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7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錦集15篇)

《目送》讀後感1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對親情和作者周邊人物的感悟,寫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老去,各種真實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來讀《目送》,頗有共鳴感,經歷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歡《目送》中的一句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級時那大大的書包幾乎能把孩子帶到,到現在,孩子卻不願依賴你了,獨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少次這樣目送孩子的離去。父母的日漸老去,我對父母的依戀依舊繼續着。歲月的流逝匆匆,心裏更加深深地體會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這世世代代的輪迴,上蒼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人能改變上蒼的決定。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讀後感2

老師讓我們寫一篇目送讀後感,我在公交站牌等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對母子。在變燈的那一刻,母親抓着兒子的手,但是兒子並沒有跟着母親一起走。兒子突然之間臉上有些不高興,皺着眉頭,看着母親。母親什麼都沒説,已經知道了兒子的想法。兒子將母親的手甩開,自己往前走了。目送讀後感中的感受和此時此刻的心情差不多。

目送讀後感 拒絕父母關心

我能看到母親眼中的失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也和那個孩子一樣,對母親的關係視若無睹,父母遞來的一件外套,自己説不冷就拒絕了;父母送來的牛奶,不想喝就放在了一邊。很多時候,面對父母的關心我們都是不耐煩的,究竟是我們長大了,還是變得不懂事了?眨眼間,父母就老了……

目送讀後感 自己的路自己走

小的時候看見了喜歡的東西,會興高采烈的拿到媽媽面前,問媽媽這個我可以要嗎?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會找到爸爸,在爸爸懷中默默的哭泣。那個時候自己的依靠就是父母,會在自己困惑、難過的時候會尋求幫助。什麼時候,這些都變了。《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走上了自己的路。母親自然是捨不得孩子一個人在外邊打拼,因為她明白在外面太難太難。但是沒有辦法,孩子總要一個人做事情,很多困難,只有自己度過才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人走。

《目送》讀後感3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着野火的龍應台。散淡的文章裏,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裏行間;隨意而寫的閒適中,把台北的風土人情傳遞了出來;即便寫的只是家裏的日子,還是在不經意間把一個大家的深刻隱約的顯露。

貌似不着邊際的表述裏,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揚厲愛深愛切的感受,只是隨手把撿起日子裏的點滴,然後,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默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温暖。

寫親情一般都回難以自持在濃的化不開的情感裏。但是,《目送》不會讓你如此,即便筆者的.母親腦萎縮不認識自己的兒女,但是你也會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滿愛意的孝順中,看到燦爛的人性,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熱淚。書的最後寫到作者的父親埋葬故里,族人把這個從台北回來的孩子按照當地風俗榮光下葬。你會為鄉里人們那打不斷的骨肉相連而浩然落淚,那是自豪的淚,交織着民族大義的淚。一句,族人們就像迎接自家裏十幾歲走丟的孩子一樣的,在幾十年後接來了從台北回來的骨灰。你不能不為之動容!

《目送》讀後感4

我尚未為人父母,無法瞭解與孩子的深情。我在猜測,我的父母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觸,看着我成長,且喜且憂,無法茁壯成長的小雛鷹總有一天會獨自飛翔,卻無力抗拒我的成長。

小時候,父母是子女最親密的人,晴天雨天都相伴,陽光下,星光裏,都是一路同行。曾有時候,我以為一輩子大概都是這樣了,以為父母子女是一生不變的緣分。

每每談及我的`小學時代,我媽媽總會念叨,第一天送我去上學,在教室的窗外看我,看了整整一節課。爸爸最會燒麪條,只要我説想吃麪條了,爸爸就會一大早去買新鮮食材,等我起牀,已經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在等我了。一樣的配料,一樣的味道,天天吃都吃不膩。我家在鎮上,不大不小,生活所需一應俱全。小時候常常會覺得,世界大概就這麼大了吧。

高考之後,我來到了上海求學,畢業以後,也選擇了繼續留下。工作了就沒有寒暑假了,能回家與父母團聚的日子越來越少。聚少離多,父母不再是一個眼神一碗麪條,而是電話那頭的聲音和時不時的牽掛。與父母的聯繫像蒸發的水汽一般,從可以觸摸的材質變為了無形和抽象的存在。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當我讀到龍應台在《目送》中發自肺腹的這一段話,我的腦海裏總會浮想起發生在自己身上關於目送的故事。

記得上幼兒園時,每次我都是緊緊拉着媽媽的手,進教室時還不斷回頭看着媽媽。後來上了小學,媽媽每天送我到學校門口,我總是像小鹿似的邊喊着媽媽再見邊頭也不回地衝進校園。上二年級時,媽媽給我報了一個鋼琴班,這個班離我家不遠,步行只要二十分鐘,剛開始都是媽媽送我去,去了幾次後我強烈要求自己去,在我的倔強下媽媽只好同意。

