效果的前提出發,通過備課精心選擇練習的話,在良好的願望和教學效果之間就會出現差距,就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為了消除這些“練習不良症”,必須抓住練習的相關點,其中包括:(1)突出對應........

點,即與本單元本課密切對應的最能強化教學重點的練習,要佔到一定的份量。(2)吃透聯繫點。就是説要解答本課的練習需要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在學生腦海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樣誘導等,要在備練習時設計適量的輔助題目。(3)強化易錯點,在備課時,教師要針對學生出差錯的原因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相關的小練習在佈置作業時加以強化練習,以此警示學生,避免出錯。

二、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組課文教學的設想:

(一)學科任務:

新課標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本組選取的是人文性非常濃郁的文章,反映了人間許多美好情感。因此,這組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更應該關注的是引導學生體驗、感悟情感之美,讓學生有獨特的心理感受。

(二)年段特點:

中年級是小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承上啟下,既是對低年級訓練的鞏固和提高,又為高年級的訓練打基礎做準備。中年級教學的成敗與否,對整個小學階段的質量關係很大。

三年級處於中年級的前期,教學既要注意與低年級的銜接,又要為中年級後期做好準備,並與之共同完成由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度。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學重點:

1、 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2、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一句話中間、句子之間和自然段之間的停頓,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多讀多想,把課文讀通,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後試着提出問題,並討論解決。

本組教學內容及重點要求:

本組由導讀、課例及積累運用三部分組成,其中課例有2篇精讀課文《小攝影師》、《中彩那天》,2篇略讀課文《可貴的沉默》、《第六顆鑽石》,積累運用有讀讀背背、閲讀、口語交際和習作。

1.學習本單元的27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並能聯繫有關語境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2.通過讀句子體會“冒號”“引號”“問號”“感歎號”的用法。

3.初步認識諺語,並學習積累諺語等名詩佳句。

4.根據課文內容續説故事,想像要合理。

5.在閲讀課文時試着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解決。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閲讀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注意體會人物的美好感情,從中受到感染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就教材本身來説的,主要指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應該掌握的教材重要之處。教學難點

一般是側重學生來説的,指的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掌握教材感到有困難的地方。兩者很多時候是統一的,有時則各有所指。本冊教科書的學習重點是學會多讀多想,讀通課文和學會語言的積累,就此而言,確定本組的教學重難點為:

(1)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字詞,進而體會句子意思,把握課文內容;

(2)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懂得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努力做一個善良的、誠實

有信的人。體會人物的美好感情,學會怎樣關心他人、以誠相待;

(3)正確讀寫生字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五)課時安排:

精讀課文4課時,略讀課文2課時,積累運用5課時,共計11課時。

(六)教學建議:

對於精讀課文

1、 運用多讀多想的方法,以讀代講,以讀促解,以討論交流悟情入境,誦讀感悟,讀懂課文。

怎樣讀:

方法上——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

形式上——

自讀:自由朗讀,可以高聲讀、低聲讀;可以快讀、慢讀。自讀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評讀: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試讀,讀讀評評,讀評結合,讓學生鞏固生字讀音,熟悉課文內容。

領讀:教師或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帶領學生讀。如果讓學生輪流領讀,帶有競爭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熱烈生動。

講讀:以讀帶講、以講促讀、寓講寓讀的講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品詞品句,深入細緻的理解課文內容。

演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表情朗讀、分角色朗讀或藉助表演朗讀,豐富的語調,形象的表演,再現課文情景,增進理解,加深印象。《可貴的沉默》可以 在未接觸課文時,師生直接進入整個情景,(設計與課文相同的問題)然後再對照課文來學習。

本組課文具體可以這樣進行教學:

(1)初讀略粗,留有餘地(自由朗讀,整體感知)(初讀正音)

初讀課文是瞭解性的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的是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的一件什麼事。深層次的問題不要涉及。以《小攝影師》為例,對於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這個問題就不是一讀課文就明確得了的。

(2)次讀稍細,重點部分多着力(藉助插圖,導讀感悟)(次讀解義)

在指導學生再讀課文的過程中,要精當設計提問,着重幫助學生理解有對話的重點部分和重點詞句,進而理解課文中沒有用語言直接表述出來的內容。如:《第六顆鑽石》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這個失業者是好人還是壞人?”來展開討論,從而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

(3)角色演讀,體會感情(再讀悟情)

(4)巧設疑問,(後面的問題設計中講要講到)昇華感情(四讀入境)

怎樣才算懂:

1、 體會字詞意思;

2、 體會句子意思;

3、 把握主要內容。

2、教師精要“點講”,品詞析句,使學生形成感受。

怎樣講

1、 自讀之前啟發講

2、 重點難點着重講

3、 疑難問題明確講

4、 合作學習提示講

5、 總結之時補充講

講什麼

1、 每組課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相似之處,但閲讀的要求及重點不會完全一致。在學生自主閲讀前,簡明扼要的揭示閲讀要求和重點,提示閲讀方法及注意事項。比如:

《小攝影師》的閲讀重點是: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高爾基對小男孩關心、愛護的感情;小男孩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的感情。閲讀的方法是:學習試着提出問題、討論解決的讀書方法。

而《可貴的沉默》 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孩子們情緒的變化由興奮到沉默,由沉默又回到熱鬧的過程。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從故事中受到教育,不僅要感受到父母的愛,還應當去了解、關心和愛戴自己的父母。 表達方法上的特點是:對比入手,展開情節 課文中“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不同的表現,體現了作者在這篇課文中的思路

2、 課文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的,品味的,講深講透的,都不輕易帶過,一定讓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可貴的沉默》可貴在哪裏?《小攝影師》所敍述的故事樸實簡單,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體會引用人物説話的不同表達方法,學習試着提出問題、討論解決的讀書方法;二是感受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愛護。只有對重點問題“高爾基為什麼不願見記者,對小男孩卻非常熱心?”進行突破,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3、 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要明確的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領悟課文內容。如《揠苗助長》??

4、 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離題、跑調,不能有效合作時,要進行提示性的講解,使合作學習更有效、更深入。我在合作學習時形式上是這樣的:4人小組都有自己的編號,在對提供討論的問題進行交流時,可以分別從1——4號順序作討論發言,讓小組學生自己推薦一名發言人在全班交流;也可以由老師指定每組中1——4號中的一個人發言交流。然後由學生或教師加以評價,訂正或講解。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傾聽、發現問題和亮點。

5、 在總結一節課、一篇文章的閲讀情況時,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要及時的進行補充,進一步進行提煉和歸納,使總結更加完整、準確。

對於略讀課文

略讀課文,其教學特點就是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於閲讀實踐,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其直接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潛在目標是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

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本課的教學方法在於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於閲讀實踐,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藉課文前的“閲讀提示” ,讀書、思考、討論,達到理解課文內容。

以《第六顆鑽石》為例:

1、 導語引入

2、 讀閲讀提示,明確閲讀要求及閲讀方法,擬出閲讀提綱;

3、 放手讓學生圍繞閲讀提綱自主學習

4、 檢查閲讀效果,總結

總結

(一)重視每組的首尾:導讀和積累運用

要正確認識導讀的作用:

每組課文之前的導讀,簡要説明本組教材的組成、提示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中要注意的問題,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和學習之前對整組教材的內容、要求有一個總體的印象。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把握積累·運用中“讀讀背背”和“閲讀”的教學尺度:

許多老師重視“積累·運用”中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往往忽視“讀讀背背”和“閲讀”。

“讀讀背背”都是精彩語段,有名言警句、成語、古詩詞、對子、春聯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精典的語句。其目的是積累語言和培養語感,只要能朗讀成誦,不要求學生理解,更不需要逐詞逐句的講解。

“閲讀”,通過閲讀成語故事或其他短文,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藴,培養獨立閲讀能力。積累運用中的閲讀,要指導學生把閲讀教學中的方法運用到短文的自學中,提出具體要求,明確閲讀的方法。如《快樂的泉水》可以設置以下問題作鋪墊引導學生思考,達到最佳的閲讀效果:

(1) 找出你不會讀的字,寫在黑板上,自行查字典解決;

(2) 劃下你不理解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共同解決;

(3) 文章寫誰?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然後再思考回答短文後的問題。這樣,學生既理解短文內容,又懂得學習短文的方法。

(二).正確認識課例包含的內容及課文的相似處:課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聯繫

包括課文、預習或閲讀提示以及思考·練習。本組的四篇課文,在內容或形式上的聯繫是反映人與人之間尊重、愛戴、理解、誠信的美好感情和品格。

(三)不可忽視讀寫例話的教學對閲讀教學所起到的作用:體現讀寫訓練重點

讀寫例話。安排在一組課文之後,是對於讀或寫重點訓練項目的概括和歸納小結,體現了讀寫訓練的重點,旨在培養良好讀寫習慣。本冊例話,就讀的某一點説明訓練什麼,怎麼訓練。突出對語言的理解、感悟與積累。比如《多讀多想,讀懂課文》是關於讀方面的文章,指導我們如何讀課文,怎樣才算讀懂課文。

讀的要求是:(1)集中注意力;(2)開動腦筋;(3)多讀多想。

讀懂的要求是:(1)體會字詞意思;(2)體會句子意思;(3)把握主要內容。

(四)不可忽視板書在教學中的作用:“三路合一”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集教材的“編路”、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於一體,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是完美的教學提綱。好的板書,應該是深入淺出、直觀形象、鮮明醒目,其作用在於幫助實現教學目標,體現教學意圖,突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思路,鞏固記憶知識,增強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