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精】《朝花夕拾》讀後感

【精】《朝花夕拾》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15W 次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1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初次見到這本書是在我姐姐書桌上那看到的,因為媽媽讓我去找一本姐姐的書看一下,一眼我就看到了《朝花夕拾》,大概翻了一下,我就發現這本書中有很多的故事,心想:這麼勢薄一本書,還有這麼多的故喜,一定寫的'得不詳細。於是我就放下了這本書。第二次看到這本書已經被我買了,因為老師説是一本好書,可以買回來看看。可自從買回來後,就放在那落灰了。

第三次再看它時,我已經愛上了它。一天中午,我覺得閒着無聊,就拿起了積滿灰塵的它,靜下心來認真的地讀了起來。剛讀第一篇就被這本書的故事吸引了,即使有很多故事,但內容依然講的得有詳有略,魯迅的語言也生動有趣,讓我一讀就停不下來了,後悔沒早點看。

這本書最讓我深刻的是《父親的病》,這一章讓我看到父子之間的親情,也看到了某些中醫的古故作高深。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對庸醫誤人的痛恨,在這一章中,父親生病後,“我”便到處求醫,每次父親放棄時“我”都會鼓勵他,每次聽到有好的醫生,就不顧一切的去為父親求醫。為了使父親的病有好轉,“我”甚至於還要拼了性命,跑進深山裏去採藥,這裏我感到了濃濃的父子情。讓我懂得了要相信科學,不要迷信,要以正常的,科學的渠道,來解決疑難困惑,不能忙了半天卻是白忙活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五味雜陳,有興奮、失落,有哭、有笑,不過都是人生一般美好的回憶。拾起從那枝頭掉下的留着芬芳清香,以及那許多回憶的小花兒吧。細細品味還能嗅到幾分年少時的清香呢!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出自我國大文學家魯迅之手,講述了魯迅先生童年青年時發生的一些事,這其中有苦邊有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保姆阿長和藤野先生。

保姆阿長原本讓“我”很厭惡,她睡覺總是擺成了一個“大”字,讓“我”翻不了身,以及踩死了“我”的隱鼠,讓“我”很傷心。他還有許多讓“我”討厭的規矩。我也不喜歡阿長,可是魯迅想要《山海經》,長媽媽費了心思辦幫魯迅買到,這才發現長媽媽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

與媽媽對比起來,衍太太可以説是太自私了。魚缸結了冰,“我們”去吃冰。可衍太太不但不制止我們,還為“我們”加油,在魯迅父親過去後,衍太太還讓“我”偷母親的首飾變賣。還到處傳播魯迅賣珠寶的'流言,這種人真是太壞了,有些可惡。

藤野先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他不但為人善良更不會輕視中國人,還幫助魯迅糾正筆記上的錯誤,是一個真正有同情心的人。他認為知識沒有國界,他把醫學傳播到中國,也希望有更多國家能有更好的醫學,他這是光榮可敬的。

魯迅筆下鮮活人物還有許多,他的文章有獨特魅力,讓人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讀後感3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能夠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僅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十分好看。

《朝花夕拾》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只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好處的片斷,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性的系列散文。魯迅的生活閲歷相當豐富,即使在本書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時代,可寫之事也很多,但他只從中選取了十個題目,這與他一貫主張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嚴謹的寫作態度有關。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好處和很高的藝術水平,在眾多散文中,能夠稱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散文裏,魯迅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卧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斥責了一頓,好搞笑!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期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4

腰束草繩,腳穿草鞋,項掛紙錠;手握破芭蕉扇,鐵索,算盤;肩膀聳起,長長的頭髮直披下來,眉眼“八字”;二尺方帽,長舌頭,這便是魯迅所崇拜的無常了。

無常,地位平庸,身着樸素,打扮得嚇人,卻是鬼裏最善良的了。我小時候聽人講過無常這一説,光是相貌,腦海裏便出現了一個妖魔鬼怪,長頭髮、長舌頭,不嚇人才怪。而魯迅筆下的無常,恰恰與我之前的想象相反,原來世界上真有像無常這類的人呢!

