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通用6篇)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W 次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創作於作者知密州任上,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通用6篇)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1

出示課件1(課題)

課前談話:

師:孩子們,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給老師的第一印象用兩個字來形容是“精神”,瞧你們坐得好端正!用一個字來形容是“美、甜”。現在你們來談談張老師--我給你們的第一印象。首先用兩個字來形容。

生:漂亮、時尚

師:謝謝,你是怎樣看出的?

生:從你的衣着打扮,語言表情看出的。

師:假如用一個字來形容呢?

生:美、甜。

師:謝謝同學們的誇獎,為了表達我的謝意,老師將帶領你們去領略蘇東坡先生的豪放風采--《江城子?密州出獵》。現在離上課還有幾分鐘,同學們可以先試着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詞,注意讀準字音,結合下面的註釋讀通句子。(生讀)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可以開始上課了嗎?上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走進作品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視頻,把你看到的、聽到的用心記下來。(課件2)

師: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答)

生:我看到了千軍萬馬向前奔的場面,聽到了馬嘶人吼的吶喊聲。

師:你觀察得仔細,聽得認真,是一個善於觀察和傾聽的孩子。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就是蘇軾在密州任太守時打獵的場面,為此他還寫下了一首豪放詞,舉起你們的右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師:你發現這個課題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生:課題中間有個點。

師:你真善於觀察。這就是詞的特點,點前面的江城子是--(生:詞牌名)。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看詞下面的註釋知道的。

師:讀古詩詞,看註釋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師:點後面的“密州出獵”是--(生:題目)。詞一般分為上闋和下闋。我們再讀課題。(學生讀課題)

師:(簡介蘇軾)。這首詞的作者蘇軾,老師蒐集了一部分資料,誰能當小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介紹?(課件3)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太守,曾因乾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獵於鐵溝,寫了這首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

師:(學生讀掉了“幹”字)你剛才讀時掉了一個字,誰來幫幫他。

生:他讀時掉了一個“幹”字,應該是“曾因乾旱去常山祈雨”。

師:這位同學,聽得認真,值得我們學習。

師:讓我們走進這首豪放詞。請聽老師朗讀,體會老師讀詞的韻味(課件4)。

師:同學們,聽完老師的朗讀,你認為怎樣才能讀出詞的韻味?

生:讀得有起有伏,讀得有感情,讀得有節奏感,還注意停頓……

師:對,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有些地方稍加停頓,讀起來才有味道。同學們可以試着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詞,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師:誰能讀給大家聽聽(指學生朗讀)。

師:這首詞很長,可你能讀得字正腔圓,感情充沛,一定是我們班的朗讀能手。

二、緊抓字眼,體會場面

師:通過讀詞,你對作者總的印象是什麼?

生:豪放。

師:文中哪一個字準確地寫了蘇軾的豪放之情?(板書 狂)他狂在哪兒呢?孩子們先默讀上闋,把你認為表現蘇軾狂的詞句畫下來,並批註你的理解。(課件5)

(生讀,教師巡視指導)

生:從他打獵的裝束看出他的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可以看出。

他左手牽着黃狗,右手擎着蒼鷹,帶着華美鮮豔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大衣,該是多麼的隆重啊!

師:是啊,狂在裝束。我們來讀讀描寫這一裝束的句子。

生:從 “卷”字看出來的。“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千騎説明人馬之多,這場面非常的壯觀。

生:“千騎卷平岡”讓我們感到山岡都被千軍萬馬給踩平了。很有氣勢。

師:好一個千軍萬馬席捲而來,通過這個“卷”字,大家的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畫面。讓我們讀出這樣的畫面。(生讀“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男生讀,全班齊讀)

師:詞人的狂還表現在哪裏?

生:“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這句寫出了作者自喻孫郎的狂。

師:孫郎是誰?。

生:孫郎即孫權,孫權是射虎英雄,蘇軾是把自己比作和孫權一樣的少年狂!

生:作者是個小小的太守,竟自喻是三國時的吳國之君孫權,他真敢比,實在是狂啊!

師:誰來讀出作者的這個狂勁?

(生讀,師評,你就是一個打虎英雄,再讀!小組讀,你們就是一個個少年英雄,再讀!)

