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2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1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2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1

活動設計

春節貼春聯是中國傳統的習俗,也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它更是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好多幼兒春節有和爸爸、媽媽貼春聯的經歷,但他們只是盲目地幫忙,覺得好玩而已,並不瞭解其中所藴含的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開展此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通過大膽交流中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民俗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對春聯產生興趣,樂於交流自己的發現。

2、大膽探索並發現春聯的特徵和種類,體驗張貼春聯的的樂趣。

3、初步瞭解春聯的演變。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春節裏幼兒與家長一起貼春聯的`照片。

2、紅紙、毛筆、硯台等。

經驗準備:

1、幼兒有貼春聯的經驗

2、瞭解春聯的由來和傳説。

3、聯繫會寫春聯的家長助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節家家户户貼春聯的照片,激發幼兒對春聯的興趣。

引導語:看看這些照片的門上都有什麼?春聯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時候家家户户門上都要貼春聯?

二、多媒體展示春聯演變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聯。引導幼兒一起了解春聯的演變。

討論:為什麼春節或辦喜事的時候門上要貼春聯?春聯到底是怎麼來的?

請個別幼兒起來講述春聯的由來,教師小結。

三、出示各種各樣的春聯照片,探究春聯的種類。

1、請小朋友觀察這些春聯的形狀一樣嗎?它們分別貼在什麼地方?

師小結:春聯有好幾種,就好像小朋友,他們都有自己的座位,每個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紹春聯的種類和名稱。

春聯的種類很多,根據它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門心和框對就像我們班的兩對雙胞胎,他們大小、長短、字數是一樣的,分別貼在門板和門框上,且要對稱。

四、暢所欲言——我在春節貼春聯。

展示小朋友貼春聯的照片,請小朋友向其他幼兒介紹照片裏的他正在貼的春聯名稱及所貼的位置,鞏固對春聯名稱和使用場所的認識。

五、感知、區分上聯和下聯。

站立在門外觀看貼在門上的春聯,右手邊是上聯,左手邊是下聯。

六、體驗寫春聯。

1、家長現場表演寫春聯,並請小朋友説出其名稱和貼的位置。

2、幼兒體驗用毛筆畫春聯福娃。

七、組織小朋友給班級的活動室貼上春聯,鞏固對春聯的認識。

活動反思

本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好多幼兒有親身體驗的經歷,通過老師精心設計,整個活動流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幼兒興趣濃厚,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形象比喻,認識門心、框對。我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區分各種不同使用場所春聯及其名稱。再借助班級兩對雙胞胎進行巧妙的比喻,引導幼兒認識門心、框對,使幼兒形象地弄明白其對稱關係,也初步瞭解了上聯與下聯的關係。

2、藉助幼兒的春節活動相片加深對不同場合春聯種類的認識。

3、設置情景,請家長寫春聯,幼兒貼春聯,引導瞭解春節貼春聯的整個過程,激發幼兒對民俗文化的興趣。此環節把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彩的少數民族2

設計思路

由於本土環境因素,幼兒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縣,幼兒已經對少數民族有了淺顯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養幼兒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是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動從展現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過認知探索活動、社會活動、親子實踐活動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兒眼中具體而生動起來,從而幫助中班幼兒更好地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進而培養他們熱愛多民族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認識維吾爾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飾、風俗習慣等,知道他們是少數民族。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團結少數民族的情感。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瞭解少數民族的民族風俗習慣和特色。

難點:能通過各民族的主要風俗習慣和特色辨認不同的少數民族。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請幼兒瞭解自己的民族。

物質準備:flash課件、課件、《愛我中華》磁帶、少數民族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讓我們隨旅遊團一起坐飛機去旅遊好嗎?(課件出示飛機飛行,幼兒同時動作飛機飛行狀)來到了新疆的上空,飛機慢慢降落,大家下飛機,輕輕地坐下。(出示中國地圖畫面課件。)切換展開。

(一)認識維吾爾族。

1.(一組幼兒戴維吾爾族帽。)大家好:我是維吾爾族的導遊,歡迎大家到新疆來觀光旅遊。

2.演示課件:

(1)你們瞭解維吾爾族,瞭解新疆嗎?

(2)他們在幹什麼?(跳舞。維吾爾族喜歡跳舞,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3)維吾爾族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長裙、男的穿對襟長袍。)

(4)新疆有什麼特產?(哈密瓜、葡萄、葡萄乾)

(5)維吾爾族人在幹什麼?他們有哪些生活習慣?(彈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維吾爾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聽説我們來旅遊他們正跳舞歡迎我們呢!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大家一起學跳新疆舞蹈。)豐富詞彙:亞克

西。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結束了,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二)認識蒙古族

大家坐飛機微閉雙眼來到查幹湖的上空,慢慢降落,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幼兒睜眼做驚訝狀,這麼熱鬧啊,是什麼日子呢?(民俗旅遊節)

2.演示課件。

(1)他們在幹什麼?(居住蒙古包、拉馬頭琴、跳舞、祭敖包,舉行民俗婚禮,

(2)蒙古族穿什麼樣的衣服?(頭上扎頭巾、穿斜襟長袍、靴子、扎腰帶)

(3)他們在講什麼?(講蒙語)指名蒙古族幼兒用蒙語和大家問候。

3.大家想對蒙古族有更多的瞭解嗎?請同學們隨大屏幕去內蒙古大草原去了解更多關於蒙古族的知識。

(在觀看屏幕同時認真傾聽導遊介紹講解。)

(1)蒙古有什麼特產?(羊毛、棉花、織成的毛巾、圍巾)

(2)蒙古族的人在幹些什麼?(喝奶茶、剪羊毛、牧馬)

(3)蒙古人不但牧馬牧羊,他們還喜歡一項運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摔跤)

4.小朋友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對自己的民族和家鄉做了瞭解,你們知道自己生活在什麼地方嗎?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剛才我們認識了維吾爾族,和蒙古族。比一比,“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歡幹什麼?”(跳舞)我們中國有許多民族都是喜歡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優美。

(三)拓展延伸

1.你們是什麼民族的?(漢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滿族)

豐富:我們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較少,這些人口較少的民族叫少數民族。維吾爾族、蒙古族都是少數民族。

2.你們還聽説過那些民族?

接下來讓我們走入行程的最後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參觀民族村(放課件)教師講解。

(1)介紹傣族、苗族、彝族。他們的服裝非常精美,手工製作,身帶銀飾。

4.參觀民族娃娃展廳

(1)你喜歡哪個民族娃娃?為什麼?

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四)結束

小導遊:我們為遊客準備了許多民族頭飾,請大家自己選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樂《愛我中華》)現在我們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讓我們伴着歡快的樂曲團結起來,跳一支團結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節銜接合理,一環緊扣一環,條理清楚,活動效果明顯,每個孩子們都能注意力集中,對活動感興趣,但教師的提問語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問沒有意義,可直接開門見山地講給孩子們聽,教師的肢體語表現力再強些效果會更好。在今後我一定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語言邏輯能力及肢體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