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優選1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優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8W 次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優選1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故事,加深並鞏固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正確區分不同的天氣,並説出幾種常見天氣的名稱。

2、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幼兒表達與天氣相關的內容,遇到不同的天氣可以做的事

3、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的表達,引導幼兒表演故事。

活動重點:遇到不同的天氣可以做的事和最喜歡的天氣

活動難點:大膽地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太陽、風、雲、雨、小狗頭飾各一

3、小狗的房子,手偶小狗

4、 歌曲《我想出去玩》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師:我有一個好朋友,她長着四條腿,喜歡被別人撫摸,她的嗅覺很好,耳朵很靈,最喜歡吃骨頭。大家猜,她是誰?

幼:小狗

二、情景故事

1、老師出示課件,複習故事內容

2、回顧故事中的內容:

情景一:小狗第一天早上醒來,迅速地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刷刷牙,洗洗臉,梳梳頭,但是當她推開窗户一看(出示下雨的圖片),她哭了

師:小狗為什麼哭了?

幼:因為下雨,她不能去小兔家。

小狗: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發言)

小狗:謝謝小朋友

情景二:小狗第二天早上醒來,迅速地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刷刷牙,洗洗臉,梳梳頭,但是當她推開窗户一看(出示颳風的圖片),她又哭了,原來颳大風了,小狗很失望

師:第二天,小狗為什麼又哭了?

幼:因為颳風,小狗不能去小兔家。

小狗:因為颳風我哪都不想去,只想在家,可不知道該做什麼,你有什麼好主意?(引導幼兒表達在家可以做的事)

情景三:小狗第三天早上醒來,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刷刷牙,洗洗臉,梳梳頭,推開窗户一看(出示多雲的圖片),小狗很傷心

師:第三天小狗去小兔家了嗎?為什麼?

幼:沒有去,因為多雲。

小狗:我還是在家玩一玩明天再去吧

情景四:小狗第四天早上醒來,穿上自己的新衣服,刷刷牙,洗洗臉,梳梳頭,推開窗户一看(出示晴天的圖片),小狗很開心

師:第四天小狗為什麼開心?

幼:是晴天,小狗可以去小兔家做客了

小狗:小朋友,我和小兔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做哪些事,你們有什麼好主意?(引導幼兒表達天氣晴朗可以做的事)

師:讓我們和小狗一起去小兔家吧!(幼兒起立一起唱歌,跳舞去小兔家)

三、談論喜歡的角色,引導幼兒分析角色特點,發揮想象力,表演不同的角色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角色,你最喜歡的是什麼角色?為什麼?

師:如果你是小狗,小兔,雨,雲,風,太陽,你會怎麼表演?

四、請幼兒分小組討論不同的角色

幼兒表演故事(從每組中選出一名幼兒表演故事,示範表演

五、結束部分

師:今天真是個好天氣!小朋友們,讓我們和小狗、小兔子一起出去做遊戲,玩玩具好嗎?

幼:好(幼兒和老師一起愉快地唱着歌、排着隊,出去做遊戲,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故事貼近幼兒生活,簡單又富有樂趣,但在生活中常見的事,並不等於會讓幼兒關注。通過課件講故事,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天氣現象,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分段式的回顧情景,步步設疑,抓住了孩子好奇心強的這一特點,使孩子在積極的'討論之後又很快能夠安靜的觀看和傾聽,始終保持高漲的興趣,孩子們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爭先恐後地舉起小手幫小狗出主意,提出了許多合理的建議。請孩子表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小朋友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表演,並能夠大膽的表達,給其他小朋友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並給下一次分組表演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活動設計的內容有些多,活動時間較長。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感受詩歌所表現的下雪天的美景,以及人們在下雪天的歡樂情緒。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活動重點:瞭解詩歌中的比喻。

活動難點: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ppt,輕音樂《初雪》

2.覆蓋着雪的小車、房屋、樹、麪包、蛋糕、薯條、男孩、女孩、小狗、小貓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冬天到了,下雪啦,你們看——出示ppt,一邊播放下雪動畫一邊激情描述(下雪動態圖)

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世界全變了樣。我們來看看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出示ppt背景圖,幼兒講述)

小結:小朋友説的真棒!雪下了一夜,世界全變了樣!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老師把這樣的情景編成了一首詩歌,小朋友仔細聽,詩歌裏面説了什麼?(老師講詩歌)

(老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圖片)

結合出示的圖片

停着的小車像什麼呀?圓圓的屋頂像什麼呀?蛋糕上白色的是什麼?一根根樹枝像什麼呀?

請小朋友再聽一遍,將餘下的圖譜貼出來。

根據圖譜一起説一遍。

3.理解詩歌的最後兩句,感受下雪天的美。

下雪天很美,你最想幹什麼呀?可以滑雪、堆雪人……所以大家都想出來玩,“家家户户衝出了,男孩、女孩、小狗、小貓”。

(看圖)看,小朋友們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欣賞雪景,大家在一起玩得很開心,非常熱鬧,就像過節一樣。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下雪天,像過節》(出示題目)詩的名字就叫——

4.完整朗誦、欣賞詩歌。

5.下雪的時候雖然天氣很冷,但是我們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欣賞美麗的雪景,小朋友們喜歡冬天嗎?

那我們都要做一個不怕冷的、勇敢的寶寶,等會兒我們就到外面去做做運動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小蜘蛛》,瞭解蜘蛛的外形特徵及蜘蛛網的特性。

2.能根據課件內容,創編故事《蛛網商店》。、

活動準備:

課件《小蜘蛛》。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小蜘蛛》

1.教師完整播放課件兒歌【兒歌欣賞】,讓幼兒傾聽一至兩遍。

2.教師:兒歌裏説的是什麼動物?它發生了什麼事情?它的本領是什麼?