妖魔鬼怪通常認為是沒有心,惡毒,可偏偏千萬別把無常跟他們混為一談,倘若把這個世界比作陰間,像無常的能有多少?傳説無常在勾魂時,要勾隔壁患傷寒快要一命嗚呼的人,而那人的母親因快要失子的哭聲撕心裂肺,倘若是你,你會怎麼做?選擇狠心,還是放棄?你錯了,你會因為怕大王打你而必須狠心奪去生命。“可憐天下父母心”,你曉,無常也曉,他的心腸軟了,放那可憐人還陽半刻,而受傷的將是自己!後果當然知道,被大王抽了四十四輥……

世界除了千山萬水,還有愛,倘若沒有愛的`盪漾,即使景物再美,人間黑暗,誰會欣賞道路美景呢?愛如陽光,在你無助之下温暖身軀;愛如明燈,在你迷路時尋找正確方向……愛就是這樣,如同人生最亮麗的風景。而世界像無常的人很多,如地震救人的英雄們、抗日戰爭的戰士們、在醫院搶救病人的白衣天使等,這些人正不如無常一般正直、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嗎?

愛是彼此的心願,同大家共創美好藍天。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朝花夕拾】是作者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大多用凝練的手法摘取那些深藏記憶裏的難忘的生活片段加以描述,選擇具有象徵意義的情節和描寫人物的神情心態,使作品的生活氣息更加濃厚,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動人。

魯迅,這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印象之中,在小學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名字,卻只是朦朦朧朧的知道而已,卻不是有那麼深刻的'瞭解,讓我對魯迅有進一步的認識是在初中,初中的一篇名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一篇散文,選自《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很吸引我,自然而然我就找來了《朝花夕拾》來讀。不可否認,我喜歡魯迅先生的文筆,沒有大師的架子,平易近人,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好像每一個故事情節,故事人物都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了世人的眼前。

魯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寫出了舊社會的黑暗,一個人吃人的世界。這些都深深的刺痛了我,讓我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過往的日子裏,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樑的我們,怎能不為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看到自己的影子,一個堅定的影子!在以前的日子裏,我把大多數的時間都揮霍掉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後為祖國做出貢獻!

《朝花夕拾》讀後感6

在這個寒假,我拜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組成,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成長道路。在回憶往事的基礎上,魯迅對當時的社會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使它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是現代回憶性散文的典範之作。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敍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開頭的幾段寫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鋭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敍述在仙台學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表達了魯迅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朝花夕拾》讀後感7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寫他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本文主要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在百草園中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讀着這篇文章時,我覺得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快樂無憂的,讀着讀着,我彷彿回到了小時候。我兒時住在鄉下,每到春季或秋季,我常喜歡在小路上奔跑,在家門口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這種看似無聊的遊戲。可是我們很快樂,因為曾經的我們感覺只要有朋友的陪伴就是快樂,就會感到幸福。

但是從我離開故鄉上小學後,這樣的日子就徹底結束了。我進了小學之後,週末就很少和朋友們一起玩了。一是因為離得遠,二是因為沒時間。其實一二年級的作業也不算多,只是那時的我不想寫罷了。每到週末我先看電視,然後吃吃東西,玩玩手機,直到第二天才開始寫作業。現在回想起來和魯迅先生對比一下,也真是慚愧極了。我決心學習魯迅先生勤學好問的精神。

魯迅先生的兒時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識,尋求真理,我要向先輩學習。

《朝花夕拾》讀後感8

對於魯迅的認識,一直留在語文書上那簡練而又死板的介紹中:“魯迅,姓周,本名樟樹,字豫才,後又名樹人,堅持白話文,代表作為《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這些從小學就開始記住的文學常識,並沒有讓我感到魯迅的人格魅力,只是在我腦海中留下了魯迅在文學史上很重要的印象。