師:請用一個詞來概括太守出獵“狂”的場面。

生:浩浩蕩蕩、壯觀、聲勢浩大……

師:這樣聲勢浩大的打獵,充分表現了蘇軾的---狂。我們來齊讀上闋(生齊讀)。

三、緊扣詞句,感受抱負

師:太守打獵歸來,和大家一起開懷暢飲,酒過三巡,作者又有怎樣的胸懷呢?自由地讀讀下闋。(課件6下闋)。

師:東坡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即使自己是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夫”,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時候,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生:自信、豪邁……

師:是啊,我年老但我不服老!你體會到作者的什麼?(狂)你來自信地讀“酒酣胸膽尚開張”,( 師評:一個充滿自信的蘇軾)你來豪邁地讀。(師評:好一個不服老的蘇軾)

師: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豪邁、胸懷大志的蘇軾卻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1071年,蘇軾被貶到杭州,三年後又被貶到偏僻的密州任太守。三年啊,一千多個日子,他每天都望眼欲穿,渴望朝廷來赦免他並重用他。所以作者又高聲吟出了“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這個典故是什麼意思?誰來説。

生:古時漢文帝曾經派遣馮唐持節去赦免了雲中太守魏尚,所以蘇軾希望朝廷也派遣馮唐一樣的大臣持節來赦免他。

師:這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焦急、急切……

師:你體會得真準確!你試着讀讀。

(生讀師評:真是一個心急如焚的蘇軾啊!你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啊!……)

師:蘇軾渴望朝廷赦免,是想去做高官嗎?

生:不是。

師;他想做什麼?

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課件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師:“天狼”指什麼?(生答天狼星)(課件8)北宋時期的強敵主要是遼和西夏,(視頻)他們多次進攻北宋,老百姓深受其害。西夏、遼和天狼星都在西北面。蘇軾要射天狼,其實就是要射遼和西夏,從這裏你體會到他的什麼樣的胸懷?(生:收復失地、精忠報國)。

師:是啊,作者滿腔的愛國熱情都匯成一句話:“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堂堂七尺男兒怎堪忍受敵人的鐵蹄踏進自己的國土!

師:通過這句詞,你彷彿聽見他在對自己、對老百姓、對朝廷説什麼呢?(課件9),同桌先討論討論。

生:通過這句,你彷彿聽見他在對自己説:蘇軾啊蘇軾,你一定要堅定信心,總有一天會得到朝廷的赦免,到抗敵前沿廝殺侵略者,這天一定會來的。

師:是的,他在勉勵自己,你來讀!(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師評:我聽出了你的信心百倍)。

生:百姓們呀,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共同抗擊敵人……

師:他在號召老百姓,你來讀!

生:我彷彿聽見他在對朝廷説:陛下啊,就讓我去殺敵吧!

生:請你讀。(師評:我聽出了你的拳拳愛國之心。

師: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現在老師讀“會挽雕弓如滿月”,你們讀“西北望,射天狼”,我們試一試(師生對讀兩次)。

師:是啊,蘇軾渴望一展抱負,為國殺敵,這是多麼深厚的愛國熱情啊!讓

我們和蘇軾一起懷着對祖國的熱愛展示自己的'英雄風采吧!(課件10,配樂,激情朗讀全詞)

四、觸摸詩情,點燃詩心

同學們,這首詞蘇軾以“狂”字,抒寫了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表達了他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今天的我們品讀經典,更應該和蘇軾一樣,為了捍衞國家的尊嚴,為了保護祖國的領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好,這節課上到這兒,謝謝同學們!下課!

板書: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2

1、朗讀這首詞。

2、文學常識: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我我們學過《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本文寫於他密州作太守時。政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學生概述,教師指正。

作者自稱老夫,暫且發發少年的狂氣,左手牽着黃犬,右臂上架着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眾多隨從,縱馬狂奔,飛快的越過山岡。為回報人們傾城出來觀看太守狩獵,他要象當年孫權那樣親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後胸寬膽壯,兩鬢間出現一點白髮有什麼關係呢?什麼時候朝廷能象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那時我一定會為國效力。

4、思考

(1)詞的上闋和下闋各寫了什麼?

