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1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有些廢物可以製成玩具。激發幼兒利用廢物棄物製成玩具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利用一些廢棄物學習製作玩具,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用廢舊罐子製作的帆船:用薯條盒做成的花,用可樂瓶製成的小豬

2、幼兒製作用的半成品:麥當勞飲料杯、一次性盒子、飯盒 活動過程:

1、引起廢物:

出示可樂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問:盤子裏有什麼,這些東西還有用嗎?

2、引導幼兒觀看魔術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T今天我來做魔術師,我要來變一變,看看這樣東西到底有用嗎?

(1)牛奶房子變成了大風車,真好玩呀。

(2)喝完的旺旺牛奶瓶變成了燈籠,真漂亮。

(3)幼兒參與表演:麥當勞的杯子變成了彩色的風車,真有趣。

(4)什麼東西在叫,可樂瓶做的小豬,真可愛。

小結:你們看。風車、花瓶、小豬、龍,都是用什麼做的?對,都是用廢物做的。廢物可以做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3、引導喲額看看講講廢物做成的玩具,獲得“化廢為寶”的知識。

(1) 我們一起去看看,廢物還可以變成什麼?

(2)用廢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結:牙膏盒可以做成帆船、

4、引導喲額利用廢棄物做做小玩具。

(1)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廢物,看看是什麼?

(2)你們的小手也很靈巧,想去試一試嗎?

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視指導,並展出幼兒的作品!

大三班

20xx年3月20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隨着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遊戲、電動玩具佔據了孩子的世界。由於過多地與電視、電腦為伴.不少孩子動作發展遲緩、社會交往能力弱。為了讓孩子走進自然。走近社會,我園收集整理了曾經廣為流傳的民間遊戲,並將它們納入幼兒園課程。“跳皮筋”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民間遊戲,不僅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而且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身體動作、社會交往等能力的發展。為此,我選擇民間遊戲“跳皮筋”的音樂,設計了這節韻律活動,鍛鍊孩子的節奏感,培養他們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同時,讓他們體驗創編動作和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跟着童謠的節奏跳皮筋。

2.能根據節奏××|××|×× ××|×× ×O |創編不同的舞步組合。

3.體驗合作遊戲及創編動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熊、小老鼠頭飾各一個,橡皮筋一根,《跳皮筋》歌曲錄音,自制的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起興趣,感知節奏

1.聽節奏,猜猜是誰的腳步聲。

師:今天大熊、小老鼠要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請你們聽聽它們的腳步聲,猜猜是誰先來了。

教師分別演示兩種不同的節奏,請幼兒聽一聽、學一學、猜一猜。

2.看節奏圖譜,學動物走路。

× ×|××|××|××|(圖譜一)

×× ××|×× ×| ×× ×× |×× ×|(圖譜二)

(此環節以動物走路引出兩種節奏,調動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同時,模仿動物走路形象地幫助孩子感知節奏。為後面組合節奏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演唱童謠,熟悉節奏,學習舞步

1.播放歌曲《跳皮筋》錄音,鼓勵幼兒拍出節奏。

師:今天大熊和小老鼠要來和我們玩遊戲,它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跳皮筋》,請你們打出節奏。

2.出示圖譜三,請幼兒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腳踩出節奏。

師:大熊和小老鼠也來打節奏了,它們是怎麼合作的呢?你們會踩出節奏嗎?

× ×|× ×|×× ××| ×× ×0 |(圖譜三)

3.教師示範.幫助幼兒學習舞步。

教師根據圖譜三的節奏表演相應的舞步,並配上簡單的口令“大'-熊,大-熊,小老鼠呀小老鼠”,請幼兒跟着一起練習。

× × | × × | ×× ××|×× ×O|

(此環節將兩種不同的節奏組合,傾聽音樂一打出節奏一動物表演一形象幫助一練習舞步,層層遞進,化解幼兒學習舞步的困難。)

三、利用皮筋,開展遊戲,玩轉節奏

1.出示單根橡皮筋,請幼兒根據童謠的節奏跳皮筋。

師:大熊和小老鼠帶來了橡皮筋,請你們來試一試可以怎麼跳。

2.教師演示,要求幼兒用剛學的舞步在一根橡皮筋上集體練習。

師:大熊和小老鼠也來跳皮筋,它們會怎麼跳呢?

