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3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文化現象進行思考;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及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指導學生正確選題,蒐集、分析、整合資料和寫作論文。

【教學重點】

1.瞭解姓氏發展、年節風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對文化尋根產生興趣;

2.瞭解姓氏的幾種常見的來源;

3.瞭解各種年節風俗的來源;

4.瞭解民族及民族文化。

【教學難點】

通過對姓氏、年節風俗和民族的源流的瞭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形式】

多媒體演示;教師點撥;學生討論、交流。

【課前準備】

1.按姓氏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查找本組姓氏的歷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來。

2.小組間進行比較,初步總結姓氏的不同來源。

3.讓學生從語文課本中找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課題,然後從文化尋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利用家庭藏書和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

【教學建議】

1.由教師介紹一些關於百家姓、年節風俗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積極參與,探討各自姓氏的來源。探究我國的傳統節日。由姓氏探源來宣揚前輩的優良品質並使之發揚光大。

【教學課時】

這種探究型的課很難通過一節兩節課解決問題,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具體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接觸階段。這個階段要求學生閲讀課文,即《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明白文中所講的內容,從中受到啟發。然後選擇自己的課題。

2.準備階段。主要是準備論文的寫作。要查找有關資料,請教有關專家。

3.交流階段。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蒐集的資料展示出來,可以分組交流。

【教學步驟】

(以下用幻燈片展示)

一、導入

提起姓氏,人們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百家姓》以“百家”為名,實收單姓408個、複姓30個,共計438個。《百家姓》以“趙”姓打頭,並非因為“趙”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它是宋代錢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趙氏,“趙”自然成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會引禍上身。

下面是按人口比例統計得出的我國新的“百家姓”順序,看看你的姓排在哪?

李王張劉 陳楊趙黃 周吳徐孫 胡朱高林 何郭馬羅 樑宋鄭謝 韓唐馮於 董蕭程曹 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 蘇盧蔣蔡 賈丁魏薛 葉閻餘潘 杜戴夏鍾 汪田任姜 範方石姚 譚廖鄒熊 金陸郝孔 白崔康毛 邱秦江史 顧侯邵孟 龍萬段雷 錢湯尹黎 易常武喬 賀賴龔文 龐樊蘭殷 施陶洪翟 安顏倪嚴 牛温蘆季 俞章魯葛 伍韋申尤 畢聶叢焦 向柳邢路 嶽齊沿梅 莫莊辛管 祝左塗谷 祁時舒耿 牟卜路詹 關苗凌費 紀靳盛童 歐甄項曲 成遊陽裴 席衞查屈 鮑位覃霍 翁隋植甘 景薄單包 司柏寧柯 阮桂閔歐陽 解強柴華 車冉房邊 辜吉饒刁 瞿戚丘古 米池滕晉 苑鄔臧暢 宮來謬苟 全褚廉簡 婁蓋符奚 木穆黨燕 郎邸冀談 姬屠連郜 晏欒鬱商 蒙計喻揭 竇遲宇敖 糜鄢冷卓 花仇艾藍 都鞏稽井 練仲樂虞 卞封竺冼 原官衣楚 佟慄匡宗 應台巫鞠 僧桑荊諶 銀揚明沙 薄伏岑習 胥保和藺

二、姓氏的源流

1.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姓氏。如:姬、姜等。

2.以分封的土地為姓氏。如:周陽、虞、安陵等。

3.以國名為姓氏。如:齊、魯、晉、宋、秦、楚、衞、韓、趙、魏、陳、蔡等。

4.以官職為姓氏。如:司馬、司空、司徒等。

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東郭、南宮、西門等。

6.以從事的職業為姓氏。如:陶、匠、巫、卜等。

7.以祖先名字中的字為姓氏。如:上古時,黃帝曾以“常先”為相,常先的後人以其字“常”為姓氏;西周宋徵子之後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之後以其中的字“牛”為姓氏。

8.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氏。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9.以親屬的排行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

10.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而改姓氏。如:漢代炅橫有四個兒子,家中有難,四子逃避,其中一子避居到幽州,改姓為桂;慶姓因避諱劉慶(漢安帝的父親)而改為賀姓等。

既然有這麼多姓氏來源,那麼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麼來的嗎?歷史上又有哪些與你同姓的名人?