上闋敍事,記敍了出獵的壯觀場面。

下闋抒情,抒發渴望被重用、為國效力的愛國之情。

(2)“老夫聊發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詞中有何作用?體現在哪些地方?

“狂”是上闋的文眼,奠定全詞的感情基調,“狂”氣貫穿全文。

狂的表現:勁裝出獵;千騎相隨;全城人隨觀;自比孫郎射虎。

(3)“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運用了什麼典故?具體分析其作用。

運用了馮唐持節招魏尚的典故。

含蓄地表達了希望朝中有人為自己説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勾畫了一個豪氣十足,誓死衞國的英雄形象。堅決抵抗外族侵略,保衞國家的愛國之情。

(5)這首詞用了哪三個典故?請寫出來。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好處:使表達委婉含蓄。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

2、品味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作者介紹

蘇詞背景介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豪放派的詞風)蘇東坡是北宋詞壇的大革新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於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户曹會獵於鐵溝,寫下了這首出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於“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

同學們自由的大聲朗讀。

2、聽詩朗頌.

學生聽範讀時老師要求,拿起筆在詩中標出重讀、停頓。

四、理解內容

補充註釋與典故分析。

1、太守:即蘇東坡,作者自稱。寫本詞時,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載:“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廢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3、遣馮唐:漢文帝時雲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後來文 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雲中太守。這裏東坡藉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這裏指代西夏軍隊。

5、釋詞

黃:黃狗。

蒼:指蒼鷹。

千騎:形容從騎很多。

擎:舉着。這裏是説胳膊上架着。

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胸膽尚開張:胸襟還放得開。

鬢微霜:鬢角略微白了一些,指已近老年。

會:應當。

五、內容與形象分析

1、由典故運用,我們可以看出,詞人蘇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衞國、征戰沙場的英雄形象。

2、再來分析詞的內容,看作者是怎樣塑造這個英雄形象的?

明確:在這首詞中,上闋寫出獵,下闋寫請戰,場面熱烈,情豪志壯,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豔軟媚的兒女情,換成了報國立功、剛強英武的英雄氣概了。

上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 射虎,看孫郎。”好一幅威武的羣雄出獵圖,勾畫出一個狂飈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獵而 “報”知人民跟隨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須“傾城”,其狂二也;獵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孫郎,其狂四也。

作者以“老夫”自稱,表現了作者對人生易老的感慨。“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寫了作者出獵時的裝束,給人一種英姿勃發之感。“千騎卷平岡”“傾城隨太守”寫出了出獵場面的宏大、壯觀。“親射虎,看孫郎”表現出了作者要像孫權那樣射殺猛虎的豪情。整個上片主要是場面描寫,寫出了出獵場面的宏大。

下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個豪放不羈的個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壯志:鬢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節雲中,此豪二也;會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一句用高度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報國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認為,天狼星主侵擾,這裏指西夏。

六、以本詞為例,概括豪放詞風格。

課後記:學習這首詞,不能撇開詞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點,而要緊緊圍繞詞,讓學生從詞出發,去體會,去感悟。

七、聯繫學習

《江城子》。

八、課堂訓練

1、熟背二詞。(讓學生再體會、感悟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詞風。)

2.根據《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數、字數、調數,任選其中一個詞牌試着填詞一首。

九、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進一步走近宋詞,初步接觸風格迥異的宋詞兩大流派,對詩詞的意境、形像、風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瞭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後廣泛閲讀,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有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十、佈置作業

聯繫辛棄疾的生平、思想、風格自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板書設計

江城子密州出獵

出獵場面→氣勢盛大

報國之志→豪邁奔放

抒發詩人報效國家的壯志和豪放的氣概

附:譯文

老夫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輕狂,左手牽着黃色的獵犬,右手架着矯健的雄鷹,(我)戴着絲綢做的帽子,穿着輕暖的皮衣,千軍萬馬隨我橫卷原野。為了報答全城的人都追隨我打獵的盛意,我要親自射殺老虎,讓你們看看孫郎當年的英姿。

飲酒盡興心胸更覺開闊,鬢角出現了白髮,又算得了什麼!什麼時候我也能像漢代的魏尚那樣重新被朝廷重用?派我到西北去打敗兇惡的西夏(那是我最大的願望)。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4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崗。

