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漁歌子讀後感-800字

漁歌子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8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漁歌子讀後感-8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漁歌子讀後感-800字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春天裏的喜悦

提起杜甫,不得不提位於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元759年冬,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一家老小,顛沛流離,從荒涼貧瘠的隴右(今甘肅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天,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他的詩“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中提到的便是這裏。

杜甫在草堂一住就是四年。期間,他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諸多經典詩篇。“安史之亂”平定後,杜甫面對生氣勃勃的春日景象,情難自禁,又寫下一組即景小詩——《絕句四首》,其中以第三首最為著名。

前兩句意思是:兩隻黃鸝在新綠的柳枝間鳴唱,一行白鷺列隊飛向青天。“黃鸝”“白鷺”顯出春天活潑的氣氛,“翠柳”“青天”給人以平靜、安適的感覺。“鳴”字表現了鳥兒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現出白鷺的悠然飄逸。“黃”“翠”“白”“青”,色澤交錯,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傳達出詩人歡快自在的`心情。

後兩句意思是:從窗口望出去,西嶺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近在眼前;門外江上停泊着行程萬里、從東吳歸來的航船。一個“含”字,表明詩人是憑窗遠眺,此景彷彿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千秋雪”言時間之久,“萬里船”言空間之廣。“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稱“千秋雪”。“東吳”,三國時孫權在今江蘇南京定都建國,國號為吳,也稱東吳,這裏借指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

因為多年戰亂,水路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不能暢行萬里。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詩人這份舒暢與喜悦之情,難以自禁,便以輕盈明媚之勢從筆端奔騰而下,氣勢恢宏。原來,詩人描寫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更是心中的春天。

瞭解了杜甫的創作背景,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那份喜悦是否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