當今社會流行一股姓氏尋根的熱潮,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讓學生思考、分組討論)

三、文化尋根

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的現實存在,具有與人類本身同樣古老的歷史。籠統地説,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説,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四、文化的分類

長期以來,人們在使用“文化”這一概念時,其內涵、外延差異很大,故文化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着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着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稱作“大文化”。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與廣義“文化”相對的,是狹義的“文化”。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所以又被稱作“小文化”。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

五、文化的特點

文化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創造,每一種文化都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文化創造的歷史,沒有創造也就沒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開放性,也有封閉性。各種文化之間,既可以融合,也會發生衝突。人類創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類。文化具有穩定性,又能夠與時俱進。

六、文化源流例談

1.節日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杜牧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

你知道這幾首詩描述的是什麼節日嗎?(幻燈片展示,讓學生回答)

節日是怎麼產生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節日的形成離不開兩個基本的條件:

(1)特定的風俗活動內容。如中秋賞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動演變而來。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對火的禁忌習俗。

(2)曆法的出現。戰國時,人們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為24個節氣。到了秦漢時期,我國的主要節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

請同學們談談你所知道的傳統節日及其風俗活動。(讓學生討論並回答,教師點撥、總結)

2.龍文化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龍已滲透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説,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

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在民間,龍以各種方式出現。中國的各個民族幾乎都有以龍為主題的傳説和故事,人們以賽龍舟、舞龍燈來歡慶節日,以祭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

你知道哪些關於龍的傳説、故事和風俗?(讓學生討論並回答)

3.茶文化(播放視頻,幻燈片展示)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據《神農百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是茶。有的學者把茶文化劃分為萌芽期(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個時期。到了唐代,茶的生產具有相當規模,還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我國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中國傳統茶文化還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等。

文化具有地區性,你所在的地區有哪些文化?(讓學生調查,蒐集資料)

文化不僅具有地域性,還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特點。下面我們一同走近民族文化。

七、民族探源

民族並不是一有人類就有的,而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人類最早的社會集團是原始羣,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需要,才結成穩定的集體——氏族。當時,最現實、最方便的紐帶是血緣關係。幾個親屬氏族又結合成部落。二次社會大分工破壞了氏族部落內部的血緣關係,在更大規模上以地緣關係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共同體——民族。

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曾有許多民族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舞台上。經過長期的分化、融合和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今天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並存的局面。

八、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着、住宅、生產工具屬於物質文化的內容;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和傳統等屬於精神文化的內容。

我國的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例如:藏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的民族,它的節日文化豐富多彩。有燃燈節、驅鬼節、春播節、雪頓節、藏曆年等。

你是哪個民族?你的民族有什麼獨具特色的文化?(讓學生討論、回答)

九、討論(讓學生思考,整理相關資料,寫一篇小論文)

1.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過春節等傳統節日沒有意思。你是怎樣度過這些節日的?你認為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有哪些?我們怎樣才能過好這些傳統節日?

2.對於當今社會人們熱衷於過洋節的現象,你是怎麼看的?

十、結語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發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無論什麼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所屬文化的淵源及特點,並且為繼承和發展母文化做出貢獻。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生活當中的文化現象進行思考。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選題,蒐集、分析、整合資料和寫作論文。

教學過程:

一、仔細閲讀姓氏源流、年節風俗、民族探源三部分的內容。

二、選擇其中一個你感興趣的課題。或姓氏源流,或年節風俗,或民族探源,或“課外延伸”中的茶文化,酒文化,絲綢文化,飲食文化……等等你有興趣去研究的課題。

三、自由分組,有相同研究課題的同學可自由組合成小組。

四、從文化尋根的角度研究所選擇的課題。

1.設計研究提綱,確立你所要研究的“點”。

舉個例子,假如研究“酒文化尋根”這一課題。

酒文化大致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酒本身所帶有的文化色彩;一是指飲酒(包括用酒)所形成的文化意義。關於酒本身,包括酒的歷史研究、釀酒技術以及酒在流傳中形成的文化系列,如酒器(酒具)、酒經、酒旗、酒樓(包括酒館)及酒令、酒籌等。關於飲酒用酒形成的.文化意義,包括飲酒的歷史源流、飲酒習俗、飲酒方式等相關內容。

一個大課題“酒文化尋根”之下有這麼多的分支,當然不可能一一涉及。所以,在課題研究的開初,就得確立你想要研究的“點”,這些“點”之間,關係應儘量密切,形成論文時,才顯得邏輯嚴密,中心明確。

2.根據確立的“點”,查找資料。

3.選取素材,整合內容。

五、撰寫論文。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 3

設計意圖

一、本課屬於探究性學習課型。

探究性學習較之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最大的區別在於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比較集中地體現在這種課型之中。教師只是引導,不必給學生提供所謂的“標準答案”。探究並非要學生搞什麼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和精神,敢於懷疑,勇於探索,富有創新精神。