3.將橡皮筋圍成三角形,請幼兒分組合作遊戲。

師:大熊和小老鼠跳了一會兒,把橡皮筋變形了,現在橡皮筋變成了什麼形狀?誰能來跳一跳?誰能把每邊都跳到?

(1)幼兒自由練習,提醒幼兒聽準節奏變換位置,在唱到“小老鼠呀小老鼠”的時候換到橡皮筋的另一邊。

(2)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站在三角形的各條邊上合作開展遊戲。

(此環節可在地面貼箭頭,指引幼兒按照同一方向變換位置。)

4.將橡皮筋圍成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並將幼兒分別分成四組、五組、六組合作遊戲,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四、創編舞步,自由表現,體驗快樂

1.幼兒創編舞步。提醒幼兒可以單腳跳,可以雙腳跳,可以在一側跳,也可以兩側輪流跳。

師:今天我們學了一種跳皮筋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種跳法,你們可以來試一試,看誰能用不一樣的方法來跳皮筋。

2.部分幼兒演示,其他幼兒學習。

3.幼兒用自編的舞步開展遊戲。

附跳皮筋動作

準備動作:站在橡皮筋的左側。

第一拍:左腳原地不動。右腳跨跳到橡皮筋的另一側。

第二拍:右腳收回。

第三拍:右腳再次跨到橡皮筋的另一側。

第四拍:右腳收回。

第五拍-第八拍:雙腳輪換往前跑,每一拍跑一步,最後一拍併攏站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此次骨幹教師培訓班有幸到鎮海幼兒園聆聽了兩個教學活動,可以説受益匪淺,現在結合自己的見解對大班科學活動《鉛筆寶寶》做以下評析。此次活動由一位陽剛的男老師——斌斌老師執教,教學語言較精煉,指令也比較明確,體現出了一位男教師的獨特魅力,孩子們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時刻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及積極的探究慾望。

一、評選材

教師能夠從一支極其普通的,幼兒異常熟悉的鉛筆入手,以如何使鉛筆站立為主線設計這個科學活動,借用鉛絲,讓幼兒在與鉛筆的互動中一步步提升,瞭解平衡這個知識點,應該説選材來源於幼兒生活,內容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

二、評目標

在目標的制定上,教師能夠統一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制定了知識目標:利用的材料感知物體的平衡與重量之間的關係;能力目標:在尋找保持物體平衡的方法中,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探索結果和操作中的感受;情感目標:體驗探究成功的快樂。目標制訂比較全面,也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

三、評準備

在此次活動中,教師準備了每人一支鉛筆,在鉛筆上,教師將鉛筆分成三截,從上至下分別貼了藍、黃、紅三色的小貼貼;一根鉛絲,鉛絲的中間繞了一個圓圈,剛好供鉛筆鑽入又不會掉出來,兩端向下彎曲;塑料夾子若干。教師讓孩子們在自由探索後,找到使鉛筆能夠站立起來時鉛絲在鉛筆上的位置,利用小貼貼讓幼兒明確地説出此位置——鉛筆的底部。但是教師在執教的過程中可能由於緊張,並沒有提出請幼兒在鉛筆上貼着小貼貼的這些位置都嘗試一下,違背了科學活動讓幼兒大膽探索的原則。

四、評環節

此活動共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拋出問題,激發興趣,以如何讓鉛筆站在手指上很好地調動了幼兒探索的慾望。第二環節第一次嘗試:藉助鉛絲,使鉛筆站立。在此環節中,教師了事先準備好的繞了圓圈的鉛絲,幼兒只需要將鉛絲套進鉛筆,然後上下滑動就可以了。在此環節中,教師比較急躁,沒有讓幼兒探索將鉛絲套在鉛筆的不同位置,而是在發現有一個孩子成功後,馬上請他進行展示,請其餘幼兒進行學習,因此,多數孩子都是在沒有經過探索後就得到了結論。第三環節第二次嘗試:利用輔助材料,使鉛絲平衡。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是了夾子,而且在有個別孩子保持平衡後就請上來説明了理由,再一次剝奪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

五、我的建議

此次活動只進行了15分鐘,完全脱離大班幼兒的課程時間,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教師沒有讓孩子有充分探索的機會,教學活動內容偏簡單。新《綱要》中提到,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教師應該給孩子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去操作,讓幼兒自己去探究結果,而不是教師帶領下的獲知。