一、教學目標:

真情出質文,體會文章表達的藝術。

文學即人學,真情滋潤心靈的綠洲。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營造氛圍,體會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寫過一篇文章《喜歡蘇東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問:如果你同蘇東坡活在同一時代,你是不是會嫁給他?方方回答:當然,只要蘇東坡肯娶我。可見蘇軾在女孩子心目中還是很有市場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蘇軾是一個什麼形象?結合學過的詩句回答。

(課件)

(豪放、豁達、浪漫、幽默)

今天來體會蘇軾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講一個故事。(課件)

公元1055年,一對新人結婚了。新郎是19歲的四川才子蘇東坡,新娘是16歲的王弗。新郎羽扇綸巾,雄姿英發,新娘也是年輕美貌,天資聰穎,一對新人可謂才子佳人,琴瑟和諧。據記載,在一個正月夜裏,王弗見庭前梅花盛開,月色清朗,對蘇軾説:“春月勝與秋月。秋色讓人慘悽,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飲此花下。”東坡聽了高興地説:“此乃詩家語也。”王弗賢淑端莊,曾對蘇軾的事業、為人處事進行過多次有識見的告誡、囑咐。可見王弗生前,不但是蘇軾生活上的伴侶,而且是文學上的知音,事業上的賢內助。可惜天妒良緣,紅顏薄命,王弗二十六歲時就謝世了。這對詩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公元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今山東諸城縣),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此時詩人四十歲,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題目上“乙卯”,指的就是這一年。

(二)教師範讀。

(三)學生讀。

(激發情感。)

(四)課文分析

寫“夢”,上闋是寫夢嗎?是否刪除?在預習的基礎上回答。

不能,是一個情感鋪墊。有了上闋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闋的“夜有所夢”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平心而論,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長。對作者來説長不長?為什麼?(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遙水闊,世事茫茫,總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線,死者對人間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的對逝者呢,不也是同樣的嗎?生離死別)

“茫茫”看不清楚?為何看不清?

(黃泉生路,人各一方,無從知曉。花落人亡兩不知)

有人説,文章中出現了一些邏輯問題。是不是思念過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請同學思考這些問題。(課件)

1、“不思量,自難忘”可是為什麼在“自難忘”之上加了“不思量”?這不顯得有點矛盾嗎?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為相思實在太苦,太傷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結果卻是“自難忘”。“不思量,自難忘”,寫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細領會,卻是詩人的更深一層的情懷。説不思量,即是思量。因為這種思念,不一定是一種有意識的每時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種難以中斷的無意識的思念,所謂“此情無計可消除,所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敍述的跌宕,更顯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説自己“塵”,而其時不過40歲,如何理解?(僅僅是鬍子多了些,不洗臉,又是什麼讓他早生華髮呢?)

這十年,正是圍繞王安石變法,革新派與守舊派的鬥爭愈演愈烈的時候。蘇軾被捲進了這場漩渦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斷地放外任,左遷,流徙,歷盡蒼桑,備嘗艱辛,已是“塵滿面,鬢如霜”了。“為伊消得人憔悴”不僅是大地上的灰塵,也是歲月的風塵、情感的風塵,“鬢如霜”是艱難苦恨煩霜鬢,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下闋首五句為第一個層次。請以第一人稱蘇軾的口吻進行描繪,加入想象,越細膩逼真越好。

(學生活動)

還是那個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那親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終於見到魂牽夢縈的你,那個嬌小温柔的你,你還在對鏡梳粧,還沒有看見我呢?我是該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讓你看看我是誰,還是給你一個甜蜜的擁抱呢?可是作者與妻子相見,卻沒有卿卿我我,也沒有共訴衷腸,而是“相顧無言,淚流滿面”!太殘忍了,讓他們説一句話好不好。

(學生活動)還是“相顧無言”好。為什麼?

