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4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遊戲中的角色對話。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草地背景圖片一張、鼠寶寶、布娃娃、小鴨子、小青蛙、小貓的指偶、頭飾各三份。

布袋偶一份。

活動過程:

一、? 玩遊戲《找朋友》,引出主題:

老師操作布袋偶,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我要找一個好朋友,它會跑又會跳,我們一起玩遊戲。

老師:今天啊,鼠寶寶它要來找一個會跑又會跳的朋友,你們猜它會找誰做朋友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二、? 分段理解故事內容並學説“會…又會…”,“會…不會…”句式。

老師:現在鼠寶寶要去找朋友了,我們一起跟鼠寶寶唱歌去幫它找朋友好嗎?

1、出示布娃娃

找啊找啊找朋友,哎,找到了水?(布娃娃)它會找布娃娃做朋友?為什麼?(不會,因為布娃娃不會跑也不會跳)幼兒學説句式。

那麼鼠寶寶會對布娃娃怎麼説呢?(不要,不要)

2、出示小鴨子

找啊找啊找朋友,哎,找到了誰?(小鴨子),它會找小鴨子做朋友嗎?為什麼?(學説句式:小鴨子會跑不會跳,幼兒學習他走路的樣子)

3、出示小青蛙

找啊找啊找朋友,哎,又找到了誰?(小青蛙),它會找青蛙做朋友嗎?為什麼?(學説句式:小青蛙會跳不會跑。幼兒學做青蛙的動作。)

那鼠寶寶又會怎麼對他説呢?(不要,不要)

4、出示小貓

找啊找啊找朋友,看,找到了誰?(小貓),小貓會跑也會跳,那鼠寶寶會找小貓做朋友嗎?為什麼?鼠寶寶又會怎麼對小貓説呢?

鼠寶寶找不到朋友了?他會怎麼樣呢?(傷心、難過、笑……)

5、出示另一隻鼠寶寶

“吱吱吱”,誰來了?它會怎麼樣?鼠寶寶會找它做朋友嗎?

三、玩遊戲《找朋友》,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請五個孩子分別扮演娃娃、小鴨、青蛙、小貓、大老鼠,其餘孩子扮演鼠寶寶一起唱歌去找朋友,每找到一個朋友都要問:“你會跑又會跳嗎?”

鼠寶寶找朋友真開心,現在我也來找跑又會跳的朋友,你們願意做我的朋友嗎?(再一次聽音樂,玩找朋友的遊戲,鼓勵幼兒做會跑又會跳的動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清晰,環節緊緊相扣,層層遞進,達到活動預設的目標。首先,在導入部分我先是讓孩子玩《找朋友》遊戲,這樣不僅能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又能很好的引入主題,知道鼠寶寶要找一個“會跑又會跳”的朋友。

其次,在理解故事內容時,我是通過背景圖、教具來分段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邊講邊問的同時通過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小鴨會跑不會跳、青蛙會跳不會跑、小貓會跑也會跳”的走路特徵,同時引導他們運用故事裏的短句來回答。在理解故事情節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再通過讓幼兒玩找朋友的遊戲,鞏固故事中的對話,這樣,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輕鬆愉快的鞏固故事中的對話,同時也讓孩子們體會找朋友的快樂和找到朋友的愉悦。

但活動下來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活動中對幼兒的引導可以再放開些,該給予幼兒充分表達想象的機會,老師講述的內容太多,感覺在整個過程教師始終處於主導地位,但孩子的主體性體現的不明顯,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一點。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進行情景表演並能續編故事。

(3)培養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

(4)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幼兒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瞭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培養幼兒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動物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新課導入

1. 教師以小白兔的身份出現,和全班小朋友交朋友,並一起玩耍,讓幼兒感受的有朋友的快樂。

2. 一隻小魚來敲門,嗚嗚大哭起來,“怎麼了?小魚”,”你們都有好朋友,都有人玩,可是我孤孤單單的沒有小動物和我玩”“那我們幫你找個小夥伴吧”

(二)新課講授

(1)小魚在不同的角落找到小雞、小鳥、最後找到蝌蚪。有了小玩伴。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小魚先找到了誰?他們説了什麼?”

“小魚第二個找到了誰?他們説了什麼?”

