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2023年通用禪意的語錄錦集40句

2023年通用禪意的語錄錦集4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生活的禪法,來自於對生命的感知與尊重,它是一種對生命關切與理解的一開始,也是在煩惱中突破與覺醒的一盞燈火,悲歡交錯,苦樂疊加,活成了一場生命樸素、自然、活潑的向前。是一條長路,也是一場期待,改造生命的質量,就此一開始。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禪意的語錄40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通用禪意的語錄錦集40句

1、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於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2、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禪門總不言。——值殿官員

3、每個人都要發揮愛的天賦與創意,讓自己保持心的活力與輕快,不讓自己有太多的"自我期許",平靜地開始每一天,放下完美計劃,留點時間給自己,別再拿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進而表現真實的你自己。別再苛求計劃的成功完成,盡情努力,然後享受每一個過程,無論這是一個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過程。

4、藥到病除,病除之後若以此藥甚好,繼續不停地吃,此人是爲愚癡者。 學佛亦是如此,執菩提反成毒藥,然而這是對於證悟者,未悟之人還需 時時以菩提心滌盪自心之客塵煩惱。客塵拭淨,菩提掃把也無用處,一 切蕩然灑脫。不到此境界,而言佛藥無用,此爲狂禪者。

5、失眠的晚上,看見月光溼淋淋地澆在枕側,真是極有情味的事。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夜色是清涼的,夾雜着各種植物的清香,於悠閒之中擡頭撞上月亮寂靜的眼,身心俱空,卻不僅有情味,還有禪意了。可惜的是有時候小路上的蚊蟲十分厲害,走一會了難免要在身上亂抓,真是掃興煞風景之事。

6、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談笑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臺,當新歡笑着舊愛,當記憶飄落塵埃,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雲鄉禪師

7、念什麼便像什麼,念什麼便感召什麼,念什麼便得什麼。念是非常奇妙的。

8、進是前,退亦是前,何處不是前?

9、要有一個平與的心態。壞心情是想不開時折磨出來的,其實現實並沒有你想的那樣糟糕。生命有高峯也有低谷,根本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種膽量,放得下就需要一種勇氣。

10、戀愛時,他想你只能給你打電話發短信;而結婚後,他可以對你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11、身體沒有食物,可存活幾十天;沒有水,可以存活幾天;沒有空氣,只能活幾分鐘。越看似空洞無物的,對我們的生命越是重要。心靈沒有佛號,一分一秒也沒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選擇了上山。

12、生命的禪意不在一經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裏;心態的超凡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裏。活着,就是一場修行;走着,就是一番領悟。有所挫折纔有所奮進,有所經歷纔有所懂得。由理解而實踐,這是禮佛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

13、隨緣行,禪悟在隨緣中實現,心智在隨緣中成長。

14、人不應該過度地去爲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惋惜、留戀,甚至挽回,千萬 不要這樣,就讓那份"過去"作爲一個美好的回憶留在自己記憶深處吧!

15、的確,很多的"小善"能使人受益匪淺,相反,許多的"小惡"卻使 人失去很多。有些人之所以會成爲無惡不作的強盜,或許只是因爲兒時的 一絲貪念、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爲,正是這樣的"小惡"的累積導致了一個 個悲劇的發生。

16、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一方面不斷進化,以文化區別於動物;同時也被社會所異化,表現出許多非自然的屬性,尤其是在商業社會中,這種異化尤爲明顯。

17、思念禮供如來力,普覆我等有情衆;諸法增益人天需,無子痛苦常遠離;不捨菩提長善法,二障消除人天樂;遠離闇冥魔害敵,供養怙主無惱害;速得禪定陀羅尼,習得勝慧消惡習。願我臨欲命終時,生彼淨土蓮花中;福智功德悉圓滿,妙如光音王如來,得蒙授記願歡喜。

18、整首詩寫出一個思想覺悟即禪悟的過程。從情入理,以情證理。詩的前半篇表現詩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與意境,形象生動,感受真切,情思細微,藝術上是頗爲出色的;然後半篇則純屬說教,歸納推理,枯燥無味,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