3.教師逐句播放課件,幼兒跟着課件學念兒歌《小蜘蛛》。

二.討論:蜘蛛和蜘蛛網的特徵

1.教師:你見過蜘蛛嗎?它長得什麼樣子?它是昆蟲嗎?它有沒有很多種類呢?它是怎麼生活的呢?

2.教師:你見過蜘蛛網嗎?蜘蛛網是怎麼來的?它有什麼作用呢?

3.幼兒自由討論。

4.教師選擇性播放課件【絲的作用】、【認識蜘蛛】、幫助幼兒尋找問題答案。

5.教師:小朋友們知道蜘蛛這麼多事情呢,可是你們知道蜘蛛開了個商店麼?我們一起去它的商店裏看看把!

三.創編故事《蜘蛛商店》

1.教師播放課件【編故事】蛛網商店,幼兒欣賞。

2.教師:畫面上都出現了那些小動物?你知道它們在做什麼嗎?請你根據畫面説説蛛網商店裏發生的事情。

3.將幼兒分組,分段呈現課件【蛛網商店】,讓幼兒自由創編故事。

4.故事分享

四.【資料包】:故事欣賞。

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視頻蜘蛛可怕嗎】及【特別的種類】,瞭解有關蜘蛛種類和習性方面更多的知識。

附錄一:兒歌:小蜘蛛

小蜘蛛能吃苦,網子破了自己補。

補得快來補得好,蒼蠅蚊子跑不掉。

附錄二:故事:蛛網商店

小蜘蛛編織了許多蛛網,它在森林裏開了一個蛛網商店。

小狗搖着尾巴來買蛛網,它説:“我要用蛛網捉蜻蜓。”小蜘蛛搖搖頭説:“不賣不賣,蜻蜓捉害蟲,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小狗紅着臉走了。

小熊舔着嘴巴來買蛛網,它説:“我要用蛛網捉蜜蜂。”小蜘蛛搖搖頭説:“不賣不賣,蜜蜂採花蜜,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小熊紅着臉走了。

小兔一蹦一跳來買蛛網,它説:“我要用蛛網捉蚊子。”小蜘蛛點點頭説:“可以可以,蚊子吸血,它是人類的.敵人。”小兔高興的買到了蛛網。

蛛網編的又牢又好,小兔用它捉蚊子,蚊子一隻也跑不了。

後來小動物們都來買蛛網捉蚊子,蛛網商店的生意可好啦!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

2、學習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亮晶晶”。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抱抱團”,你們要仔細聽好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抱抱團,抱抱團,幾人抱一團”——2人抱一團,你們該怎麼做呢?那麼要是三人抱一團。現在老師請小朋友站在老師身邊圍成一個圈,你們可要仔細聽好哦!

二、談話導入主題

師:剛我們玩的遊戲叫什麼名字?我們是怎麼玩這個遊戲的?剛剛是誰沒有被抱對呢?請沒有抱對的小朋友過來老師身邊説一説你沒有抱對時是什麼感覺的?其它抱對的小朋友,你們又是什麼感覺的呢?

三、第一遍欣賞兒歌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關於團結友愛的兒歌,這首兒歌的名叫“團結友愛親又親”(字卡,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師: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麼?説誰和説團結友愛親又親了?

四、第二遍學習兒歌

師:一顆星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我們再來聽聽星星是怎麼説的。(第一段,第二遍朗誦,同時出示圖片)

師:三顆、四顆、五顆星是怎麼了?小朋友你們想想一顆星的時候是怎麼樣的?二顆星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幼兒回答的同時出示詞卡)

師:一個人的時候是怎麼樣的?(第二段朗誦,同時出現圖片)三個、四個、五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的時候是隻是怎麼樣的,二個人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五、學習疊詞

師:一顆星是怎麼樣?一個人怎麼樣?二顆星是怎麼樣?二個人是怎麼樣?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詞有什麼特點嗎?(讓幼兒説出,並問還有沒有聽説過這樣的疊詞呢?鼓勵幼兒回去和家人一起説,看那個小朋友找到最多。)

師:請集體一起站起來帶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附兒歌:

一顆星,冷清清,兩顆星,亮晶晶,

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匯成星河放光明。

一個人,孤零零,兩個人,笑盈盈,

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團結友愛親又親。

反思:

活動課開始了,為學習兒歌進行了一次快樂的教學。

第一步,教師帶着幼兒隨着老師模仿去欣賞故事。

第二步,用表演遊戲“好朋友”。教師隨兒歌節奏表演“好朋友”。

第三步,幼兒自由組合,結伴玩遊戲。幼兒按詞意表演,主要表現“孤零零”“冷清清”“喜盈盈”等動作。

第四步,學習兒歌《團結友愛親友親》。在多種形式下學習兒歌如:先全體欣賞,然後小聲跟讀、分組輪讀,最後齊讀。形式的多樣化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第五步,兒歌表演:以表演的形式引發幼兒的學習慾望。

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層層深入地開展活動,孩子們在愉悦的遊戲中得到了多種素養的提高。

這次的活動,孩子們皆在愉快的氛圍中活動,並即興的創編出許多動作。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的蔬菜的名稱與外形特徵、

2、感受蔬菜的多種多樣、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擬人化的蔬菜棍偶(在青菜上貼上眼睛、嘴巴,打扮成老奶奶和辣椒一家)、