“小魚第三個找到了誰?他們一起晚了”嗎?為什麼可以一起玩?“

(3)教師總結“小魚的家在水裏,小雞和小鳥的家在陸地上,小蝌蚪的家在水裏,所以它們可以一起玩”。

(4)小朋友相互之間討論一下,還有那個動物可以和小魚一起玩。教師正確引導幼兒。

(5)觀看幻燈片,倒敍故事並講述生活在水裏的動物,擴展幼兒的知識。

(6)師幼兒帶幼兒進行續編故事。

(7)幼兒分組進行表演,教師在旁指導。

(8)佈置今日任務

教學反思

1.能夠完成課前所定目標,幼兒能夠自己主動地進行模仿對話,自主創編

2.有禮貌的提出和回答問題

3.擴展幼兒的知識面,認識了水母,貝殼,海星等動物

4.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5. 教師應該引導幼兒自己進行對話,沒有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6.在情景表演時教師不應固定幼兒思維,讓幼兒自由發揮。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温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目標: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願意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準備:1、圖片。 2、故事磁帶。

過程:

1、傾聽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條小金魚的形象,問:它是誰呀?它在看什麼、想什麼?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圖片邊指邊講故事1―2段,教師可提以下問題:小金魚先找的朋友是誰?小雞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説的?小鳥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説的?

――學説小金魚、小雞、小鳥之間的對話。

2、觀察圖片,最後,小金魚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們是怎麼説的。為什麼它們能成朋友?

3、教師再一次結合圖片完整地講一遍故事。

附:小金魚找朋友 池塘裏有一條小金魚在游來游去,想找好朋友。遊啊遊,看到岸上有一隻小雞,他對小雞説:“小雞小雞,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雞説:“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

小金魚又遊啊遊,看到一隻小鳥在天上飛,他對小鳥説:“小鳥小鳥,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鳥説:“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小金魚嘟着嘴又遊開了。

他遊啊遊,看到前面有許多大腦袋、細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東西在遊,他趕快游過去説:“你們好,我是小金魚。”那些烏黑的小東西説:“你好,我們是蝌蚪。”小金魚説:“我們一起玩好嗎?”“好的。”小金魚終於找到了朋友。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小朋友,你們説,小金魚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平時小朋友們之間談論得最多的也都是“我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裏面講的……”.“我家裏有動畫片,裏面講的……”。在這樣的談論過程中.孩子們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遊戲活動中,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講述自己學會或者是創編想象的故事。在今年的“母子讀書”故事會的比賽活動中,我們班先後開展了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共同表演故事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找朋友”是其中之一。這個活動讓小朋友過足了故事大王癮同時也讓幼兒在與家長、與同件的相互合作中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增強了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系列活動:

1、“小小”故事會。

2、“親子”讀書賽。

3、給圖片塗色。

活動目標:

1、找出有因果關係的圖片進行講述,根據圖片編故事,發展創編能力。

2、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相關領域:語言、藝術

適用對象:中班幼兒

教學方法:看圖片、討論、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圖片。(上次活動請幼兒塗色) 。(圖片內容為A、B、c三組每兩張一組。)

2、頭飾若干、皺紋紙、剪刀、回形針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

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每人一張圖片,幼兒自由講述(家長坐在幼兒身後)。師:今天,老師將上次活動時小朋友塗色的圖片發給大家。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講一講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們相互之間可以隨意地講講説説,也可以跟你們爸爸、媽媽商量着講。教師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講清圖意,理解內容。

評議一:該教師沒有套用傳統模式一一指定圖片講述或提出問題講述,而是一開始就讓幼兒人手一張圖片講述,這樣做有好處。其一,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幼兒控制能力差,難以做到一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定的圖片上,而讓幼兒看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讓幼兒隨意與別的小朋友交流,自己支配注意力,很適合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其二、有利於激發幼兒興趣、圖片是幼兒親手勞動的成果,幼兒講起來必然會積極、主動。其三.為下一步講述做鋪墊,幼兒的講述需要有一個觀察理解的過程,自由講述有利於這個過程的完成。

二、找朋友

師:小朋友手中的這些圖片還有一個小祕密呢,每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説.我們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圖片去找好朋友,你手中的圖片必須與你好朋友手中的圖片講的是同一件事情。1、幼兒找朋友,換座位。找到朋友的小朋友將座位換到一塊兒。(家長同樣調換座位)2、提問: “你為什麼找他做好朋友?” “你們誰應該排在前面?誰應該排在後面?”啟發幼兒對每組兩張圖片的排列先後進行討論,明白因果關係。

評議二:老師指出了圖片的祕密,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由於幼兒是人手一張圖片,這樣呢,每兩個幼兒也就成了一對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在幼兒找朋友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向幼兒進行詢問,讓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能調整思路,瞭解幼兒的不同想法和做法。

三、創編小故事表演講述

1、師:每一對好朋友都可以編成一個很有趣、很動聽的小故事。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故事大王”,好朋友之間相互合作,用自己的小圖片,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編、講、表演故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頭飾、皺紋紙、回形針等一些物品,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故事的道具,呆會兒表演時可以用,可以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表演。

