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9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內容與結構,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歡快、跳躍。

2、嘗試運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體驗多形式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結構與內容

1、傾聽歌曲,初步瞭解歌曲內容教師:今天何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這首歌在去年的少兒原創歌曲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嘗試用拍手、跺腳打節奏。

3、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學習嘚啵嘚啵嘚)

4、出示出示節奏xxxx,引導幼兒數一數拍手一邊。

5、簡單瞭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的嘮叨,都是愛我們的表現。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6、傾聽錄音,尋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導幼兒聽見一個做一個動作,並在心裏面數好。

7、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教師一邊演唱一邊貼節奏卡,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答案,演唱結束後也提同樣問題,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歌詞圖片,並按歌曲節奏擺放,重點學習爸爸、媽媽的話。

8、播放錄音,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對歌曲。

二、嘗試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鞏固對節奏xxxx的掌握。

1、教師提問,引出身體樂器,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標記,每次幼兒提出、出示相應標記後,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別是用嘴脣和舌頭髮音的作為重點練習,並提示用了這個嘴裏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選擇一種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選用嘴巴和舌頭,可以先單獨練習一句)

3、選擇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

三、嘗試兩人合作演奏(用一種動作、兩種動作都可以)

1、幼兒兩兩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師巡迴觀察和指導。

2、兩兩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集體運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活動,學習將一個整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願意參與討論活動,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大膽説出自己對的理解。

5、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分別在兩塊黑板上佈置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及它們的大盤子。

2、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彩色紙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飲料、糖果、花生、方形麪包片、豆腐乾、乾果

4、人手一套工具:兩個小盤子、兩個小量杯、紙條、線、尺、餐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小熊寶寶,另外一個是小熊

貝貝,這一天熊媽媽買了一些各種口味的餅乾,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吵着要吃到每種口味的餅乾,這可難住了熊媽媽,怎麼辦呢?

二、第一次嘗試:二等分長方形

1、請幼兒嘗試將長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師: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能用什麼方法把長方形的餅乾

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好嗎?

2、幼兒嘗試操作,將長方形二等分,教師巡迴觀察幼兒

的操作,鼓勵幼兒想想有幾種分法。

3、嘗試操作後提問

(1)師: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

怎麼知道分出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操作課件邊提問:原來長方形的餅乾和現在分出來的一份餅乾,誰大誰小?

(2)小結:像這樣把一件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

做二等分,二等分後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4、師:現在我們把二等分後的餅乾分別送給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吧!(幼兒把分好的餅乾分別放進寶寶和貝貝的大盤子)

三、第二次嘗試:二等分正方形、圓形、橢圓形

1、熊媽媽這裏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餅乾要分給寶寶和

貝貝,你們願意再來幫熊媽媽分一分嗎?記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寶寶和貝貝會不高興的。

2、幼兒自由選擇圖形進行二等分操作

3、幼兒將各種形狀二等分後,貼到寶寶和貝貝的盤中。

四、第三次嘗試:實物二等分

1、師:為了感謝小朋友,熊媽媽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

的東西,有、麪包、豆腐乾、花生、糖果、飲料……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它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呢?

2、師帶領幼兒集體觀察、交流:你分的是什麼?使用什

麼方法來分的?(用了什麼工具)分得對嗎?為什麼?有不同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更好?為什麼?

五、師:現在讓我們拿着自己二等分後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在我園“園本教研”中,我有幸參加了“一課多研”活動,我把大班的“二等分”這一活動經過了“設計-教學-再設計-再教學”,其中自己也經歷了不斷的反思。

在數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係的,教師設計的材料是否適宜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操作興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

1、緊扣活動目標,遵循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規律操作

材料的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幼兒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所以“操作材料應暗含幼兒通過操作能夠達到適宜的教育目標的內容。”在第一次設計的二等分圖形材料,請幼兒幫忙分窗紙,通過這樣的操作,幼兒能將材料分成兩份,但目的性很不強,對於相等的兩份概念不清,整體與部分也難搞懂,貼的窗花較為凌亂,所以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教師要從目標出發,把教育意圖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種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潛在價值,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如在第三次設計的方案中,把圖形材料設計成餅乾及設置的給熊哥倆分餅乾的情境,幼兒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後,把餅乾整整齊齊的分別置於兩個盤中。

2、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

操作材料的難易度應適中,既不能讓幼兒輕而易舉地得到答

案又不能使幼兒覺得太難,失去操作興趣。

在活動中,提供的材料難度應層層遞進,由簡到難,在“二

等分”這一活動中由讓幼兒嘗試多種方法二等分一個圖形——用多種方法二等分其他圖形——二等分不同實物。

由於同一年齡班的幼兒的發展水平並不平衡,所以應從不同

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最近發展區”出發,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起點,按不同的發展速度選擇操作材料,逐步達到目標。

3、要多樣化

操作材料的多樣化有利於幼兒獨立思考,相互學習,獲得更

多的信息,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的實物,準備了顆粒狀態的、液體狀態的、固體形態的,這些材料難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幼兒選擇,幼兒也可選擇不同的材料。