2、各種各樣的蔬菜模型、

3、生日蛋糕、

教學重點:

説出蔬菜的名稱、

教學過程:

1、(一)情景導入:青菜奶奶的生日、

——(出示青菜奶奶棍偶)放輕音樂,青菜奶奶入場:大家好!猜猜我是誰?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準備準備,等會兒我的許多蔬菜寶寶都要來給我過生日、(關音樂,擺蛋糕)

辣椒爸爸 媽媽 寶寶棍偶自我介紹、

(二)請幼兒根據你以有的經驗回憶生活中的蔬菜、(利用蔬菜模型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

(三)打扮蔬菜,並請小朋友介紹蔬菜名稱,能夠清楚的説出為什麼喜歡、

(四)品嚐蔬菜,通過品嚐瞭解蔬菜的`味道、

(五)給青菜奶奶慶祝生日:(通過説祝福語,進一步加深蔬菜名稱、)

(六)教師小結:(你們喜歡蔬菜嗎?蔬菜裏面有很多維生素,多吃蔬菜身體好、)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6

活動目標:

1.懂得多吃糖會壞牙,明白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內容,記住大體情節。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和動漫flash.

2.裝糖的籮筐3個,一個有牙齒的老虎頭飾1個。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記住大致的故事情節,明白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難點:瞭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點,理解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

設計思路:

沒有牙齒的大老虎是一個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而且故事也藴含了很多的道理。通過本節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表達及傾聽能力的同時,明白要保護牙齒、遇事多動腦筋等道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活動出示PPT課件,老虎的兩張圖片提問"小朋友再看看這隻老虎和剛才的那只有什麼不一樣?"(牙齒)"想知道為什麼這隻老虎從有牙到沒牙嗎?它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1、講述一邊故事。

提問:

"故事裏都有誰?"

(小猴,小兔,狐狸,老虎)"小猴子小兔子害怕大老虎,它們分別是怎麼説的?""狐狸不害怕大老虎,它又是怎麼説的?""那狐狸是會想什麼辦法給老虎拔牙呢。狐狸出場了三次,是哪三次?讓我們接着往下聽,聽完了之後告訴我。"講述故事至還有一顆牙狐狸實在拔不動了,你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講述自己在故事中瞭解到的故事情節。回答以上的'提問。狐狸的三次出場能夠引出故事裏大致的情節。

第一次出場:.狐狸送糖。(拔牙的辦法)第二次出場:狐狸勸説。(在獅子勸説老虎,老虎準備刷牙,狐狸來了)第三次出場:狐狸給老虎拔牙。(老虎找了馬大夫,牛大夫,都不敢替它拔牙,結果狐狸來了)----解決難點2、看FLASH,提問,提升幼兒進一步的理解故事中的教育含義。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幼兒自由回答。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做適當的小結。

(三)結束部分遊戲:

接力賽教師出示有鋒利牙齒的大老虎。請幼兒用小狐狸送糖的方法把老虎牙齒拔了。

遊戲規則:分成2組。以兩端為起點,把糖運到老虎嘴裏。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區角活動時表演故事《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中小豬通過模仿改變自己的多種嘗試,感受故事情節的趣味。

2、發揮想象,大膽講述小豬變形的有趣經歷,進行合作給故事情節排序。

3、理解做自己,最幸福的道理。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手指操音樂:雞蛋咕嚕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講述和良好的傾聽); 《小豬變形記》ppt;各個情節圖片

2、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動物的外形特點有一定的瞭解。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情節以及內容、瞭解故事含義教學難點:知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特點,學會欣賞自己。

 三、活動過程:

(一)、調整課堂秩序,激趣導入1、小朋友們,請把你們乾淨的小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做你們最愛的手指操《雞蛋咕嚕嚕》

2、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小客人,讓我們猜猜他是誰,請大家聽謎語:

嘴長耳朵大,一條小尾巴,光吃不勞動,飽了就睡下。(打一動物:小豬)3、出示封面,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麼?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小豬有翅膀;字變形了………)這幾個變形的字你們認識嗎?這是這本書的題目叫"小豬變形記"。

(二)、閲讀欣賞故事(1)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猜小豬在幹什麼?你猜它心裏在想什麼?請你學學小豬無聊的樣子。

(2)小豬碰到了誰?長頸鹿在幹什麼?小豬心裏會怎麼想?

(3)小豬踩着高蹺是要學誰啊?它為什麼要學長頸鹿呢?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4)小豬現在像長頸鹿一樣高了,心裏很開心,它迫不及待地出門了,在路上它碰到了斑馬。它會跟斑馬説什麼呢?斑馬又會怎麼説?

(5)小豬怎麼了?你覺得小豬適合做長頸鹿嗎?沒關係,小豬又有了好主意。它回家拿了刷子和黑色、白色的顏料,它想幹什麼呢?

(6)小豬斑馬又遇到了誰?大象在幹什麼呢?小豬會對大象説什麼?大象會怎麼回答它?又會做什麼呢?

(7)大象説完,嘩啦!就用水把小豬的斑馬紋衝得一乾二淨,小豬很生氣,可它又有了好主意,猜一猜這次它想變誰?為什麼小豬會想變大象?

(8)它會怎麼變大象?