二、從文化的角度切入,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文化現象進行思考。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要想了解一個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要想研究一個民族,也必須研究這個民族的文化。美國哈佛學者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一書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就是因為他從文化的角度對世界七大文明作了深入的文化探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語文教師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教學建議

一、讓學生從語文課本中找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課題,然後從文化尋根的角度做些探究。如果課本里沒有合適的課題,也可以從課外選擇。學生所選的課題可以相同,也可以幾個學生合做一個課題。將確定的課題告訴老師,並徵求老師的意見。然後利用家庭藏書和學校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也可以請老師幫助解決資料問題。查找資料可以利用雙休日的時間進行,資料儘可能豐富。然後對查找的資料進行分析,分出主次,找出那些能夠生成課題觀點的資料。對資料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哪些直接引用,哪些間接引用,用在什麼位置,要考慮妥當,合理安排。字數一般控制在2000以內。可以是小論文,也可以是隨筆,形式不拘一格。撰寫時先列出“提綱”,搭好框架,然後再充實內容。論文要有層次,觀點要鮮明。語言儘可能流暢,既生動又平實。如有條件,可以製作成電子文稿。寫作時間可以限定在兩週內。將寫完的文稿在班內交流。優秀文稿教師可以幫助推薦到雜誌發表。

二、這種探究型的課很難通過一節兩節課解決問題,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具體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接觸階段。這個階段要閲讀課文,即《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明白文中所講的內容,從中受到啟發。然後選擇自己的課題。2.準備階段。主要是準備論文的寫作。要查找有關資料,跑圖書館,上網,請教有關專家。然後形成論文。3.交流階段。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論文展示出來,可以小組內交流,然後選出代表班內交流。

三、可能會出現學生抄襲現成資料的情況,教師對此不要簡單否定。學生查閲資料,適當借鑑是可以的,即便借用了大量資料也是允許的。但是有一點,就是教師要問學生:哪一點是自己的見解?如果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就是難能可貴的。

四、教學評價實行記分制。整個探究活動滿分5分,從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效果等方面打分。給每一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

有關資料

一、參考課題

1.從《故都的秋》看歷代文人的悲秋情懷

2.“對聯”歷史小考

3.“名片”溯源

4.説説古人的“稿費”

5.“情人節”的來歷

6.説説撲克牌

7.中國古代人痘接種術探源

8.姓氏源流考

9.説説古人的成人儀式

10.古今髮型趣談

二、天安門前説“華表”

當你第一次來到北京的時候,一定會到天安門前去遊覽一番,盡情欣賞那古老宮殿與現代化建築交相輝映的壯麗風光。也許,你會對天安門前那一對漢白玉雕刻的華表產生興趣吧。你看,它那挺拔筆直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蟠龍流雲紋飾;柱的上部橫插着一塊雲形長石片,一頭大、一頭小,遠遠望去,似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以美的享受。它已經成為我們中華的標誌。不是嗎?那些用“中華”作為商品牌號的,哪一個不是用華表作商標?

深受人們喜愛的華表,有着十分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原始社會的堯舜禹時代就出現了。最早,可能是人們用木樁作為標記。《尚書禹貢》説“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記夏本紀》説是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這都是説禹帶領眾人砍伐樹木,留下樹幹,作為測量山川形勢的標記;此外,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的標誌,因此叫它“華表木”或“桓表”。表者,標也,就是標示道路的木柱,相當於現在的指路標;另外,也讓人們在木柱上刻寫意見,因此又叫“誹謗木”。這在歷史典籍中是有記載的。《淮南子主術訓》:“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後漢書楊震傳》:“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於朝。”誹謗這個詞在古代是指議論是非,指責過失,即現代的提意見,並不是指造謠污衊、惡意中傷。例如《漢書賈山傳》就有“(秦)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以道諛偷合苟安”的話,“退誹謗之人”就是指的斥退提意見的人。所以“誹謗木”類似現在的“意見箱”。這在晚近的少數民族中也有實例。清入關前的努爾哈赤時期,就曾於天命五年(1620)六月“樹二木於門外,有欲訴者,書而懸之木,覽其顛末而按問焉”(蔣良驥《東華錄》卷一),這當是“誹謗木”的遺風。

遠古時代的誹謗木是個什麼樣子呢?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載:“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錶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今天,天安門前的華表仍然保持了“以橫木交柱頭”、“形似桔槔”的基本形制。