1.增加難度

作為大班的孩子,我覺得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將鉛絲繞成實驗需要的樣子,因為鉛絲彎的程度不同,平衡點也就不同,這就增加了探索的難度,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在第二次探索中,教師可以多種材料讓幼兒進行嘗試,尋找平衡點;或者記錄表格,讓幼兒進行記錄、比較,為什麼鉛絲的一邊夾了一個夾子,另一邊卻要夾兩個夾子才能保持平衡。

2.與生活經驗相聯繫

科學活動的最終導向是為生活服務,因此,在科學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們通常會進行延伸,與生活活動相聯繫。在此次活動中,平衡的原理其實和走鋼絲、天平秤的原理是一樣的,教師可以考慮迴歸於生活,讓幼兒通過視屏瞭解平衡在生活中的應用。

3.科學活動要進行

科學活動是非常嚴謹的,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給他們一個正確的科學概念,因此在每個環節後,建議教師都要進行簡單的,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愛文學作品,體驗貓變大後發生的趣事。

2.能隨故事情節展開想像,嘗試續編故事。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片

2.已簡單瞭解酵母的作用。

活動過程

1.看看越變越大的貓。 ——幼兒分散自由結伴欣賞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重點觀察圖中貓的變化。 ——引導幼兒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小貓有什麼變化? ——這是一隻麪包房裏的貓,它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大?讓我們聽聽故事吧!

2.聽聽麪包房裏的貓的故事。 ——傾聽故事第l節至第7節。 ——小貓莫格的家在哪兒?它是怎麼變大的? ——小貓是怎樣越變越大的? 它變得像什麼?(幫助幼兒理解莫格在逐步變大) ——引導幼兒討論:你覺得小貓變大好不好?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們猜它會碰到哪些事呢? ——傾聽故事後半部分。 ——洪水來了,是誰救了大家?它是怎樣做的? ——雖然莫格的變大,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可是,也正因為它的變大才擋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3.編編有可能發生的故事。 ——變大的莫格還會遇到哪些事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莫格變大以後發生的事情。 ——幫助幼兒整理續編的故事情節。(如:提示幼兒小貓變大後還會變小嗎?會發生哪些事情呢?)

活動建議

1.活動後,提供角色指偶投放到區角,讓幼兒跟着錄音講講故事,也可根據自己續編的內容,自制指偶在區角中操作講述。

2.活動中,也可讓幼兒用肢體(藉助身體的伸展)來表現小貓吃完酵母后,越變越大的形體,體驗變化的樂趣。

附:麪包房裏的貓

胖麪包師每天早晨很早很早就起牀去做麪包。他先在麪糰裏放上酵母讓麪糰慢慢脹起來,越變越大,再放到爐子裏去烤成麪包。

莫格是胖麪包師養的小貓,每天早上都到麪包房去捉老鼠。捉完老鼠,它就趴在爐子邊上打瞌睡。

這幾天,外面總是下大雨,小貓莫格追老鼠,淋得全身都濕透了。

胖麪包師心疼地用毛中把莫格擦乾,把酵母放到牛奶裏讓莫格喝下去。麪包師説:“莫格,你受涼了,吃一點酵母就不會感冒了。”莫格喝了有酵母的牛奶,又趴到爐子邊上打瞌睡。

睡着睡着,莫格的身體脹起來,越變越大,越變越大。

一開始莫格變得像綿羊一樣大。

後來它變得像馬一樣大。

再後來莫格變得像河馬一樣大。

莫格越變越大,麪包房裏都裝不下它了。莫格只好住到外面去。它擋在馬路上,汽車開不了,人也走不了。

麪包師只好帶着莫格往城外走去。他們走到一個山谷的河邊,莫格餓得走不動了。

麪包師回去把麪包和麪團都拿來給它吃,莫格吃了以後,身體又脹起來,變得像一頭大象了。

教學反思:

大班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觀點和辯駁別人的傾向了,所以當故事中有矛盾衝突點時,我給予了他們辯論的機會,最終孩子的辯論分為兩派:認為莫格變大是好事的説:莫格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洪水,保護人們。

認為莫格變大是壞事的説:莫格會影響交通,會把房子撐破,會把別人都食物都吃完等等。通過辯論這種互動形式,孩子們瞭解了對方的理由,給了自己另一個思考的方向,讓孩子們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傾聽分析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同時也讓孩子看待問題也變得更為全面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複習8的組成,理解8的第一、二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遊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上打印7的組成;背景小雞的家、8的一二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遊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8

經驗準備:學過8的組成,對7以內加減有一定理解。

活動過程:

(一)複習8的組成(情境——慶祝小雞搬家)

遊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8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8……)

(二)集體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情境新房子裏的小雞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1只紅小雞和7只黃小雞合起來是8只,引導列式計算1+7=8

2、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引導列式7+1=8

3、分別以1只小雞去玩和7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減法含義。

4、共同整理朗誦。

(三)探索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情境:看花,為小雞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為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紮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裏。(如2+6=送到8號花園)

3、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你為花娃娃紮了幾個辮子?為什麼?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結:8的第二組加減。

(四)總結活動

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延伸活動:區域活動中進行練習加減,學做小博士。

活動反思:

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後,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並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係。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願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係。

2、培養幼兒積極的思維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過程。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畫、數字1-6、符號、-、=。

2、人手三幅圖片,筆、鞭炮6串、自制金牌、銀牌若干。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開火車

以前我們玩過數字4、5的開火車遊戲,今天,何老師帶大家要玩數字6的開火車遊戲。

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嘿嘿!我的火車5點開。(集體、個別)

2、情境感知---看圖學習6的第一組加減法。

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新建的小區裏,一共有7個小區,有1號、2號、3號、4號、5號、6號小區,聽説小區裏有許多美麗的花,這麼漂亮的小區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電話響)是小區的保安打來的,説這7個小區裏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説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小區。你們願不願意來説一説(願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説一説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問:請你來説一説,你選擇到幾號小區的`?裏面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花盆裏有5朵紅花,1朵白花、花盆裏一共有6朵虎)集體驗證,並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小區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後,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就能把7個小區裏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保安還誇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電話再次響起),又是小區的保安打電話給何老師,説,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7個小區裏的事情,現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2)集中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麼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麼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小朋友除了用這3數字列出一道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幼兒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祕密?看誰先能找出祕密來。

小結:16=7、61=7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

2)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説出他的朋友題是誰?16=7(61=7)、7-1=6(7-6=1)

4、內化遷移---幼兒遊戲

遊戲:夜鞭炮

新建的小區建成了,許多居民都要搬新家了,我們為他們放鞭炮吧,但是有個要求:每個鞭炮裏面也藏着一個算式題,要是誰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能放的很響,而且還能得個小紅花,同樣,要是沒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放不響。

(2)每次請每隊選一個小朋友參加進行比賽,看看到最後那隊得到的小紅花最多,那麼就能得到金牌。

小結:頒發遊戲中金牌得主、銀牌得主。

活動結束:

開火車是誰打電話來了?哦,保安來電話,邀請我們去參觀另一個新建小區,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帶小朋友開火車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

1、繼續探索7的第二、第三組加減。

2、利用區域活動,進一步鞏固看圖列式。

活動反思:

1.教師能課前佈置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事物,為本節課做好鋪墊。課前為學生能更好地在課上判斷照片的拍攝位置積累經驗,打下基礎。對某些物體的觀察,是不可能直接搬到課堂上來的,如觀察小區和正在行駛的汽車?教師能做到引導學生實際觀察,並用相機拍下采,用畫筆畫出來,嘗試錄下來,把藝術和數學整合,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從而培養空間想像能力。

2.本節課把關術、攝像、攝影、手工製作引入課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小攝影師、小攝像師、小美術家的稱號去評價學生,去激勵學生,也能激發起他們接受挑戰的信心和勇氣。

3.教師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在觀察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像力,辨認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畫面。教師也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將操作與想像有機結合,讓學生充分利用準備好的小正方體,組織他們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畫一畫、動手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圖形,還可以用來驗證學生對圖形的空間想像是否正確。

4.教師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他們小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觀察到的情景,讓學生在組裏展開猜一猜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受,這些都有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培養了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小百科:小區,是指在城市一定區域內、具有相對獨立居住環境的大片居民住宅,同時是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務設施,如商業網點、學校(幼兒園)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材料與環境創設:

鞭炮若干,算盤(人手一份),蘋果、梨子(每人一個)、汽車六輛、數字卡片若干、記數卡片若干、開汽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1、遊戲“放鞭炮”(學習進位加4的運算法)。

(1)激發幼兒關心爺爺、奶奶的情感:

師:再過幾天就是重陽節了,是誰的節日?我買來許多的鞭炮一起和爺爺、奶奶過節,好嗎?我買的鞭炮有些不同,你要做出裏面的題目才會響。

(2)出示鞭炮卡片(9 4)幼兒嘗試自己撥珠計算,並説説為什麼這樣算?

