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模板(通用8篇)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模板(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5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模板(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模板(通用8篇)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裏説了一件什麼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錶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與準備: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圓、最亮;

初步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開展前,進行牆飾佈置,牆飾的主要內容包括花燈、嫦娥奔月圖等;

給幼兒講述關於月亮的故事、中秋節與月餅的傳説;美工課上,幼兒學會了用橡皮泥捏月餅,會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圖形紙撕月亮(提供用縫紉機扎出小孔的月亮圖形紙;

製作投影片或掛圖:一幅中秋節夜景圖,四張月亮逐漸變圓的投影片或圖片;錄像帶:中秋賞月;音樂磁帶《飛月夜》、《月光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牆飾的變化,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中秋節夜景圖,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月亮,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分別出示四張不同形狀的月亮投影片或圖片,啟發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如:像彎彎的小船、像一塊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餅、像圓鏡子等。)

3、放錄像:“中秋賞月”,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秋天也是收穫的季節,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也叫豐收節。

4、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錄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放錄音),一邊品嚐月餅和秋天的水果,共享節日的快樂。

6、操作活動:幼兒用橡皮泥捏月餅、撕月亮(用縫紉機扎出小孔,變成月亮的形狀,讓幼兒撕下來。)

活動區域設置與日常活動組織:

1、組織幼兒參觀大班的遊戲“樂樂月餅超市”;觀看大班小朋友的幻想畫《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區,提供月餅盒子、橡皮泥、吹塑紙、蠟光紙等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創造性地表現月亮和月餅。

3、在圖書區提供嫦娥奔月,吳剛砍伐桂花樹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在語言區幼兒看月亮圖片説月亮的詩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熟悉的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或兒歌講給同伴聽。

5、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與家長溝通計劃:

1、活動前,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月餅的歌曲或詩歌。

2、請家長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並將觀察到的月亮畫在紙上,裝訂成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簿。

3、請家長帶幼兒到食品超市,觀看各式各樣的月餅。

4、活動在中秋節前一天進行,中秋節晚上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賞月活動,創編幻想故事——《到月亮上去做客》。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3

活動目的:

1、瞭解月餅的基本形狀——圓形。

2、能夠畫出自己心中的月餅。

3、體會畫出美麗月餅的樂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月餅。

5、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鉛筆,彩色筆,橡皮擦,畫紙,膠布。

活動重難點:

畫出規整的圓形,自己設計月餅內部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前幾天,我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小朋友們怎麼過的.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節。

二、引出月餅。

哇,小朋友們都吃過月餅呀?那麼,月餅是什麼樣子呀?

嗯,看來小朋友們吃過的月餅都不一樣呀。老師剛剛從小兔家裏回來,小兔告訴我,他中秋節沒有吃到月餅呢。他們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沒有吃到過月餅呢,小朋友們,我們要怎麼幫幫他呢?

三、畫月餅送給小動物。

嗯,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給小動物們買月餅這個主意。小朋友們真棒,願意跟小動物們分享我們的東西,但是呢,老師這裏有一個不花錢,小動物們也能夠收到小朋友們的心意喲。

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畫畫本,我們在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餅,然後送給小動物,班上這麼多小朋友,沒人畫一個,小動物們就夠吃啦,好不好?

四、畫月餅。

五、點評。

對孩子們畫的月餅表揚,除非有特大失誤,不批評。

六、送月餅。

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月餅交到老師這裏,老師放學啦就幫大家送到兔子家裏,讓他給森林的小動物發月餅。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説。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中秋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閲讀故事,能細緻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傳統習俗。

2、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中秋節傳統習俗視頻。

2、幼兒自備月餅。

3、燈籠謎題。

活動過程:

1、教師手提燈籠,燈籠上有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的好吃的,你們猜猜看它是什麼食品呢?”。

2、“那好,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坐好了,老師把它們請出來了。小朋友睜開你們的眼睛。哇!好多的月餅啊!”“小朋友們告訴老師,月餅是什麼時候吃的啊?”

3、“是中秋節啊,那小朋友們知道中秋都有哪些習俗麼?中秋節你們都是怎麼過的呢?”

4、“小朋友們説的都很好啊,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好麼?仔細聽一聽,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

5、“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回想一下,后羿過中秋節是為了思念誰啊?”“對,嫦娥。小朋友們説的真好,我們在過中秋都離不開吃月餅,現在老師把月餅發給小朋友們,不過在此之前,老師還有一個關於月餅的小遊戲要告訴小朋友們。你們想玩麼?”