夫妻相見,自有萬端感慨;萬語千言,從何説起呢?語言又是那麼的笨拙和蒼白啊。還是讓他們流淚吧,就讓那又驚又喜又憂又痛的淚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那就讓他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吧。淚眼凝望,自會讀出對方的關切、愛撫。

下闋五句愈是生動細緻地描繪夢境情狀,就愈是使人酸鼻。因為這一切只是夢啊,了無痕跡的春夢啊。如果真能夠執手相看淚眼,也是好的啊。就這樣執手到永遠,站成兩尊塑像。然而,只是夢啊。

板書:

夢醒了,展現在作者腦海中的又是什麼呢?

“明月夜,短松岡”營造了悲涼腸斷的環境氛圍。詩人的思緒又回到了上闋的“千里孤墳”處。短鬆崗,即指王弗的墓地。詩人推想妻子的亡靈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樹的墳地上,該是何等傷心斷腸!

且慢,明月是象徵團圓與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亮團圓“千里共嬋娟”。為什麼不改成“殘月夜”呢?“楊柳岸曉風殘月”,多好。月殘人殘同病相憐,月圓人更殘。

“料得年年腸斷處”年年,每一年,如果説作者帶着對妻子的思念走過十年,註定這輩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圍城了。

俗話説“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只有在現實生活中苦苦尋覓而不得的情況下才會張開了“夢”的翅膀尋覓理想的天堂。有哪些夢?表現了什麼?

李白為了“一夜飛度鏡湖月”李煜“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

可以斥責他們白日做夢。但是這一點小小的安慰不應該給他們嗎?

回到蘇軾。一個達觀、開朗、幽默的蘇軾。着迷他“我欲乘風歸去”欣賞他“扣舷長嘯”追隨他“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兒女情長的蘇軾嗎?

(學生活動)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復國大業,可謂錚錚鐵骨的男子漢,可是寫出了“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啊。

齊讀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生活中有類似的體驗嗎?

(學生活動)

不是為了讓我們心情沉重,而是因為太多輕浮的東西,很少有來自靈魂深處的觸動。“雨後的青山,像淚洗過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讓我們在以後的歲月裏懂得愛,更懂得珍惜,呵護每個人記憶裏那永遠的“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5

中學語文課標對古詩教學的要求:

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2、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節課目標:

1、誦讀並背誦本詞,在誦讀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通過品味、朗讀,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

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

難點:

品味理解三個典故的含義,感受作者情感。

一、學習任務單:

1、蘇軾簡介: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②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③

親射虎,

看孫郎。④

酒酣胸膽尚開張。⑤

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⑥

會挽雕弓如滿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註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

②黃:黃犬。蒼:蒼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

③漢羽林軍戴錦蒙帽,穿貂鼠裘。這裏與下句“千騎”均指蘇軾的隨從。

④報:告、語。傾城:指全城觀獵的士兵。

⑤孫權曾親自射虎於凌亭,這裏藉以自指。

⑥節:符節。漢時馮唐曾奉文帝之命持節複用魏尚為雲中太守。這裏以馮唐自比,有不服老與赴邊的兩屋意思。

⑦會:當。如滿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時以天狼星主侵掠,這裏以天狼喻西夏。

【品評】

出獵對於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説,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願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於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於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事。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不但場面熱烈,音節嘹亮,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壯的壯詞。

把詞中歷來軟媚無骨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孔武剛建的英雄氣了。蘇軾對此也頗為自負,他在密州寫給好友鮮于侁的信中説:“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就是指的這首詞。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反思

課前我對文本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讀,為了使我對文本的理解,更好地為課堂所用,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我設計了初讀正音、聽讀名義、賞讀析詞、悟讀詞眼幾個環節,試圖以“狂”字貫穿全文,讓學生感悟作者出獵時的狂態和想要為國效力的狂心。通過學生描述一幅幅畫面來感受形象與情感。接下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

得:首先在對文本的語言分析這一環節,疏通文字以後,我做了一個有效的教學設計:上片對出獵的壯闊場面進行了大量描寫,也是最直觀體現作者“狂”態的。我讓學生想象詞的上片中壯闊的出獵場面,用“我看見了……,“我聽見了……”這樣的話語,激發學生對詩詞的想象力,讓空洞的文字變得生動,更好地為下片體會作者的感情做準備。其次在讀法的指導上,隨着教學環節的推進,我對字的重音,句子的節奏,整首詞作朗讀時所應把握的感情做出了適當的指導,讓朗讀教學落到實處,學生課前和課中的朗讀明顯有進步,能讀出整首作品的豪放之情。

