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和刘英武散文

我和刘英武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3W 次

我长得有些沧桑,二十几岁的求偶阶段时,曾有人竟问:“小伙子,娃多大了?”当时让我一愣,还未曾娶妻,何来孩子。可,人家善意的问,只怪你自己长相沧桑,怎么能去抱怨人家?到了四十几岁时,上车就有孩子们让座,常常弄得我啼笑皆非。刚过五十岁那年,新买的房子装修好了,兴冲冲地去家具市场看看。没想到一个年龄大的店员竟问:“老者,今年六十有几?”我只好苦笑了一下,回答说:“六十有二……”

我和刘英武散文

那店员接过的话茬是:“老者,你长得年轻,保养的好。”于是,终于有人夸奖了我长得年轻。

鉴于这等缘由,我一般回避照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了上万里路,却很少留有照片。特别是不敢让在摄影圈里有了些许影响的朋友,只怕辱没了艺术家们一生挣来的清誉。可,有时发表文章时,杂志社非要作者的标准照片,这明显不是摆着为难我这类人吗?

前年,在《西部文学》庆七一时,看见躲在角落里,人模狗样的我。用镜头对准很随意的按了一下快门。当他把这副尊荣发在网上时,我吃了一惊:洒家在照片里竟然自信、谦和而富有朝气。

看来,不是咱长相如何?而是人家老刘的摄影造诣到了大家之水准:硬是把一个相貌沧桑的人拍摄成一名谦谦君子,你就不得不佩服:都是玩摄影,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这说明,我和他是通过他的镜头认识的。从他的摄影视角让我认识了他的'精神世界。

洛沙先生早就告诉过我,刘英武玩摄影不敢小视。这下,终于让我识得庐山真面目。有了这次属于美学范畴的无言之对话。我便留心起他的摄影和写作。对于摄影,我是门外汉,自不可胡言乱语,对于文字,我却敢卖弄一二。

看了他发在网上的所有文字,让我明显地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深厚生活阅历的人。更有一双独特视觉感知的锐利的眼睛,我便在闲暇之中把他所写的文字都搜集整理了一下,发现了更多的东西,需要我去慢慢品味。我俩虽然在一起对话不多,却在摄影与文字中有过若干次的对话、交流和感悟。所谓的神交已久。

跟随他善于发现的视角,你会发现很多平素被忽视了生活之美。

长安最美的方城

长安之美,美在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十三朝古都奠定了它极深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安之美,美在它别具一格,四四方方的方城之美,所有街道大都端南正北,东西有序;长安之美,美在它有着古老皇城留下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走在这古老的古城墙之上,你用心去感受,你会感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你会感觉到当初建城时那宏伟的场面,你会觉得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历史的气息,都传承着一段文化,记载着一段故事。

当你踏上钟楼,四下瞭望,南北城门尽收眼里,东西大街略带弯曲。南三北四,西七东八的传说故事你又知道多少?为什么钟楼不在这座城的正中呢?带着这些疑问游历起来才会更有意思,才会真正了解长安城美之所在。

古长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源,如今的长安更是美不胜言,这北方古城已经是水天一色。大唐芙蓉园,曲江南湖,汉城湖,兴庆湖,莲湖,美丽的浐灞,当你工作疲惫,需要休息散心之时,来的这些地方转上一转,走上一走,你的心情立刻会感到轻松愉快。

总之,长安城之美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你亲身体会,融入到这座历史名城之中,你会体会到它——美之所在。

这就是刘英武眼睛里的长安城,他扑捉到的是更多的民风民情。看看他的《老碗会》就知道了。还有他的写的《过年》等等。

在陕西关中农村地区有一个名词“老碗会”。这个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因为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名词,如今已经基本没有这种会议了,哈哈。

在过去,人们没有什么娱乐和休闲活动,没有电视,没有电话,甚至收音机也没有,有的只是大喇叭,加之那个时候是大集体劳作,人们的交流,调侃就只能是在下工吃饭的时间,端上饭碗到村子中间,边吃边唠,就有了“老碗会”一词。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基本上口粮都不是太充足,尤其是家里人多劳力少的,所以,凡是上“老碗会”吃饭的人,都是条件比较好,老婆饭做得好的人,我记得我们家过去姊妹四个。就父母两个人挣工分,每年的口粮都会差一半个月,所以平日里吃的大部分是粗粮和黑面馍,所以我父亲从来不去“老碗会”。

过去我们这里是早上六点上工,八点收早工到九点之间吃早饭,早饭大部分是稀饭(苞谷碜,小米稀饭,我们这里不产大米所以基本没有大米稀饭)馍、然后就是浆水菜或者咸菜,基本没有炒菜的。

早上大部分家里都会留人做饭,爱上“老碗会”的人收工回来,老婆已经给饱饭弄好了,碟子里放上一点菜,两三个馍,男人一端就上“老碗会”了,往台阶上一蹲边吃边谝闲传,最近哪里有什么怪事,奇事,好事坏事,也会评论谁家老婆的饭做得好,等等。饭吃完了,抽上一袋烟,时间差不多了,回家,准备上中午的工。

中午12点收工,下午两地上工。所以一般家里之女小的,都是男的烧锅,女的擀面,有女孩大一点的,就是母女两做饭,男的休息,饭做好了,男的一端就上老碗会了,我们那时的中午饭大部时间是一天包谷珍面,一天搅团,过好几天才能吃一顿汤面,至于陕西人爱吃的燃面,臊子面,就只能是过节来客才能享受的东西,所以,中午上“老碗会”人会相对少一些。下午一般是两点上工,晚上七点下工,晚饭是将早上的馍一热,或者就是中午故意做多一点,晚上吃剩饭。

这就是“老碗会”说法,如今这种活动在我们这里是没有了,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高了,菜品也多了,端出去吃太麻烦,可能在偏远一点的地方还会有,因为老陕有蹲着吃饭香的说道,有凳子不坐蹲起来也是从吃饭传出来的。

从这些民风、民俗、民情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中农村的生活状态。也认识了刘英武的情感世界。表明他是一个真诚而率性地追求着生活真、善、美的性情中人。唯有生活的真实才产生艺术中的真实。甚至,品格上的真实。所以,这样率性的真男子,值得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