6、“這個遊戲的名稱就叫做交換月餅。你們猜猜怎麼玩?現在啊,每個小朋友的月餅都被分成了好幾份,用你手上的月餅去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比一比哪個小朋交換的次數最多。”“好了,現在洗乾淨你們的小手,我們準備玩遊戲了,遊戲結束後,我們就來嘗一嘗哪種口味的月餅最好吃。”

7、組織幼兒交換月餅。結束後試吃,並讓幼兒交流月餅的味道。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2、大帶小,嘗試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制作出月餅,掌握收口揉圓的方法和印花按壓的力度。

3、通過“大帶小”活動,體驗長大了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及一起製作、品嚐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提前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請家長帶領幼兒去超市,瞭解月餅的種類、製作材料及包裝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課件。

3、油麪、餡料、月餅模具、帽子、圍裙,桌布等。

4、洗淨雙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組向對口班級中小班弟弟妹妹們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傳説和古老的民間習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的中秋課件。

教師小結: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説説自己見過的月餅。

教師出示課件,從形狀、圖案,餡兒、包裝等方面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製作步驟,大帶小一起製作月餅。

1、一起討論: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月餅?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後個別發言。

2、教師現場演示:先取適量的油麪團,在手中搓圓,然後壓平,包上少量的餡,慢慢用手把餅皮向上推,收口揉圓。將模具上均勻沾一層薄薄的麪粉,防粘,放入粘了麪粉的餅團,用模具輕輕一壓,再慢慢推出餅團,要保持月餅表面光滑。

3、提出製作要求:大帶小一起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做出月餅,大班小朋友要幫助鼓勵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敗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結伴選擇餡料製作。

觀察幼兒製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範等幫助。

三、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大帶小一起介紹一下製作的月餅是什麼形狀、圖案、餡料。大班小朋友説一下製作過程中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

活動延伸: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讓孩子們一起品嚐分享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併合影留念。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7

活動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它代表着團圓與吉祥。對於剛入圓的小班孩子來説,他們並不瞭解中秋節的意義和傳統風俗習慣。今年的中秋,意義非同尋常,國家特為中秋團圓節設立了節假日。所以,在我班開展的“慶團圓”活動中,我們主要以“快樂”為中心點,讓幼兒體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孩子們樂意上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詩歌等。

2、請家長帶幼兒觀察月亮的變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圓、最亮。

3、帶孩子去超市,觀察各式各樣的月餅,並帶月餅入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去音樂大廳開展活動。

2、教師向幼兒介紹中秋節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的月亮特別亮、特別圓。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中秋節晚上一家人要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還可以放煙火、玩燈,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中秋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3、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幫助幼兒瞭解“月”的變化。

4、“慶團圓”節目表演,幼兒表演自備節目。

5、師生一邊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一邊品嚐月餅,並對同伴、老師説祝福的話,共享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案8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讓幼兒通過品嚐月餅,製作水果拼盤,月餅拼盤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⒈水果、月餅家長提供。

⒉呼啦圈、氣球若干個。

⒊一次性水果盤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

1、介紹中秋節的

第二環節:親子其樂融融

1、親子游戲:蜈蚣散步

先講一個故事:森林裏舉行運動會,蜈蚣報名參加了賽跑。一大早蜈蚣媽媽就把小蜈蚣從牀上拉了起來,叫他吃好早飯後趕到比賽現場。説完媽媽便到屋後菜園種菜去了。好半天,忽然聽見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賽快開始啦!你怎麼還不去呀?"蜈蚣媽媽想着:"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開門一看,可把她嚇了一跳。原來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腳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還沒穿完。

目的:鍛鍊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準備:給孩子看蜈蚣的圖片,讓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1、由孩子做排頭,家長將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隨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長向前行走,腳步要協調,不能亂。

提示:可以多叫幾個家庭成員一起參加。

再念一首兒歌:一百隻腳的小蜈蚣,穿起鞋來不輕鬆,不輕鬆,快用功,趕緊上路急匆匆

3、親子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

按六個家庭為一組,利用自己帶來的水果和月餅合作製作水果拼盤和月餅拼盤。並且和幼兒一起品嚐。

第四環節:放孔明燈,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