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歇後語 > 越活越年輕的歇後語大綱

越活越年輕的歇後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越活越年輕的歇後語,歡迎閱讀。

越活越年輕的歇後語

  【越活越年輕的歇後語】

吃了唐僧肉——越活越年輕

【諧音歇後語大全】

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鹹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臺——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裏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麪粉攤張餅--落後(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裏--黴(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層布做的夾襖--反正都是理(裏)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羣(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一輩子做寡婦--老手(守)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相關閱讀:歇後語】

含義

歇後語這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就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就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爲歇後語。

歇後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這是一種漢語的文字遊戲。歇後語就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四種。

歇後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爲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就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爲人們所使用。

最初的歇後語與現今的歇後語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爲“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歇後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範圍受到了限制。

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就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說出比喻這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區領悟。

歷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爲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爲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了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歇後語。

《辭海》: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爲羣衆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後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裏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後文並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後語就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後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裏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爲“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爲“龍頭拐”,影射“杖”字,這裏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後語,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後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後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後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後語源起於"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