俗話説“筆下的文字最能體現他的一切。”《朝花夕拾》作為他的代表作,尤其是在不同時期的作品,更能感受他的所有。

驚歎於他對人物的把握和細緻入微的描寫;感歎於他對故人,對故鄉的細膩情感;驚訝於他敢於改變,堅持白話的勇敢,欣喜於他對事物獨特的見解與面對事物先出他人一步的敏感……一點一滴都在《朝花夕拾》中表現無疑。

對於大家當時都十分熱衷的《24孝圖》,他沒有盲目追隨,而是對於整個故事都點出他的荒謬,字字在理。長時間的流傳,肯定有人發現它的不合理,但無人點破他的勇敢在此展露無遺。

他不但有着有什麼説什麼的男子氣概,也有着不遜於女子的'情感。對於父親,他有小小的遺憾;對於阿長與山海經,他由誤會,不喜到釋然,祝福;對於藤野先生,他有着感激,感恩……

他有着鮮明的情感,如詩人的細膩;有着強烈的愛國,如革命者的剛烈;有着極好的文筆,如作家的善於表達。魯迅集詩人,革命者,作家的身份於一身,“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有正面的生死觀,憂樂觀,不愧為一代偉人!

《朝花夕拾》讀後感9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非常好看。

《狗貓鼠》記述了童年時對貓和鼠的好惡。《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保姆長媽媽的淳樸善良。《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五猖會》回顧了兒時一次看廟會的經歷。《無常》栩栩如生地描寫了鄉間迎神賽會時的活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回味了純真快樂的童年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日子。《父親的病》在敍述父親生病長期治療的過程中,對庸醫誤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憤慨。《瑣記》記述的是作者去南京讀書的經歷。《藤野先生》懷念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藤野,並記述了作者棄醫從文的經過。《範愛農》回憶和悼念了青年時代的摯友範愛農。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萊州市玉皇中學初一:林澤瑞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靜靜地閲讀着《朝花夕拾》一書,讀着魯迅先生這些回憶童年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包含了十篇魯迅對童年的回憶的故事,有表現了魯迅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的《狗·貓·鼠》;有懷念長媽媽又哀其不幸的《阿長與<山海經>》等……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藤野先生》。這篇故事講述了魯迅到日本留學,受到日本學生的歧視和侮辱,認識到中國國民的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為了拯救國民的'靈魂,決定棄醫從文。魯迅突出地描寫了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在日本留學時,魯迅受到藤野先生的細心照顧,使他十分感激藤野先生,如文中“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這句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愛慕之情,給魯迅以後的成就帶來了一定影響。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魯迅先生童年時的中國,收到了太多的屈辱,而現在的中國,正是繁榮昌盛的時期,我們應該好好地把握當今的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講述了,魯迅先生在童年到青年時代的生活。今天我看的是其中的`第一章,也就是《狗·貓·鼠》。這篇文章,講的是有人在魯迅先生寫的文章後批評或者是加以責罵。

總是要抨擊魯迅先生的話語。我感到很為魯迅先生抱不平。他明明沒有做錯什麼致命大事,卻還到處排擠他,厭惡他。別人借用魯迅先生之前寫的話,來反擊他,罵他是狗。於是魯迅先生就留心來查找貓狗成仇的原因。

我,在這篇文章中,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鳴清高,鷙禽猛獸,一以較弱動物為餌,不妨説是兇殘的吧,但他們從來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地佩服,讚歎他們。我之所以喜歡這句話,是因為我認為這句話不僅運用了擬人,把那些讓人討厭的蟲蛆,鷙禽猛獸寫得很清高,沒有了醜感,而且也寫出來了魯迅先生對弱小者的同情與對黑暗社會的憎恨。

還有,我認為魯迅先生對小動物有喜愛之情,也有惻隱之心。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魯迅先生在晚年的時候回憶幼時的求學時光,想必心裏必須有一番趣味吧!“帶露折花,色相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夠。”正如魯迅先生所説的那樣,他的《朝花夕拾》就是如此。