(9)大膽想象小豬的變形經歷(1)如果小豬變大象失敗,它還會想變成誰呢?為什麼?它會怎麼變呢?請你猜一猜。

(2)我們的想法可真多呀,小豬到底又變成了誰呢?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請大家認真的看。(幼兒閲讀ppt餘下變形部分)

(三)、閲讀後的小遊戲:

小豬成功了嗎?它都變成了誰?是怎麼變的?老師這兒有小豬每次變形的圖片,請你們在桌面上把它們按先後順序排好隊,老師等會看看哪組是天才記憶家。

(四)、回顧故事,教師總結

(1)原來小豬學了這麼多動物,先是給自己做了一對高蹺變成長勁鹿,緊接着被給自己塗上黑白色的顏料變身斑馬,鼻子上繫上塑料管,耳朵上掛上大樹葉變成大象,又在腳上綁了兩個彈簧變成袋鼠,接着又用貝殼和羽毛把自己變成了鸚鵡,小朋友們檢查一下自己的順序對了嗎?(教師對排序排對了的幼兒進行鼓勵)小豬去模仿這麼多動物都沒有成功。

(2)你們想知道小豬最後怎麼樣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結局。

(3)哇,原來可憐的小豬掉到泥塘裏去了,小豬躺在泥塘裏心裏會想什麼呢?你有什麼話想要對小豬説的嗎?

(4)明白道理:做自己最幸福

(5)小豬為什麼又做回了自己?

(6)小結:"小豬他一心要改變自己的外形去模仿別人,想從中獲得快樂,可是不管他再怎麼模仿,別人都説不像,到最後他才發現做自己是最快樂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學別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才是最快樂、最幸福的,希望小朋友們都最幸福的自己。"

四、反思

現在越來越多的繪本進入幼兒園,成為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小豬變形記》這一繪本內容幽默風趣,其中藴含了深刻的道理,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節活動。結束以後,仔細回想活動中的每個環節和孩子的表現,感覺本節活動的.3個目標基本達到,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對故事的情節理解的比較好,並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出小豬是怎樣變成各種小動物,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但是感覺還有一些地方把握的不夠:

1、時間的控制。

整個活動進行了40多分鐘,比較長,分析原因是,孩子們對於這個活動很感興趣,特別喜歡模仿小豬變形後的動作,加上表演之後,時間就長了。

2、沒能充分的讓孩子用書中的重複句來進行對話講述。

讓孩子用“我是一隻了不起的xxxx,我會xxxx”模仿小豬説話時,引導的還不夠,應該給孩子們充分練習的時間,教師引導再到位一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

一、活動名稱:

《大公雞和漏嘴巴》

二、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教育幼兒吃飯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進餐時不隨便講話,養成良好的衞生飲食習慣。

三、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四、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並且開門見山説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2、傾聽與理解故事。

(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

師: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

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説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

——“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小弟弟碗裏的飯為什麼撒得到處都是?”

——“大公雞來了説什麼?然後做了什麼?大公雞為什麼説小弟弟漏嘴巴?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

——“小弟弟為什麼哭了?奶奶對小弟弟説了什麼?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才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採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為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採用了PPT資料,並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於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

(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總結: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於這是一次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於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麼在進餐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為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後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為切入,並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後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小結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五、活動延伸:

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到來時冬眠動物的變化。

2.理解動詞並能靈活的用相應的身體動作來表現。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若干。

2.相關聲音片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麼聲音。(師播放雷聲)

(打雷的聲音)【轟隆隆】這是誰發出來的聲音?原來是天上的雷公公。

師:哦,春天到了,打雷了,下雨了,那打雷發出了什麼聲音,誰來學一學?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兒歌

師:轟隆隆,轟隆隆,天上跑着雷公公:“孩子們,起牀啦!莫做被窩裏的.小懶蟲。

問:雷公公在説什麼啊?

師:哪些孩子在睡覺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兒歌《雷公公在敲門》

播放錄音

問:雷公公在喊那些小動物?他們是怎麼出洞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述説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並引導幼兒用相應的動作來表現,其餘的幼兒可以一起學着動一動。

2.分角色,按兒歌內容遊戲

師:雷公公可這能幹,老師也想做回雷公公,你們來學一學而兒歌裏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雷公公敲門的遊戲》。小動物們可要聽仔細了,雷公公在敲誰的門,誰就要做相應的動作。

(1)教師根據每一組幼兒的選擇動作分別練習一次。

師:青蛙聽見——跳出洞  水蛇聽見——游出洞

小熊聽見——爬出洞  蝙蝠聽見——飛出洞

春天的太陽紅彤彤   照的大地暖烘烘

(2)交換角色再練習一次

(3)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師: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會冬眠?他們都是怎麼出洞的呢?

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蝸牛、蜥蜴、刺蝟等)

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4)戴胸飾分角色玩

師:老師這裏準備了許多小動作,請小朋友們自己來選一選,你選到了哪個小動物你就扮演他,想一想聽到雷公公他們是怎麼出洞的。

師:雷公公可真勤快,把所有的動物都叫醒了,於是他悄悄地離開了。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其實還有很多動物在冬眠呢,我們回家後再去找找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0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所表現的下雪天的美景,以及人們在下雪天的歡樂情緒。

2.通過小圖片的操作,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下雪天的背景圖一幅。

2.覆蓋着雪的小車、房屋、樹、麪包、蛋糕、薯條、男孩、女孩、小狗、小貓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課題:“我是一朵小白花,沒有樹根沒有杈,夏天不來冬天來,滿天滿地都是花。

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拓展話題;你們喜歡下雪天嗎?為什麼?

師:有一首好聽的詩歌講的就是下雪天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裏面説了些什麼?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師:誰來跟我們説説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裏説到了哪些東西?它們都有什麼變化?