另外,數學知識存在一定聯繫,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我提供

幼兒的測量工具,以激發幼兒回憶先前的學習經驗,調動幼兒的操作經驗,促進了學習能力的遷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懂得用電線連接電池使燈泡發亮,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2.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3.對導電現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究。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已初步瞭解電池、電線的外形特徵及金屬的種類。

2.材料準備:電池、電線(連着小燈泡),布條、毛線、塑料繩、回形針、銅鑰匙、鐵絲、記錄紙、筆、斷電線一截以上材料每兩名幼兒一份;小熊布偶、電池演示梳理圖、大張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師:(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電了,房間裏黑乎乎的,真難受,小熊找蠟燭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電池和一根綁着小燈泡的電線,它想用這些東西自己安裝一盞燈,你們説小熊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呢?

(二)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怎樣讓燈泡亮起來”。

1.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幫小熊家安裝電燈。老師準備了電池、小燈泡和電線,電線的一頭露出裏面的電線絲,另一頭的電線絲已經纏在小燈泡上了,電線的兩頭要連接在電池的什麼地方,小燈泡才能亮起來?

2.交代操作步驟和活動規則。

師:兩個小朋友合作進行實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試一試怎樣讓小燈泡亮起來。

3.幼兒兩人合作開展實驗探索,師重點引導幼兒嘗試用電線連接在電池的不同位置。

4.以實物演示和圖示演示的方式引導幼兒集體分享探索中收穫的經驗。

(三)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導電現象,初步感知金屬可以導電。

1.設置問題情境。

師:不好了,小熊剛安裝好的燈泡電線被老鼠啃斷了,電線斷了燈泡又不亮了,用什麼材料能幫助通電讓小燈泡重新亮起來呢?

2.介紹操作材料,引發幼兒猜想。

3.幼兒實驗,師指導。

4.集中交流。

(四)活動結束,提醒幼兒注意用電的安全。

小百科:電燈泡的最大問題是燈絲的昇華。因為鎢絲上細微的電阻差別造成温度不一,在電阻較大的地方,温度升得較高,鎢絲亦昇華得較快,於是造成鎢絲變細,電阻進一步增大的循環;最終令鎢絲燒斷。後來發現以惰性氣體代替真空可以減慢鎢絲的昇華。今天多數的電燈泡內都是注入氮、氬或氪氣。 現代的白熾燈一般壽命為1,000小時左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象形字

2、課件:單詞樹

3、漢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找漢字

1.出示課件4

圖片上有什麼?這些文字一樣嗎?有誰知道這是哪些國家的文字。

(中國,英國、美國 ,韓國)

2.誰能找出圖片中的漢字?

(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圖猜字

1.出示課件1

以遊戲方式啟發幼兒辨識象形字。

2.引導幼兒觀察漢字“日,木,山,川”的圖畫部分和象形字,

猜一猜,認一認,並説説這些漢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3.出示課件2

幫助幼兒瞭解我國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造演變過來的。

4.出示課件3

觀察圖片,引導幼兒瞭解象形字的演變。

三、交流關於漢字的經驗。 出示漢字圖片:

1.你看見過這些字嗎?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你們會認漢字嗎?

2.在認讀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

四、嘗試看圖識字。 出示課件:單詞樹

1.請幼兒根據圖片認讀漢字。

(電風扇,空調,冰箱,扇子)

2.鼓勵幼兒和同伴互相交流、討論。

啟發幼兒在活動室尋找漢字。

五、教師簡單介紹

“象形字”的由來與“現代漢字”的產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不會寫字,如果要告訴別人一些事情,就會用畫畫的形式,時間長了,他們就發明了像“日”這樣的象形字。而現在的人呢,越來越聰明,把字寫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現在的漢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左邊和右邊。

2、能遵守活動規則,聽到信號後及時做出反應。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讓幼兒認識左右。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數學用書第七頁,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

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別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並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3)遊戲:聽口令舉手

(遊戲中增加難度,説相反:我説左手,你舉右手等。)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遊戲:點鼻子。

(遊戲中增加難度,説相反:我説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1)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裏你的左邊有什麼?

(2)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裏你的右邊有什麼?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麼?

四、感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1、教師用左手拿一本書,請幼兒説説書在老師的哪隻手。

2、討論:書是在老師的左手,為什麼許多小朋友會認為書是在老師的右手呢?

