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歇後語 > 關於魯班的歇後語

關於魯班的歇後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國(今山東滕州市)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羣衆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爲祖師。

關於魯班的歇後語

  人物簡介: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今山東滕州市。“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爲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蔘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啓發,經過反覆研究、試驗出來的。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爲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關於魯班的歇後語

魯班的鋸子——不錯(銼)

魯班門前問斧子——討學問來了

魯班的兒子學木匠——一代傳一代;門裏出身

魯班門前賣手藝——忘了自個姓名

魯班的手藝——巧奪天工

魯班門前弄大斧——獻醜;充內行

  班門弄斧的故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爲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爲,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