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校释》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陳注:(篤)謙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篤字,景龍本、景福本、趙孟俯本均作□。字鑒曰:篤,說文:‘馬行頓遲,從馬,竹聲。'俗作□。又室町本極字篤字下有也字。謙之案:老子言虛共五見,惟五章虛而不屈,與......

  • 《庄子》庄子?外篇?山木第十九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

  • 《列子集釋》卷第八 說符篇 〔注〕夫事故無方,倚伏相推,言而驗之者,攝乎變通之會。〔解〕本篇去末明本,約形辯神。立事以顯真,因名以求實;然後知徇情之失道,從欲以喪真。故知道者不失其自時,任能者不必遠害。秦恩復曰:解中自字疑衍。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

  • 《老子校释》第七章大纲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嚴可均曰:長久者,河上、王弼長下有且字。謙之案:傅、范本同。遂州碑作天地長久。又天長地久,蓋古有此語,此引而釋之耳。故能長久。謙之案:故字碑本磨滅不明。長久,各本作長生。嚴可均曰......

  • 《庄子》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

  • 有关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 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是禁绝人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是禁止“逆其自然”的错误行为。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关于黄老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研究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黄老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并不完全雷......

  • 《老子校释》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為下。嚴可均曰:何謂寵辱?辱為下,王弼、傅奕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羅振玉曰:河上、景龍、禦注、景福、敦煌丙諸本均無若驚二字。景龍本辱為下,景福本作寵為上,辱為下。李道純曰:寵為上,辱......

  • 《老子校释》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紀昀曰:永樂大典絕聖二句在絕仁二句之下。武內義雄曰:遂州本民作人,蓋避唐諱。魏稼孫曰:絕聖棄智,禦注智作知。謙之案:遂州本、傅、範本亦作知,範本棄作棄,下二句同。又莊子胠篋篇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在宥篇......

  • 《庄子》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

  • 《庄子》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

  • 《抱朴子内篇》卷十四 勤求大纲 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故血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先师不敢以轻行授人,须人求之至勤者,犹当拣选至精者乃教之,况乎不好不求,求之不笃者,安可衒其沽以告之哉?其受......

  • 《老子校释》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嚴可均曰:□□,別體字。羅振玉曰:景龍、廣明二本作□,敦煌本作□,均芻之別構。謙之案:河上、王弼、傅、范並作芻狗。釋文、群書治要及遂州本芻作?。李文仲字鑑曰:‘芻&rsqu......

  •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大纲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李云:‘隱出弅起,丘貌。'而適遭無為謂焉。成云: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何從何道則得道?從,......

  • 《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 《老子校释》第二十章范例 絕學無憂。易順鼎曰:文子引絕學無憂在絕聖棄智之上,疑古本如此。蓋與三絕字意義相同。今在唯之與阿句上,則意似不屬矣。馬敘倫曰:絕學無憂一句,當在上章。又曰:晁氏讀書記引明皇本,亦以絕學無憂屬於舊第十九章之末。蔣錫昌曰......

  • 《老子帛书》帛书老子注释大纲 ?上德不德:上,高。德,竹簡本《老子》(以下簡稱"竹簡本")中作"悳"。据考証竹簡本成書時間早於帛書本,可見"悳"當為古本《老子》的本字,而"德"是由"悳"引申而來的。德,從彳、悳。彳,音"次",本義行走;悳,音"得",《說文》意內得於己......

  • 《莊子集解》內篇第五德充符大纲 德充於內,自有形外之符驗也。魯有兀者王駘,李云:刖足曰兀。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郭云:弟子多少敵孔子。常季問于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釋文:常季,或云:孔子弟子。或云:魯賢人。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弟......

  •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一田子方大纲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稱溪工。釋文:李云:‘田子方,魏文侯師,名無擇。溪工。賢人。'司馬本作雞。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裏人也,稱道數當,成云:稱說言道,頻當於理。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

  • 《老子校释》第十五章大纲 古之善為士者,俞樾曰:河上公注曰:謂得道之君也。則善為士者,當作善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釋之。上與士形似而誤耳。謙之案:俞說非也。依河上公注,善為士者,當作善為道者。傅奕本士作道,即其證。畢沅曰:‘道',河上公、王弼......

  • 《庄子》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九達生大纲 達生之情者,情,實也。不務生之所無以為;宣云:為無益之養者,生之所無以為也。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宣云:數之不可強者,知之所無奈何也。養形必先之以物,成云:謂資貨衣食。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宣云:究竟物不足以養形......

  • 《老子校释》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久不盈。謙之案:沖,傅奕本作盅,盅即沖之古文。說文皿部:盅,器虛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郭忠恕汗簡(上之二)沖字,引古老子作□。畢沅曰:說文解字引本書作‘盅’,諸本皆作‘沖’,淮......

  • 《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大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 《莊子集解》內篇第四人間世大纲 人間世,謂當世也。事暴君,處汙世,出與人接,無爭其名,而晦其德,此善全之道。末引接輿歌云:來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此漆園所以寄慨,而以人間世名其篇也。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釋文:司馬云:&l......

  • 《莊子集解》內篇第五德充符 德充於內,自有形外之符驗也。魯有兀者王駘,李云:刖足曰兀。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郭云:弟子多少敵孔子。常季問于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釋文:常季,或云:孔子弟子。或云:魯賢人。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