隨着原始社會的瓦解,奴隸制、封建制度的確立,廣大人民羣眾議論政治是非的權利也被剝奪了,“誹謗木”上,再也不能刻寫“諫言”了,而被作為皇權象徵的雲龍紋所代替。它被置於皇宮或帝王陵寢的前面,作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誌。它作為道路標誌的職能,也大大退化了,偶爾設於橋樑之頭,城垣之外,作為標識,但大都在京城,一般地方就很難見到了。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每個柱頭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面還有一對華表,上面的蹲獸是頭朝宮內。據北京故老傳説:華表柱頭上的蹲獸,名叫犼,性好望。犼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沉湎於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它好像在對帝王説,經常出來看看你的臣民吧,因而名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耽戀山水,廢棄政務,它好像在對出遊的皇帝説,快些回來治理朝政吧,因而名叫“望帝歸”。當然,這只是古人對君王的一種虛幻的期望。我們在觀賞這精心雕琢的藝術珍品時,這類傳説不是正可增加遊人的興味嗎?

所謂文化,就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個根。根就是源。人類文化歷史悠久,燦爛輝煌,必有其產生的根源。尋找這個根源,具有深遠的意義。中學生的文化尋根應立足實際,從興趣出發,結合課本確定課題,然後查找有關資料,整理資料,並拜訪有關專家學者,請教語文老師,最後寫成一篇。尋根,可以是宏觀的,也可以是微觀的。尋根不是沉湎於對遠古的回憶,也不是陶醉於昔日的輝煌。探源是為了根的復壯,尋根是為了挺出新枝。中學生的探源尋根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是走出傳統的學習模式向着更加寬廣的領域探索的學習方式,是發現自我強大自我的有效途徑。

三、文化的分類及特點

文化這一概念延伸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類歷史生活的形態都可以稱為文化,如婚姻文化、喪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山水文化、建築文化,等等。還可以根據區域分為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可以根據時代劃分為秦漢文化、隋唐文化、兩宋文化、明清文化等。也可以根據專題,分為哲學文化、倫理文化、宗教文化、語言文化、藝術文化、科技文化等。還可以根據民族,分為漢族文化、滿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也可以根據國家,分為中華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埃及文化等。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發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無論什麼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所屬文化的淵源及特點,並且為繼承和發展母文化做出貢獻。

文化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創造,每一種文化都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發展史就是文化創造的.歷史,沒有創造也就沒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開放性,也有封閉性。各種文化之間,既可以融合,也會發生衝突。人類創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類。文化具有穩定性,又能夠與時俱進。文化是一個永遠也説不完的話題。

四、文化源流例談(張羽新)

下面向同學們介紹幾種文化現象。

龍文化。中國是龍的國家,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傳人”。龍能騰空潛水,能昇天入地。龍究竟長的什麼樣呢?誰也沒有見過。其實,龍是中國先民的一種圖騰。在甲骨文裏,龍字有幾十種寫法。最早記錄龍的書是《易經》,有“飛龍在天”“龍躍於淵”的記載。後來,經過數千年的演化,關於龍的傳説,越來越豐富。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龍是單一形態,有一種標準化的、規範化的、統一化的龍,上下幾千年,一以貫之。其實,歷史上並不存在固定不變的標準龍,並不存在固定形態和模式的龍。今天人們常見的龍,多半是宋元明清時代的龍,這種龍是在上下幾千年間演變形成的,既不是龍的原初形態,更不是龍的惟一形態。發展變化才是龍的本性。龍的起源發展,大體上是與中華文明同步前進的。北京大學的龍文化專家王東先生認為,按其來龍去脈,大體分為四大階段:第一階段,公元前3000年前後的中華文明起源期,大體相當於通常所説的炎黃時代,存在着十來種原龍形態,是古代民族融合的象徵,成為中國原始國家起源的文化標誌。第二階段,公元前1000年前後的中華文明雛形期,大體相當於夏、商、週三代的殷周之際。這時期的夔龍“頭上有角,身體能飛”,作為龍的雛形已成,併成了中國古代民族融合和國家的文化象徵。第三階段,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元年前後的中華文明定型期,從春秋戰國到秦漢之際,這一時代龍走向基本定型的飛龍形態,併成為中國古代文明與中央集權國家的文化象徵。第四階段,公元1000年前後的中華文明轉型期,大體相當於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宋時代,這一時代龍向着二元格局的黃龍形態發展:一方面龍更多地成為國家意識的皇權的象徵,另一方面在民間社會心理中龍成為與農業農民休慼相關的水神象徵。如果説近現代是第五個階段的話,那麼今天的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現代復興的象徵。陳富成先生認為,龍紋演化基本沿着一條主線進行,即蛇龍──夔龍──應龍──蒼龍──黃龍。定型後的龍的特點是:牛首、象鼻、鹿角、馬鬣、牛耳、蛇身、鱷棘、鷹爪、魚尾。龍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智慧,體現了中華民族非凡的創造力和審美理想。