2、家長與幼兒共同創編想象,老師巡迴指導。

3、幼兒與家長各種同邊講故事邊表演。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活動由來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愛護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識。雖然教師也採用了隨時指導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夠將推椅子這一常規要求曲被動服從變為主動實行,最終內化成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離開位子要推好小椅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掌握用雙手輕輕推小椅子的方法,知道要愛護小椅子。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推椅子的常規要求,有刷畫的經驗。

2.材料準備:椅子2把,1把外觀上比較完整,l把外觀破損,魔法紙(畫有笑臉和哭臉的白色蠟筆畫),刷子、水彩 掌握用雙手推椅子的方法,知道自身行為和椅子的“表情”相聯繫的。

●活動難點

能根據自己小椅子的表情”,自覺地調整行為。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1)以擬人化的形式把“椅子客人”介紹給幼兒,引導幼兒比較並説出兩把椅子在外觀上的區別。

(2)分別將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兩張魔法紙貼在兩把小椅子上,並用施展魔法的形式,用刷子蘸上神奇的藥水(有色顏料)刷在魔法紙上,將兩種表情刷出來。

(3)提出問題。為什麼一把椅子笑了,一把椅子哭了呢?

分析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外觀”和“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繫,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和探知慾,支持幼兒專心傾聽,也有助於他們對後面故事情節的理解。另外,為了易於幼乳後面的操作,教師在此環節還要讓穗們直觀地看到刷表情的過程,瞭解其中的方法。

2、情景故事。

(1)情景一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忘記把我送回家,把其他小朋友絆倒了,我很傷心。

外觀完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離開位子時,就會把我推到桌子下。(教師示範)

(2)情境二。 外觀破損的椅子(哭臉):我的朋友用力推我回桌子,身上撞出很多傷,好痛啊!

外觀寬整的椅子(笑臉):我的朋友會用雙手輕輕地把我推回家(教師示範),我現在還是這麼漂亮。 分析 兩把椅子前後的對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情境的設置是為了引導幼兒在“小椅子的.表情”和“小朋友的行為”之間建立聯繫。活動中,對話要簡潔明瞭。易於幼兒理解和比較。教師可以利用動作和語言,對如何正確地推椅子進行強化性的示範和講解,以鞏固幼兒正向的行為。

3、提出問題。

(1)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小椅子才會笑? (2)想想自己的小椅子是哭了,還是笑了?

分析 在這個環節,教師通過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等方法,幫助幼兒歸整思路,加深理解。但因為這種邏輯性的語富表達對小小班幼兒有難度,所以教師還可以在幼兒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後,進行適時的引導和強化。

4、親自體驗。

(1)幼兒按桌到老師處領取魔法紙。

(2)教師觀察幼兒離開位子時推椅子的行為表現,發給相對應的表情畫。 (適當進行提示)

(3)幼兒刷畫,看錶情。 預想及指導策略:對刷出笑險的幼兒,教師予以肯定其行為,給予鼓勵;對刷出哭臉的幼兒,教師引導其反思自己的表現,嘗試正確的方法。

(4)提問:我們的小椅子為什在笑? 分析 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隨機觀察,一方面要觀察幼兒接受理解的情況;另一方面,還要根據幼兒所反映出的問題,給予再次的提示,和引導,使幼兒的常規行為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特別是針對“推”這個動作,一定要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中去體驗。

同時,幼兒在刷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畫中的表情與自身行為的直接關係。指導幼兒調整自己的行為,肯定幼兒積極的表現,使他們對遵守推椅子的常規產生興趣,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結束環節。

(1)將椅子放在~起,比比誰的笑聲最大。

(2)請幼兒將椅子搬固原位,去盥洗室。

分析 此環節是為了讓幼兒感受快樂,肯定自我,並培養幼兒將所學的本領遷移運用到實際的活動申表,鞏固他們在活動中取得的新經驗。

●活動點評

在小小班進行有效的常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搭建適宜的支架,使幼兒變被動為主動,進而去自覺地理解,接納並遵守相應的規則呢?

教師在本次活動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使幼兒在玩情景遊戲的過程中,學習理解,感受和掌握新經驗。小椅子擬人化的設計手法,加上適宜的情境支持,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教師通過賦予小椅子以感情,從情感入手,嘗試通過哭臉和笑臉兩種幼兒喜歡並能理解的形象,引導幼兒在自己的行為與小椅子的表情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繫。這樣的方法對於幼兒從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要求,變為因產生情感共鳴而去主動地愛椅子,去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等方面,都是十分有效的。(天津市河西區第一幼兒園 焦楊)

託班社會教案:雞媽媽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