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精選大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精選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4W 次

導語:《遇見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要學會“臣服”。“愛過、通過、哭過之後——是臣服的體驗”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就像時光無法倒流一樣,所以要學會臣服。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00字精選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

這是一本修身心靈的書,看到一半,就會覺得有些枯燥,難以消化的,但堅持讀下去,就會有所感悟。

當今社會,工作壓力大,人才競爭強,婚姻的強迫性和隨屬性多,方方面面的不如意給人的心靈帶來很多困擾。有的人心靈敞亮,不鑽牛角尖,就會少了很多煩惱,多了很多機會和快樂。有的人心地狹窄,就會困在自己的柵欄裏,再也突破不了自己的心門,看不到廣闊的天空,半生都讓自己活在煉獄裏,不得安寧。

其實要説舒心,誰能説自己是絕對的快樂?人要顧忌很多,想要的很多,付出了很多,收穫的卻不一定如期望的結果那樣豐厚。 這是人生經歷的必然,不能總是耿耿於懷,要勇於放開那份沉重,積極地向前看,才能看到希望和未來。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有一點很深刻:人要學着問自己,我是誰?我想要什麼?

很多受到煩惱困擾的人肯定沒有好好地問過自己,為什麼自己把自己困在煩惱裏不能逃脱出來,而是一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實就是缺乏自問,自審的勇氣。

對於感情傷害,很多人都只看到自己遭受的委屈,不肯直面自己的錯誤,一再地把責任規劃給對方,好讓自己有理由去指責去恨,或者獲取旁觀者的同情,殊不知,越是這樣,越是把自己逼向了死角,把自己逼上了不想回頭的路。

我們去愛自己親愛的人,總是以各種藉口去強加給對方,讓對方順着自己的意願去做,好像這樣才是愛。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愛,其實更應該懂得放手,不要事事幹預,事事操辦,這樣既疲累了自己,也傷害了對方,讓對方變成一個無所事事,甚至頹廢的人。

為人處世時,我們的心態決定着周圍人的 人際圈兒,跟你走得近的,説的來的,都和你在同一個磁場裏共振,引起了正能量的共鳴,這就是同味相投。相反,有些人總是讓人難以接近,人們都會敬而遠之,那説明你的能量磁場在排斥,那是你自己本身無法發覺的對人的一種潛在拒絕。如果你要改變這種狀態,首先要改變自己,看看自己的心,到底想要做什麼,而不是委屈和抱怨,靠虛華的語言獲取同情和駐足。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智能過濾器,在眾多的信息中,多數是按照自己的潛意識狀態去留存自己想要的,失去了很多公平分析的機會,只要我們能認真地檢視自己,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看問題,就一定能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平和寬大。

多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保留的,哪些是應該放棄的,哪些是無法改變的,哪些是應該臣服的,用一顆自然地真正的自我之心去接受和放下。

一個人,要能看透真我,做到真愛,喜悦與和平,才會真得找到幸福的所在。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求索,也許就會在某一天,找到或者遇見,那個未知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2】

閲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題目首先映入眼簾,“遇見未知的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知的自己還能夠再見到一個未知的自己嗎?一個未知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個未知的自己真的就是自己嗎?帶着這種種疑問,我拿起了這本書。

封皮是黃白相間,從插圖到作者的配圖,都非常具有文學氣息,作者張德芬,是華語世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身心靈作家,這本書淺顯易懂,對於解決生活、情緒、追求等方面的問題有很大的幫助,非常實用。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身處改革開放的今天,各種社會現象層出不窮,人們處在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境遇,經歷着不同的命運,每個人都會面臨情緒的困擾,這本書裏告訴了我們通向喜悦的途徑,是喜悦不是簡單的快樂,快樂是外向的索取,是有依託的,如果要獲取真正的喜悦,必須剝離人之外在的物質,包括名利、物質的獲取與追求,尋找自我身心最簡單、最質樸的快樂,由於內心的平和與喜悦,喜悦是真正內心能量的實現。通過心靈的修正,獲得平和。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裏,很多人都將戴着的各色面具當成了真正的自己,每天都在不同的面具之間轉換着自己的角色,最後失落了自己,忘記了本心,最終雖然擁有再多的名與利,卻發現自己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其實這樣的我們都已不是自己的主人,已經成了名利的奴隸,任由他們奴役着我們的思想,束縛着我們行為,使我們得不到快樂。

我們都曾經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迷茫過或者正在迷茫着,讀這本書,讓自己與自己的內心進行溝通與交流,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才能快樂。

正如作者張德芬為《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介紹的,這本書可以讓你瞭解自己、看清小我,進而在生活中操練,讓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樂。而感恩,正是你用謙卑的心去體會一切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感恩會帶來更多的謙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樂,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3】

最近兩年常常收聽雷鳴的節目,我相信意識決定行為,現在我發現自己改變了很多。節目中多次推薦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身心靈小説,用通俗易懂、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我認真的拜讀過了,現在我想推薦給我的朋友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爺安排好的、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這樣的事,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其規律,不與之抗衡,內心平和,要淡然悦納。他人的事,是指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別人的事,我們不能掌握,只能像書中所説“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覺察自己的心聲,修心養性,尋找內在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內心投射的結果。所有讓你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我們費力的在別人和外界尋求答案,結果卻徒勞無功,因為我們找錯了方向,答案不在外界,而在內心。生命本是來無影去無蹤,無法臆測也難以捉摸,無論是在身處逆境茫然徘徊之時還是看盡繁華歸於平淡之際,唯有抱持觀照內心並惜福感恩,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我們覺得疲憊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自覺的變換着不同的面具,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我們痛苦的根源就在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而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我們的東西席捲一空,真正的你是不會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落日出,雲起雲滅,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候有點醜陋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的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因此我想感謝曾經傷害過我的人和事,他們何嘗不是給了我這樣一個禮物,也給了我堅強和成長的契機呢?浴火重生的鳳凰才能更有生命力,飛得更加高遠!

《遇見未知的自己》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要學會“臣服”。“愛過、通過、哭過之後——是臣服的體驗”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就像時光無法倒流一樣,所以要學會臣服。但這臣服,不是臣服於人,而是臣服於事。不是讓我們做軟弱的人,而是要學會接受!因為越是你抗拒的就越會持續,當你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會是另一種結局。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或者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永遠是在當下的,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和身體聯結,那將會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力量!

這本書並沒能治癒我生命中百分之百的傷痛,我依然在事情來的時候應激性的感到痛苦,陷於其中,但是我覺得它教給我的理念能讓我把痛苦的長度和深度大大縮短和降低,我想這已足夠。人生旅途繁雜紛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獨來獨往的終身體驗——沿途的浮光掠影,何嘗不是為了成就我們或豐饒或貧瘠的內在?讓我們就像那隻看見彩虹的狗一樣,在谷底驚見陽光。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看到自己:站在青青的草地上,徐徐的微風裏,蔚藍的天空下,看着我,輕輕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