3.通過操作卡,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所運用的比喻手法。

我們再仔細的聽一聽到詩歌裏説“停着的小車”像什麼呀?

請你在下面的圖片裏面找一找,把找到的圖片撕下來,貼到後面空的地方。

還有圓圓的屋頂、一根根的樹枝像什麼?也是一樣做。

全部貼好以後你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學一學、説一説這三句話。

(3)理解這三句比喻句

小朋友都貼好了,我們讓小圖片休息一下,一起來看一看。

停着的小車像什麼呀?

圓圓的屋頂像什麼呀?蛋糕上白色的是什麼?

一根根樹枝像什麼呀?

(5)朗誦這三句話

小朋友説的真好,這麼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老師來把這首詩完整的念一遍,這三句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念。

4.理解詩歌的最後兩句,感受下雪天的美。

你喜歡下雪天嗎?為什麼?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説一説!

小結:下雪天很美,可以滑雪、堆雪人……所以大家都想出來玩,“家家户户衝出了,男孩、女孩、小狗、小貓”(邊説邊出示圖)。

你覺得下雪天怎麼樣?(幼兒講述)

小結:“家家户户衝出了,男孩、女孩、小狗、小貓”“下雪天像過節一樣熱鬧。”

5.完整朗誦、欣賞詩歌。

那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歌《下雪天,像過節》一起來念一念吧!

活動延伸:

教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紙,小朋友回去可以想一想:“停着的小車”、“圓圓的屋頂”、“一根根的樹枝”還像什麼?在這裏畫一畫,把它編到詩歌裏面。

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教學難點: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 棒棒糖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 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 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後,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裏了?(背後)小魚對小熊説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説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説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説的'?(讓幼兒來學習説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説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説的?

教師:水裏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裏怎麼樣了?為什麼?(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裏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麼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裏

(1)棒棒糖放到水裏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麼味道啦?)

( 2 )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裏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夥伴説一説。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五、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麼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説:"沒幹嘛!沒幹嘛!"小魚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隻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説:"沒幹嘛! 沒幹嘛!"小螃蟹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隻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幹嘛?"小熊説:"沒幹嘛! 沒幹嘛!"小烏龜遊走了。水裏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於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後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裏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裏,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變甜了,水裏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課後反思:這次的內容選的是應彩雲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域,讓幼兒瞭解糖怎樣在水裏融化的快,糖放在水裏,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範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課的優點:環節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不足之處:

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

3、在最後活動結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麼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麼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以後改進方面:

1、幼兒全體表演環節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結束環節再新穎一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為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誰和花兒好?”圖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樹、鳥、錄音機、電話、太陽、牛奶等)。

活動過程:

遊戲一:誰和花兒好?

玩法:幼兒為花兒找十個不同的朋友。找對了,每一片花瓣的顏色就會變,最後成為一朵美麗的花。

規則:

1、幼兒給花兒找好朋友,每講出一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花瓣的顏色就會變,如果幼兒能講出十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它就會變為一朵美麗的花,你們就贏了。

2、幼兒為花兒找到的朋友不能重複,而且要講出這些東西和花兒要好的理由。

重點:引領幼兒大膽想象,尋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兒做朋友。

遊戲二:誰和誰好?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看哪一組能在卡片中尋找到多種關聯,得卡片數多的隊為贏。

規則:

1、每組派一個代表選擇兩張能做好朋友的圖片,用優美好聽的話説出它們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對者將圖片放在排頭幼兒的旁邊。

3、找到的兩個好朋友不能和別人的重複。

4、遊戲輪番進行,最後圖片得數多的一隊獲勝。

重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各種關聯。

附兒歌: 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 藤兒和瓜好,

它們手拉手, 不吵也不鬧。

誰和誰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來採蜜, 花兒仰臉笑。

誰和誰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學校。

誰跟小綿羊去避暑_語言整合活動

活動目標:

1、 通過聽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標)

2、 知道一些動物避暑的方法。(知識目標)

3、 引導幼兒大膽表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技能目標)

活動重點:能説出常見動物避暑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分享夏天的感覺。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磁帶、錄音機、多媒體平台和故事課件、小動物圖片若干、禮物箱一個、小蝴蝶頭飾一個,活動前佈置故事場景。

活動過程:

一、 幼兒扮演“小動物”與“小貓姐姐”(老師扮演)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1)“今天天氣真好,小貓姐姐和你們一塊兒到草地玩,好嗎?”

“你們想開着什麼交通工具去呢?”(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後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圍坐在老師身邊)

(2)“金燦燦的太陽把草地曬得綠油油的,我們來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體吧!”(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簡單的韻律操)

(3)“小動物真棒,今天小貓姐姐給大家帶來了兩幅美麗的畫,你們想不想看啊?”(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出示的圖片:如豔陽、藍天、白雲、荷花以及雷鳴的聲音)

“你們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象嗎?”(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題)

組織幼兒討論:夏天是怎麼樣的?(如熱熱的、藍天、白雲、蟬鳴聲

以及一些與夏天相關的物品:風扇、雪糕、空調及扇子等)

(4)“豔陽高照的時候我們感覺很熱,有一羣聰明的小動物卻想到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們知道這些小單位是怎樣解暑降温的嗎?”(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從中參與及引導)

教師請幼兒把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究竟小動物是怎樣避暑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小綿羊,就讓他來告訴你們吧!”(引入故事,與幼兒共同觀看課件《誰跟小綿羊去避暑》,觀看前先給小朋友提出要求,帶着問題觀看課件,介紹動物避暑的好方法。)