(讓幼兒知道:當自己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的左邊和別人的左邊不在一個方向)

3、請個別幼兒拿書,大家分辨他是用哪隻手拿書的。

五、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説説圖畫裏的小朋友是用哪隻手拿書的。

2、將用左手拿書的小朋友圈出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幽默風格,享受欣賞的樂趣。

2.教育幼兒遇到事要積極的動腦筋、想辦法。

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學説角色對話,大膽嘗試表演。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説角色對話。

難點:在學習故事的基礎上嘗試表演。

活動準備:

1.立體教具:小豬、狐狸、門可打開房子。小豬、狐狸頭飾若干; 課件《我的幸運一天》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第一單元“蜻蜓”第9頁。

活動方式:集體、分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2分)

利用木偶,導入課題。

1.出示木偶“小豬”,互致問候。

2.啟發想象,激發興趣。

指導語:一天,小豬找好朋友玩,結果敲錯了門。當房門打開時,他“哎呀”一聲大叫起來。你們猜,這是誰家的'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二)展開(25分)

1.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穿插提問。(8分)

(1)講至“現在就請你到烤爐裏去吧”!

提問:你覺得這是誰幸運的一天?小豬被狐狸吃掉了嗎?

(2)講至狐狸説:你是全村最乾淨的小豬了,給我安靜的呆着“!

提問:小豬想出了好辦法,可在洗乾淨後,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了呢?還是想出了其他辦法?

(3)講至“請往左邊用點力氣。”

提問:小豬又先後想出了什麼辦法?這些辦法的效果會怎麼樣呢?

(4)講至“連抬抬手指頭的力氣都沒有了,更別説烤豬肉了啦”!

提問:狐狸為什麼會暈過去呢?

2.播放音樂,結合幼兒用書,再次欣賞故事。(3分)

提問:這個有趣的故事裏都有誰?狐狸的“幸運一天”是怎樣變成小豬的“最幸運的一天”的?

3.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説角色對話。(6分)

(1)把握故事主要情節,感受故事的風趣幽默。

提問:

當遇到送上門的小豬時,狐狸説了些什麼?

聽到狐狸要把自己放到烤爐去時,小豬是怎樣做的?

洗完澡後,小豬又是怎樣説的?狐狸上當了嗎?他做了那些事情?

享用豐盛的午餐後,小豬被狐狸吃掉了嗎?為什麼?

小豬是帶着怎樣的心情跑回家的?他是怎麼説的?

(2)引導幼兒學説對話。(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現出角色特點)

4.教育幼兒遇到危險時不要害怕,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4分)

提問:你們喜歡這隻小豬嗎,為什麼?它是一隻怎樣的小豬?

小結:小豬在遇到危險時,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麼多捉弄狐狸的辦法。當小朋友們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也一定不要緊張、害怕,要積極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討論: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危險和困難時(如果遇到壞人、火災、迷路等),應當怎樣做?(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大膽想象,嘗試説出更多的自救方法)

5.表演故事。(4分)

請幼兒自主選擇夥伴、角色,戴頭飾進行表演。

(三)結束。(3分)

選出表現力最強的一組在班內的“閃光小舞台”展示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真聆聽雨的聲音,比較不同雨聲的特點,用‘_____的’的表達方式描述不同季節雨的特點。

2、主動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秋天到來”的各種變化,描繪秋天的故事。

3、傾聽散文的配樂朗誦,跟隨音樂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讀散文,理解並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學習有感情的朗讀散文,激發閲讀散文作品的興趣,體驗散文學習的快樂,培養閲讀的積極性。

5、嘗試並運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達金秋的美麗,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分組為散文創編動作,學會合作,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記錄到的秋天的美。

活動重點:

理解並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動難點:

為散文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不同季節的雨聲錄音。

2、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秋天圖景。

3、秋天的葉子、果實等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並抓住幼兒愛玩的天性,以闖關遊戲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動。

動物王國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幹的小動物來保衞他們的森林,報名的小動物要經歷聽、説、仿、編、演等五關層層選拔,最後挑選最勇敢、最能吃苦、最愛動腦

筋的小動物來保護他們共同的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參加啊?

1、第一關:聽雨辨不同(感受雨聲) 聽

放音樂,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聲,再不同季節的雨聲,引導小朋友去感受雨聲的變化與不同之處,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點。

小結:教師要幫助小朋友豐富和補充語言以及糾正不正確用詞,啟發他們去感受音樂中雨聲的細微變化,為他們打開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2、第二關:説説‘我與秋天’的故事 説

2.1請小朋友舉手發言,説一説‘我’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秋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用“______的”的表達方式敍述。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節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知道的或是發現的?

天氣、穿的衣服厚薄、樹葉的顏色、開的花兒、成熟的果實、糧食等等,春夏秋冬各舉一到二個例子。

2.3 秋天的樹木和花草有什麼變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實和豐收的糧食都有哪些?舉例説明。

2.5 秋天的小動物在幹什麼?

小結:本階段既是對已有經驗的再感知,又是為學習散文作鋪墊,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話將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觸散文的語言。

3、第三關:學我説話(走近散文) 仿

3.1放配樂散文,跟隨音樂一同走進秋天,感受來自散文的美。

師:散文聽完了,小朋友感覺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裏?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3.2結合畫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賞下雨前後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幼兒把雨比作一把鑰匙。可對幼兒進行反問,進而幫助他們理解雨的清涼和温柔。

師:為什麼説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師:秋天的雨下過後,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