失:這一節課中,也有遺憾。比如在聽讀明義的環節上,沒有留有時間為學生答疑,使得下面環節的描述畫面有些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前一環節的處理不到位,還沒有弄懂詞義。對學生所答問題的指導上,我做得還不夠。沒有因勢利導,這也提醒了我,面對不同的學情,老師向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自己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只有在充分預設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還應當注意教學的評價語言。這也督促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靈活地對待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有對於課堂流程中對於是否要出示蘇軾另一首詞,以江城子為詞調的婉約詞,是否要出示,讓學生感知的時間不夠充分,使得這一環節顯得有些突兀,與全文基調不符合,這也是一個大遺憾。由此,我也知道,課堂教學中的取捨很重要。

這一次公開教學已經結束,但是相信它會是我教師之路的一個新的起點。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多上好課,讓遺憾變少,精彩變多。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①識能力目標

a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掌握適當的停頓、節奏與語氣。

b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欣賞詩詞,逐步培養學生整體感悟作品的能力。

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詞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思想。

b在感悟中同古人心靈交融,學習詞人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的豁達胸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a、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b、抓住“狂”,通過品味、朗讀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

難點:理解三個典故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五千年燦爛的中國文化閃爍着詩歌的光輝,唐詩。宋詞成為我國文學繁榮的一個象徵,今天讓我們透過詩歌的字裏行間去觸摸歷史與文化的脈搏。

二新授

(一)解題

江城子,詞牌名。密州出獵,詞的題目。

(二)介紹作者及創作背景

1、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詞、文、書、畫均卓然大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詞學上,為北宋詞壇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蘇軾是豪放詞派的創始人。

2、創作背景: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就是他寫的第一首,也是最為典型的一首豪放詞、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宋神宗熙寧八年,是蘇軾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當時,密州蝗旱相連,而西北方的西夏和遼不斷襲擾邊境、作為愛國心切、一貫主張抗敵禦侮的蘇軾,年屆“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貶官外任中,不但盡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時刻準備要馳騁疆場,為國效力、他在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來,與同僚獵於鐵溝、黃茅岡,作此詞、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檢查預習情況。指名朗讀,正音。

2、出示幻燈片,讀準字音。

3、聽錄音範讀。提示:注意字音、停頓及感情。

4、再讀。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四)賞析,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1、詞的上闋描繪了什麼內容?你知道詞中哪個字寫出了他當時的心情?

學生討論後明確:

(1)詞的上闋描繪了出獵時的盛大場面。

(2)詞中的“狂”寫出了他當時的心情,狂在裝備齊全,隨從眾多;狂在百姓傾城,觀看狩獵;狂在自比孫郎,乘馬射虎。

2、上闋描繪這樣盛大的出獵,目的是什麼?

明確:上闋寫出獵盛況,表現了他英武的身姿,進而將自己與孫權相比,表達了詞人非凡的氣概。同時也為下闋的抒情作鋪墊。

3、下闋哪個詞集中抒發了他的情懷?表現在哪些詩句上?

明確:“開張”——豪放。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本詞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別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5、體會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三總結,啟示感悟、

1、小結: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表達了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思想,並委婉的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2,啟示:生活總有許多磕磕絆絆,坎坎坷坷,我們應該學習蘇軾以樂觀的心態,豁達的胸懷勇敢地面對。

四作業

1考考自己。根據要求填寫詩句。

2拓展閲讀。蒐集蘇軾的其他詩詞閲讀賞析。

3、背誦。

板書設計: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上闋記敍出獵盛況(敍事)表達了詞人關懷國家命運

下闋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抒情)報效國家的愛國精神。

《江城子·密州出獵》課文解析

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

詞的上片記敍此次出獵的情況。蘇軾此時40歲便自稱“老夫”,頗有悱惻意味。開頭説老夫本不該狂,而自己卻要聊且發發少年人的豪情狂態。左手牽着黃犬,右臂架着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眾多的隨從,縱馬狂奔,飛快地越過小山岡。説明這是一次裝備齊全,人數眾多的熱熱鬧鬧的狩獵。“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下面一層寫作者為回報人們傾城而出來觀看太守狩獵的盛情,他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親自挽弓馬前射虎。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在一次出行中,孫權的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打死了老虎。這就在濃墨重彩地描繪出獵的羣眾場面後,又特別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少年狂氣。