(4)“瞧,小蝴蝶飛來了!“小蝴蝶説:“小動物,剛才你們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紅馬又大黃狗的,究竟説了些什麼啊?你們能告訴我嗎?”(引導幼兒第2次觀看課件,與幼兒共同複述故事內容。)

二、“小動物們,你們真棒,蝴蝶姐姐説為了表揚你們,今天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神祕的客人,他們都藏在這個禮物箱裏,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可小動物説啊,你們要為他們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們才跟你們交朋友” (教師故作神祕地搖搖禮品箱,抽出動物圖片,引發通幼兒討論、、、、、、,可邀請客人老師和小朋友抽圖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孩子們的討論)

三、“今天小貓姐姐給你們帶來的故事好聽嗎?還有不少小動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陽公公快要出來了,我們趕緊找個地方避暑吧!”(請幼兒玩避暑遊戲,邊聽音樂邊拍手,聽到“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動物們趕緊去避暑吧”這句話後就各自找屬於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葉底去避暑,小綿羊到山上避暑,小雞到樹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兒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後教師巡視檢查並提問)

遊戲進行第二次,請幼兒與好朋友交換頭飾後再次進行。(可邀請客人老師一起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頂鍋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顛倒詞語的含義。

2、幼兒學會如何顛倒詞語並講清楚普通話。

3、幼兒在顛倒詞遊戲中感受到遊戲的快樂,並積極大膽的參與到遊戲中。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小精靈這個卡通人物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經驗準備)

2、幼兒知道蜜蜂,蜂蜜這些常見物。(經驗準備)

3、魔杖1個(物質準備)

4、小精靈裝飾(物質準備)

5、顛倒詞掛圖10(物質準備)

6、顛倒詞ppt等(物質準備)

7、小動物胸飾人手一個

活動內容:

1、遊戲導入:小朋友們佩戴好胸飾依次按照自己的小組做動作師: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XX,現在呀我想請小動物們介紹一下自己,會跳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跳的呀?會飛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飛的呀?會遊的小動物們在哪裏?你們是怎麼遊的呀?小動物們真棒!我偷偷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今天呀,小精靈要找搭檔啦,你們想做嗎?她呀,會選表現的最棒的小動物來做他的搭檔,那讓我們去看一看,小精靈的要求是什麼吧

2、基本部分:

小精靈:小動物們好,我是你們的精靈姐姐,我呀,想給自己找搭檔,但是我的搭檔呀,必須會一些小魔法,小動物們,你們會嗎?你們不會呀,那學會了再來找我吧。

師:小動物們,剛剛小精靈的要求你們知道了嗎?那你們想學習魔法嗎?好吧,那老師就教你們一個小小的魔法,顛倒魔法,你們要好好的看清楚,老師是怎麼變得吧。

師:烏拉烏拉變,蜜蜂變蜂蜜!(ppt切換)師:你們看,我用顛倒魔法把蜜蜂變成了什麼呀?(蜂蜜)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顛倒嗎?顛倒呀,就是把東西反着讀,蜜蜂反過來就是蜂蜜,牛奶反過來就是奶牛,小朋友們知道顛倒是什麼意思了嗎?那現在我要考考小朋友們,(出示掛圖)這是什麼呀?那我們用顛倒魔法能把他變成什麼呀?那小動物們我一起念出顛倒魔法,把他變過來吧。烏拉烏拉變,牛奶變奶牛!(ppt)

師:那現在呀老師要給小動物們佈置一項任務了,老師呀,要求小動物們把這些東西用顛倒魔法變過來,小動物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就和老師一起唸咒語吧。(ppt)師:我剛剛聽到有一些小動物的讀音不太標準,這樣啊,咒語就沒有用了,現在呀,老師就帶小動物們一起吧這些詞語念一念好不好?老師帶讀詞語(掛圖)

師:現在我們的.小動物讀音標準多了,那我們呀就再來練習練習咒語吧,小動物們可以和邊上的好朋友互相變一變,看看能不能把他的名字給顛倒過來,等會啊,老師會請兩個小動物上來表演一下,看看他們變的怎麼樣。

(請幾組小朋友上台演示)師:小動物們説説看他們變得好不好呀?那老師要給他們一點小獎勵(貼紙)。小動物們,你們覺得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顛倒魔法來變的呀?(討論)

師:小動物們今天學習的真棒,那我們就要請出小精靈來選他的搭檔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大聲的把小精靈叫出來吧,小精靈!!!

小精靈:哎哎哎,我來了,小動物們你們學會魔法了嗎?那我要挑選幾個小朋友上來比賽一下了(兔子,蝴蝶,小魚隊各一人)(遊戲競賽)

小精靈: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誰表現的更棒一點呀?我覺得呀,每個小動物都很棒,那你們就都做我的搭檔吧(每人戒指)

3、結束部分

師:今天在魔法課上,小動物們都表現的非常棒,現在呀我要給每個小動物們一點小獎勵,我們請小精靈發給我們,好嗎?(發貼紙)

師:今天學了一天的顛倒魔法,小動物們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等我們回家以後也把顛倒魔法教給爸爸媽媽,好嗎?小動物們,再見!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內容非常有趣新奇,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打破常規思維,重新組合,塑造各種奇妙的形象;同時讓幼兒理解故事中“顛倒”所產生的滑稽好笑的場景,感受着樂趣。當我用神祕的口吻講述時,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聽着聽着,小朋友還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我沒有阻止他們,也沒有暫停,而是和他們愉快地沉浸在顛倒世界裏。由於講述的內容有限,有很多空間供幼兒想象,思維的火花不停地在碰撞。