《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介紹了許多自我的求學經歷。每個人都會有自我的求學之路,在求學之路上也必須充滿了不少坎坷、困難和挫折。

讀着先生的散文,眼前彷彿看見青年魯迅在一家日本旅店,躺在牀上,為了不被蚊子叮咬,將全身裹進被子,只留兩個孔透氣的樣貌。

我的求學之路並不像魯迅先生那樣,在吃住上沒有問題,主要在學習方面有很大問題。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的`英語考試我只考了88分。我拿着試卷忐忑不安地回了家,媽媽狠狠地批了我一頓,説我讓家人丟臉,因為我爸爸就是英語教師。之後,我每一天堅持不懈地朗讀課文,記單詞……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次考試得了93分。從此以後,每次考試我都取得好成績。

求學之路是坎坷的,困難的,令人難忘。

大家也看看《朝花夕拾》,説不定在書中能找到你的痕跡。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二十四孝圖》

魯迅在文章開頭,就以無情的筆調批判詛咒了妨礙白話者,也就是阻礙文化發展者,在我看來,只有大眾化、通俗化的文學才是至上的。接着由妨礙白話者聯繫到了兒童圖書,兒童的時候是要有快樂的,不快樂就沒有了童年,兒童未來的希望必然要順應時代,而這個時代需要想象力、創造力,就足夠説明童年快樂有必要了。

慢慢地,魯迅開始引入自己兒童時期,我認為,他看自己的童年還是相對滿意的,而《玉曆寶鈔至傳》我也是見過的,其中圖片模糊不清,對生死的觀念極度宣傳,實乃迷信之書本,但作為一種信仰,也是不可否認的。魯迅兒時所有的'圖冊,大都是傳宣“忠孝”思想的,而且是極端化了的,魯迅從這兒轉手正題----------《二十四孝圖》。

魯迅着重寫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理兒”等的孝道故事,並且附上自己兒時的看法,寫出了對古代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的批判。

那些十分無情的孝道方式早已不復存在,而今天,竟有人拿“二十四孝”來規定子女的“孝”實在是不應該啊!

最後,作者以童時的眼光表達對“二十四孝”的恐懼,進一步説明了“二十四孝”的不可施行性。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出其我國的大文豪魯迅之口。他愛國,寫作水平高,今天我也有幸拜讀完《朝花夕拾》其中的“阿長與《山海經》”令我印象很深。

從前段的散文來看,魯迅把阿長描繪的並不光彩。魯迅舉了些小事,如:睡相差,愛寬事,怪規矩等,還把阿長的外表寫成了一個生動的矮婆,面黃人肥。此處作者也怪誠實,對阿長的外表也是“供認不諱”,毫無光彩修飾,使我不禁微笑起來,看到了一個隨意大咧又不失趣味的'阿長。

到中段,魯迅突然話鋒一轉,描寫了阿長又有什麼好,如:教會了我許多事,去被長毛抓,帶來“三哼經”。讓我看出了一位貼心上事的長媽媽。哎,這就是所謂的“先揚後抑”吧!真是對阿長又愛又恨啊!

讀着這一幕幕温馨有趣的畫面,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老了,也和阿長差不多,只是比阿長白一點,瘦一點,卻也愛談閒事兒,愛些怪習俗......但是,但是看到阿長教會魯迅許多事時,我想起奶奶也教會我許多事,平常我很亂,可奶奶很乾淨,這個寒假,她教會我要乾淨,這也很好啊!阿長費力帶來“三哼經”,掛記魯迅,我奶奶也是如此,平常我需要什麼,她會盡力得來,我隨口一句話,她久久放不下,關心我,愛護我,可真是偉大!我不應該經常為奶奶的“口煩”而嫌棄她的!

阿長與《山海經》中,魯迅對長媽媽的愛使我流連忘返,使我想開了不少,《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大力推薦!你一定要看。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我們要珍惜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