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三則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1W 次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之一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那種濃濃的親情和高爾基從小教育兒子做人的道理。兩件小事把兩個主人公的情感巧妙地鏈接了起來。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的濃濃的父子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三則

教學中,我採用的以問促讀,讀悟結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抓住文章特點,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

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自讀體會兒子對父親的愛。學生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着”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後,讓學生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閉上眼睛想象春風中奼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悦。此時在高爾基眼裏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他心裏會想些什麼?——這些都是子愛父的表現。

高爾基欣賞着兒子種的花,多麼高興啊!高爾基對兒子的愛,千言萬語都在這封信裏,這封信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我啟發三次學讀信的內容,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再聯繫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談談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事例!接着讓學生理解兩個美好的東西的不同含義,指明談談自己對“給”與“拿”的理解。讓學生明白了“人生的快樂在於付出,不在於索取”的道理。

最後佈置作業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拓展練習,代高爾基的兒子寫一封回信。

我相信我班的孩子們能從生活的小事中體會到要“人生的快樂在於付出,不在於索取”的道理。而成為一個樂於奉獻的人。

不足之處在於“寫信教子”這一部分講齊讀的多,應讓學生進一步的逐個體會父親那種教子的苦心。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之二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是通過寫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高爾基父子之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本文圍繞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刻。

教學中我是這樣進行的:向學生提問: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作家,他還很愛自己的兒子,有普通人的情感,這時你又會產生怎樣的情感?這段教學的目的是把高爾基這樣一個偉人和學生心理上的距離拉近,也為深入學習課文定好了感情基調。學習“栽花賞花”一部分時,我問學生: 高爾基的兒子愛他的父親,卻沒有説一個“愛”字,而是用行動來傳達了這樣的情感,多懂事的孩子啊!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類似這樣沒有説“愛”字,但卻傳達了愛的情感的經歷?有的學生説:“‘三.八’婦女節那天,我給媽媽洗腳”;有的'説:“我幫媽媽疊被子了。”還有的説:“重陽節時我給爺爺、奶奶洗腳。”“我幫媽媽洗衣服了。”“一天中午,媽媽睡午覺沒有蓋東西,我擔心媽媽會着涼,就輕輕地爬上牀,拿到毛巾被輕輕地給媽媽蓋上。後來媽媽感覺到了卻沒有説什麼,我想,媽媽是在享受兒子對她的關愛吧。”……這樣的遷移,使學生能夠對生活中所做的關於“愛——給予”的事情有一種認識和肯定,發現原來自己就是一個懂事的,有愛心的人,自己也是美好的,並且更進一步明白“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含義,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學生對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的內容就領會了,既突出了教學重點,也達到了教學目的,這可以説是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吧!

我覺得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其一,是對學生的啟發力度不夠,還有部分學生在回答問題方面不是很積極;其二,是在教學理解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的內容時用的時間較長一些,以導致在“小練筆”——代替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時間不充足了。

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啟發教學還有待於提高,在時間的把握上要加以注意。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後反思之三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意大利一島上休養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整篇文章圍繞了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藴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中,我以讀代講,讀悟結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抓住文章特點,挖掘空白點,引導學生基於文章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

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自讀體會兒子的不怕辛苦。學生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着”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後,讓學生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想象春風中奼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悦。此時在高爾基眼裏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他心裏會想些什麼?——這些都是子愛父的表現。

高爾基欣賞着兒子種的花,多麼高興啊!不久,一封帶着花的芬芳,帶着父諄諄教誨的信從意大利飛到了蘇聯,這封信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將濃濃的父子之愛昇華到更寬泛、崇高的境界。我啟發學生默讀信的內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寫下自己的感想。再聯繫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談談自己對“給”與“拿”的理解,回憶《練習3》中柯原的小詩《幸福》中的一句話:幸福,不在於取得,而在於奉獻。通過前後內容的有機聯繫,學生懂得了高爾基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從中體會到了高爾基對兒子一種人間親情的崇高的愛。

不足之處是學生在寫回信時,不負父望的勵志篤行的內容泛泛而談,不夠具體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