他們口中的顛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他們畫出來的顛倒世界更讓我們成人讚不絕口。不受拘束的孩子個個都是創造美的天使,那支普通的記號筆猶如神仙下凡有了靈氣,像一把火炬點燃了孩子們還沒挖掘的潛在能力,通過顛倒世界迸發出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4

冬天到了,下雪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下雪以後,幼兒可以感受雪景的美,也可以體驗玩雪的樂趣,比如:踏腳印、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等。在各種各樣的玩雪活動中,堆雪人又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夠按一定的'順序講述圖片內容,瞭解雪遇熱融化的現象。

2、學畫雪人,體驗詩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下雪後有雪景

2、《雪人不見了》故事圖片

3、彩筆 畫紙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看是誰?詩畫雪人:

圓腦袋,

圓身體,

圓圓的眼睛長鼻子,

變個雪人笑嘻嘻。

(教師邊説兒歌邊畫雪人)

二、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1、你堆過雪人嗎?請幼兒講一講自己堆雪人的經歷。

2、老師帶來許多雪人的照片,你想不想看一看?

3、出示故事掛圖4幅,鼓勵幼兒展開想象自由講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講一講:這是發生在哪個季節的事情?圖上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雪人不見了?雪人哪去了?

4、請幼兒分組按順序講述圖片內容。

5、請幼兒給故事字。

6、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逐一畫出小猴、小熊、雪人。

小猴:

月兒彎又彎,

眼睛長在嘴上面。

橢圓身體立起來,

一隻小猴出來玩。

小熊:

圓耳朵圓臉盤,

兩眼圓圓長上面。

咧開嘴兒笑嘻嘻,

胖胖的小熊真可愛。

雪人:

圓腦袋,

圓身體,

圓圓的眼睛長鼻子,

變個雪人笑嘻嘻。

三、幼兒學畫雪人

1、 你想不想和小雪人做朋友?我們一起來學畫雪人吧。

2、教師再示範畫雪人。

3、幼兒書空畫雪人。

4、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來畫一個小雪人做朋友吧。幼兒用彩筆在畫紙上畫雪人,教師巡迴指導。

四、 結束部分:我們一起帶着小雪人出去做遊戲吧。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户外觀賞雪景,把雪放入手中,讓幼兒感知雪遇熱融化的現象;並帶領幼兒玩踩腳印、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等遊戲。提醒幼兒不能將雪打到小朋友的臉上,不讓雪進到衣袖裏,跑時不要太快,以免摔倒。

活動效果

我以快樂詩畫貫穿於整個主題教育過程,激發了幼兒的學習願望。利用圖片看圖講述故事,發展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讓幼兒學習詩畫雪人,實現了語言、藝術兩大領域的自然整合,並且把主題活動延伸到户外活動區,體現了中班《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中倡導的目標化的區域活動。在該主題活動中,我把詩歌、講述、繪畫、遊戲等融合在一起,促進了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5

目標:

1、探索統計不同意見的方法,並學習用圖表記錄。

2、知道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方法來解決問題。

3、引導幼兒面對危險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讓幼兒嘗試敍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重點:

學習7以內的序數。探索統計不同意見的方法,並學習用圖表記錄。 難點:知道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方法來解決問題。

準備:

1、PPT《避開惡貓的方法》。

2、每組15只老鼠、每組一個自制立體柱形圖,幼 兒人手一張圖表,若干紅棗。

過程:

一(創設情境並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T: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名字叫《避開惡貓的方法》,15只老鼠外出回來,發現倉庫裏亂七八糟,看這裏,有張奇怪的字條,上面 寫着:膽小鬼,你們好啊~我是農場主的貓。喵今天這個就算我的自我介紹了,下次見面時我會飽餐一頓~明白嗎,

T:貓要飽餐一頓,你們知道它要吃誰嗎,

T:老鼠願意嗎,

T:那它們會怎麼辦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T :那我們看看老鼠們是怎樣選擇的。

T:要不我們來站隊吧,(出示教具圖表,鎖頭和羽毛)鎖頭代表重的東西,羽毛代表輕的東西,同意掛重東西的老鼠站在鎖頭這邊,同意掛輕東西的老鼠站在羽毛這邊。

T:看清楚15只老鼠選擇的是什麼物品,然後幫助它們站隊。(發放教具給個別幼兒)

T:隊伍站好了,你們觀察一下發現哪邊的隊伍長,

T:同意掛重東西的有幾隻老鼠

T:同意掛輕東西的有幾隻老鼠

T:10比5大,數字大的這邊隊伍長,數字小的這邊隊伍短,那我們應該選擇輕的還是重的呢,

總結: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決定給貓脖子上掛輕的東西

T:請你們仔細觀察,選擇有味道的有幾隻老鼠,

T:選擇有味道的有一隻老鼠,所以壘1顆紅棗。

T:請你們仔細觀察,選擇閃閃發光的有幾隻老鼠,

T:選擇閃閃發光的有5只老鼠,所以壘5顆紅棗。

T:那麼選擇有聲響的有幾隻老鼠,現在請小朋友們試試看。

師:講述繪本故事~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細節。

幼:認真傾聽老師的故事~仔細觀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幼兒分組操作

T:你們説説看在摞紅棗的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

T:我們來看看老鼠們有沒有壘成功,老鼠們真厲害,它們也是好不容易才將紅棗壘高,請你們仔細觀察,有聲響的瓶子前壘了幾顆紅棗,

T:選擇有味道的有1只老鼠,選擇閃閃發光的有5只老鼠,選擇有聲音的有9只老鼠,哪邊紅棗最多,

T:9是最大的,1是最小的,數字最大的這邊紅棗壘的最高,數字最小的這邊紅棗壘的最矮。那我們應該選擇有味道的、閃閃發光的還是有聲響的,

T: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總結: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掛有聲響的東西。

