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論語經典語錄及譯文彙編

論語經典語錄及譯文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論語經典語錄及譯文

論語經典語錄及譯文彙編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譯文:不怕別人不瞭解我,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2、貧而無諂,富貴無驕。(學而)

譯文:貧窮而不諂(chan)媚,富有卻不驕傲自大。

3、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做事盡心竭力了嗎?與朋友交往誠實嗎?老師傳授的學業溫習了嗎?

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而)

譯文:君子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樹立了,‘道’就會產生。

5、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篇》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是最明智的。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譯文: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

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譯文:我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歲立足於社會,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五十歲瞭解並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對耳聞的東西能融會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又不超越禮的準則

8、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爲政)

譯文:用政法來誘導,使用刑法來整頓,百姓雖然會免受刑法,但是沒有廉恥之心。用仁德來引導,用禮教來整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人心服正。

9、君子周而不比(勾結),小人比而不周。(爲政)

譯文: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10、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yi)》

譯文:已經做了的事就不要議論了,已經完成了的事就不要諫阻了,已經過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

1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譯文: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鄉土;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

1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爲可知也。(里仁)

譯文:不擔心沒有職位,擔心沒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去追求別人能夠了解自己的作爲就行了。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譯文: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因爲他們年高而欣喜,一方面爲他們衰老而擔憂。

1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譯文:君子說話要謹慎遲鈍,行動要敏捷勤快。

15、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

譯文:起初我對人,聽他說的話,我就相信他的行爲;現在我對人,聽他的話,要考察他的行爲。在宰予的身上使我改變了這個態度。

16、不遷怒,不貳過。《雍也》

譯文:不遷怒於別人,也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17、君子周急不繼富。

譯文:君子只救濟貧困的人而不周濟富裕的人。

18、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譯文:一個竹筐盛飯,一個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貧困的憂患,顏回卻不改變他自身的快樂。

1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譯文:質樸多於文采就會顯得粗野,文采多於質樸就會流於浮華。文采與質樸搭配適中,才能成爲君子。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對於任何事情瞭解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2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明智的人喜歡水,仁德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喜歡動,仁德的人喜歡靜,明智的人樂觀,仁德的人長壽。

22、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譯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能以自己的行爲去譬喻別人,這可以稱爲是實行人道的辦法了。

2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爲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24、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述而)

譯文: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侷促憂愁。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已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譯文: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爲他擔負着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路途遙遠。以實現仁德作爲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要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纔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26、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譯文: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7、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譯文:年輕人是可畏的,怎麼知道他將來趕不上現在呢?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五十歲而沒有名聲,那他也就沒有什麼可畏了。

2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

譯文:不符合禮的不要看,不符合禮的不要聽,不符合禮的話不說,不符合禮的事情不做。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

譯文: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正和這相反。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譯文:統治者(管理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百姓也不會聽從。

3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譯文君子通達仁義,小人通達財利。

32、古之學者爲已,今之學者爲人。〈憲問)

譯文:古代學者做學問在於提高自己,當今的學者做學問是爲了給別人看。

3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譯文: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爲恥辱。

34、可與人言而不言,失人(錯過人才);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衛靈公)

譯文:可以與他交談的人卻不與他交談,這是失掉了人(錯過了人才),不可以與他交談的人卻與他交談了,這是失掉了語言。明智的人既不失掉人,也不失掉語言。

3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譯文:志士仁人,不能爲求生而損害仁德,只能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

36、躬自厚而薄責人,則遠怨矣。(衛靈公)

譯文:人如果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很少有怨恨了。

37、道不同,不相爲謀。(衛靈公)

譯文:主張不同,不能再一起相互謀事。

3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季氏)

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3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微子)

譯文:過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挽回了,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呀。

40、大德不逾閒(遮攔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張)

譯文:大的方面的德行不能逾越界限,小的德行可以適當放寬。

41、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譯文:君子爲別人施以恩惠而不耗費財務,讓百姓勞作卻沒有怨言,有所追求而不貪婪,安然處事而不驕恣,威嚴而不兇猛。

42、不知命,無以爲君子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文:不知天命,不可以成爲君子,不知禮義,不能立足於社會,不懂得分辨言語是非,就不能瞭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