下片以抒情為主,寫作者酒酣之後胸寬膽壯,兩鬢出現了一點白髮又有什麼關係呢!作者並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立功業。這裏作者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太守,抵禦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後來,文帝採納了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雲中去赦免了魏尚。這裏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説什麼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呢?最後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為國禦敵立功的壯志,説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天狼星,據《晉書·天文志》説是“主侵掠”的,這裏用以代指從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蘇軾在結句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這首詞從題材、情感到藝術形象、語言風格都是粗獷、豪放的。與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調截然不同。寫此詞後,蘇軾曾寫信給朋友説這首詞“雖無柳七郎(柳永)風味,亦自是一家”(《與鮮于子駿簡》),可見當時的作者已意識到詞應有兩種不同的風格,蘇軾在他的一些詞作中便是自覺地實踐着自己的風格。

字詞註解

·聊:姑且。

·狂:豪情。“左牽黃,右擎蒼”,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黃,黃犬。蒼,蒼鷹

·錦帽貂裘:頭戴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千騎:古代一人一馬成一騎,形容隨從乘騎之多。

·卷平岡:從平坦的山岡上席捲而過。

·為報:為了報答。 ⑦傾城:萬人空巷,傾城而出。

·親射虎,看孫郎:為“看孫郎,親射虎”的倒句。孫郎,孫權,這裏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這裏以孫權喻太守。

·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尚,更。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是説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雲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雲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欺眾。後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後,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着傳達聖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雲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節,兵符,古代使節用以取信的憑證。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雲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

·會挽雕弓如滿月:一定。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滿月,圓月。

·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説主侵掠。《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獵》練習題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主旨:路程經過過程描寫密州出去打獵的宏大壯觀的排場的描寫,表達筆者渴求重用、報效國家的感情。

2、這首詞上片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排場?本詞中你讀到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描繪了一個裝備齊全、人次眾多、氣氛熱鬧的打獵排場。雖鬢已微霜卻大志勃勃、威武豪邁、欲保家衞國、交戰沙場、滿腔豪情壯志的英雄形象。

3、下片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抒發了筆者怎樣的思惟感情?

援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辭。抒發了筆者要報效國家,體貼國家命運的愛國感情。

4、這首詞上下片都運用了典故。運用'親射虎,看孫郎'這一典故的用意是

'何日遣馮唐'一典故中,筆者把自己比作魏尚

要像孫郎(孫權,這是筆者自喻)那樣子建功立業。

5、對這首詞的解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該詞起句着一“狂”字,貫穿全篇,統攝了全詞。

B、“親射虎,看孫郎”是詞人以孫權比況自己雖“鬢微霜”,但仍英武有為,希望能建功立業,報效朝廷。

C、“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詞人以馮唐自比,表示自己敢於為蒙冤受屈的將領直言,使他們重新復職。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敵人。

參考答案:C

6、對這首詞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上闋描繪打獵的壯闊場面,下闋抒發由打獵激發出來的胸襟抱負。全詞由實而虛,由敍事而抒懷。

B、蘇軾作此詞時正值壯年,而以老夫自稱,是因為作者心懷壯志卻仕途坎坷,深感歲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發少年狂”。

C、作品融敍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多種藝術手法,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氣。

D、此作是東坡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它對李清照詞風的形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蘇、李二人成為了宋朝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

參考答案:B

7、①從表達方式上看,詞的上闋重在;下闋重在。

②詞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什麼意思?

射殺西北來犯的敵人(西夏)

8、(1)詞中典故出自《史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意思?

參考答案: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意為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呢?

(2)畫線的句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9、本詞上闕寫景,描寫了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闕言志,抒寫了詞人

的豪情壯志。

參考答案:密州出獵(或:出城打獵出獵打獵狩獵)

渴望報效國家(或:渴望建功立業)

10、“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麼含義?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説,什麼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