T:現在決定掛哪一種能發出聲響的物品就可以了。非常吵鬧的鬧鐘怎麼樣,太吵了,掛了鈴鐺正合適,15只老鼠準備再次壘紅棗。小朋友們剛剛説這個方法不好,那你們能想

一個更好的方法嗎,

T:老鼠們想了一個方法,用畫圓圈的方法來代替紅棗。

T:(出示PPT)每位小朋友有一張圖表,看清楚有幾隻老鼠選擇鈴鐺,就在鈴鐺的圖表下邊畫圓圈,從下往上記錄,有一隻老鼠選擇鈴鐺就畫一個圓圈,一個格子畫一個圓圈。有

就在第一個圓圈上面再畫一個圓圈,要一個圓圈挨着一個圓圈,有幾2只老鼠選擇鈴鐺,

只老鼠選擇鬧鐘,然後用筆在對應的鬧鐘下面畫圓圈,看清楚15只老鼠選擇的是什麼物品。我們來試試看吧,自己完成好將圖表交給老師。

師:結合繪本內容引導幼兒開展分組活動。

幼:嘗試記錄圖表內容。

三(幼兒操作

T:我們來看看老鼠們完成的圖表,選擇鈴鐺的有幾隻老鼠,我們來數數看。

T:那應該畫幾個圓圈,老鼠記錄的對不對

T:我們來數數看。選擇鬧鐘有幾隻老鼠,

T:那應該畫幾個圓圈,老鼠記錄的對不對,黑板上是小朋友們幫老鼠記錄的圖表,有的小朋友記錄錯了,沒關係,等下課老師把圖表放區角里,你們再重新記錄。

T:哪邊的圓圈多,

T:10比5大,數字大的這邊圓圈最高,數字小的這邊圓圈最矮,那我們應該選擇掛鈴鐺還是鬧鐘,

T: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總結: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掛噹啷噹啷的'鈴鐺。

T:那麼誰來給貓掛上鈴鐺呢,這次15只老鼠統一了意見,讓女主人給貓掛上。接下來決定什麼時候把鈴鐺放進去,趁中午郵差大叔按門鈴時放進去,清早送牛奶的叔叔來的時候還是大半夜都睡着的時候。

T:這是柱形圖表,一側是調查對象,一側是數字,你們看出來最後決定什麼時候把鈴鐺放進去,

T: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總結:我們可以看柱形的高度,高的就代表選擇這個意見的老鼠多,我們也可以看左側的數字,數字2代表2只老鼠,數字4代表4只老鼠,數字9代表9只老鼠,9是最大的,2是最小的。

T: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

總結: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最後決定趁中午郵差大叔按門鈴時放去。

T:重要的是把鈴鐺放哪,放在貓的餐盤裏還是輕輕放在門口。現在我們的老鼠們想先

你贊同哪種意見就將你手中的聽聽小朋友們的意見,每組有一個立體柱形圖(出示教具)

紅棗穿到對應的木棍上。

T:我們來看看每組小朋友們的意見

T:我們看看老鼠們最後是怎麼決定的。15只老鼠配合默契,最後定在郵差大叔按門鈴的中午,悄悄放在門前就走,老鼠們弄來個鈴鐺並精心包裝起來,第二天中午,門鈴響起,女主人一開門看到了腳旁邊的禮盒,女主人把鈴鐺掛在貓脖子上,從那天開始,老鼠們一聽到噹啷噹啷的響聲就藏到院子裏、田野裏,就這樣,15只老鼠欣喜若狂,頓頓飽餐度過了冬天。

總結:老鼠們雖然沒有貓強壯,但是它們用機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戰勝了貓。如果以後你們遇到壞人時,和壞人硬碰硬行不行,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和老鼠一樣聰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戰勝壞人。

師:結合繪本內容提升幼兒的經驗。

幼:在練習中比較、觀察進一步學習。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節選自數學繪本《避開惡貓的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幼兒瞭解統計的方法,嘗試用圖形、數字進行統計,並對圖表進行分析解讀。第一次試上出現的問題比較多,內容選自繪本內容的一部分,數量方面也在繪本的基礎上有了一些改動,各個環節比較突兀,孩子們沒有完全理解;操作環節的要求不夠清晰,以至於操作環節出現較多問題,正確率較低;幼兒操作的較少,方式單一,主要是出示PPT——幼兒觀察講述。針對出現的問題,吳老師、張老師幫助我修改了很多。比如,在投票選擇輕重之後,接上“輕的東西有那麼多,瞧!有味道的東西,會發光的東西,會發出聲音的東西!”從而引出下一個環節的比較。本次活動的流程是新授內容集體學習個別操作——集體鞏固——每一位幼兒完成統計表,這樣的過程是可以的,但在難度方面沒有層層遞進。針對這一方面,各位老師也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比如在最後環節完成統計表的內容變成兩項,鬧鐘、鈴鐺的統計以及時間段的統計均由幼兒來完成等等。通過這樣的教研活動,我發現了自身的一些問題,比如活動中還是不夠激情,也很感謝許多老師的幫助和建議,本次活動對於自身今後數學活動的組織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