19、大話要從實行中出,方有益。學問須從實踐中出,方能自利利人。否則學問愈大,愈易壞事。

20、"你是獨一無二的。"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逐步認識 自我、確定自我的過程,形成並保持自己個性是不容易的。

21、祖師悟道之因緣,總在旁人不可把捉處呈現別樣之風光,此風光爲自性 之全然流露。欲要參禪,先將心意識投注於自己的不可把捉處。整日被 熟處牽引已成習氣,把捉不到之生處,一切所知所學都作用不到,漸漸 轉熟卻不可對人言,言語道斷即是入禪之契機。

22、金錢能夠儲蓄,而時間不能儲蓄。金錢可以從別人那裏借,而時間不能借。人生這個銀行裏還剩下多少時間也無從知道。因此,時間更重要。

23、也許我們就是可以選擇一個無意的日子,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迴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許會有那麼一天,我將會飲盡紅塵最後一盞茶湯,出離三千世界,換一世平寧。

24、趣向佛道,非戒寧到?必須顯密二戒,堅固受持,清淨莫犯。……密戒者,所求三昧耶戒,亦名佛戒,亦名發菩提心戒,亦名無爲戒等。如是諸戒,十善爲本。"(日本)空海《遺誡》

25、預防天災的最好方法,就是淨化人心。

26、心若一變,山河大地都會隨我們的心而改變,《維摩經》雲:"欲淨其 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就是心的淨化。《維摩經》上又 說:"何爲病?所謂攀緣;云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心不攀緣,不起妄 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脫。

27、生活如水,人生似茶。會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我們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不必執着於他人的評判。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爲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

28、不是世界有苦難,有是非,有善惡,而是我們沒有一顆智慧透徹的心,來觀察他。以般若智慧的心,換一種角度一種思維來抉擇我們的生活,來面對我們生活的一切。我們沒有辦法來改變我們的環境,我們有辦法把握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心改變了,世界也開始改變了。

29、海納百川,永不幹涸。肚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宰相肚裏能撐船。雞腸小肚永遠難容事容人;坐井觀天,永遠是孤陋寡聞。空杯能容至真至純之美酒,白紙能畫最美最好的圖畫。量小非君子,妒忌生禍心。原諒有過錯之人就可成爲朋友;心中常想着朋友便可成爲手足、知己。做人大度方能大氣;胸懷博大可容世界。

30、你期待什麼,什麼就會離你越遠;你執着誰,就會被誰傷害得最深。相聚就是離別的序幕,而離別就是相遇的本初。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着。看淡、看開、看透一些,不牽掛不計較;一切都會慢慢變好。過去的就別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經過去,唯有當下的快樂與幸福。

31、保持擁有一顆平凡知足的心靈,就會減少有痛苦和傷心的增多,與其逃避不如面對自然,就像面朝藍天白雲和陽光,雖然有些刺眼,但卻是你要的釋然和方向。

32、着力今生須了卻,誰能累劫受餘殃。

33、有的人習慣向佛求福,殊不知,福報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求只是修的一個方式。如不斷除惡念惡行,如不行善,再多祈求也無益。信佛,其實是信因果。想要得福報,就要種福因;想要離苦禍,就得斷諸惡。一切苦樂福禍,都取決於你自己。真求佛就要學佛。學佛的大慈悲和大智慧,這纔是真正的福樂之因。

34、我們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別人時,會心生嫉妒,失去從容;發生意外時,會心生慌張,失去鎮定;痛失親人時,會失去理智,心生絕望。只有內心安靜祥和,纔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蓮花,就是在安靜的歲月裏面露微笑,摒棄內心的掙扎、邪念和虛榮,活得灑脫自在。

35、其實,有些人的爭論,根本沒有什麼實義,完全是爲了爭一時之氣。這在智者的眼裏,就跟看小孩搶玩具一樣,只會一笑置之。

36、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37、凡是一切適悅人心的感受都稱爲樂受,一切使人心不適悅的感受都稱爲苦受,它包括外境:身體:心理所引起,發生在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處的感受。

38、入得世間,出世無餘。

39、佛爲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爲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40、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爲智。 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嗔,無憎愛,無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