那天早上我蹦蹦跳跳去上課了,下課時正是交通高峯期,我站在斑馬線上東張西望,看着一輛輛汽車從我面前駛過卻不敢過去。好不容易到了馬路對面,我的鞋帶突然開了,正低頭綁鞋帶時,我忽然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媽媽,原來她不放心我一個人回家,就悄悄跟在後面。我一下撲到媽媽懷裏,那一刻心裏是那麼幸福。

母愛是無形的,它需要心靈去感受。母愛是永恆的.,它使人終生難忘。母愛是偉大的,它給人無窮的力量。有時我想我會不會長大後也像《目送》中的兒子,慢慢地和媽媽漸行漸遠。但不論在哪裏,媽媽一定都會默默地注視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以後一定要用愛去回報媽媽。

《目送》讀後感6

對於龍應台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台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台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漸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目送》讀後感7

經典詞句:我慢慢地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精彩段落: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評語:《目送》是全書的首篇,目送父親的遠去,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者內心的悲傷。

讀後感:構成《目送》的部分,我認為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愛”。父母,是長輩,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老人老了,就變成了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像孩子,就是晚輩,就是需要兒女們照顧,在懷裏濃濃的“愛”的承受者。無論是《雨兒》所説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電話、一遍遍給媽媽解釋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兒、到潮州看望媽媽就陪她睡陪她聊、女傭把媽媽帶上陽明山就帶媽媽去泡温泉不消停、給媽媽拍照;是《明白》裏,為了讓母親放心,做了一個可笑的`本子,還蓋上了個章;還是《散步》裏面寫到的徹夜不眠之後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圍上圍巾後牽着媽媽的手在犬吠聲相伴的凌晨散步,這一切,都是對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愛”。

《目送》讀後感8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裏是沉重的。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在書裏,那位母親輕聲的呼喚——雨兒。我不停地在問自己,誰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誰。隔着一條馬路,當我回頭的時候,是誰在那裏,是誰在哪裏輕聲呼喚我。人們常常説,三生,可是真的有三生嗎?如果有的話,今生的我在不停地被誰目送,來世我又會目送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真的`是如此嗎?許多年已過去,第一天上班的早晨,我是否也是在母親悲傷的目送中消失在拐角處?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

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脱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目送》讀後感9

讀《目送》有感讀了《目送》的第一篇,我就情不自禁地繼續看下去,作者能把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描繪的感人肺腑。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第一篇叫《目送》的文章讓我最記憶深刻。作者的.兒子第一天上小學進教室和出國上大學的兩個情景,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卻一次次與兒子疏遠。作者記得她也總是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父親生命結束。

也許,每一個父母都會經歷孩子長大疏遠他們這個事實,經歷自己的父母離開人世。可又有幾人會把這樣刻骨銘心的事記錄下來,用感情記錄下來。一般情況下我們看一篇文章,主要看故事內容,新穎的題材才會吸引我們,讓我們喜歡。可這本書,只有樸實的文字,簡單的故事,平滑的敍述,也能成為家喻户曉的讀物,贏的就是真情與文字功底。

我們之所以要讀課外書和學習課文,不僅僅是看故事,更要學習,學習語文知識,學習思想內容,學習審美。這樣你才沒白學。

《目送》讀後感10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銷售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

不必追”

這段話,我認為是該書的精神所在,書中描述的龍應台與父母、與孩子,一起與朋友經歷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從這句話裏找到答案。因領悟到目送的必然,她在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上、與周邊朋友相處上、看待生與死、周遊世界時,都能用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維,更加柔和的方式,來面對。

通過龍應台的人生感悟,我們多少能預測未來的我們,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是什麼樣的時候,往往能更加坦然、更加堅強、更加樂觀的面對身邊的一切。因為可能預測未來,所以更加淡定,更加懂得珍惜。

猛然讓我想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當我們可以用站在人生盡頭的視角,來縱觀一生時,又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

目送,站在人生的盡頭,扭過頭來,看看這一路。

《目送》讀後感11

匆匆流去的時光,總會讓人忍不住懷念。

——題記

人一生中,總會有痴呆的時候,沒有幾個天才會聰明到生命的最後一段路。

一片短文,洋洋灑灑幾千字,分為兩部分,前半段為回憶,後半段為現實。在龍應台小的時候,父母很年輕,再高的火車,他們也爬得上去,“就是隻有一隻腳沾着踏板,一隻手抓住鐵桿,半個身子吊在火車外面像風箏就要短線,還能聞到那風裏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還能看見大江大地綿延不盡,令人想迎風高唱山川壯麗”。青春是轟烈的,是美好的,是所有記憶中最美麗的一部分,更是永遠回不去的一段舊時光,一幕一幕的畫面像時光機一樣,一張一張在腦海中呈現。原來的那些記憶,最後只剩下一段語言,一次遐想,簡簡單單,很快就過去了。

可是,人們永遠逃避不了歲月的流逝。作者的母親在面對作者時,竟然一點都不認識,那相處了幾十年的感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無蹤影,親情又是那麼的寶貴,龍應台一遍一遍地向母親表達着自己是誰,一次又一次相幫母親撿回記憶,只是,在歲月面前,誰都無能為力。

五百里,很長又很短,長到一段幾個小時的路程,短到一段回憶。成長了十餘年,房子從瓦房到樓房,從沒有樓梯到有樓梯再到現在的電梯,科學在進步,我們在成長,父母在衰老,破碎的童年記憶已經逐漸在我的腦海中拼湊、刪除、拼湊、刪除。

時光,還是不會停留,記憶,是長的,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是舊的?每一片繁華似錦,輪迴過幾次?