集體邊講述邊操作理解之後,我們一起來放個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7 4)師:請一個小朋友在大算盤上做,你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樣做?(集體撥打),答對之後師:這個鞭炮我們也可以放了。(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16 4)師: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做,你為什麼這樣做?集體撥打,我們一起來放放這個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8 4)師:我也來做做,(錯誤指法),對不對?哪裏不對?應該怎樣做?(小結:先去再進)(乒!乓!)

(3) 師:大鞭炮放完了,我們再來放放小鞭炮。(教師出示小鞭炮並翻開題卡,幼兒按題撥珠)

幼兒自由選擇撥題,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幼兒並引導能力弱的幼兒講講這樣算的原因。

2、遊戲“送水果”

(1) 找車牌號碼

師:放完了鞭炮,我們還該給爺爺奶奶買什麼禮物呢?(幼兒發散思維)商店離這很遠我們要乘車去買禮物,可是這些車沒有車牌,不可以在馬路上開。(出示紅、黃、藍、綠、橙六輛小汽車)我們先要把車牌號碼找出來。車牌號

碼在哪呢?(出示數字4、7、1、2、9)祕密就在這些數字中。

師:紅顏色的汽車車牌號碼是把這些數字從小排到大。猜猜是多少?(12479)

師:蘭顏色的汽車車牌號碼是把這些數中最小的放在第一位,後面的由大到小(分組説是多少?19742)

師:綠顏色汽車車牌號碼是把這些數單數放在前,雙數放在後,然後從大排到小(個別説,演示排列法97142)

師:還有三輛汽車的車牌在我的卡片上,請你們記住撥入算盤。(教師出示卡片,幼兒記數撥珠)

師:找到了車牌,這回可以去買水果了,小汽車準備好了嗎?(幼兒倒坐椅子作開汽車狀,自由聽音樂做開汽車)

(2) 遊戲:“買水果”

師:水果店到了,在每張桌子中間都有裝滿水果的筐,水果的背面都有一道題,請你們用心算的方法算出來,算對即可買到這隻水果。

幼兒心算買水果。

師:現在我們一起把水果分給爺爺奶奶吧!

活動目的:

1、 在遊戲活動中,理解進位四的運算道理,並能較熟練地進行聽題打算盤。

2、能積極投入探索活動,操作尋找總結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探索,瞭解種子的內部特徵。

2、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

3、認識各種植物的種子。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放大鏡、紙、記號筆、錄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進行提問:

1、“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為什麼叫種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師提問:“請你們猜猜種子裏面有什麼?”

(幼兒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2、幼兒介紹自己猜測的答案

3、師再次提問:“種子裏面到底有什麼?種子有哪些部分組成?”

(幼兒解剖各類種子,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再次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4、幼兒介紹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觀賞結束

1、幼兒觀賞錄象,驗證自己的答案

2、師總結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一些小電器的作用,感受科學創造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提醒幼兒能夠安全使用小家電,注意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練習:家用電器的名字

2、 蔬菜、水果各一些,攪拌機、榨汁機等實物。

活動過程

1、教師品嚐果汁,引起幼兒興趣。

嗯! 果汁真好喝,哪個小朋友也想嘗一嘗呀?

(請個別幼兒品嚐)

2、你們知道果汁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

(引導幼兒説出可以用榨汁機榨果汁)

出示水果和蔬菜:

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變成果汁的嗎?

3、解小家電的神奇

讓幼兒觀看榨汁機榨果汁的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果的變化

請幼兒説説觀看果汁榨成後的感受,榨汁機很神奇。

(2)教師示範用攪拌機來攪菜泥,請幼兒觀察蔬菜攪拌後的變化和形狀特點。

請幼兒説説攪拌機的神奇。

4、家電的特徵

榨汁機和攪拌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家電)

:能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小型電器,需要有電才能工作的小型電器。

5、利用圖片:“電器的名字”,來介紹家電的用途。

組織幼兒討論:這些小家電又有什麼用呢?

錄音機

電腦

電話

照相機

電冰箱

鼓勵幼兒結合實物進行介紹,要求介紹出家電的名稱、神奇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師針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歸納和補充。

6、我是小小發明家

除了這些小家電,你還了解哪些小家電?

還想發明什麼小家電,幫助人們做什麼事,讓它給我們帶來方便?

鼓勵幼兒以後發明更神奇的小家電。

7、果汁品嚐

通過品嚐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