節日文化。節日是怎麼產生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節日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體現了人類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和認識。節日的形成離不開兩個基本的條件:特定的風俗活動內容和曆法的出現。在遠古時代,生產力低下,人們無法解釋外界的種種自然現象以及自身的生死。於是,各種形式的圖騰崇拜便出現了,先民力圖通過這些活動去解釋奇怪現象。這些意識和行為便是節日產生的淵源。比如中秋賞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動演變而來。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對火的禁忌習俗,這在《周禮》中就有記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若再上溯,則與古時對火的崇拜有關。到漢末蔡邕的《琴操》裏,才將介子推之死與禁火聯繫起來,傳誦至今。另外,節日的出現必然與曆法有關。在中國最早的歷法著作《夏小歷》中就有關於北斗斗柄的記載。在《尚書》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的劃分。後來發展為八節氣。到戰國時代,人們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為24個節氣。到了秦漢時期,我國的主要節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已經是比較穩定的社會風俗。這時,歷史已經滲透到節日風俗中,人們對歷史人物的紀念代替了原來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動。儒家禮法思想的影響,使得節日風俗上升為禮俗,甚至成為國家大典,擴大了節日的影響。

茶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廣義上的茶文化包括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個方面。狹義的茶文化主要指茶的人文科學內容。在我國浩瀚的古籍中,有關茶的記載多達上千種。據《神農百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

有的學者把茶文化劃分為萌芽期(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個時期。秦統一中國後,茶葉開始由四川向全國傳播,後來逐步形成了八大茶區。到了唐代,茶的生產具有相當規模,還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尊為“茶聖”。他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茶葉的科學知識,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以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等十個門類,記載了茶樹的性狀、品質、種類、採製方法、烹茶技術和飲用的器具等,介紹了飲茶的起源與飲茶的有關知識以及茶葉的產地。此書開我國茶書的先河,後來出現的茶書多達一百多種。“茶”字在陸羽之前有多種寫法,“一曰茶,二曰檟,三曰,四曰茗,五曰荈。”陸羽統一寫作“茶”,建立了“五茶歸一”的功勞。

茶道在茶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詩僧皎然,他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寫道:“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皎然的茶道包括了茶禮、茶韻、茶境、茶禪、養生、修身、茶德。日本的茶道精神“和、靜、清、寂”由此而來。被稱為“日本茶祖”的榮西禪師於宋代兩度來華,歸國時帶回茶籽,引種於日本各地,並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生記》。宋代是我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並行的局面。原有的八大茶區進一步擴大,飲茶的方法也由“烹茶法”變為“點茶法”和“泡茶法”。宋代還出現了著名的五大瓷窯: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各種茶具應有盡有。

飲茶講究用水,要“清、輕、甘、潔”。據説陸羽曾評出天下二十名水。如無錫惠山泉水、蘇州虎丘寺石泉水、揚子江南零水等。茶與文人的關係密切,許多文人寫過茶詩。如唐代盧仝寫過著名的《茶歌》,宋代蘇軾善於鬥茶。陸游一生愛茶,寫了大量的茶詩,被稱為“茶詩狀元”。鄭板橋寫茶聯最多。茶與佛教、道教關係密切,許多高僧都是茶文化專家。飲茶中包含人生哲理,比如“大理三道茶”,第一杯苦澀,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意喻中年過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代表老年細味人生。茶文化發展到今天,更加普及,茶館遍天下。茶館已經成為人們文化交流、休閒娛樂的場所。20世紀80年代在台灣興起的現代茶藝更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茶藝的核心是泡茶藝術,基本程序有:“羣鶴沐浴、請君入甕、高山流水、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賞湯色、聞香通靈、三啜甘露、讚許回報。”1990年10月,在杭州召開了“第一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即第一屆中國國際茶文化節,到現在已經召開了七屆。各地還有自己的茶文化節。茶博物館也越來越多。

茶本是中國人的飲料,現在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飲茶的習慣,並形成了各自的風俗。茶文化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