《目送》讀後感12

天邊的雲或淡或濃的飄着,像一團一一團一棉花糠似的,悠哉悠哉地趴在這藍色的`席夢思上。合上被風翻一動的書,悵然所失地歎了口氣。

真是不違應台所言“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也許第一次並沒有怎麼察覺到,但漸漸的,你會發現,你在他往後的生活中已無關緊要,甚至成為多餘。因為在他的眼中,你只是個碰到什麼事都大驚小怪的“鄉巴佬”或是一個茫茫人海中的礙物。

告別時都懶得説聲“再見”。

上天真的是很不公呵!它讓孩子在長大後忘記了你曾經對他灌輸的種種一愛一,而讓你一直天真的以為:孩子還 是和小時候一樣,會朝你撒嬌,講故事......誰都不知道所有都變了,沒了。只有上天。

你説,久別重逢難得嗎?你説,海枯石爛的諾言會成為永恆嗎?你説,快樂會被定格在永恆嗎?

那麼,你説,你一生與幾個人説過再見並實現了呢?

很多時候,緣分盡了,多少個“再見”也彌補不了。

最後,你和他站在地球的兩端,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為何要再道一聲添與負擔的“再見”呢!

《目送》讀後感1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銷售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我認為是該書的精神所在,書中描述的`龍應台與父母、與孩子,一起與朋友經歷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從這句話裏找到答案。因領悟到目送的必然,她在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上、與周邊朋友相處上、看待生與死、周遊世界時,都能用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維,更加柔和的方式,來面對。

通過龍應台的人生感悟,我們多少能預測未來的我們,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是什麼樣的時候,往往能更加坦然、更加堅強、更加樂觀的面對身邊的一切。因為可能預測未來,所以更加淡定,更加懂得珍惜。

猛然讓我想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當我們可以用站在人生盡頭的視角,來縱觀一生時,又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

目送,站在人生的盡頭,扭過頭來,看看這一路。

《目送》讀後感14

兒子長大了,母親依然目送他離開,就像曾經她的母親目送她走遠。父親老了,走了,女兒想要抱起他,再走一次塵世的路,就像她的兒子,總會有一天“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目送她的老去。這是一場輪迴,一場目光和

生命的輪迴。兒子的疏離不可避免,父母的老去無法抵抗,他們的離開不能停,而你我不必追。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記憶衰退的母親認不出自己的`女兒,電話裏一遍遍重複:“你是誰?你是我的女兒?”但她知道她“只有一個女兒”。

女兒陪母親買衣服、做按摩,給母親塗指甲油玩。長長的夜,空蕩蕩的街,女兒牽着母親散步。母親已看不懂寫着安慰話語的便條,母親衰老得手背只剩一層皮,母親一遍又一遍回到四十年前的記憶。韶華逝去,時光不

返,但她的女兒,還是那個誰也奪不走的女兒。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母親撥開女兒的手,恐懼溢滿深陷的眼睛。她要回到她的舊時光。舊時光裏,她的家在小溪盡頭、羣山深處,那兒有一座傳下幾代的房子,開着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田裏種着

豆,楊梅和桃子掛在樹上,曬辣椒的竹篾子靠在井邊。

《目送》讀後感15

最近,我讀了龍應台的文章——《目送》,讀完之後,我深有感觸。

本文主要説“我”送兒子上學,希望他能回一次頭,看看“我”,對“我”説一聲再見。可是,十幾年他都沒有回一次頭,只有“我”在目送,渴求有一次回頭。多年後,兒子上大學了,“我”在窗子邊看着他,只是看一個高瘦的背影對“我”説不用追。

看完本文,我想起一件事,那是去六中上學的第一天,我騎着自行車上學,媽媽就跟在後面,遠遠地目送着我第一天上中學興奮的背影。讀後感·當我進入教室,與新同學新朋友談天説地,根本沒有注意到媽媽也在窗外看着我,默默地看着我,我也沒有回頭,而站在廊上的媽媽一定希望我回頭看他一眼吧!窗外的家長們,看着孩子們打鬧,恐怕也希望孩子們回頭對他們説一句再見……

是的`,天下所有的父母不都是愛孩子的嗎?他們永遠對孩子充滿關心和愛護。就像龍應台看着兒子轉過街才放心,就像母親不放心我第一天騎自行車上學,她一直跟着我到教室門口。後來,她還是放心不下,我們就搬到離學校比較近的房子去住,雖然這個房子又小又舊,但是裏面充滿了媽媽對我無限的關愛。

母愛如春風,如目送的深沉,有孩子的天真,有一顆最熱忱的心,滋潤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